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合集下载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公开课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公开课

初中科学课时教学计划●课题: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共1 课时●教学目标:1. 体验建立模型、使用符号的思想方法。

2. 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水的状态变化。

●教学重点: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教学难点: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符号●主要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自我修改引入:展示楼盘模型,并问这是楼房吗?你的理由呢?生:不是,与背景(人、墙壁)比较不难看出这是楼盘模型。

师:这就是模型新课:练习:1、你知道哪些模型?生:……2、下列事物哪些是模型?答:全部是模型思考与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建立模型?因为地球太______了,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巨大)楼盘模型图片:首先学生很容易可以看出这不是楼房,而是模型;其次,能较透彻地理解“模型”概念由于细胞太______了,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微小)由于眼球构造太______了,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复杂)思考与讨论:这些现象为什么也要用模型表示呢?生:……答:原理或过程太复杂难以用语言描述。

模型的作用: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练习:以下事物是不是模型?1、地球自转动画 此模型表示_________(地球自转)2、公式 此模型表示_________(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3、电路图 此模型表示_________(某种电路连接方式)总结:模型的类型一幅图、一张表格、一条曲线、一段动画、一个公式、一个复杂过程 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思考与讨论:我们所学过的事物哪些是利用模型方法进行研究? 生:……答:用带箭头的射线表示光线;黄豆与沙子混合实验;电路图……R U I读图:图2-3所示为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1. 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氧元素一般在右边, 氢元素一般在左边,金属一般在左边。 读法: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有数字将数 字也带入。 如CuO MgO 3、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 子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 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表示几个分子。 2CO2
4、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 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5、化合价 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如:
甲烷
乙醇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可以是 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物质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铁铝钴铅笔芯 等。 4、分子和原子都有质量和大小, 如:1个氢原子质量为 1.674*10-27千克。一 亿个氢原子排成一条直线为1cm 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元素: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比如氧原子中子有8个、 9个、10个的中子。质子只有8个。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不同的 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等于核 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 1
H
2 1
H
3 1
H
第四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1、元素的种类----元素周期表 单质: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 物。 金属元素 2、 元素
第三节原子的结构模型
1、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 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 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集 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 电,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 荷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第⼆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 ⽤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字语⾔不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现象符号等)2、⽔在三态变化中,分⼦没有发⽣变化;分⼦间的距离发⽣了变化。

3、建⽴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格、⼀个公式、⼀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模型1、分⼦和原⼦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可分,原⼦不可再分。

由分⼦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微粒是分⼦,由原⼦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微粒则是原⼦。

原⼦是化学变化中最⼩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分成原⼦,原⼦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化学反应中,⼀定发⽣改变的是分⼦种类(物质种类),⼀定不发⽣改变的是原⼦的种类和数⽬,可能发⽣改变的是分⼦的数⽬。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间的距离发⽣了变化。

4、分⼦是由原⼦构成的。

⼀些⽓体、液体主要由分⼦构成。

5、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和固态⾮⾦属(硫、碳、磷、硅)及稀有⽓体6、⾦刚⽯和⽯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排列不同。

7、粒⼦的⼤⼩与质量(1)分⼦和原⼦都有⼀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的体积很⼩,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

原⼦的质量也⾮常⼩,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结构的模型⼀、原⼦结构模型的建⽴与修正1、道尔顿--实⼼球原⼦结构--发现原⼦2、汤姆森--“西⽠(葡萄⼲⾯包)模型”:原⼦是⼀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嵌在中间。

--发现电⼦3、卢瑟福--“核式(⾏星绕太阳)模型”:电⼦绕原⼦核运⾏——发现原⼦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云模型质⼦(带正电) 夸克⼆、原⼦的结构:1、原⼦:原⼦核: (带正电) 中⼦(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带负电)(1)原⼦中,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练习)(解析版)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金华中考真题)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下列属于模型的是()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C.地球仪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答案】C【解析】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这是模拟向两侧拉的力的作用下地壳的变化的模拟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这是模拟挤压力下地壳的变形的模拟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故C符合题意;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这是模拟地球上远去的帆船实验,是模拟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2.(湖州一模)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A.欧姆定律:UIR=B.α粒子轰击原子C.DNA双螺旋结构D.磷元素:P 【答案】D【解析】A.欧姆定律UIR=,是一个公式,抽象表示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模型,不符合题意;B.α粒子轰击原子,根据实验现象建立的模型,不符合题意;C.DNA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一种结构模型,不符合题意;D.磷元素P,是一符号不是模型,符合题意。

故选D。

3.(台州一模)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是道尔顿当时采用的原子符号,根据这些符号,水分子的模型是()A.B.C.D.【答案】B【解析】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O,即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温州一模)以下属于符号的是()A.B.C.D.【答案】C【解析】A.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溶解度曲线,故A不符合题意;B.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质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量之间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 图示表示的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D.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质之间反应的体积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不是符号,故D 不符合题意。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和运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地构建和运用模型和符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模型和符号在教学中的建立与作用进行反思。

