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学四年级奥数第11讲平均数问题知识⽅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特点是把⼏个⼤⼩不等的数量,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份,求其中的⼀份是多少。

基本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关系式来进⾏分析、类推。

重点点拨…………………………………………………【例1】有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38,把它们从⼩到⼤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分析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38,这五个数的和是138×5=690。

前三个数的和是1273,后三个数的数和是148×3,在前三个数与后三个数之间重复的是第三个数,也就是中间数。

我们⽤前三个数与后三个数的和减去这五个数的和,就得到中间那个数。

解答127×3+148X3-138X5=135答:中间的那个数是135。

【例2】⼩明期末考试语⽂、外语、⾃然的平均成绩是80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了2分。

⼩明数学考了多少分?分析前三门的总成绩是80×3=240(分)。

数学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是80+282(分),那四门总成绩是82×4=328(分)。

⽤四门总成绩减去三门的总成绩就是数学的成绩。

解答82×4-80×3=88(分)答:⼩明数学考了88分这⼀题还可以列⽰为:80+4×2=88,⼩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例3】⼩红测试每分钟跳绳的次数,前四次每分钟分别跳180下,175下,180下,185下,第五次⽐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还多32下。

那么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是多少下?第五次跳了多少下?分析前四次每次的成绩都知道了,这样我们可以求出它们的平均成绩是(180+175+180+185)÷4=180(下)。

第五次⽐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还多32下,可以把多出来的32下,平均分给前四次,这样平均成绩就会提⾼32÷4=8(下),因此全部五次的平均成绩是180+8=188(下)。

(精选)四年级奥数-问题解决 -平均数问题

(精选)四年级奥数-问题解决 -平均数问题
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 班,二班分到多少个?
(4)修天然气管道, 前3天共铺了480米,后 两天平均每天铺了190 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 天铺多少米?
例(5)从甲地到乙地 的全程是60千米,小刚
骑自行车从甲到乙地用 了4小时,从乙地到甲由 于下雨用了6小时,小明
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多少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8)小燕语文、数学、 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0
分,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 是92分,他数学考了多少 分?
(9)已知5个相邻 的数之和是125,那 么第一个数是多少?
(10)已知9个数 的平均数是72,去掉 一个数后,余下的平 均数是78,去掉的数 是多少?
(11)甲书架有书 76本,乙书架有书44 本,甲书架给乙书架 多少本书才能使两个 书架的书同样多?
平均数问题: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例(1)有4袋水稻,分别重 180千克,175千克,181千 克,176千克。平均每袋重多 少千克?
例(2) 小红看一本书,前 3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4天 平均每天读18页,小红这几 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40个梨分给3 个班,分给一班20个,
(1)移多补少
例(6)小文语文、 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 成绩是90分,语文和英 语的平均分是93分,他 数学考了多少分?
(2)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平均分×学科数=总分数
(7)小云爬山,从山脚出 发,上山路长18千米,每小时 行3千米,到山顶后沿原路下 山,每小时行6千米,小云上 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一种什锦糖由水果糖 和奶糖混合而成,现在用30千 克水果糖和20千克奶糖混合成 什锦糖。已知水果糖10元1千 克,奶糖15元1千克。混合成 的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教师版)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教师版)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解析】(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小试牛刀】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解析】甲113 丁77【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解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小试牛刀】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

乙组有多少人?【解析】9人【例3】★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

【导语】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例题: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中没有⼩于18岁的。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的年龄和是23×4=92岁;⼜知道四个⼈中没有⼩于18岁的,如果四个⼈中三个⼈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个⼈的年龄可能是92-18×3=38岁。

练习题: 1、如果三个⼈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于18岁的,那么三个⼈中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于30岁的。

那么最⼩的⼈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中没有⼩于16岁的,且这四个⼈的年龄互不相等。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篇⼆】 例题:⼆(1)班学⽣分三组植树,第⼀组有8⼈,共植树80棵;第⼆组有6⼈,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共植树54棵。

平均每⼈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1)班学⽣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数为:8+6+6=20⼈,所以平均每⼈植树200÷20=10棵。

练习题: 1、电视机⼚四⽉份前10天共⽣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平均每天⽣产电视机多少台? 2、⼩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1)班学⽣分三组植树,第⼀组有8⼈,平均每⼈植树10棵;第⼆组有6⼈,平均每⼈植树11棵;第三组有6⼈,平均每⼈植树9棵。

⼆(1)班平均每⼈植树多少棵?【篇三】 例题:从⼭顶到⼭脚的路长36千⽶,⼀辆汽车上⼭,需要4⼩时到达⼭顶,下⼭沿原路返回,只⽤2⼩时到达⼭脚。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一、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X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

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解法二(米)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82.5(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82.5(2)五科平均分:84(3)数学成绩:90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

淘气数学考多少分?页脚.4、学校组织同学去旅行,同样价格的小点心小青买了8包,小红买了7包,小兰没有买。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2)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的期末成绩分别是94,93,96,85,92,87,98,99分,求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变式题:1.求下面几个数的平均数。

