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

合集下载

三极管的判断

三极管的判断
数字式万用表一般都有测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挡位(hFE), 使用时 , 先确认晶体管类型 , 然后将被测管子 e 、b 、c三脚分别插入数字式万用表面板对应的三极管插孔中,表显示出hFE 的近似值。
以上介绍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测试,要想进一步精确测试可以使用晶体管图示仪 ,它能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电流放大倍数等。 添加评论
②然后用一导线或通过开关,将晶闸管阳极与控制极短路一下(这相当于给控制极加上控制电压)晶闸管导通,表针读数为几-几十欧。
③再把导线断开,若读数不变,说明晶闸管良好。本法仅适用于小容量晶闸管,对于中容量和大容量晶闸管可在万用表R×1档上,再串联一两节能1.5V电池测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单结晶体管管脚判别:
(4)好坏:
如果三极管两个PN结正向电阻与反向电阻都很大(开路)或都很小(短路)则说明三极管已经损坏。
NPN型:
将黑表笔接于一个待测的管脚,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基极悬空,然后将黑表笔所接管脚与基极用手捏住(注意不能使其相碰,这时在黑表笔与基极间串入人体电阻),表针会有一个偏转角(α1)。接着,更换黑红表笔,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偏转角β变化,对于偏转角大者,则其黑表笔所接管脚便为集电极,红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NPNP型: :
与NPN型三极管判断c、e极原理一样,不同的是行后两次都用手捏住,经表笔与基极,观察表针偏转情况。指针偏转角的大小一次红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五、 可控硅管脚、好坏、触发能力判别:
晶闸管有三个电极,即阳极、阴极和控制极。用万用表测量极间电阻的方法可以判断其好坏,触发能力及管脚。
当三极管上标记不清楚时,可以用万用表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 (NPN 型还是 PNP 型 ),并辨别出e、b、c三个电极。测试方法如下 :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为了确保三极管的正常工作,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以下将介绍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一、外观检测方法:1.观察引脚:三极管一般有三个引脚,分别是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我们需要检查这些引脚是否完好无损,无断裂、弯曲等现象。

2.观察外壳:观察三极管的外壳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如果外壳被烧焦或者熔化,很可能是因为三极管工作时发生了过热。

3.检查标记:三极管的标记通常会在外壳上或者引脚上,我们需要核对标记与规格书上的对应关系。

二、直流参数检测方法:1. 测量极间电阻: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分别测量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be)和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bc)。

通常来说,Rbe应当大于Rbc。

2.测量电流放大倍数:将三极管与电源、电阻连接成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

通过变化输入电压并测量相关的电流,可以计算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

一般来说,β的值应该在规格书提供的范围内。

3. 测量饱和电压:通过各引脚电压差,可以测量三极管的饱和电压(Vce(sat))。

根据规格书的要求进行判断。

4. 测量截止电流:将三极管与电源、电阻连接成一个简单的截止电路。

通过测量截止电流(Icutoff)来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截止电流应当接近于零。

三、交流参数检测方法:1.测量输入电阻:在交流放大电路中,测量输入电阻可以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

输入电阻的值应当在规格书提供的范围内。

2.测量输出电阻:在交流放大电路中,测量输出电阻可以通过变化输出电压并测量相关的电流,来计算输出电阻的值。

3.测量频率响应:通过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并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可以得到三极管的频率响应特性。

一般来说,三极管应当保持线性放大,即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幅度成正比。

四、常见问题与经验:1.三极管引脚错误:在使用三极管时,经常会出现引脚接错的情况。

此时,应对三极管重新进行引脚标记,并按照正确的引脚连接。

万用表测试三极管好坏及管型的方法

万用表测试三极管好坏及管型的方法

万用表测试三极管好坏及管型的方法(1)三极管好坏的检验三极管有两个P-N结(放射结和集电结),相当于两个二极管。

因此用检验二极管好坏的方法,检验三极管的好坏。

下面以锗管为例加以说明。

万用表置R×100或R×10挡,用正表笔接管子的基极,负表笔接放射极,表的指针指示一读数;正表笔不动,负表笔换接集电极,表的指针又指示一读数。

这两次测试的分别是放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假如两次读数都较小(指针接近满刻度处),说明两个P-N结正向特性良好。

