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讲义

合集下载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

群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教师:谈辉荣学生:时间:2014年月日内容(课题):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教学目的1、认识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2、知道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3、掌握原子结构及内部各粒子的意义;4、知道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重难点1、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2、原子结构;3、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作用:(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2)模型可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仪、细胞模型)2、模型类型: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像、一条曲线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4、数学公式(二)符号符号的作用和意义: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如交通标志符号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电流表用同一个符号表示。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国家用统一的字母t表示时间这个量。

针对训练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______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O2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4、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二)原子1、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一、模型与符号原子和分子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4、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写出4条)(1)、(2)、(3)、(4)、5、请用模型表示水分子、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水通电分解水分子模型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模型水通电分解的模型6、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分子间还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7、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8、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9、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等10、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氮气、氢气、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甲烷、氧气、蔗糖、酒精等1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1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1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14、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16、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ppt课件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ppt课件
第 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用模型方法可以表示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如电解水。
2.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各种结构不同的物
质。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或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如金刚石(四面体结构)、石墨(层
状结构)和足球烯(球状结构)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结构不同,其物理性质也有很大
最近,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
“兄弟”身份的是(
)
A.质量和太阳相近 B.年龄和太阳相同
C.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
9.(4分)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 之和,如 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有关1735Cl和1737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同位素的辐射育种技术为农业提供了改进质量、增加产量的多种有效手段
C.同位素在测定从工厂排放出来的温室(效应)气体的途径及其被植物同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加
了我们对CO2带来的环境冲击的了解
D.在当前大多数应用中,同位素技术已被现有可更替的技术所取代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15.(5分)关于下表所列的四种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溴、氟、砷、碲 D.汞、溴、砹、氡
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能变成其他原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解成
相互关系
原子
4.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一般在 10-10 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原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是 10-26 千克。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分子聚集成物质四、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 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m 个A 原子和n 个B原子构成。

如1个H 2分子由2个H 原子构成;1个O 2分子由2个O 原子构成;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

五、 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

第2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2、符号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2、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如碳、磷、硫、硅等(碘除外)3、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中至少有两个原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4、由水的电解过程微观模型可知:(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质量一般在10-26千克数量级6、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7、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从现在的观点看都不正确)(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电子能量不同,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中)(5)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3、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由夸克构成说明(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6-7节 讲义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6-7节 讲义

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辅导课目:科学年级:八年级学科教师:汪老师授课日期及时段课题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6——7节学习目标1、表示物质的符号2、教学内容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6——7节【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一、化学式: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书写原则:①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如水的组成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产物得到的)不是能凭空想像;②一种物质(纯净物)只能有一种化学式。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①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右下角标出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②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及读法:①氧与其它元素组成,氧写在右边;读法: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如:MgO 、CuO 、CO2 、 SO2、Fe3O4、P2O5、MnO2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②氢与其它元素组合,一般情况下氢写在左边;读法:某化氢----氢化物如:H2O、HCl、H2S。

氢与其它元素组合也有例外,如NH3(氨气)、CH4(甲烷)③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金属左,非金属右。

读法:某化某二、化学式的意义:1、表示某种物质 3、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组成物质的种类 4、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微观宏观【例】分析化学式“CO 2” 表示的意义:⑪ 表示二氧化碳 ⑫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⑬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⑭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三、离子的符号:1、离子符号的表示:(1)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

如Na + Cl - (2)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离子 如:铵根离子NH 4+ 碳酸根离子CO 32-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不显电性 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显电性 2、常见的原子团离子四、化合价1、化合价的含义:各种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原子之间都有固定的化合数目,用化合价表示这种性质。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4-6节 讲义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4-6节 讲义

教 师 辅 导 讲 义学员姓名: 辅导课目:科学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教师:汪老师 授课日期及时段课 题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4——6节学习目标1、组成物质的元素2、表示元素的符号3、表示物质的符号教学内容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4——6节【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1、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

2、物质的分类:⎪⎪⎩⎪⎪⎨⎧⎩⎨⎧−−−−−−→−−−−−−−−→−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分子种类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可以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3、元素的分类:⎩⎨⎧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及汞)金属元素(钅字旁的以元素 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类 元素就叫稀有元素。

在110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占大多数。

4、元素的存在形态:⎩⎨⎧素)化合态(化合物中的元)游离态(单质中的元素元素的存在形态5、元素的分布:① 在地壳中:氧、硅、铝、铁。

② 在人体中:氧、碳、氢。

③ 在海水中:氧、氢、氯、钠。

6、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人造元素是通过核反应制得的,放射性对人体有害,但也可 以检查和治疗一些疾病。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宇宙中含量最高的是氢。

【典型例题】:南昌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北京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海南“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为()A.1B.2C.3D.4鹤岗用化学用语填空:(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______。

(2) 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

嘉峪关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荆州对某种离子变成原子的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失去电子B.一定得到电子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C.既不需得到电子,也不需失去电子来宾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攀枝花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完整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分子聚集成物质四、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为例,1个A m B n分子由m个A原子和n个B 原子构成。

