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限时训十(学生)zhong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3)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3)推荐文章2017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附答案解析热度:语文课文陈情表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热度:高考语文补写句子训练及参考答案热度: 2017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题热度: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型训练真题和答案分析热度: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三)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螳臂当车/安步当车数落/数量哽咽/狼吞虎咽嬗变/檀香B.方兴未艾/自怨自艾埋怨/埋伏露脸/原形毕露分红/女红C.栉风沐雨/炙手可热炮制/炮烙朔风/横槊赋诗压轴/诅咒D.杯盘狼藉/含蓄蕴藉创痕/重创殷红/殷实人家干劲/劲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湮没无闻两全齐美宽宏大量雕梁画栋B.理屈词穷共商国是起承转合责无旁贷C.唇枪舌箭天网恢恢姗姗来迟出其不意D.声名雀起蓦然回首寥若晨星烦躁不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古代学者虽然有人论及七言诗与楚辞的关系,但都是零散、片断的只言片语,而且各家对七言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B.北大荒是一片豪迈的土地,三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化严寒为春雨,变苍凉的北大荒为辉煌的北大仓。
C.巴西当代作家通过《安塔列斯事件》一书向中国读者贪绍了许多异国风情,孩子们也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浓厚兴趣。
D.相关部门表示,2011年央视春晚的舞台对所有艺术家等量齐观,凡有意愿者均可递交申请和作品,审查合格即可参加彩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生、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
B.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发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警告-2009年全球饥民人数已突破近10亿。
C.微软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创新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更重视用户的应用体验,凭借专业精深的技术帮助用户加速采用以及有效使用微软的产品。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训练(新课标):限时训练10含答案

训练10图文转换(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对应学生用书P373)1.春节前,广州气象局给广大市民发送了一条手机短信,介绍春节期间天气情况并作出相应提示.请你根据下图内容代为编写这条短信.要求:语言简明,温馨得体,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90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答案市民朋友,新春快乐。
春节期间,我市天气以阴有小雨为主,年廿九到年初四气温在8~15 ℃之间,初四到初六降温明显,最低温度5℃,请大家做好防寒防雨措施,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
2.请根据下面四个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表,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3分)领先地位,但(1)________________,所以,有人认为广东省应适当(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答案(1)在增幅上落后于各兄弟省份 (2)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3)加快工业的发展3.结合下列表格以及附注的内容,对广东省的PM2。
5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综述。
限70字以内.(3分)广东省部分城市PM2.5浓度监测记录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2012年8月28日11时发布单位:微克/立方米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将浓度为0~35微克/立方米提示为绿色,36~75提示为黄色,76~115提示为橙色,116以上为红色.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广东省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不佳,已处于黄色。
(2)各城市的空气质量差别较大.(3)广东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任务艰巨。
2023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集训:名句默写

2023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集训:名句默写卷11:名句默写(解析版)【解析版】第一组一、(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钩”“豗”“砯”“壑”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二、(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限时训带答案详解

12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
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
唯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
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
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
2月高三语文定时训练试题加答案

高三教课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0.01一、现代文阅读(共36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此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下边1~3 题。
“共和国勋章”获取者屠呦呦对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迪了新的研究思路,经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后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域,拯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呼的吴文俊对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录:祖冲之当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致于不行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踊跃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
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整能够古为今用。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期间,已经有了百花怒放、百花齐放的繁华场面。
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创始“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育“博学通才之士”为目标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
此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儒家的“六艺”教育详细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此中遍及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誓易道广大,包罗万象,旁及天文、地理、音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力;《诗经》中包括有大批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有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特地著作。
孔子之孙孔伋 (子思 )的《中庸》有言:“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问、思、辨、行,完整切合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即获守信息、提出题目、逻辑推理、查验结果、躬身实践。
作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高三上学期语文限时训练

惠来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晨练18一、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田弘正,本名兴。
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
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
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
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
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摭其过害之。
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
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①,乃召弘正署其旧职。
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
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宾僚参佐,请之于朝。
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
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
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
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
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
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
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
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
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
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
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
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注]①騃:ái,愚蠢,痴呆。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C.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高三语文限时规范训练:训练10 Word版含解析.doc

训练10语基+语用+实用类(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芈月传》是孙俪继《甄嬛传》后与金牌导演郑晓龙合作的第二部作品,一经播出便石破天惊....,引爆荧屏。
②夕阳,在中国诗歌中大多是象征“没落”的意象,龚自珍也以此象征江河日下....的国势,如“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③今年以来,杭州市民纷纷走进“未来科技城”,想要通过耳濡目染....,来切身体验未来之城的今天和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④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又可悲的境地。
⑤“我想让你们报道一位好医生,她对病人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近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本报传媒热线,想要感谢一位负责任的好医生。
⑥生活习惯与人体健康如影随形....。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外,久坐和睡眠过少或过多也将增加患病及早亡风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解析:选B。
①“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③“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不合语境。
⑥“如影随形”,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使用对象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陶寺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建设是临汾市发展文物旅游的重头戏,各相关部门能否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影响着该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
B.清晨,火车站候车室大门刚一打开,一身戎装的民警们在例行检查各种设备后便和安检职工、车站验票员、候车大厅工作人员一起守在了进站口。
C.身着橙色工作服的辛勤扫雪的环卫工人与挺拔的雪松拍照合影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棉衣厚实,但长时间户外作业,多厚的衣服都会被冻透。
第一中学2020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限时训练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特征,明确关键词的谦敬和语意轻重,仔细判断.
解答此类题,考生要注意人物关系,以便确定适用对象以及谦称、敬称等.其中,“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句中指“一名”学生,可用“学子”。“加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而文中指十八岁,故改为“成年"。用于长辈的期待要用“殷切”。“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句中指自己感恩师恩,可用“感念”。同学之间是平辈,仪式上的发言稿里这种正式场合,一般不说“希望”对方“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应该说成“祝福”“祝愿"。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在他看来, 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十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诡谲两全齐美寻章摘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B.谏诤开门揖盗大声急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坐落各行其是闲情逸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发轫宵衣旰食穷奢极侈文武之道一张一驰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但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
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B.通常C.迥异D.高高在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享利都擅长写讽剌小说。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二、完成下面三个小题,共9分。
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 .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 .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 .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 .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
就转太常博士。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
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
诏案其罪。
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太宗不从。
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士由是知劝。
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俟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
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隐不仕。
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B .推.辱主帅 推:追究 C .不痛绳.之 绳:捆绑 D .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 .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 .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 .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12.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翻译句子(10分) ①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3分) 译文: ②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4分)译文: ③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4分)译文: 13.给下文断句。
(3分)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 鸪 天 [宋]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