然后再用万用表的负表笔接管子基极,正表笔分别接放射极和集电极作两次测试。

则这两次是反向电阻的测量,假如两次读数都较大(表针指在约1/4满刻度处),说明两个结反向特性良好。

最终再进行放射极、集电极间电阻测量,正负表笔分别交换各测一次,如都是高阻值(指针不超过满标度的1/4)说明正常。

六次测试结果均如上述,被测三极管则是好管子,否则管子已损坏。

(2)PNP和NPN型的判别三极管有PNP型和NPN型之分,只要知道管子型号,也就知道它是PNP还是NPN型了。

例如3AX31、3CG1等于PNP型管而3GB1、3DG6则为NPN型三极管。

假如遇到管子型号模糊不清,这时可通过测试来判别是PNP还是NPN型。

用上面检验三极管好坏的方法,用万用表先判定管子完好,这个过程中有两次测到低阻值。

利用这个方法测试时,假如正表笔接某极,负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极,读得的均是低阻值,如图1(a)所示,此管为PNP型管;假如负表笔接三极管某极,用正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极,读数均是低阻值,如图1(b)所示,则该管是NPN型管。

图1 PNP型和NPN型的检验。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要测量三极管的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测试:1.使用万用表进行基本测试:首先,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测量档位,并确保三极管处于断电状态。

然后,分别将三极管的基、发射器和集电器引脚连接到万用表的探针上。

测量三极管的各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并与三极管参数手册中给出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如果测量到的电阻值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则可能表示三极管出现了问题。

2.使用测试仪器进行功率放大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需要使用一个功率信号发生器,一个负载电阻和一个示波器。

首先,将功率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源与三极管的基极接触,并将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负载连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上。

然后,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接到三极管的基、发射极和集电极上。

接下来,通过改变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和电平,可以观察到三极管放大的波形。

如果波形失真或幅度不正常,可能意味着三极管出现了问题。

3.使用电源和负载进行工作状态测试:将三极管正确连接到电源和负载电阻上,确保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符合三极管的工作要求。

然后,通过观察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来判断其好坏。

正常工作的三极管在工作时会有明显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而坏掉的三极管可能几乎没有变化或电流和电压不稳定。

4.进行信号放大测试:这项测试需要使用一个信号源、一个负载电阻和一个示波器。

首先,将信号源的信号线与三极管的基极接触,并将负载电阻连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上。

然后,通过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波形。

正常的三极管应该能够放大和传输输入信号,如果波形失真或幅度不正常,可能表示三极管出现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三极管之前,确保正确连接引脚,并了解三极管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范围,以避免对测试仪器造成损坏。

此外,还应该参考三极管的参数手册,以了解其特定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值。

总结起来,测量三极管的好坏可以通过万用表测试电阻、使用测试仪器进行功率放大测试、通过电源和负载测试工作状态和进行信号放大测试等方法进行。

辨别三极管管脚及好坏。

辨别三极管管脚及好坏。

一、用万用表测试三极管(1)判别基极和管子的类型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先用红表笔接一个管脚,黑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可测出两个电阻值,然后再用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重复上述步骤,又测得一组电阻值,这样测3次,其中有一组两个阻值都很小的,对应测得这组值的红表笔接的为基极,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用黑表笔接一个管脚,重复上述做法,若测得两个阻值都小,对应黑表笔为基极,且管子是NPN型的。

(2)判别集电极因为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正确连接时β大(表针摆动幅度大),反接时β就小得多。

因此,先假设一个集电极,用欧姆档连接,(对NPN型管,发射极接黑表笔,集电极接红表笔)。

测量时,用手捏住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两极不能接触,若指针摆动幅度大,而把两极对调后指针摆动小,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从而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2)电流放大系数β的估算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对NPN型管,红表笔接发射极,黑表笔接集电极,测量时,只要比较用手捏住基极和集电极(两极不能接触),和把手放开两种情况小指针摆动的大小,摆动越大,β值越高。

