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讲义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讲义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讲义

粒子对模型与符号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历程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 西瓜模型

卢瑟福 行星绕太阳模型(核式结构模型)

波尔 分层模型

现代科学家 电子云模型

二、原子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原子 中子:不带电荷(电中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绕核高速运动。

? 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 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5)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6)原子核内质子数可以为零。

三、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碳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元素只有种类而不讲个数。

2、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如氢有氕、 氘、氚三种同尾数原子。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3、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化学分析、消除细菌、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4、同位素原子的表达: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四、带电的原子——离子

1、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第三种基本微粒: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离子的分类: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 如:钠离子(Na +)、铜离子(Cu 2+)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 42-)

离子所带电荷数取决于它得失电子的数目。

【练习题】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原子核

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80

B 128

C 208

D 288

3、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 核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4、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B 核外电子数

C 核内中子数

D 核内质子数

5、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6、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相同的原子中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

8、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④带正电荷的是、,⑤带负电荷的是,⑥不显电性的是,⑦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⑧质量最小的是,

⑨在同一原子中数值上相等的是。

9、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有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组成物质的元素:

一.元素的种类

1.物质由元素组成,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

2、自然界的物质按组成物质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金属元素---铁、铜、铝…

3、元素的类型非金属元素---氧、氢、碳…

稀有气体---氦、氖、氩…

4、元素名称的由来:金属元素常用“钅”作偏旁,除汞外;非金属元素如是气态的以“气”作偏旁,液态的以“氵”作偏旁,固态的以“石”作偏旁。

3、单质与化合物………………元素存在形态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游离态)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态)

注意点:单质与化合物都是纯净物,所以概念陈述时,必须强调纯净物。若说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放在一起只有碳元素;若说成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单质中元素为一种,化合物中元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

二、元素的分布

1、元素在地壳的分布: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并:硅>铝>铁>钙

2、在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氮气78%体积百分数,下同)、第二位的是氧元素(氧气21%)、稀有气体(0.94%) ……

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氧85.5%,氢10.7%,氯2.0%,钠、镁等1.5%),还有贵重的金属等---海洋是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

5、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纤维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6、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7、人造元素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有利有弊:对人体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元素符号

1、书写规则: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使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熟记P18表格中元素名称和符号

3、元素符号的意义---以N(氮)为例:

?“N”表示氮元素---表示一种元素

?“N”表示一个氮原子---表示一个原子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族---纵行为族:七个主族、七个副族、0族和第八族。

周期---横行为周期:七个周期和镧素、锕系。

2.每一个周期都是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结束;

3.每一主族基本上是非金属元素开始,金属元素结束。

4.第1~4主族基本上都是金属元素,副族全部是金属,第5~7主族以非金属为

主,0族全部是稀有气体。

5.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6.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练习题】

1、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处血液的凝固也起到重要作用,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原子

D. 钙离子

2、下列关于双氧水(H2O2)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由H2和O2组成的;

B. 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 它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 它是由水和氧原子组成的

3、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模型。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分析此模型后,提出了下列4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在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在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4、据报道,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一种与C60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它在高温或机械撞击下,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N60的发现,开辟了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5、夏天一场雷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大气中的少量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了臭氧,转变过程如图中模型所示(可表示为:3O2==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 O2和O3都是分子

C. O2和O3的性质相同

D. O2和O3是同种物质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

B. 氟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氟元素的质量为19.00

D. 氟元素符号为F

7、下列各组元素符号,都表示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A. C、Cu、Ca

B. S、Fe、P

C. K、Mg、Ba

D. K、Na、He

8、碳和铜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而碳的元素符号是C,铜的元素符号是Cu,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碳和铜的拉丁文就是C和Cu

B. 它们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

C. 铜的拉丁文的第二个字母是u,为防止和碳的符号混淆,用两个字母Cu作符号

D. 碳的拉丁文没有第二个字母

9、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 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3

C. 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

D. 铕元素的原子质量为152

10、根据元素符号排列的规律,在下列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Be、B、C、、O、F

