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八下期末复习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综合练习

期末复习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综合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P-31 Cl-35.5Ca-40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④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⑤原子不能独立存在.从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只有①B.①⑤C.②③④D.全部2、我国制造的“人造太阳”是用A原子(含1个质子和2个中子)和D原子(含3个质子)聚变生成E原子(含2个质子),获得大量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B.A元素的名称是氢C.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 D.E元素可用He表示3、人们常用形象的图式来描述物质世界。
例如:水的电解可表示为如图所示。
可见,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可能有变化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种类D.分子的种类4、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表示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可用AZ X符号表示。
据报道钬元素的原子16667Ho可有效治疗肝癌,该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32 B.67 C.99 D.165、“臭氧(O3)层空洞”是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大气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是金属单质B.臭氧是混合物C.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D.臭氧由3个氧元素组成6、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H3+离子和H3分子,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H3+和H3都含有氢元素B.H3是化合物C.一个H3+中含有2个电子D.一个H3中含有3个质子7、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8、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随即会对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0C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分子聚集成物质四、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 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m 个A 原子和n 个B原子构成。
如1个H 2分子由2个H 原子构成;1个O 2分子由2个O 原子构成;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
五、 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整理§1.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在⽣活中,我们经常会⽤到⼀些如录⾳机、随⾝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事物,我们曾经⽤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归纳总结。
我们⽣活中,⽤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和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个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模型可以表⽰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种微粒。
分⼦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原⼦是不可分的。
在⽔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变成了氢分⼦和氧分⼦,它们不再保持⽔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分⼦是由两种不同的、更⼩的粒⼦构成的――氢原⼦和氧原⼦;这种⽐分⼦更⼩的微观粒⼦就是原⼦。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稀有⽓体、少数⾮⾦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的种类⽐较多,现在已知的有⼏百种原⼦。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从⽽使⾃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是26个英⽂字母可组合成⽆数个英⽂单词⼀样。
②构成分⼦的原⼦可以是同种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原⼦。
③同种原⼦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样的,如⾦刚⽯和⽯墨。
④原⼦是⼀种微粒,具有⼀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半径⼀般在10-10⽶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八年级下科学_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

A .B .C .D .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 )A 、H 2OB 、表示方向的指向标C 、电流ID 、沙盘中的校园第二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2.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若 以●表示氩原子,则氩气是以下列何种形式存在? ( )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有一密封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 ( )5.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6.下列事例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7.水、一氧化碳、氧气三种物质都含有 ( )A 、氧气B 、氧原子C 、氧分子D 、氧元素8.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元素B 、氧原子C 、氧离子D 、氧分子9.请你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C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10.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 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加压 A B C D氧化汞 汞 氧气 +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1.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互为同位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2.氧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电子数不同B .原子核数不同C .质子数不同D .前者带电,后者不带电3.当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所发生变化的是( )A .质子数少了B .中子数少了C .电子数少了D .核电荷数多了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5.核内有n 个质子,核外有(n -3)个电子的微粒是 ( )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6.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放射出一些粒子。
(完整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分子聚集成物质四、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为例,1个A m B n分子由m个A原子和n个B 原子构成。
如1个H2分子由2个H原子构成;1个O2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1个H2O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五、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

表示氯原子做了下列一些表示该反应的模型,
其中正确的是
( B)
A、 +
=
B
+
=
C
+=
+
D
+=
+
四氧化三铁中,铁与氧两种元素的 质量比_2_1_:_8__
元素的种类:共110多种
1、元素的存在状态:
游离态: 存在单质中
化合态 存在化合物中
2、元素
金属元素:用“钅”作偏旁
稀有元素 非金属元素
固体:用“石”作偏 液旁体:用“氵”作偏 旁 气体:用“气”作偏
+1 +7 -2 +1 +6 -2
KMnO4 K2MnO4
注意:标化合价的方式是写在该元素符号的 正上方,正或负在前,数字在后。
化学式定义: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由实验确定,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 学式,不能随意写出。上述提到的分子式就是 一种化学式。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He Ne Ar
氧气、氮气、氯气 氢气
溴
碘
O2 N2 Cl2
H2
臭氧
Br2
I2
O3
金属铝
Al
金属铜
Cu
金刚石
C
固态磷
P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左边 右边 一般规律
B、
元 另一元素 + 氧元素 (氧在右)
素
如:一氧化碳 CO
符 号
氢元素 + 另一元素 (氢在左)
顺
如:水 H2O
CH4 、NH3除外
序 金属元素 + 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第一节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模型1、常见的模型: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2、作用:代替客观对象。
3、好处:帮助认识和理解不能直接观察和复杂的事物。
4、形式:一个物体、一张图、一个表,一条线等。
5、水分子的模型及汽化过程。
二、符号1、形式:一个图形、一个字母。
2、好处:简单明了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外形不同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语言不同的混乱。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1、分子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
2、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4、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保持物理性质)。
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
5、物质构成:微观上:分子(水、氧气、氢气等)、原子(铝、石墨、金刚石)、离子(氯化钠,硫酸铜晶体)。
宏观上:都由元素构成。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生成新物质)7、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有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8、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二、不同的分子1、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2、由几百种原子可组成无数的分子(110多种元素)。
3、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原子的体积很小,其半径一般为10-10米的数量级。
5、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非常小。
(10-26kg 数量级)。
6、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其质量和体积不同。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建立原子实心球模型。
2、1897年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建立西瓜模型。
3、1911年英国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卫星模型。
4、1913年波尔建立了轨道模型。
二、原子核的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8X.第1章粒子模型与符号—知识点(windy)

