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类型
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三级

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三级
一、组织学分级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来划分的。
分级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腺管形成:癌细胞形成的腺管结构是否完整。
2. 细胞核多形性:癌细胞的核大小、染色深浅、核分裂像的数目等。
3. 核沟:核沟是细胞核表面深陷的切迹,核沟的出现表示细胞核的成熟程度。
根据以上标准,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可分为三级:G1、G2和G3,其中G3为最高级别,表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最高。
二、组织学类型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
非浸润性癌又分为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浸润性癌又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和其他少见的组织学类型。
三、组织学分级与预后的关系
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组织学分级越高,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也越差。
有研究表明,组织学分级为G3的乳腺癌患者,其复发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分级较低的患者。
因此,对于组织学分级较高的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以降低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四、组织学分级与治疗的关系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患者,应采取更为激进的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等;而对于恶性程度较低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
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和其他临床因素,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乳腺癌中分化评分6分

乳腺癌中分化评分6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分析,乳腺癌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三种类型。
其中,中分化乳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乳腺癌类型,但仍然需要及时治疗和跟踪观察。
乳腺癌中分化评分6分是指根据肿瘤组织形态、核分裂指数和核的形态等指标进行评分,评分结果为6分,表示该乳腺癌为中分化程度。
中分化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治疗和跟踪观察。
乳腺癌中分化评分6分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组织形态、核分裂指数和核的形态等方面。
肿瘤组织形态方面,中分化乳腺癌的癌细胞形态比较规则,大小相对一致,细胞核较小,胞浆较少。
核分裂指数方面,中分化乳腺癌的核分裂指数相对较低,即癌细胞的分裂速度较慢。
核的形态方面,中分化乳腺癌的癌细胞核形态比较规则,核染色质分布较均匀。
中分化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中分化乳腺癌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
但是,如果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还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治疗方案外,对于中分化乳腺癌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跟踪观察和随访。
跟踪观察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随访的目的是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乳腺癌中分化评分6分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乳腺癌类型,但仍然需要及时治疗和跟踪观察。
对于中分化乳腺癌的患者,应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并进行跟踪观察和随访,以保证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和预防工作,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表达和激素受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分级,将其分为5类。
以下是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乳腺癌分级标准
1.低分化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而异型,核分裂象丰富,有明显的核深染、核膜不清等特征。
2.中分化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中等,组织结构较规则,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核分裂象适中。
3.高分化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组织结构规则,细胞形态正常,核分裂象少。
二、乳腺癌大小分级标准
1.T1: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
2.T2: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且小于5厘米。