(2)He、、Ar、Kr、Xe

11、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上有错误,请改正:

(1)猛MN;(2)钙CA;(3)绿CL;(4)镁Ma;

(5)钠Ne;(6)汞HG。

12、说出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1)2N;

(2)Fe;

(3)K ;

(4)3Ca。

13、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作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丁文缩写来命名。即:nil=0,un=1,bi=2,ri=3,quad=4,pent=5,hex=6,sept=7,oct=8,enn=9。照上述规定办法,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为Unq;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元素符号为Unp。其余依此类推。请你分别给下列元素命名;

(1)109号元素,拉丁文名称,元素符号。

(2)111号元素,拉丁文名称,元素符号。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表示物质的符号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书写原则

①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如水的组成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产物得到的)不是能凭空想像;

②一种物质(纯净物)只能有一种化学式。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①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右下角标出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②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及读法

①氧与其它元素组成,氧写在右边;

读法: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如:MgO 、CuO 、CO2 、 SO2 、Fe3O4、P2O5 、MnO2 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②氢与其它元素组合,一般情况下氢写在左边;

读法:某化氢----氢化物如:H2O、HCl、H2S。氢与其它元素组合也有例外,如NH3(氨气)、CH4(甲烷)

③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金属左,非金属右。读法:某化某

二、化学式的意义

1、表示某种物质 3、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组成物质的种类 4、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

【例】分析化学式“CO2”表示的意义

?表示二氧化碳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三、离子的符号

1、离子符号的表示:

?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如Na+ Cl-

?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离子如:铵根离子NH4+碳酸根离子CO32-

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显电性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显电性

2、常见的原子团离子

离子名称离子符号所带电荷数

氢氧根离子OH--1

硫酸根离子SO42--2

硝酸根离子NO3--1

碳酸根离子CO32--2

碳酸氢根离子HCO3--1

铵根离子NH4++1

亚硫酸根离子SO32--2

磷酸根离子PO43--3

氯酸根离子ClO3--1

高锰酸根离子MnO4--1

四、化合价

1、化合价的含义:各种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原子之间都有固定的化合数目,用化合价表示这种性质。?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即化合价是在化合时体现出来的。

?化合价的种类: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用带“+”、“-”的小数字表示。

如:铁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Fe

?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根据此来推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见课本P25表)

常见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价硫齐全;二价铜汞最常见。

3、常见原子团化合价:(见P25表)

?原子团化合价与原子团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

?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就是该原子团的化合价。

4、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在化合物里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2价。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

?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和金属结合形成化合物时显负价、与氧元素结合时显正价。

?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同一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可能显示相同的化合价,如 SO2 CO2有些元素在相同的化合物里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

5、元素化合价的应用

?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出其中元素的化合价;

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总和为零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练习题】

基础题

1. 下列选项中的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H、S、C B.Ca、F、Cl C.O、Br、Al D.P、K、N

2、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N B.2N C.N2 D.N2+

4、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S B.K2SO4C.SO2D.H2S

5、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2N B.O C.SO2 D.Zn

6、10个H2O和10个H2SO4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A.氢分子个数B.氢原子个数C.氢元素个数D.氢气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氖气Ne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2SO4D.硝酸钙CaNO3

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A、BN

B、B3N2

C、NB

D、B2N3

9、对Mg和Mg2+认识不正确的是()

、+2

Mg

B

Mg

是同一种元素

A化合价不同

、+2

Mg

Mg

Mg

、+2

D

Mg

Mg

多两个质子

、+2

Mg

C多两个电子

10、元素中文名称大多数都是使用形声造字法,根据元素名称的汉字可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下列各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A、汞、铁、铝、锕

B、氪、铹、镧、碘

C、溴、氟、砷、碲

D、汞、溴、砹、氡

11、下列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H B H2 C 2H D H2O

12、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Na2SO4 B AlO C ZnCl2 D K2O

1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K2MnO4KMnO4MnO2Mn

B、KMnO4K2MnO4MnCl2MnO2

C、KMnO4K2MnO4MnO2MnCl2

D、MnO2MnCl2Mn KMnO4

提高篇

1、用元素符号和相应的数字表示:①3个水分子;②2个硫原子;③+2价的镁元素;④2个镁离子;

