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学生版+解析)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学生版+解析)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认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体会模型和符号的作用。

2.认识化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水的状态变化。

解读:能辨别模型和符号,知道它们的作用,根据符号和模型来解决问题以及认识事物的变化,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模型(一)模型的概念模型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成的样品,如一个模型可以是 等。

(二)建立模型的原因(模型的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帮助认识和理解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如细胞太小,无法观察,人们建立细胞模型;为了宏观获取整个楼盘样貌而建立的楼盘模型;为方便人们了解人体内部结构而建立的各种器官模型;为了了解事物的发生过程而制造的月相图。

(三)模型的分类 物体的复制品 公式图 表 计算机图像 复杂对象、过程的示意地球仪、房地产S=vt 、S=πr 2心电图、路程日程表、Flash 动画等日食、月食知识精讲目标导航模型、航模等-时间图等课程表等(四)模型的应用(1)物质构成模型(2)水的状态变化模型图所示为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从这个模型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①水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改变。

这个模型是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的,强调的是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我们在观察模型时,要注意观察模型的形状和大小。

②水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

比较前后过程中变化的量是观察模型的重点,因为变化的量往往揭示了某种规律。

(3)水电解模型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通过此模型我们可知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能力拓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5篇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5篇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5篇第一篇: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1.随身听、饮料罐2.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细胞模型、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谈话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与思考。

(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学生说出使用方法)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2.讲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符号1.列举。

你能说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用过的符号吗?(学生回答:如“速度v”、“冷锋、暖锋”等。

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你能说出在生活中,我们用到过哪些符号吗?你能简要画出来吗?(学生回答并画简图:交通标志、厕所标志、电源标志等)2.读图并思考。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图1-1,结合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思考为什么人们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呢?(1)分析交通标志,得出结论: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分析电流表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分析时间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提问。

请大家分析并说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展示饮料罐上的请勿乱丢的提示、开关上的“开”与“关”、交通标志等)4.实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课题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学习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3、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来探究问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享受探索成功的乐趣,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重点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难点使用符号、建立模型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见过模型吗?为什么要使用模型?2、什么是模型方法?模型有什么作用?3、读图2-3水的状态模型,回答书本P38问题。

讨论应用模型有什么好处?你有无更简便的方法,提出你的设想。

4、生活中曾见过的哪些符号?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5、符号有什么作用?二、合作交流1、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试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3、⑴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⑵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设计

一个模型可以是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一个模型也可以是一幅图。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表。

一个模型也可以是计算机图像。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示意。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的示意。

3、什么是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建立一个适当模型的过程,通常称建模过程。

思考:你现在知道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有哪几种?A.实验法B.模型法C.逻辑推理法温故而知新:将分子有关知识填入下列现象后的横线上1.汽车驶过时可闻到很浓的汽油味,_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_。

2.木棍很难拉断,__分子间存在引力__。

3.用力压气球,气球体积缩小,_分子间有空隙_。

思考1:还记得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吗?你能建立一个水分子的模型(用图表示)吗?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思考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a.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____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____态的水蒸气。

b.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____;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_____。

c.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分子____发生了变化。

问:请你画出一杯水在空气中蒸发的模型。

4、模型方法的作用1.能简化和理想化。

模型反映事物的特征,简约事物。

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

2.能发挥想象、抽象和推理能力。

3.能突破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限制。

4.模型方法也有一定缺陷性。

模型与原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任何模型的应用都不能代替严格的逻辑推理,更不能代替科学实验的检验和判定。

5、模型的分类有些模型形象具体而逼真,有些模型高度概括成抽象。

1.形象模型A.直观模型:只供展览的实物模型及玩具、照片等。

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科学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科学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很好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展示出学生很多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自己绘制常见符号以及学生自主设计G20符号:
第三、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建立水分子的模型,学生尽管模型各异,但用于简单研究事物的模型已经可以运用了。