8X.第1章粒子模型与符号—知识点(windy)一、模型1、模型方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2.模型类型:(1)模型不仅指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2)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3)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航模,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甚至是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思考】课本图1—2“水三态变化的模型”,并完成课本上的题目。
(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冰。
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小结:A、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B、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模型可表示一个过程。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或复杂的事物。
二、符号意义:1、能简明表示事物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物质原子===========》物质离子===========》物质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金属(如铁、铝、铜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固态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由分子直接构成物质:水,非稀有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碘由离子直接构成物质:食盐硫酸铜二、不同种类的物质1、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争对这一实验现象你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α粒子散射实验
1、原子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
2、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种体积 很小的带正电的微粒。
3、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 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六.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 3. 原子的质量也很小,一般在10-26千克数量级。 4.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D 由氮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比较能说明一个分子可以由 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人们把石墨加热到20000C,并加热到5 万至10万标准大气压下,就可以使之转 化为金刚石,这是由于( C )
A 石墨分子变成金刚石分子
B 石墨原子变成金刚石原子
C 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在高温高压 下发生了变化
D 石墨、金刚石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存在 状态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2.汤姆森原子模型 (1904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现代原子模型 (1927年)
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 核式结构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 属箔,实验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属箔,2、少数 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3、及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 根本区别吗?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的 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 粒——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微粒。
速度___V__;暖锋_____;电流__I___;……
科学符号
电阻单位Ω; 温度单位 ℃ ; 质量单位㎏ ;
单位符号
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 代表模型的是__A_D__E_F A.地球仪; B. t; C.ρ; D. 细胞模式图; E.地图; F. S=vt;
G. W.C.;
H. O2
BCGH,
分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在化学反 应中不可再分。
相似点 微粒,有间隙,运动,有质量
相关 关系
注意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都 可以构成物质。
分子比构成分子本身的原子大,但 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1、用“分子”、“原子”或“离 子”填写下列空格
(1)蔗糖是由__分_子__构成
(2)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 __原__子__直接构成的 (3)食盐是由___离__子__构成的 (4)氧分子是由氧_原__子__构成的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
分子
物 构成 质
原子
离子
构成 原子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由分子构成的,可 见分子的种类也有很多种,但科学家已经发现的 原子却只有几百种。这几百种原子是如何组合出 这么多种分子的呢?
五、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相异点 裂,重新构成新的
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
选项是( A)Fra bibliotek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 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
禁止吸烟
易燃物品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1、模型
(1)模型的作用:
用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
特征和本质,帮助人们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 或复杂的事物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 仪、细胞模型)
(2)模型 类型:
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 像、一条曲线
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 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
4、数学公式
(3)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思考:
原子种类
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原子
七、原子核的结构
物质
带正电荷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1.6726×10-27千克
原子
不带电 中子
1.6748×10-27千克
不带电 电子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 核很小。
(2)、在同一个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中子数
2、符号 质量 m 体积 v 力 F 重力 G 面积 S压强 P (1)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 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二: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 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 而引起的混乱
一、符号: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关于下列四种分子(注:黑圆圈代表氢分子, 有红色的小圆圈代表氧原子,紫色小圆圈代表 氮原子,蓝圆圈代表碳原子)的分析不正确的
是(C )
水分子
氮分子 氢分
二氧化碳分子
A 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三个原子构成
B 由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比较能说明分子可以由不同 种类的原子构成
C 氮气和氢气分别由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种__类___或__数__目_不同
A原子
B原子
A
B
原子的种类决定分子种 类
原子的数目决 定分子种类
C
D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差
异在于它们的_分__子_结__构_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碳__原__子_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不 同,其本质差异在于它们_原__子__排_列__方_式_不同
下图是不同物质内部的分子模型,属于单质
的是_A__、__B_,属于化合物的是_C__、__D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E_____。
A
B
原子的种类决定分子种类
C
D
原子的数目决定分子种类
E
A原子 B原子
4、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的 是( D)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 木材在空气中燃烧 C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D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