⑤m个硫酸根离子。

2.(1)用化学符号

....表示:

2个氦原子,3个碘分子,4个硫酸根离子。

+5价的磷元素,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氖气,氢氧化钙,五氧化二磷

2个镁原子4个氯化氢分子

个氧原子一个钾原子三个硅原子

(2)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写在横线上:

2Hg 2SO 3 N 2

+2Cu SO 42-

(3)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原子团下方用短线划出来,并填写原子团的名称及化合价:

Fe (OH )3 NH 4Cl

CaCO 3 KNO 3

(4)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①5个水分子;②2个氮原子;③氯酸钾;

④镁元素;⑤氯气;⑥二氧化锰;

⑦氩气;⑧高锰酸钾;⑨四氧化三铁

氯元素 2个氢原子氢气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铁_________ 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5)命名下列物质:①MgCl 2;②NO 。

23Na CO ________2MgCl _____________

3、在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纯净的海水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氧⑤高纯硅⑥高锰酸钾⑦水银⑧二氧化碳

⑨氯酸钾⑩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中,混合物有单质有化合物有有氧分子的有有水分子的有

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元素 2个氢原子氢气 1个氢分子

氧化铝水干冰四氯化碳

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

硫化镁 3个二氧化硫分子氯化钠

氧化钠二氧化氮氧化钙氧化镁

氢氧化钾氢氧化铝碳酸钠

硫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钡

拔尖篇

1、A 、B 、C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

2、-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可能是( )

A 、ABC 4

B 、A 4B

C 3 C 、A 2BC 3

D 、A 3BC 3

2、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 2③HIO ④X ⑤NaIO 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 不可能是()

A 、 I 2O 4

B 、 I (IO 3)3

C 、AgI

D 、 I 2O 5

3、已知有机化学中将只含有C 、H 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烃。其中甲烷的分子式为CH 4,乙烷的分了式为C 2H 6,丙烷的分子式为C 3H 8,则丁烷的分子式为____。若用n 表示这类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则这类物质分子式的通式可表示为___。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一、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标准=1.661×10-27千克)

2、相对原子质量---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符号为“1”,无须表明

4.“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分子质量

1、定义: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相对分子质量

例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 三.化学式意义例:

?表示某种物质二氧化碳

?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碳元素和氧元素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物质分子的结构二氧化碳分子由碳

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表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类型:以AxBy为例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xa + yb

2.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A原子个数:B原子个数= x :y

3.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A元素质量:B元素质量=x a:yb

4.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A元素的质量分数A%= ———100%

5.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元素A的质量MA = MAxOy×A%

【练习题】

1、相对原子质量是()

A 一个原子的质量

B 某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C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和某种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D 某原子与一种碳原子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2、已知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原子核中的1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5

B 16

C 1

D 31

3、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08

B 1.33

C 108克

D 1.33克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a/b

B b/a

C 12b/a

D 12a/b

5、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0

B 17

C 18

D 32

6、下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A 、NO2: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 、2NH3: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

C 、O2:相对分子质量=16×2=32克D、2Ca(OH)2:相对分子质量=2[40+(16+1)×2] =148

7、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A 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 计算所含SO42-的质量分数

C 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 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8、化合物R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其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32

