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铬钢板及钢带讲解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我们都知道如今电镀技术在现代应用非常广泛,电镀可以让产品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等。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镀锌、镀镉、镀铬、镀镍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汇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电镀,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中又分为镀铜、镀金、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具体工艺,在制造业领域尤其对镀锌、镀镉、镀铬、镀镍应用最广。
而这四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区别的吧?镀锌:锌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易变色,在水中及潮湿大气中则与氧或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氧化物或碱性碳酸锌薄膜,可以防止锌继续镀氧化,起保护作用。
锌在酸及碱、硫化物中极易遭受腐蚀。
镀锌层一般都要经钝化处理,在铬酸或在铬酸盐液中钝化后,由于形成的钝化膜不易与潮湿空气作用,防腐能力大大加强。
对弹簧零件、薄壁零件(壁厚<0.5m)和要求机械强度较高的钢铁零件,必须进行除氢,铜及铜合金零件可不除氢。
镀锌成本低、加工方便、效果良好锌的标准电位较负,所以锌镀层对很多金属均为阳极性镀层。
应用:在大气条件和其他良好环境中使普遍使用镀锌。
但不宜作摩擦零件。
镀镉:与海洋性的大气或海水接触的零件及在70℃以上的热水中,镉镀层比较稳定,耐蚀性强,润滑性好,在稀盐酸中溶解很慢,但在硝酸里却极易溶解,不溶于碱,它的氧化物也不溶于水。
镉镀层比锌镀层质软,镀层的氢脆性小,附着力强,而且在一定电解条件下,所得到的镉镀层比锌镀层美观。
但镉在熔化时所产生的气体有毒,可溶性镉盐也有毒。
在一般条件下,镉对钢铁为阴极性镀层,在海洋性和高温大气中为阳极性镀层。
应用:它主要用来保护零件免受海水或类似的盐溶液以及饱和海水蒸气的大气腐蚀作用,航空、航海及电子工业零件、弹簧、螺纹零件很多都用镀镉。
BQB455-2014电镀铬

T-1 49±3 T-1.5 51±3 T-2 53±3 T-2.5 55±3 T-3 57±3 T-3.5 59±3 T-4 61±3 T-5 65±3 a 硬度为 2 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 1 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 1 个单位。
7.5 表面质量 7.5.1 钢板及钢带表面应均匀光滑,不允许有裂纹、凹坑、皱折、锈迹以及其他影响使用 的缺陷。 7.5.2 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 分不得超过每卷总长度的 6%。 7.6 钢板及钢带表面通常涂适宜于食品包装的 DOS 油。 7.7 原板钢类型应符合表 8 的规定。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使用其它原板钢 类型。 表8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1 尺寸 6.1.1 钢板及钢带的可供公称尺寸范围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基板类型 一次冷轧 二次冷轧 公称厚度 0.17~0.55 0.12~0.36 公称宽度 700~1050
单位:mm
公称长度 (钢板) 500~1168
6.1.2 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小于 0.50 mm 时,厚度按 0.005 mm 进级;钢板及钢带的公称 厚度不小于 0.50mm 时,厚度按 0.01 mm 进级。 6.1.3 钢带(卷)内径为 420mm(含内芯套筒)。 6.1.4 对于钢板,表示为厚度×宽度×长度,单位为 mm。如需方要求标记轧制宽度方向, 可在表示轧制宽度方向的数字后面加上字母 W。例如:0.26×832W×760。 6.1.5 对于钢带,表示为厚度×宽度,也可在表示轧制宽度的数字后面添加字母 C。例如: 0.26×832×C。 6.2 尺寸允许偏差 6.2.1 钢板及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不超出公称厚度的 ±5.0% ,测量点为距边部不小于 10 mm 的任意点。厚度测量值应修约到 0.001mm。 6.2.2 薄边(feather edge) 薄边是钢板及钢带沿宽度方向上厚度的变化,其特征是在靠近钢板及钢带的边缘发生厚度 减薄。距钢板及钢带两侧边部 6mm 处测得的厚度,与沿钢板及钢带宽度方向中间位置测 得的实际厚度的偏差,应不大于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 8.0%。 6.2.3 钢板及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为 0mm~+3mm。 6.2.4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为 0mm~+3mm。 6.3 外形 6.3.1 脱方度(out-of-squareness) 采用投影法测量脱方度时,脱方度应不大于钢板宽度的 0.15%。如采用对角线法测量,可 测量并计算钢板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差的绝对值(|X1-X2|),该绝对值应不大于 1mm。 6.3.2 镰刀弯(Edge camber) 每任意 1000mm 长度上镰刀弯应不大于 1mm。 6.3.3 不平度(flatness)应不大于 3mm。 6.4 其他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的规定应符合 Q/BQB401 的规定。 7 技术要求 7.1 冶炼方法 钢板及钢带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冶炼。 7.2 镀铬量 金属铬镀层量和铬氧化 7.2.1 钢板及钢带的镀层由金属铬镀层和铬氧化物镀层两部分组成, 物镀层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中的值适用于三个试样镀层量的算术平均值。如对镀铬 量有特殊要求,可在订货时协商。 7.2.2 铬氧化物镀层的重量用铬氧化物中的铬含量表示。 表3
镀锌基础知识