1. 模型的建立与作用1.1 建立模型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建立模型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象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图形模型等,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立模型,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连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实质。

1.2 模型的作用模型在教学中起到了多种作用。

首先,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其次,模型可以提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和探究学习的起点和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此外,模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符号的建立与作用2.1 符号的定义与运用符号是一种简化和约定的表达方式,通过特定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可以对复杂的事物和概念进行简洁、准确地表达。

在教学中,符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不同学科领域都有各自的符号系统,例如数学中的数学符号、物理中的物理符号等。

2.2 符号的作用符号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符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通过运用符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符号可以提供学生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共同语言,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

符号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模型与符号的融合应用在教学中,模型和符号的融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将模型与符号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化,并用符号加以表达,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1 教学实例以物理教学为例,当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建立质点和力的模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

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

我门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

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

我门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

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

我门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预设与生成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怎样利用好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对于整堂课的成败也十分关键。

1、在制作分子模型的过程中,我口述的要求是用桂圆代表氢原子,用冬枣代表氧原子,因为冬枣的个头比桂圆大,符合氧原子个头比氢分子大的科学事实,但是幻灯片上出现了疏漏,冬枣和桂圆的顺序调换了,开始活动以后,学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是直接就将其更改过来了,并未将其利用起来,其实设想一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利用这个失误,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观察给出的材料——八个桂圆、四个冬枣,如果用冬枣表示氢原子、用桂圆表示氧原子,那么能否得到两个水分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与原子的数量关系。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完整版)浙江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完整版)浙江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完整版)浙江科学⼋年级下册第⼆章知识点第⼆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模型(1)定义:通过⼀定的科学⽅法,建⽴⼀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法。

(2)作⽤: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2、符号:(1)代表事物的标记(2)符号的作⽤:(1)简单明了地表⽰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注:模型与符号的区分:模型可以反映或代替客观对象;符号只能简单明了的表⽰事物。

⼆、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与原⼦的区别和联系1、卢瑟福的α粒⼦轰击⾦箔实验:1、⼤多数α粒⼦穿透⾦箔,且不改变前进⽅向,说明原⼦核很⼩,原⼦中有很⼤的空间2、有⼀⼩部分α粒⼦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核带正电3、有极少数的α粒⼦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被弹了回来,说明原⼦的质量集中在原⼦核上2、第⼀个提出原⼦概念的⼈是道尔顿;第⼀个发现电⼦的⼈是汤姆⽣。

3、原⼦的结构核外电⼦:带负电荷原⼦质⼦:带正电荷原⼦核质⼦数+中⼦数=相对原⼦质量中⼦:不带电荷注:(1)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2)根据核电荷数(即质⼦数)区分原⼦和元素;(3)在⼀个原⼦核中⼀定含有质⼦不⼀定含有中⼦(如氢元素)(4)同位素:原⼦中核内质⼦数相同,中⼦数不相等的同类原⼦的总称。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

注:元素和原⼦的区别2、元素的分类1、⾦属元素2、⾮⾦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注:稀有元素:性质⾮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化学反应,在⾃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3、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空⽓、海⽔、盐酸)物质单质: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⑴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⑵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 起的混乱 ⑶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 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符号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有些是该事物的英文或拉丁文的第 一个字母,如速度v、质量m等,有 些是从该事物抽象出来的“语言” 符号,如电铃: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呢?
因为地球太大了, 难以认识,我们 为了更好地研究 它,所以将它制 成模型,即地球 仪。
为什么要用细胞模型呢? 因为细胞 太小,结 构复杂, 难以观察。
为什么要用眼球模型呢?
因为眼球构 造复杂,难以 表达。
模型方法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 定的科学方法,建立适当的模型 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 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 形态、特征和本质。
一、模型
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 船模型、建筑模型、 微缩景观。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 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 的或复杂的事物。
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模型?
一、模型
3、类型: ⑴物体的复制品 ⑵事物变化的过程 ⑶图片 ⑷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你知道表示水的符号和模型吗?
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 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构成。 用模型表示水分子。
m
m/s
s
►电学:
►单位:
U
V
I
A
R
Ώ
想一想:下列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你还能举出哪些符号?越多越好!
人们为什么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为什么要用电流表符号呢?
分析电流表符号可以得出结论: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符号的意义
分析时间符号可以得出结论:
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 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水分子
读图2-3:
液态水
气态水
读图2-3:
1、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 没有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 质?______ 没有 。 有变成其他分子?_______ 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 的水分子__________ 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运动学:s
v
t
►单位:
符号与模型的比较
表示
作用
符号 模型 字母、数字等, 物体、图、表、表达 比较简单 式等,比较复杂 使事物简单化 更好认识和理解事物
启示

用符号和模型可以帮我们形象的 认,研究科 学是很有利的。
练习:
将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放在空气中, 过几天水干了,这是液态的水分子逐个扩散 到空气中去了。若用小圆圈表示水分子,用 小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如○→),你能否画 出这杯水在空气中扩散的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