B 16

C 23

D 46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无答案)浙教版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 §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 A地球仪; B t;Cρ;D 细胞模式图;E地图;F S=vt; G W.C.; H O2 3.读图:书本P2图1-3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 (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 ★(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而已。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读图P5图1-8水分子电解模型图: (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 ★(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联系后面一节中可知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8.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 分子; 9.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和,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 ★10.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 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E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一、模型 (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 ①物体的复制品 ②事物变化的过程 ③图片 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 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 (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 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 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 (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 比例模型棍棒模型 (2)分子聚集成物质 四、分子的构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 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m 个A 原子和n 个B 原子构成。如1个H 2分子由2个H 原子构成;1个O 2分子由2个O 原子构成;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 五、 物质的构成 ????? ? ? ????????? ?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 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 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 [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烯(C 60)是由C 60分子构成的。 金刚石 石墨 C 60 六、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及答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 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4.科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 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5.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l(NO3)3 B.CaCO3 C.Al2(SO4)3 D.Fe(NO3)3 7.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 合理的是() A. B. C. D.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 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A.a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9.已知微观粒子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 夸克 π+π-u d 带电量+e -e + e - e - e +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u组成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 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实验: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 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 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 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 :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一、知识整理 §1.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在水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 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水 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 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文单词一样。 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③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 ④原子是一种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1.3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 2、物质构成: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版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答案】C 2.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 【答案】C 3.过度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和+5 B.+1和+1 C.?5和+3 D.?1和+5 【答案】A 4.锂电池具有质量轻、容量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知某种锂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3 B.4 C.5 D.7 【答案】A 5.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答案】C 【解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6.小科同学利用各色小型球棍模型制作了一个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5个原子 C.保持甲烷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D.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 【答案】D 7.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 O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中含有氢分子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答案】B 8.(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B.N2、SO2、H2O、NH3 C.N2、SO2、NH3、H2O D.H2O 、NH3、SO2、N2 【答案】C 9.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书写均正确的是() A.Fe(OH)2:氢氧化铁B.Hg:氦气 C.K2CO3:碳酸钾D.NH4Cl:氯化氨 【答案】C 10.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B.H2O C.2H D.H 第1 页,共6 页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讲义

粒子对模型与符号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历程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 西瓜模型 卢瑟福 行星绕太阳模型(核式结构模型) 波尔 分层模型 现代科学家 电子云模型 二、原子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原子 中子:不带电荷(电中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绕核高速运动。 ? 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 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5)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6)原子核内质子数可以为零。 三、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碳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元素只有种类而不讲个数。 2、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如氢有氕、 氘、氚三种同尾数原子。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3、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化学分析、消除细菌、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4、同位素原子的表达: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四、带电的原子——离子 1、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第三种基本微粒: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离子的分类: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 如:钠离子(Na +)、铜离子(Cu 2+)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 42-) 离子所带电荷数取决于它得失电子的数目。 【练习题】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原子核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A)(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Ca 40;N 14;C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 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原子 D 钙离子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4、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80 B 128 C 208 D 288 5、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每个H2O2分子是由() A 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 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是()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7、2H表示() A 两个氢元素 B 两个氢原子 C 两个氢离子 D 两个氢分子 8、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 核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9、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水是一种() A 元素 B 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0、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据此可做出的推测是()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O2”中数字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两个氧原子 B 表示两个氧元素 C 表示两个氧分子 D 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12、在5H2O和5H2SO4中,一样多的是() A 氢原子 B 氢分子 C 氢元素 D 氢元素质量分数 13、下列关于Fe、Fe2+、Fe3+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日期时间段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联系:是由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物质 分裂 构成 直接 构成 构成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拓展练习(各地中考题汇编)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拓展练习(各地中考题汇编) 重庆3.下列粒子(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大连16.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 B.氟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氟元素的质量为19.00 D.氟元素符号为F 东营6.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恩施7.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福州7.图3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淮安4.化学变化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江西6.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江门3.在右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中,“6”表示()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海南28.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CO B.C C.CO2 D.C60 揭阳1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攀枝花5.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l6 B.相对原子质量是l6 C.它属于金属元素 D.质子数是32.06 揭阳2.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 B D A A