第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对水分子扩散的不同模型的研究,促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图:
第五、注重学生体验,从体验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符号、模型等的作用和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在课堂进行中对后排同学的关注没有前排同学多;
第二、课堂中PPT播放忽然出现问题,后来进行了一些尝试之后依然无法打开。

这个片段的出现,让学生们原本很高涨的学习热情稍稍冷却了一些。

而且也使得后面其他模型的介绍,比如一张表,一条曲线,一个公式等等的展现只能以板书和口头表达的形式出现。

第三、板书问题,本节课其实比较简单,我设计的重难点是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收获符号、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所以在板书上比较简单,只在最后学生小结阶段。

天台实验中学《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word教案

天台实验中学《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word教案

第一节天台实验中学《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word教案天台实验中学叶文正一、教学目标1、明白符号和模型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简化事物、直观形象2、明白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符号的表示方法和模型的表示方法3、能用水的分子符号表示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二、教学重点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模型的表示三、教学难点粒子模型来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四、教学预备地球仪、小黑板、细胞模型图五、课时 1六、教学过程[引入]师:为了能形象地认识地球,人们做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将电路简洁地表达出来,人们设计了许多符号;为了认识肉眼看不见的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人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写出了一个简单的表达式。

眼睛看不见的分子和原子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吗?[新课](一)符号师展现一些符号:Ω、≤、℃、㎏、生:想一想这些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摸索:在科学中什么缘故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师小结:能够让事物变得直观、简洁幸免事物的混淆。

练习1: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思。

练习2:举出一些符号的例子,看谁能举出的多。

(二)模型师:符号能够使一切工作些一般的事物变得简明易别。

我们还用过一些模型来认识事物。

展现一些图片:地球仪、细胞、眼球结构、耳朵结构、太阳系模式模式图、电路图形。

生想一想:这些运用这些图的作用是什么?师:模型:一些难以认识、观看、描述的事物通常用一个直观的模型加以描述。

生:举出一些模型生:阅读模型材料A师:展现一些模型:水的分布柱形图、欧姆定律研究的一张表格、食盐溶解过程动画。

(三)用模型表示提出任务:能否用模型表示出水的汽化过程?回忆:1、水分子的构成微粒2、水分子的结构模型3、水汽化的实质4、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现象。

展现录像:水的汽化过程分析:水汽化的实质:水分子之间间隙的变化。

没有变成新的分子学生画图——用模型表示出水汽化的过程展现:学生的模型展现:教材提供的模型。

练习3:将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刻会有什么现象?试从用分子运动理论说明这一现象?若用一个小圆圈代表一个分子,能否用模型表示水的汽化过程?[总结][布置作业]反思: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知识面不是专门广,不能跳出教材看到社会和生活,要求举例总是在想教材中显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关于周围显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却又是不明白得它的真正涵义。

1428.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1428.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三、教学用品: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四、教学过程:双边活动设计意图过程反思【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

例如:运动学:v t s电学:R I U单位:m/s s m 单位:Ω A V 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新授】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2、避免混乱【活动】请大家设计一个停车场的符号。

【展示】将学生设计的符号展示,并进行“最富创意”方案的评比。

【思考】大家设计了非常富创意的方案,但针对同一个停车场,能否把大家的方案全部采用?生:不行,否则会造成混乱。

师:如何解决?生:统一规定一个符号。

师:对,符号要具有它的功能,一定要统一。

统一的范围越大,符号适用的范围也越广。

三、模型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让学生注意前面学过的知识,在原有理解的基础上为符号教学作铺垫。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符号都是统一符号,也只有统一的符号才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上课)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上课)