二、三极管的测量及好坏判断1、三极管的测量三极管的极性及管型判断把万用表打到蜂鸣二极管档,首先用红笔假定三极管的一只引脚为b极,再用黑笔分别角碰其余两只引脚,如果测得两次讲习数相差不大,且都在600左右,则表明假定是对的,红笔接的就是b极,而且此管为NPN型管。

c、e极的判断,在两次测量中黑笔接触的引脚,读数较小的是c极,读数较大的是e极。

红笔接b极,当测得的两级数值都不在范围内,则按PNP型管测。

PNP型管的判断只须把红黑表笔调换即可,测量方法同上。

贴片三极管测量:正视,两脚左下脚为b极(基极),测量方法同上2、好坏判断按以上方法测量时两组读数在300--800为正常,如果有一组数值不正常三极管为坏,如果两组数值相差不大说明三极管性变劣。

测量ce两脚,如果读数为0,说明三极管ce之间短路或击穿,如果读数为1,说明三极管ce之间开路。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3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3

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

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B绝缘性测试。

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

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

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

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

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

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

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

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

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

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

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

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 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

F空载电压的检测。

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

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

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

三级管检测方法

三级管检测方法

三级管检测方法
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三极管检测方法:
- 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可以测量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基极-集电极之间的二极管压降。

正常情况下,正向压降应该在 0.5-0.7V 之间,反向压降应该接近无穷大。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说明三极管可能损坏。

- 指针万用表测量法:使用指针万用表的电阻档位,可以测量三极管的各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值应该较小,基极-集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应该较大,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值应该接近无穷大。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说明三极管可能损坏。

- 示波器测量法:使用示波器可以测量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

正常情况下,输入信号应该能够被三极管放大或开关,输出信号应该与输入信号有相应的变化。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说明三极管可能损坏。

- 替代法:如果怀疑某个三极管损坏,可以使用同型号的三极管进行替代测试。

如果替代后电路工作正常,说明原三极管可能损坏。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三极管时,应该先了解其引脚排列和工作原理,避免误操作导致损坏。

同时,应该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和工具,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晶体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晶体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晶体三极管的检测方法1.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检测方法之一、首先,检查晶体三极管的引脚,确保引脚没有损坏或弯曲。

其次,检查晶体三极管的封装是否完好,有无裂纹或烧伤痕迹。

2.导通测试:导通测试是用来检测晶体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电极之间是否有导通现象。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测试功能,将万用表的正极接到晶体三极管的基极,将负极分别接到其它两个引脚。

如果万用表显示导通,那么可以判断晶体三极管是正常的。

3.放大倍数测试:放大倍数测试是衡量晶体三极管放大作用的一种方法。

该测试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压源和直流电流表等仪器。

首先,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一个适当的阻抗与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然后,将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通过适当的负载电阻与直流电压源相连。

最后,用直流电流表分别测量集电极电流和基极电流,计算并比较两者的比值,即为晶体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4.静态工作点测试:晶体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决定了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压范围。

静态工作点测试可以通过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

首先,将一个电压表连接到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另一个电压表连接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然后,通过可调节的直流电压源,逐渐改变基极电压,同时观察发射极和集电极电压的变化。

当静态工作点稳定在预期范围内时,即可判断晶体三极管正常工作。

5.动态参数测试:动态参数测试用于检测晶体三极管的响应速度和频率应答特性。

一种常用方法是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一个适当的阻抗与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然后观察晶体三极管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的波形。

通过观察波形的衰减和变形情况,可以判断晶体三极管的动态参数。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测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更专业的测试仪器,如晶体三极管参数测试仪、半导体分析仪等,来进一步测试和分析晶体三极管的性能和特性。