3.T3: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
4.T4:肿瘤侵入皮肤或胸壁。
三、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级标准
1.N0:淋巴结无转移。
2.N1:有淋巴结转移,但转移数量小于3个。
3.N2:淋巴结转移数量为3-9个。
4.N3:淋巴结转移数量大于等于10个。
四、HER2表达分级标准
1.HER2阳性: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扩增,导致HER2蛋白表达增加。
2.HER2阴性:HER2基因正常表达或缺失。
五、激素受体状态分级标准
1.ER阳性:乳腺癌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
2.PR阳性:乳腺癌细胞表达孕激素受体。
3.ER/PR阴性: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孕激素受体。
以上就是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的五个方面。
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乳腺癌病理学分类及预后标记物(研究荟萃)

⑤ 内分泌型管内癌
乳腺最小癌(1cm/0.5cm以下):乳腺微癌,乳腺隐匿癌
原位癌→最早浸润→微灶浸润→微小癌(主为管内癌成
分的浸润性. 浸润性癌
(1) 浸润性小叶癌
(2) 浸润性导管癌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①不典型髓样癌 atrypical medullary carcinoma
白细胞角蛋白(CK)
行业特选
15
* 非上皮标记
LCA
Vim VIII因子
actin
myosin,基底膜成份(laminin,IV型胶原等)
CD34、CD68
植物凝血素(lectin)
激素受体:ER、PR
行业特选
16
3.预后有关标记物 (1) bcl-2 NM23 VEGF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② 乙型小叶瘤 lopular neoplaisa, type B
(2) 管内癌 intraductal carcinoma
①实体型管内癌
②粉刺型管内癌
③筛状型管内癌
④小管型管内癌
⑤低乳头状管内癌
⑥混合型
行业特选
6
特殊类型导管原位癌:
① 透明细胞型管内癌
② 印戒细胞型管内癌
③ 梭形细胞型管内癌
④ 囊性分泌过多型管内癌
行业特选
17
(2) 表1 乳腺癌预后指标
编号 ZM-0104 ZM-0215 ZM-0065 ZM-0220 ZM-0208 ZM-0223 ZM-0079 ZM-0165 ZM-0213
抗体名称
表达情况
ER
强阳性
PR
强阳性
C-erbB-2
强阳性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一、 早期乳腺癌所谓早期乳腺癌是指“触诊时肿瘤的大小在2.0cm以下,未触及疑为转移的淋巴结,也未见远处转移。
此外,非浸润性癌也包括在内”,大致相当于UICC·TNM分类(1978年)中的Ⅰ期和Tis(非浸润癌),但有微妙的差异。
在TNM分类原著中关于肿瘤(T)是将乳房X线片所见列为优先考虑的,但上述定义则将此排除在外,而仅以临床所见(望、触诊)来判定。
这一定义是基于讨论的结果而确定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这一定义与其说是学术用语,不如说是已达成共识的通用语,因而以不过于严密为好;第二,如采用乳房X线片等检查所见,则随着将来检查手段与仪器的进步可能出现判定结果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宜予以避免。
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这一见解仍然是得到认可的。
早期乳腺癌在英文中称为early breast cancer 或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是,早期乳腺癌可望永久性治愈。
但是,关于其定义各家之说不尽一致,如1971 年Gallager和Martin提出了基于病理组织学所见的微小乳腺癌(minimal breast cancer)的概念。
除此而外,不加严密推敲而将其泛指临床Ⅰ期乳腺癌,且在其论文中并不清楚地指出究竟是指何种内容(如UICC、AJCC分类等)的情形也比比皆是。
在日本,从1987年推广乳腺癌普查和导入老年人保健法开始,人们便试图确定早期乳腺癌的定义。
经过乳腺癌规范委员会历时数年的讨论,于1987年第45届乳腺癌研究会议上就此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文开头提及的乳腺癌定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中也有不少人认为除TNM分类的Ⅰ期外,还应包括Tmn分类的T1n0,但最终采纳了不问术后所见如何,而只以术前所见来判断的观点,这也是出于为非外科临床医师考虑。
近年来,随着保乳手术的普及,一些学者定义的早期乳腺癌已不再局限于临床Ⅰ、Ⅱ期,而倾向于指那些直径在3cm以下、N0、N1a的肿瘤。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病理学是重要的基础考查科目,医学基础知识很多时候都会考到,今天今天整理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知识。
具体内容总结如下:一、乳腺癌1.最常见的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预后最差的类型:浸润性小叶癌;3.好发于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4.乳腺原位癌(肿瘤侵犯上皮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包括:导管内原位癌、小叶原位癌;5.粉刺癌:导管内原位癌中最常见的原位癌;好发于乳腺中央;乳腺导管内可以挤出黄色的、膏样的粉刺样物;6.根据乳腺实质和间质的比例不同分为:单纯癌、硬癌、不典型髓样癌。
①单纯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②硬癌:实质少、间质多;③不典型髓样癌:实质多、间质少。
二、子宫颈癌1.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癌;2.突破基底膜5mm:早期浸润癌;突破基底膜5mm:浸润癌。
(根据深度区分的)3.转移方式:最常见的是淋巴转移;最容易转移到子宫旁淋巴结。
