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A.模型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B.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等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27图示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3)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B.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夸克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夸克还可以再分C.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氧元素一般在右边, 氢元素一般在左边,金属一般在左边。 读法: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有数字将数 字也带入。 如CuO MgO 3、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 子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 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表示几个分子。 2CO2
4、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 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5、化合价 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如:
甲烷
乙醇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可以是 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物质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铁铝钴铅笔芯 等。 4、分子和原子都有质量和大小, 如:1个氢原子质量为 1.674*10-27千克。一 亿个氢原子排成一条直线为1cm 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元素: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比如氧原子中子有8个、 9个、10个的中子。质子只有8个。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不同的 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等于核 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 1
H
2 1
H
3 1
H
第四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1、元素的种类----元素周期表 单质: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 物。 金属元素 2、 元素
第三节原子的结构模型
1、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 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 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集 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 电,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 荷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八下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八下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硬无无
钻探机钻头、刻刀、 装饰品(钻石)

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 较
泽细鳞片状晶体 软
良 好
良 好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 等
有关系: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种__类___或__数__目_不同
A原子 B原子
A
B
原子的种类决定分子种类
原子的数目决 定分子种类
C
D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差 异在于它们的_分__子_结__构_不同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
13
13
14
13
硫原子
16
16
17
16
氯原子
17
17 除上面20这个结论1外7 ,
铁原子
26
物质
密度/Kg.m-3
铅 铜 纯铁
一幅图
U
一段 动画
I R
一个公式
11.3×103 8.9×103 7.9×103
一张表格
一条曲线
等等.....都是一个模型
都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 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

直观模型:只供展览的实物模型及玩

具、照片等。放大或缩小
模模
型 的

物理模型:直观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显示原形的外形和特征、 进行模拟实验
1.674 ×10-27kg

(2021年整理)(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2021年整理)(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

第2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2、符号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2、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如碳、磷、硫、硅等(碘除外)3、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中至少有两个原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4、由水的电解过程微观模型可知:(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质量一般在10-26千克数量级6、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7、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从现在的观点看都不正确)(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电子能量不同,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中)(5)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3、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由夸克构成说明(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符号与模型详细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符号与模型详细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符号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模型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3.类型:(1)物体的复制品(2)事物变化的过程(3)图片(4)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2课时)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1、认识水分子模型(如图)蓝色球――氢红色球――氧2、水分子电解模型3、道尔顿(英)的原子学说理论――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及其变化的新纪元。

4、电解水实验结论: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5、思考: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具有水的性质,而是具有它们各自的特性;在该变化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自身一直没有变化。

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6、物质的构成: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类物质、碳、氦气、氖气和氩气(稀有气体)等二、不同种类的物质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以字母组合成单词为比喻,说明物质的微粒构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读图思考: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的结构,说明了什么?金刚石的石墨的性质一样吗?金刚石石墨足球烯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4、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三、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分子和原子都是非常微小的粒子,那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究竟有多少呢?原子半径:10-10米数量级原子质量:10-26千克、10-27千克数量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2课时)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浸入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的电子嵌在中间。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 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 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 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 :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 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3、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4、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四、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第4 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二氧化碳、水等。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O),其次是硅(Si ),然后是铝(Al )。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Al ),其次是铁(Fe)。

4、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C)、氢(H);②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O)、氢(H)、氯(Cl)、钠(Na)。

③有机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主要由碳(C)、氢(H)、氧(O)组成
第5 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①通常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
②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要用小写)以示区别。

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 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单独的微粒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4、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
纵换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1-18 号元素:
第6 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

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⑴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碘外)、金属⑵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
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 ;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

5、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例: CO 2)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CO 2 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1+16×2=44)
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海水中所
含的部分离子: Cl -、Na +、Ca 2+、Mg 2+ 7、Cl -表示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 +表示带 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Ca 2+表示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2Na +表示二个钠离子:
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再写数字
10、常见化合价:(背诵) ?钾钠银氢 +1 价,?钙镁钡锌为 +2 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 是—2 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 单质元素为零价。

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

8、常见的
原子团
9、原子之
间相互化 合的数目, 用
化合价 来表
示。


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12、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第7 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以C-12 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如2311Na:钠原子有11 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
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 —16 S —32
求: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16×4==98
4、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H∶O==1×2∶16×1==1∶8
5、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相对分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