72,83,91,71,65,57,82,792.四(1)班第二小组同学在数学竞赛中成绩如下有1人得94分,3人得90分,4人得87分,2人得74分,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3.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71,丙数是86,丁数是83,求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四(2)班有40名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有两名学生生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90分,缺考的两名学生补考成绩分别是88分和92分。

四(2)班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变式题: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4,乙、丙的平均数是33,甲、丙的平均数是3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淘淘读一本书,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前4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6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3.四(4)班进行第一单元数学测试,平均分是96分。

小明因病没参加,他补考成绩是61分。

如果加上小明的成绩,班的平均分就是95分。

四(4)班有学生多少人?李明同学参加五门功课的测试,英语成绩没有公布时,其他四科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成绩公布之后,平均成绩是92分,李明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变式题:1.冬冬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5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3分,冬冬的英语得了多少分?2.淘淘参加了3次作文比赛,平均分是86分,已知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3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3.植树节活动中,四年级的同学们义务植树,四(1)、四(2)、四(3)班平均每班植树34棵,四(2)、四(3)、四(4)班平均每班植树36棵,四(4)班植树39棵,求四(1)班植树多少棵。

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同学们乘车上山时每小时行20千米,3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变式题:1.小冬家离学校有1225米,早上上学,他从家到学校用20分钟,中午放学,从学校到家按原路返回用15分钟,求小冬往返的平均速度。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例1:一次考试,李明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94分,外语得多少分?例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为94分,后来英语考了100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例3:有5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43,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例4: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例5:在一次爬山活动中,小刘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30分钟到达山顶,又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分钟走75米,求小刘在上山、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6: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若干天的平均温度是17°,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温度时将某一天的气温31°误作13°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这几天的平均温度是20°。

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几天的温度?例7:四(二)班的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2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150厘米,男同学的身高147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例8:有一栋居民楼里原来有四户安装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两户,这6部空调全部运行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能同时使用4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以使用空调多长时间?(假设一户一台空调)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多少后,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50?2.在期末五科考试中,小华除数学外的四科平均分是91分,把数学分加进去,五科的平均分是92分。

小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3.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得100分的有4人:得99分的有3人;的97分有3人:得96分的有4人,这次数学竞赛中,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平均分为多少分?4.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5.王亮在一次学科检测中语文、常识平均分为89分,加上数学三科平均分为91分,王亮数学考了多少分?6.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7.小明第一单元英语测验的成绩是90,比第二、三单元成绩的和少9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问题
1、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

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40×18÷60=12分40×18×2÷(18+12)=48米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分(99―89)×2÷40+89=
3、有八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

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问:第五个数是多少
×5+×4-×8=
4、王新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语文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6分。

王新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

94+88+86=268 268-88×2=92 268-86×2=96 268-94×2=80
5、芳芳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7分,数学96分,地理93分,思想品德94分,外语考试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低2分,求外语成绩及五科平均成绩。

(87+96+93+94)÷4= -2÷4-2=90
6、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分。

事后复查,发现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计算。

经重新计算后,该班的平均成绩是分。

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87-78)÷-=50
7、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91分,这六个人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同学仅得65分。

那么,居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
91×6―65―100―99=282 282÷3+1=94
:
8、小华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

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1×2÷(1÷2+1÷6)=3
9、六(1)班42名同学进行毕业合影留念。

拍6寸合影照片可附送两张照片,费用为元。

如果需加印,每张加收元。

现在每人各得一张照片,平均每人需付多少元
[+×(42-2)]÷42= -×2)]÷42+=
10、甲、乙、丙三个乡各出相等的钱购买若干辆相同的汽车,买好后,由于丙乡需要量少,结果丙乡比甲、乙两乡各少要15辆。

因此,甲、乙两乡各偿还给丙乡9万元。

问:每辆汽车的价格是多少元
9÷(15―15×2÷3)=
1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
(3×1111+3×4444+6×8888)÷12=
}
有更好的方法吗
1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13+5)÷(90-87)=6
1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
[6―4―(4―3)]÷(4―=2
1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13= ×13= 162÷13≈
1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
-÷-=7/3
1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81-78)÷(78-=
1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
(2-÷-4/3)=39 39+1=40
1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

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分
(-)×3= (-)×3= -++=
19、六个人围成一圈,每人心里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两个相邻的两个人。

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

问亮出来数11的人原来心中想的数是多少
|
2×9-2×4=10 10×2=20 (20+10)÷2=15
20、一次象棋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他们分别来自甲、乙、丙三个队。

每个人都与其余九名选手各赛一盘,每盘棋的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分。

结果,甲队选手平均得分,乙队选手平均得分,丙队选手平均得9分。

那么,甲、乙、丙三队参赛选手的人数各是多少人
总分:45分平均分:45÷10=分丙1人
乙:(9-)÷-=5人甲:10―1―5=4人
21、奥林匹克业余体校篮球班的同学进行一次投篮测试,每人投10次,按每人的进球数统计,得到下表(中间部分数据已被擦去)。

已知至少投进3个球的人平均每人投进6个球,进球少于8个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个球。

篮球班参加测试的同学有多少人
6(x―7―5―4)+1×5+
2×4=3(x―3―4―1)+8×3+9×4+10×1
X=43
进球数0!
1
2 (891)
人数7~
5
4 (3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