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分析

合集下载

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大部 份 是 通 过 语 言 进行 的 . 因此 许 多 幽 默 产 生 于话 语 中 。 言语 幽 默是 人 们 在 交 际 中对 语 言 巧妙 运 用 的艺 术 手 法 ,对 交 际 起 着积 极 的作 用 。
( 如推 卸 责或 逃 避 指 责 ) ,说 一些 与话 题 毫 不 切 题 的 话 来 逃 避 话题 , 给 幽 默 的制 作 者 常 常 通 过 轻 松 的语 言 来 暗 示 意 味 深 长 的 内涵 ,化 解 尴 人 牛 头不 对 马 嘴 的 感 觉 。 听 话人 需 要 对 这 些 不 相 干 的言 语 进 行 推 理 而 尬 , 发思 考 , 映 出 说 话 人 的 智 慧 , 养 及 交 际 技 巧 , 交 际 带 来 积 引 反 修 给 来 获 得对 方 的真 正 意 图 。 因 此 幽 默往 往 出现 在 这 样 的 答 非 所 问 之 中 。 极 的润 滑 作 用 。 言 幽 默 的 产生 离 不 开 语 言 的 内 在规 律 及 特 定 语 境 因 语 如 下 面 的例 子 : 素 。语 用 学 的任 务 就 是 把 特 定 的话 语 置 于 特 定 的语 境 中, 探 索 在 不 来
p n e !”
1 合 作 原 则 与 幽默
例 ( ) 婴 儿 吞 下 了 自来 水 笔 , 亲 很 紧 张 急 切 地 希 望 医生 赶 快 4中 母
来 。 当 医 生 问 她采 取 什 么 急 救 措 施 时 , 亲居 然 说 在 用铅 笔 。 生 的 但 母 医 美 国著 名 语 言 哲 学 家 H..r e提 出 的 “ 作 原 则 ” (op rt e 关 注 点 在孩 子 上 , 母 亲 却 以 为 医生 在 问她 没 有 自来 水 笔 的 话 用 什 么 PG i c 合 C oeai v 而 p nil) 幽 默 的 分 析 有 重 要 意 义 。 人 们 在 谈 话 中 , 保 证 交 际 的顺 代 替 写 东 西 , 对 问题 的关 注 点 在 于 写 东 西 , i r cpe对 为 她 这个 答 案 与 医 生 的 问 题 利 进 行 。 话 双 方 总遵 循着 一 系列 的 原 则 。 这 个 对 话 双 方共 同遵 循 的 扯 不 上关 系 , 与 母 亲 焦 急 的情 绪 毫 无 关 系 。 是 这 种 反 常理 , 乎 风 谈 也 正 似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分析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分析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分析作者:龚晶晶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分类,并运用语用学理论之面子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汉语言语幽默,以探求言语幽默的产生及其会话含义的理解。

关键词:言语幽默面子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写作风格,它主要运用趣味性较强的语言和轻松的笔调,来取得特殊的语用效果。

波切普作夫将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

本文重点讨论言语幽默。

一、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言语幽默是语言文字表现的幽默。

根据其语用范围、语用效果的不同,我们将言语幽默粗略地划分为三类:(一)交际幽默交际幽默是为交际的目的而创制的,有助于推销人才和产品、减少摩擦、解决纠纷、和谐关系、交流思想、广交朋友、摆脱窘境……凡人类日常生活领域,交际幽默均可派上用场。

(二)讽刺幽默讽刺幽默是为讽刺人、教育人而创制的,目的是揭发丑陋,暴露乖讹,促人警醒,发人深思;可存在于日常交际中,但以书面形式为多见。

清代石成金《笑得好》中就撰录了一则“笑谄媚”的讽刺幽默:有钱富翁于客座中偶放一屁。

适有二客在旁,一客曰:“屁虽响,不闻有一毫臭气。

”一客曰:“不独不臭,还有一种异样香味。

”富翁愁眉曰:“我闻得屁不臭,则五脏内损,死期将近,吾其死乎?”一客用手空招,用鼻连嗅曰:“才臭将来了。

”一客以鼻皱起,连连大吸。

又以手掩鼻蹙额曰:“我这里臭得更狠。

”(三)纯幽默纯幽默即玩笑幽默,是纯粹用作调节精神,活跃气氛,娱悦性情的幽默;可以是口头言谈,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多用于关系较密切的人之间和非正式非严肃的场合。

有两个白吃专家巧妙地钻了语言的空子,开了个玩笑居然骗到了一席盛筵: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匠之间,朝夕聒耳,苦之。