•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用一种通俗的比喻来讲,原子是一个人体 的话,夸克就是人体的一个细胞。
夸克模型
•盖尔曼起初并没有将夸克当成物质实体,只不过是些 数学模型而已,但由于夸克模型在解释实验事实上越 来越成功,人们开始越来越相信夸克确实就是存在于 更深层次的物质实体。但可惜的是,高能实验中从未 发现有单个的自由夸克,也就是说,虽然人们提出了 这么多的夸克,但实验中从未发现过一个。 •形成质子时要付出很大的结合能。夸克之间靠一种 “粘胶”物质使其强烈地相互束缚在一起,当它们越 是“想”跑出质子时,受到的牵制力就越大;越是不 “想”跑时,受到的牵制力就越小;一点也不“想” 跑出时,则“享”有更多的自由,夸克似乎终身被 “幽禁”在质子内部。由于当前人们还不能有足够高 的能量把重子打碎,所以无法把“幽禁”中的夸克 “解放”出来。即使是“解放”出来了,也会由于它 在极短的瞬间又会与别的夸克结合在一起,而难以探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 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 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 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 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 和传递的途径。沃森和克里克因此获得了 1962年诺贝尔生物奖。他们提出了分子生 物学中的重要定理——“中心法则”,说明 了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是生命信息从基 因单方向传递到蛋白质。
20世纪理论科学中最重要的四大模型
•夸克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宇宙大爆炸模型 •地球板块模型
夸克模型
•“夸克”是一个德文词,
•意思是指乳酪的凝乳。
•1962年,世界各地的粒子物理学家在日内瓦聚 会,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首次提出了“夸克” 这一名称,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 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细胞模型、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与思考。

(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学生说出使用方法)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2.讲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符号
1.列举。

你能说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用过的符号吗?(学生回答:如“速度v”、“冷锋、暖锋”等。

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也可
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
你能说出在生活中,我们用到过哪些符号吗?你能简要画出来吗?(学生回答并画简图:交通标志、厕所标志、电源标志等)2.读图并思考。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图1-1,结合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思
考为什么人们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呢?
(1)分析交通标志,得出结论: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分析电流表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
混乱。

(3)分析时间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
同而引起的混乱。

3.提问。

请大家分析并说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展示饮料罐上的请勿乱丢的提示、开关上的“开”与“关”、交通标志等)4.实践。

学习了符号作用,同学们能否结合生活实际课外自己设计制作一
些标志符号呢?
(三)模型
1.列举。

在生活中,我们也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

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
型等)
2.提问。

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

老师把模型实物展示给学生看)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呢?(因为地球仪太大了,难以认识,我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它,所以将它制成模型,即地球仪)
我们为什么要用眼球模型呢?(因为眼球构造复杂,难以表达) 3.讲述。

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或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

它甚至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如表示细胞结构的“细胞模式图”。

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我们平时看到的航模等;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式;或是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

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用到构建模型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构建模型也叫建模。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
接触到这一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

4.读图。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水状态变化的模型”,学习构建模型的
过程并完成课本上的题目。

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由模型可知,构成水的水分子没
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5.实践。

了解了模型和模型的作用,请同学们课外自选任一主题,设计制
作模型。

6.课内练习。

课本第4页练习2。

板书设计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模型
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3.类型:
(1)物体的复制品
(2)事物变化的过程
(3)图片
(4)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典型例题分析:
根据物质燃烧条件模型,回答问题: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起大火。

你认为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
是、。

解答:曹军的木船是可燃物,木船燃烧的条件是氧气、温度达到着火
点。

1. 下列关于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C)
A.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B.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C.符号必须用文字表达,而且全世界通用
D.符号能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2.请你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该题由励耘精品系列丛书《科学精讲精练——八年级(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页第3题改编而成]
A B
C D
(答案:禁毒;节约用水;禁鸣;禁止吸烟)
3.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圆分别表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试作出酒精和水混合前后存在的模型。

[该题由励耘精品系列丛书《科学精讲精练——八年级(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页第1题改编而成]
4.说说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或画出有关符号?
(1)V表示(2)P表

(3)东风(4)电阻
(答案:电压表;压强;略;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