三、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1.组织来源:滋养细胞;2.区别:①葡萄胎(良性肿瘤):有绒毛结构,绒毛只会存在于子宫腔内,绝对不侵入肌层(水泡状胎块) ;②侵蚀性葡萄胎(良恶交界性肿瘤):有绒毛结构,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水泡状胎块有出血坏死);③绒癌(恶性肿瘤):没有绒毛结构;易发生血行转移;最容易转移到肺、脑、胃肠道、肝和阴道壁;注意:1.继发于流产、分娩、异位妊娠后出现子宫增大的一定是绒癌;2.侵袭性葡萄胎一定是继发于葡萄胎的基础上;而且是半年之内;3.继发于葡萄胎后半年以内是侵袭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后半年。
最新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最新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在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中,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也在不断演化和更新。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最新的乳腺癌病理分型,帮助您了解乳腺癌的不同亚型及其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1. 乳腺癌的基本概念乳腺癌,即起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可以在乳房的不同部位产生,包括乳头、导管、乳腺小叶等。
根据病理学的特征和组织学表现,乳腺癌可被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
2.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2.1. 按照组织学分类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乳腺癌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占乳腺癌的最大比例,约70-80%。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皮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扩散的特点。
(2)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占乳腺癌的10-15%。
它起源于乳腺小叶细胞,生长方式不同于导管癌。
(3)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占乳腺癌的1-2%。
细胞形态类似于乳头状结构,具有较好的预后。
(4)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占乳腺癌的约2-3%。
细胞伴有大量黏液产生,预后相对较好。
(5)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占乳腺癌的3-5%。
细胞呈髓样样貌,预后相对较好。
2.2. 按照分子分型近年来,基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点的研究,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成为了乳腺癌病理学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型:(1)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ER2 negative,HR+/HER2-):约占乳腺癌的60-70%。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对激素治疗敏感。
(2)激素受体阴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ormone receptor negative/HER2 positive,HR-/HER2+):约占乳腺癌的15-20%。
乳腺癌who分级评分标准

乳腺癌who分级评分标准
乳腺癌WHO分级是根据组织学和病理学特点,将乳腺癌分为0-6级,用来评价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0级:原位癌,即没有发现明显的肿块,需要进行组织活检。
1级:乳腺癌局限于上皮内,没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属于正常情况。
2级:乳腺癌局限于上皮内,同侧腋窝没有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或者是同侧腋窝有肿大的淋巴结,但是没有融合成块,也没有出现远处转移。
3级:乳腺癌存在着局部扩散,可能会有同侧腋窝的肿大淋巴结,或者是乳腺癌细胞穿过淋巴管,进入到了乳腺的皮肤或者是胸肌筋膜。
4级:乳腺癌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可能会有肝、肺、骨、脑等部位的转移。
5级:表示为乳腺癌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此时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此外,还有一项按照腺管形成、核的多形性、核分裂数三项指标进行评分的组织学分级标准:
腺管形成:>75%为1分;10%~75%为2分;11个/10 HPF为3分。
核的多形性:轻微多形性为1分;明显多形性为2分;显著多形性为3分。
核分裂数:每10个高倍镜视野中平均1~9个核分裂像为1分;10~19
个核分裂像为2分;20个以上核分裂像为3分。
以上3项相加,总分3~5分为1级,低度恶性;6~7分为2级,中度恶性;8~9分为3级,高度恶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乳腺癌WHO分级评分标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小叶原位癌 E. 导管内癌