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愿作东款谢。

”一日,二匠忽一并至曰:“我等且迁矣,足下素许作东,特来叩领。

”问其期日,曰:“只在明日。

”其人大喜,遂盛款之。

酒后问曰:“汝二家迁于何处?”二匠曰:“我迁在他屋里,他迁在我屋里。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相声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它以言语幽默为主要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和代表之一。

相声的幽默程度多源于其语言特点,所以相声的言语幽默具有浓郁的语言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相声言语幽默进行解读,探讨幽默的语用方式和语言文化背景。

1. 大量使用俚语、口头禅和成语俚语、口头禅和成语是相声中最为常见的语言表现形式。

它们通常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被运用出来,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气息。

比如“老谋子”郭德纲经常采用俚语和地方方言,像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一样,表现出“独”、“早”,“闷”,“瘦”等性格特征,营造出一种淳朴的情感氛围。

2. 利用口音、语调和音乐节奏相声中的口音和语调变化常常被善于利用的相声演员。

他们会灵活地运用口音和语调,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人物形象,激发观众的笑点。

而相声中的伴奏音乐节奏亦常常被善于利用,能够在激烈的语言演绎中为相声配音,增强表现力和幽默感。

3. 善于运用反问、夸张和幽默等修辞手法善于反问、夸张和幽默等修辞手法是相声言语幽默的常用方式。

比如“连长先生,你说勇士是不是要有故事?”这样的反问显然具有幽默效果。

而夸张则是相声中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

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表情或一句话,就可以令形象引人入胜。

相声演员高亚麟曾有段台词:“一个手掌能抓,一只手掌不能抓。

两个手掌能抓,你全部手掌没有一个能抓,你服不服?”这里的夸张和反问运用巧妙,使得观众顿时产生共鸣和笑声。

二、相声言语幽默的文化内涵1. 传统文化的浓厚影响相声言语幽默的文化内涵除了源于语言文化以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戏剧元素和表现手法,都为相声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例如相声中常出现游侠、官员、深宫、大爷、大妈等具有传统戏剧元素的形象,为相声的幽默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场面和情境。

2. 社会生活的反映相声言语幽默中体现出的社会生活特征也是源于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相声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常以言语幽默为特色。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问,探讨人们在交际中如何使用语言,以及使用语言的目的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语用学的角度来解读我国相声的言语幽默。

首先,相声中常用的一个技巧是夸张,这是一种语用学上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让笑话更加夸张、生动、有趣,引起听众的共鸣。

例如,在相声中常用的“活该”、“没治了”等表达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有时还会配合增加语音的音量、节奏的变化等语言现象,形成更加夸张幽默的效果。

其次,相声中还常用反讽的方式来表达言语幽默。

反讽是一种将某个观点转化为其相反意义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说话的技巧。

在相声中,演员往往通过反讽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一些不可触碰的话题也可以通过反讽来化解尴尬。

例如,当两位演员在相声中一起吃饭时,一个演员说:“你看这饭菜,你去做的话,只不过是一个黑暗料理;但是我做的话,是良心菜肴”,这种反讽的表达方式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产生幽默的效果。

再次,相声中的比喻和隐喻也是言语幽默的重要表现形式。

比喻和隐喻都是语用学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话者之间的沟通来指代其背后的意义。

相声演员经常通过使用比喻和隐喻来形成更加生动、有趣的场景,例如,“这条裤子像云一样,随时变幻,给你超乎想象的惊喜”。

最后,相声中的语言游戏也是言语幽默的一种形式。

语言游戏是指在语言使用中采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来发掘语言本身的趣味性,以达到幽默、娱乐的效果。

相声演员常常运用字谜、语汇、双关语等游戏来表达现象,让听众感觉到新奇有趣。

例如,相声中一句很常见的话:“我一击即中,不是百依百顺,而是‘爱依疑似’”,这种游戏的表达方式是符合听众的口味的。

总之,相声言语幽默的表达方式多样,但它们也都符合语用学中的修辞手法,通过使用各种语言现象来传递幽默感。

相声通过历久不衰的艺术形式,优美的语言,脍炙人口的幽默感,成为了中国文化无可替代的瑰宝。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摘要:幽默是一种言语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

从语用学角度看,幽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规律,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此有所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英语幽默这一语言现象,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言语幽默;语用原则;合作原则;指示词;预设英语是一种词义丰富多彩的语言,稍微的启发会让一个词语更能表达其义。

英语还是一种美的语言,它可以供人们表达千姿万态、变化多端的想法。

幽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可以让各个学科都认可的定义。

关于幽默的定义有:“幽默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幽默是指一些奇怪的、滑稽的或者有趣的动作、语言、文字或者表情所产生出来的种愉悦”“幽默是一种让人发笑的,激起乐趣的素材,或者是一种能够识别、演绎,或者表达引人发笑的活动的能力”。