如1个H2分子由2个H原子构成;1个O2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1个H2O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五、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子对模型与符号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历程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汤姆生 西瓜模型卢瑟福 行星绕太阳模型(核式结构模型)波尔 分层模型现代科学家 电子云模型二、原子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⑪原子 中子:不带电荷(电中性)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绕核高速运动。

⑫ 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⑬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⑭ 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5)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6)原子核内质子数可以为零。

三、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碳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

元素只有种类而不讲个数。

2、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如氢有氕、 氘、氚三种同尾数原子。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3、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化学分析、消除细菌、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4、同位素原子的表达: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四、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第三种基本微粒: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离子的分类: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如:钠离子(Na +)、铜离子(Cu 2+)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 42-)离子所带电荷数取决于它得失电子的数目。

【练习题】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原子核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①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2、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80B 128C 208D 2883、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 核子B 电子C 质子D 中子4、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 核外电子数C 核内中子数D 核内质子数5、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6、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7、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相同的原子中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8、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④带正电荷的是、,⑤带负电荷的是,⑥不显电性的是,⑦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⑧质量最小的是,⑨在同一原子中数值上相等的是。

9、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

1911年,科学家有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⑪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⑫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

⑬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原因是。

组成物质的元素:一.元素的种类1.物质由元素组成,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2、自然界的物质按组成物质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金属元素---铁、铜、铝…3、元素的类型非金属元素---氧、氢、碳…稀有气体---氦、氖、氩…4、元素名称的由来:金属元素常用“钅”作偏旁,除汞外;非金属元素如是气态的以“气”作偏旁,液态的以“氵”作偏旁,固态的以“石”作偏旁。

3、单质与化合物………………元素存在形态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游离态)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态)注意点:单质与化合物都是纯净物,所以概念陈述时,必须强调纯净物。

若说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放在一起只有碳元素;若说成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单质中元素为一种,化合物中元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

二、元素的分布1、元素在地壳的分布: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并:硅>铝>铁>钙2、在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氮气78%体积百分数,下同)、第二位的是氧元素(氧气21%)、稀有气体(0.94%) ……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氧85.5%,氢10.7%,氯2.0%,钠、镁等1.5%),还有贵重的金属等---海洋是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5、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纤维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6、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7、人造元素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

有利有弊:对人体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表示元素的符号一、元素符号1、书写规则: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使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熟记P18表格中元素名称和符号3、元素符号的意义---以N(氮)为例:⑪“N”表示氮元素---表示一种元素⑫“N”表示一个氮原子---表示一个原子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族---纵行为族:七个主族、七个副族、0族和第八族。

周期---横行为周期:七个周期和镧素、锕系。

2.每一个周期都是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结束;3.每一主族基本上是非金属元素开始,金属元素结束。

4.第1~4主族基本上都是金属元素,副族全部是金属,第5~7主族以非金属为主,0族全部是稀有气体。

5.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6.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练习题】1、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

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处血液的凝固也起到重要作用,这里的“钙”是指()A. 钙单质B. 钙元素C. 钙原子D. 钙离子2、下列关于双氧水(H2O2)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由H2和O2组成的;B. 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C. 它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 它是由水和氧原子组成的3、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模型。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分析此模型后,提出了下列4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在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 在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4、据报道,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一种与C60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它在高温或机械撞击下,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N60的发现,开辟了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

N60属于()A. 化合物B. 混合物C. 单质D. 氧化物5、夏天一场雷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大气中的少量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了臭氧,转变过程如图中模型所示(可表示为:3O2==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O2和O3都是分子C. O2和O3的性质相同D. O2和O3是同种物质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B. 氟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 氟元素的质量为19.00D. 氟元素符号为F7、下列各组元素符号,都表示金属元素的一组是()A. C、Cu、CaB. S、Fe、PC. K、Mg、BaD. K、Na、He8、碳和铜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而碳的元素符号是C,铜的元素符号是Cu,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碳和铜的拉丁文就是C和CuB. 它们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C. 铜的拉丁文的第二个字母是u,为防止和碳的符号混淆,用两个字母Cu作符号D. 碳的拉丁文没有第二个字母9、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B. 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3C. 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D. 铕元素的原子质量为15210、根据元素符号排列的规律,在下列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1)Be、B、C、、O、F(2)He、、Ar、Kr、Xe11、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上有错误,请改正:(1)猛MN;(2)钙CA;(3)绿CL;(4)镁Ma;(5)钠Ne;(6)汞HG。

12、说出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1)2N;(2)Fe;(3)K ;(4)3Ca。

13、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作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丁文缩写来命名。

即:nil=0,un=1,bi=2,ri=3,quad=4,pent=5,hex=6,sept=7,oct=8,enn=9。

照上述规定办法,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为Unq;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元素符号为Unp。

其余依此类推。

请你分别给下列元素命名;(1)109号元素,拉丁文名称,元素符号。

(2)111号元素,拉丁文名称,元素符号。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