5、其他罕见癌或特殊类型乳腺癌:如炎性乳腺癌, 非常少见,发展迅速,预后最差。局部皮肤可见炎症 样表现,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展到乳房大部分 皮肤,出现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和表面温度 升高。另一种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也很少见,恶性度 低,发展慢。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以后出现乳头和 乳晕的皮肤边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 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部分病例于乳晕区可以 扪及肿块。
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 (3)原发灶大小和局部浸润情况: (4)淋巴结转移; (5)肿瘤的病理类 (6)雌激素和孕激素激素受体; (7)细胞增生率及DNA含量; (8)癌基因。
17. 关于浸润性导管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癌组织排列成不规则巢状或条索状 B 腺管结构可有可无√
C 髓样癌成片状或巢状,间质有多数淋巴细胞浸润
9 异位妊娠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B
A.子宫颈 B.输卵管壶腹部 C.输卵管峡部 D.卵巢 E.输卵管漏斗部
10 关于卵巢肿瘤下列哪项不对: A.根据胚胎发育成分分类 B.以上皮起源的最常见 C.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可分泌雌激素 D.原发性绒癌与妊娠无关 E.畸胎瘤多为良性
雌激素
雄激素
精原细胞瘤
10 关于卵巢肿瘤下列哪项不对:
2)硬癌,癌实质少、间质成分多而致密,质硬,很少形成腺 样结构;
3)髓样癌,癌实质多,间质成分少,癌呈片状或巢状,中央 有坏死,间质无淋巴细胞浸润;
1.各种类型的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是:
A.髓样癌
B.粘液癌 C.乳头湿疹样癌
D.硬癌
E.炎性乳腺癌
2.下列各种乳腺癌的病变类型的中,预后较好的是:
A.浸润性导管癌 B.浸润性小叶癌
C. 乳腺实体癌 D. 典型髓样癌
E.炎性乳腺癌 ×
3.下列各种乳腺癌的病变类型的中,预后最差的是:
A. 乳腺单纯癌 B. 髓样癌 C. 硬癌
镜下,癌组织及癌细胞形态多样。一般是在致密的纤维组织间 质中可见癌组织排列成不规则巢状或条索状浸润性生长,腺管 结构可有可无,核分裂多见。常有灶性坏死或钙化。 根据癌实 质与间质的比例及腺管形成状况,浸润性导管癌可分为:
1)单纯癌,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癌细胞呈实性条索、小 梁或巢团块,可有少量腺样结构;
典型髓样癌: 预后较好。 不典型髓样癌: 预后较差。
湿疹样癌:又称乳腺派吉特病。此癌形态上特征为:乳头、乳 晕皮肤呈湿疹样改变和表皮内出现一种大而有特征性的派杰氏 细胞。 此癌多数合并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等。
1 尖锐湿疣镜下特征性的细胞为:C A.脂肪细胞 B.棘细胞 C.空泡状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2.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为: C
A.鳞状上皮化
B宫颈糜烂
C.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D. 宫颈息肉伴囊肿
3 .子宫内膜增生症镜下以腺体增生、密集排列和间质 稀少为特征者,属下列哪种类型C:
A.单纯型 B.囊腺型 C.腺瘤型 D.不典型增生
E.以上都不是
Hale Waihona Puke 4. 子宫内膜癌镜下特征性的改变是: C
D 常有灶性坏死或钙化√ √ E 癌组织及癌细胞形态多样
浸润性导管癌是导管内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是乳 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占乳腺癌约70%,其肿瘤的大小、 形状、硬度、边界等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癌细胞主质与纤维 性间质成分的多少和比例。
肉眼观,肿瘤界限不清,灰黄色、坚硬,切面有砂粒感,无包 膜,有放射状小梁,从癌实质向四周脂肪伸展而呈明显星状或 蟹足状。位于乳头下的癌肿,如累及大导管又伴有大量纤维组 织增生时,由于纤维组织收缩,可使乳头下陷。癌组织如在真 皮淋巴管内扩散,可阻塞淋巴管,导致皮肤水肿,毛囊汗腺处 的皮肤因受皮肤附件牵引而相对下陷,造成皮肤呈桔皮样外观。 晚期可侵犯深筋膜和胸壁肌肉,使肿块固定
D. 小叶原位癌 E. 导管内癌
实体癌 :是癌细胞呈实体生长的一类癌症的总称。癌巢呈实体性, 无腺腔样结构,异型性高,核分裂像多见。实体癌包括早期肺癌、 肠癌、乳腺癌、肝癌等等。 根据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不同,实体癌又分为三型 ①硬癌: 实质 ﹤间质,质地较硬; ②单纯癌: 实质 ﹦间质 ③髓样癌: 实质 ﹥间质,质地较软,癌细胞较大。
1.各种类型的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是:
A.髓样癌
B.粘液癌 C.乳头湿疹样癌
D.硬癌
E.炎性乳腺癌
2.下列各种乳腺癌的病变类型的中,预后较好的是:
A.浸润性导管癌 B.浸润性小叶癌
C. 乳腺实体癌 D. 典型髓样癌
E.炎性乳腺癌
3.下列各种乳腺癌的病变类型的中,预后最差的是:
A. 乳腺单纯癌 B. 髓样癌 C. 硬癌
A.子宫深肌层见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B.子宫深肌层见到纵横交错的平滑肌细胞 C.子宫深肌层见到腺体“背靠背”和“共壁”现 象 D.子宫深肌层见到退化的绒毛 E.子宫深肌层见到异型滋养叶细胞
A 5. 巧克力囊肿的发生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 A.子宫内膜异位症 B.腺肌病 C.急性输卵管炎 D.畸胎瘤 E.输卵管浆液性囊腺瘤
A.根据胚胎发育成分分类 √ B.以上皮起源的最常见 √ C.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可分泌雌激素× D.原发性绒癌与妊娠无关 × E.畸胎瘤多为良性 √ 绝大多数与妊娠有关
两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成分 成熟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困素; (2)年龄:一般认为年轻的病例肿瘤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