从以上的定义种可以看出来尽管对于幽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总的来说幽默是一种“好笑、有趣的行为或陈述,是任何让人觉得滑稽,能够引来笑声的事。

”幽默的分类法繁多,依据幽默与语言的关系,幽默可以分为言语幽默与非言语幽默。

而言语幽默的分类也是多样的,J.R.Schmitz从教学角度将幽默划分为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

对英语幽默的理解和运用始终是我们学习中的瓶颈,如果能够突破这一障碍,将会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学习。

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实例,探讨幽默产生的过程,帮助学习者理解英语语言中的幽默。

1 合作原则与英语言语幽默格赖斯认为人们正常的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无关系的语言,说话人是互相合作的,只有假定说话人是遵守一个原则,并为实现会话目标而努力,才能够指导会话含义。

他把人们所遵守的这个原则称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又分为四个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各国沟通的主要语言。

英语的前途十分明朗。

人们在使用英语的同时,表现出了成熟的文化境界,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突出自己的观点,而英语言语幽默正是其中之一。

英语言语幽默指的是利用言语来表现幽默的特点。

它可以借助各种方式,如搞笑句型、重复句子和双关语等,通过各种的表达方式,来引起人们的笑声。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英语言语幽默的重复句式分析,重复句式的英语幽默通常以前后相同的语句或者类似的重复格式出现,从而使故事情节更加有趣,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其次是英语言语幽默的双关语分析,双关语是一种语言使用方式,它可以在一句话中暗藏着两层不同的意思,需要话语使用者去领略,同时这也把幽默带入句子;最后是英语言语幽默的搞笑句型分析,搞笑句型也是一种英语言语幽默的表现特点,它是一种将相反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方式,凭借这种句式,可以使话语的含义更加有趣,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英语言语幽默是一种优秀的语言表现形式,以搞笑句式为例,通过言辞的反转,引起人们的笑声,使整句话更有趣,增强文体的魅力。

除了搞笑句式外,双关语也是一种常用的英语言语幽默表达方式,它能够在一句话中暗示两个不同的含义,从而让读者能够解读出更多层次的意思。

此外,重复句句式则是幽默的一种方式,它
可以使用同样的句式或者相似的搭配,从而赋予句子独特的幽默感。

英语言语幽默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还可以让读者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最大的乐趣。

写作者应该多多研究,学习如何使用英语言语,把幽默带入文字,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从而把文字表现出如此精彩的色彩。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中文言语中的幽默,是其独特的文化传统的体现。

以英语为例,英语的幽默也是其独特的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就英语言语的幽默特征和幽默类型进行讨论,探究英文幽默对其语言文化的重大影响。

一、语言语幽默的特征1.用反衬法。

英语言语幽默中很常用到引用反衬法,即用反衬的语句搭配引出另一句,然后同时表达出一种轻松和活泼的感觉。

一些英语谚语和一笑置之的俗语就能体现出这种特点,如“A cat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等。

2.理类幽默。

英语幽默的一种类型就是推理类幽默,它通常是以某种正常的逻辑运用而致使结果得出一种不可思议甚至有趣的结论。

因此,经过良好的思考,就可以得出精彩的结论。

比如:“Why was the belt arrested? Because it was holding up a pair of pants.”3.讽和模仿。

在英语幽默中,还常常是以反讽的方式表达,即讽刺性的说出对方的缺点,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力,背后则与一定的文化和教育有关。

同样,模仿也是英语幽默的一种手段,既可以娱乐大家,又可以降低大家的压力。

比如:“I used to be indecisive, now I not so sure.”二、语言语幽默的类型1.刺幽默。

讽刺幽默是指以反讽和贬低对方或某一个状况来增加某种轻松的气氛。

一般来说,讽刺幽默是以反讽的形式展开,以此来指出对方不可接受的行为或状况。

比如古董店老板可以用讽刺幽默来表达出他对客人拍照的态度:“Of course you can take as many pictures as you want. Just don get them developed or we both be in trouble.”2.笑式幽默。

以搞笑的方式来引发轻松的气氛是英语言语中的另一种常见的幽默形式。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随着当今英语言语环境的发展,英语言语幽默在每个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语言幽默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欢笑,而且能够带来其他的重要价值,如提高语言交流能力、促进语言融合以及锻炼人们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等。

通过对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并从中获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英语言语幽默语用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英语言语幽默”?幽默是一种文字艺术,它所描绘的观点、情景和情绪,都是有趣、有趣、有意义的。