在进行任何测试时,应确保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损坏晶体三极管或相关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是三极管的架构以及在电路图中的各种标识方法
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蜂鸣档)对三极管测量时...首先我们要确定哪只脚是b极.于是用红表笔接触其中任意一只脚不动.用黑表笔去接触另外两只脚.如果能够测得两组相近且小于1的数字.说明此时红笔接触的就是b极.如果测得两组数字不相近..那说明此时红笔接触的不是b极..应把红笔换一只脚..黑笔去测另外两只脚...直到找到b极为止...假设我们知道哪只脚是b极...怎样去判断另外两只脚c极和e极呢?如下图:
图中红笔为b极.黑笔在另外两脚分别没得两组相近的数据..其中有一组数据会稍微大一点...此脚即为e极.小的那脚则为c极....并且我们知道此管为NPN三极管.因为红笔在b 极!
而对于PNP型三极管的测量方法也一样...只不过是黑表笔在b极..红笔接触另外两脚能测得两组相近的数据.,如下图:
下面是对场效应管的测量方法
场效应管英文缩写为FET.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我们平常简称为MOS管.而MOS管又可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而我们平常主板中常见使用的也就是增强型的MOS管.
下图为MOS管的标识
我们主板中常用的MOS管G D S三个引脚是固定的。

不管是N沟道还是P沟道都一样。

把芯片放正。

从左到右分别为G极D极S极!如下图:
用二极管档对MOS管的测量。

首先要短接三只引脚对管子进行放电。

1然后用红表笔接S极.黑表笔接D极.如果测得有500多的数值..说明此管为N沟道..
2黑笔不动..用红笔去接触G极测得数值为1. 3红笔移回到S极.此时管子应该为导通...
4然后红笔测D极.而黑笔测S极.应该测得数值为1.(这一步时要注意.因为之前测量时给了G极2.5V万用表的电压..所以DS之间还是导通的..不过大概10几秒后才恢复正常...建议进行这一步时再次短接三脚给管子放电先)
5然后红笔不动.黑笔去测G极..数值应该为1
到此我们可以判定此N沟道场管为正常
有的人说后面两步可以省略不测...不过我习惯性把五个步骤全用上。

当然.对然P沟道的测量步骤也一样...只不过第一步为黑表笔测S极.红表笔测D极..可以测得500多的数值...
测量方法描述到此结束....
除此之外还有结型(JFET)场管。

不过我对结型的理解是...测量时D极和S极之间是导通的...如果红表笔接G极...黑表笔分别
去接触DS极应该可以测得两组相近的数值...此管为N沟道...如果黑表笔接G极...红表笔分
别去接触DS极应该可以测得两组相近的数值...此管为P沟道.....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理解....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
(1)检查三极管的两个PN结。

我们以PNP管为例来说明,一只PNP型的三极管的结构相当于两只二极管,负极靠负极接在一起。

我们首先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一下e与b之间和e与c之间的正反向电阻。

当红表笔接b 时,用黑表笔分别接e和c应出现两次阻值小的情况。

然后把接b 的红表笔换成黑表笔,再用红表笔分别接e和c,将出现两次阻值大的情况。

被测三极管符合上述情况,说明这只三极管是好的。

(2)检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我们把三极管c、e之间的反向电阻叫测穿透电流。

用万用表红表笔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 c , 黑表笔接发射极 e,看表的指示数值,这个阻值一般应大于几千欧,越大越好越小说明这只三极管稳定性越差。

(3)测量三极管的放大性能:分别用表笔接三极管的c和e看一下万用表的指示数值,然后再c与b间连接一只50--100K的电阻看指针向右摆动的多少,摆动越大说明这只管子的放大倍数越高。

外接电阻也可以用人体电阻代替,即用手捏住b和c.
常用晶体二极管的识别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正因为二极
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
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4、常用的1N4000系列二极管耐压比较如下:
型号 1N4001 1N4002 1N4003 1N4004 1N4005 1N4006 1N4007
耐压(V)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
电流(A)均为1
如何判断三极管的引脚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 三颠倒,找基极; PN 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

” 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一、三颠倒,找基极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

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

图2绘出了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

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

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

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

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参看图1、图2不难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图1)。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

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参看图1、图3可知)。

四、测不出,动嘴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