第一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所有练习

第一、二节模型、符号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符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符号就是字母,字母就是符号 B.符号就是字母和图形 C.符号可以是字母和图形 D.字母和图形就是符号 2.关于模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图像都是一个模型 B.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C.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D.模型只有抽象的,没有具体形象的 3.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 ) A.分子有质量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很小 4.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C.由于分子的运动,空气中各种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D.氧气和氮气化合形成空气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5.下列物质中,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 ) A.空气B.海水C.碘盐D.二氧化碳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下列物质:①氧化镁;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海水;⑤二氧化碳;⑥氧气。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②④⑥D.①④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惟一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分子变化的结果 10.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B.氧分子C.碳分子D.氧分子和碳分子 11.氨气变成液氨是由于( ) A.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B.分子问的间隔发生了变化C.分子组成发生了变化D.分子运动停止了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13.下列说法:①氧气的体积是由氧分子的大小决定的;②分子只有加热时才运动;③液态空气是由空气的分子构成的;④因为液态氢和氢气的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⑤V1毫升水和V2毫升酒精混合得V毫升溶液,则V1+V2=V;⑥气体受压,体积变小, 是因为受压时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小的缘故。 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⑤ 14.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的碳单质一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 大分子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 15.下列物理量的符号中错误的是() A.F表示力 B.m表示质量 C.V表示体积 D.M表示米 16.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所在数量级可能是多少米() A.10-8 B.10-9 C.10-10 D.10-11

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二.化学式和化合价 1.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右图。维 生素C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它的化学式 为。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 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 的______________。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 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 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右图表中方框框出部分)。据此推测 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3.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这种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请你写出此种物质的分子式(化学式)。 4.当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化学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O”可略去)。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 1301 ,122 ,2402 。 5.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 6.如图所示,晶体中每个阳离子A或阴离子B,均被另一种离 子以四面体形式包围着,则晶体对应的化学式为() A、AB B、A2B C、AB3 D、A2B3 7.在化合物NaxRyOz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 A、x+y-z B、(x+y)/z C、(x+2z)/2y D、(2z-x)/y 8.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6、-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ABC4 B、A4BC3 C、A2BC3 D、A2BC4 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含有同种原子团的是() A、NH4Cl和NH3 B、Na2SO3和SO3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课题: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 2.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张 、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不同和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 A .世博会会徽 B .眼球结构 C .地球仪 D .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 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 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 和 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联系: 是由 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 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 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 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电荷的____相等,____相反,整个原子______。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构成 (3)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 = ____数 = ____数。相对原子质量=____ + ____ 4.元素:具有相同 数( 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 原子

八(下)期末复习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测试卷(章节练习)

八(下)期末复习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Ca 40;N 14;C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 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原子 D 钙离子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4、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80 B 128 C 208 D 288 5、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每个H2O2分子是由() A 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 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是()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7、2H表示() A 两个氢元素 B 两个氢原子 C 两个氢离子 D 两个氢分子 8、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 核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9、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水是一种() A 元素 B 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0、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据此可做出的推测是()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O2”中数字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两个氧原子 B 表示两个氧元素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 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 9、 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22课时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八年级下册 第22课时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2012·娄底]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B) 图22-1 【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2012·湖州]“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D) A.+3B.+4 C.+5 D.+6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3.[2012·泰安]元素观是科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解析】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氢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氕、氘、氚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4.[2012·武汉]下列选项中,其意义与对应的化学用语不相符的是(A) A.五氧化二磷—5O2P

B.4个氮原子—4N C.约占空气总体积78%的物质—N2 D.2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 【解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5.[2011·泰安]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22-2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图22-2图22-3 6.[2011·乐山]分子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22-3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 A.HCHO B.CO2 C.NH3D.CH4 【解析】该模型的分子中含有三种原子。 7.[2012·恩施]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解析】反氢原子的质子带负电荷,电子带正电荷。

浙教版 科学《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历年中考题题精选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历年中考题题精选 (浙江衢州)1.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浙江杭州)2.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 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浙江湖州)3.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浙江嘉兴)4.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浙江绍兴)5.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浙江温州)6.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浙江绍兴)7.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浙江温州)8.随着分子、原子研究技术的提高,科学家可以利用原子来“组装”分子。 若用这种技术组装成脱氧核糖分子(C5H10O4),则该分子中不含有的原子是() A.氯原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 (2010.浙江嘉兴)9.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A.NaSiO2 B.Na2SiO3 C.NaSiO3 D.Na2SiO4 (2010.浙江绍兴)10.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正确的是( ) A.铌酸锂是一种氧化物 B.铌酸锂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