它不仅可以引起人们的欢笑,而且有时还可以引起人们思考,激发人们的灵感。

通常,英语言语幽默可以分为两类:内隐式幽默和外显式幽默。

内隐式幽默是指在英语言语中,藏有很多更深层次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并非是通过显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外显式幽默是指在英语言语中,显然并且清楚地表达出一个人的幽默意图。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英语言语幽默语用的相关研究,来深入理解它,从而从中受益。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来仔细探察英语言语幽默的表达特征和功能。

英语言语幽默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构词、句型、句意和内容等,通过对它们的组合,可以使英语言语的渊源更加丰富,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英语言语幽默语用的感知角度进行研究。

通过对语言幽默的处理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是如何被解读的,是如何被认知的,如何引起人们的欢笑和分享,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洞察英语言语幽默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在当今的英语言语环境中,英语言语幽默也可以看作是促进语言融合的有力工具。

语言幽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彼此。

语言学家Robert Cohen曾经指出,“人类语言是一种联通和共享的活动,幽默是一种形式,它可以把彼此隔离的文化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彼此理解和和谐共处”。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对于当代英语言语的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活动,他们可以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并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言语幽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分析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分类,并运用语用学理论之面子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汉语言语幽默,以探求言语幽默的产生及其会话含义的理解。

标签:言语幽默面子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幽默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写作风格,它主要运用趣味性较强的语言和轻松的笔调,来取得特殊的语用效果。

波切普作夫将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

本文重点讨论言语幽默。

一、言语幽默的语用分类
言语幽默是语言文字表现的幽默。

根据其语用范围、语用效果的不同,我们将言语幽默粗略地划分为三类:
(一)交际幽默
交际幽默是为交际的目的而创制的,有助于推销人才和产品、减少摩擦、解决纠纷、和谐关系、交流思想、广交朋友、摆脱窘境……凡人类日常生活领域,交际幽默均可派上用场。

(二)讽刺幽默
讽刺幽默是为讽刺人、教育人而创制的,目的是揭发丑陋,暴露乖讹,促人警醒,发人深思;可存在于日常交际中,但以书面形式为多见。

清代石成金《笑得好》中就撰录了一则“笑谄媚”的讽刺幽默:
有钱富翁于客座中偶放一屁。

适有二客在旁,一客曰:“屁虽响,不闻有一毫臭气。

”一客曰:“不独不臭,还有一种异样香味。

”富翁愁眉曰:“我闻得屁不臭,则五脏内损,死期将近,吾其死乎?”一客用手空招,用鼻连嗅曰:“才臭将来了。

”一客以鼻皱起,连连大吸。

又以手掩鼻蹙额曰:“我这里臭得更狠。


(三)纯幽默
纯幽默即玩笑幽默,是纯粹用作调节精神,活跃气氛,娱悦性情的幽默;可以是口头言谈,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多用于关系较密切的人之间和非正式非严肃的场合。

有两个白吃专家巧妙地钻了语言的空子,开了个玩笑居然骗到了一席盛筵: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匠之间,朝夕聒耳,苦之。

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愿作东款谢。

”一日,二匠忽一并至曰:“我等且迁矣,足下素许作东,特来叩领。

”问其期日,曰:“只在明日。

”其人大喜,遂盛款之。

酒后问曰:“汝二家迁于何处?”二匠曰:“我迁在他屋里,他迁在我屋里。


二、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美国语言学家Grice研究发现,人们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双方都共同遵守一个原则,即合作原则。

这条原则具体体现为四项准则:(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努力说真话,不要说自知虚假或证据不足的话;(3)关系准则:所说的话要有关联即要切题;(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要简明扼要、井井有条。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不愿像合作原则所要求的那样,恰如其分地、实事求是地、直截了当地、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而宁愿含蓄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幽默就时常在这时产生。

语言学家Horn就认为笑话的特点在于会话双方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几大准则。

然而合作原则并没有解释人们违反会话准则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原因。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son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自己、为对方留面子。

英国学者Leech 又在Brown和Levison面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并将其分为六个准则:机智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同意准则;同情准则。

他认为,发话人违反合作原则,把话说得间接含蓄乃是出于礼貌的需要。

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就成为和合作原则并存互补的交际原则,用以规范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

以下我们运用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分析汉语言语幽默,探讨幽默性的会话含义是如何生成的。

上文的“白吃专家”就是违反量的准则而形成的纯幽默。

一听到“邻居搬家”,人们无不以为是其要搬离此处,不与自己同住,而结果却是“豆腐一碗,一碗豆腐”,换汤不换药。

如果两个铜铁匠早为“其人”提供足够的信息,也就没有这则幽默了。

交际中提供过量信息也会造成幽默:
有个养鸟的人从来不用笼子。

人问其故。

他说:“我不能用牢笼来束缚我心爱的鸟儿的自由。

我剪掉了它们的翅膀。


不听最后一句,我们还以为他有多么高明,可幽默就出现在最后一句上,信息量过多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质的准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故意说一些明显不符合事实的话,就会产生诸如夸张、反话、双关等现象。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夸张、反话、双关都能形成幽默,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却是言语幽默的表现形式。

如下面两则讽刺幽默:
一翁曰:“我家有三媳妇,俱极孝顺。

大媳妇怕我口淡,见我进门就增盐。

次媳妇怕我寂寞,时常打竹筒鼓与我听。

第三媳妇更孝,闻说‘夜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故蚤(早)饭就不与我吃。


老翁要讲的明明是三个儿媳一个比一个不孝顺,却反话正说,听起来是一个比一个孝顺。

老翁反话正说,违反了合作原则,却遵守了礼貌原则,为三个儿媳留了面子。

汪精卫卖国,充当日本卵翼下的伪中央主席,有人赠以联云:“昔具盖世之才,今有罕见之德。


“盖世”谐“该死”,“罕见”谐“汉奸”。

对联运用谐音双关辛辣地讽刺了汪精卫卖国求荣。

作者不直接道破汪是该死的汉奸,而运用谐音双关委婉地表达这个意思,也是为了遵守礼貌原则。

讽刺幽默惯于采用曲折而不是“直刺”的言语形式达到讽刺的效果,所以很多讽刺幽默都是由于违反质的准则而遵守礼貌原则形成的。

上文“笑谄媚”的也是如此。

交际幽默几乎都是出于礼貌和面子的需要而产生的。

钢琴家波奇,一次到美国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发现全场座位空着一半。

只见他走向舞台的脚灯,不慌不忙地对观众说:“福林特这个城市一定很有钱。

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

”结果,全场充满了笑声。

他的幽默违反了质的准则,却改变了自己难堪的境况,也赢得了那些观众。

若想让交际正常地进行下去,在交际幽默中就要尽可能地多抚慰人、少刺伤人,为对方和自己留面子。

如果有人开玩笑开到一位鼻梁塌得厉害的姑娘处,说“白小姐什么都不缺,就是眼下还缺一样东西用”,那绝不能算是以幽默助交际,而是以“幽默”阻交际了。

关系准则规定了说话要切题,不说和话题无关的话。

交际中的言语如果违反了这项准则就会让人产生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

部分言语幽默可以通过对这条准则的违反而产生。

老师:从今天起,我给你补课,以后不要再玩扑克了。

学生:是。

老师:看黑板,10+3﹦?
学生:这还不容易,等于K。

老师提问“10+3”期望得到的是“13”,而学生却用扑克牌中的“K”作答,不得不让老师觉得这位学生不可救药。

有时,由于某种原因假装不理解而实则有意回避,这样也可以造成特殊的幽默效果,其表现也是话语不相关。

A:180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B:亚伯拉罕·林肯出生。

A:正确。

那么1812年又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B:亚伯拉罕·林肯过三岁的生日。

例中的B其实是为了摆脱不会作答的窘态,才风趣地答道“亚伯拉罕·林肯过三岁的生日”。

这种妙答违背了关系准则,却保全了自己的面子,缓和了人际间的紧张关系。

所以在交际幽默中也会用到违反关系准则的策略。

如果说“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和“关系准则”都是与人们交谈时“说什么”有关,那么“方式准则”与人们交谈时“怎么说”有关。

如果人们不用某种语言通常使用的简洁方式去说话,而是转弯抹角、咬文嚼字,就会使听话人感到其中必有缘故。

部分言语幽默的产生可以从对这个原则的违反中找出原因。

一位官员长期多吃多占,身材日渐肥胖,最后得了高血脂病去看医生。

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说道:“你要减肥。

”官员问:“什么方法减肥最有效?”医生回答说:“转动头部,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

”官员问:“那我什么时候做呢?”医生回答:“当别人要款待你的时候。


头部运动很难与减肥联系在一起,不读到最后一句恐怕我们难以明白医生的真意。

这则幽默,一是由于违反方式准则,二是由于面子和礼貌的需要。

因为医生这样表达是为了维护这位肥胖官员的面子。

参考文献:
[1]徐宜良.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
[2]谭达人.幽默与言语幽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陈融.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A].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5.
(龚晶晶,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