热镀锌钢板及钢带基础知识一、热镀锌板的优点热镀锌及其合金是钢铁材料最常见、最有效、最经济的耐大气腐蚀的工艺之一。
热镀锌钢板具有理想的耐蚀、成形、涂装等综合性能以及成本低、外观好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家电行业。
热镀锌层的电化学电位较钢铁材料电位更负,镀层具有优良的电化学保护性能。
镀层较厚且致密、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强、耐久性好,镀锌量600g/m2 热镀锌钢材的使用年限可达30年以上。
钢材热镀锌层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维修,热镀工艺简单,对钢材形状尺寸适应性强,除板带钢材外,热镀工艺还广泛用于钢管、钢丝以及结构零部件,而且生产率高。
镀锌层在经济上与其他防护涂层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的零部件,热镀锌层成本远低于油漆涂层。
二、热镀锌钢板的用途国外热镀锌钢板的最重要应用领域为建筑、汽车、电器三个行业,它们占有热镀锌钢板消费的大部分比例,然而国内情况有些不同,除建筑、汽车业外,轻工业也是一大用户,且农牧渔业、商业也需较大用量。
表1列出了一些热镀锌钢板在一些行业的应用实例。
表1 热镀锌钢板的应用举例三、镀锌牌号及技术要求1、镀锌钢板和钢带牌号的命名常见牌号有DX51D+Z、DX52D+Z、DC51D+Z、DC52D+Z、S350GD+Z等。
镀锌钢板或钢带牌号是由产品用途代号、钢级代号、钢种特性、热镀锌代号(D)、+ 、镀层总类代号五部分构成,具体牌号命名方法如下:A)冷成形用镀锌板:牌号举例:DX51D+Z(或ZF\AZ)、DC51D+Z(或ZF\AZ)、DD52D+Z(或ZF\AZ)DX:第一位字母D表示冷成型用扁平钢材,第二位字母如果为X,代表基板的轧制状态不规定;第二位字母如果为C,代表基板规定为冷轧基板;第二位字母如果为D,则代表基板规定为热轧基板;51~57:二位数字表示钢级别序号;二位数字后一个D是热镀锌的代号;Z表示镀层为纯锌,ZF表示镀锌铁合金、AZ表示镀铝锌。
所以:DX51D+Z就表示产品用途为冷成形用,扁平钢材,未规定基板状态,钢级序列号为51,纯锌镀层,热镀产品。
电镀镀铬资料

表面处理镀铬电镀的效果:电镀的质量以其耐腐蚀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其次是外观。
耐腐蚀能力即是模仿产品工作环境,设置为试验条件,对其加以腐蚀试验。
电镀产品的质量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外观:制品表面不允许有局部无镀层、烧焦、粗糙、灰暗、起皮、结皮状况和明显条纹,不允许有针孔麻点、黑色镀渣、钝化膜疏松、龟裂、脱落和严重的钝化痕迹。
镀层特点:装饰性:在经过抛光处理的制品表面镀铬,可以得到略带兰色的银白色,且具有镜面光泽的镀层,非常悦目。
只要温度不超过500℃,铬镀层能长期保持其光泽的外观。
防护性:铬是负电性金属,具有强烈的钝化能力,在很多环境中表面能生成稳定而致密的钝化膜。
对潮湿大气,以及许多化学介质有良好的耐蚀性。
由于铬易钝化,电位强烈正移,钢铁上的铬镀层为阴极性镀层。
另外,铬镀层较薄时易形成微孔和微裂纹,需要厚度超过20微米才能对基体钢起到机械保护作用。
为了提高防护性能,铬镀层常用作防护——装饰镀层体系的面层。
耐磨性:铬镀层硬度高,调整工艺可以得到硬度很高的硬铬镀层,其硬度超过淬火钢。
同时铬镀层摩擦系数低,因此铬镀层常用于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
耐热性:温度超过500℃,铬镀层才开始氧化变色,超过700℃才开始变软。
由于铬镀层的线膨胀系数(6.7~8.4×10-6)比碳钢、铜、镍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1~2.5×10-5,1.67×10-5,1.33×10-5)小,故铬镀层受温度影响时易产生裂纹。
常用镀铬:装饰铬(光亮铬):防护——装饰镀层体系的面层,铬层的厚度一般在0.5微米左右。
硬铬:用于提高工件(如磨具、轴、量规等)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延长使用寿命。
也可用于修复工件尺寸。
松孔铬:使硬铬层含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纹,具有保持润滑油的特性,耐磨镀层,用于承受较高压力的滑动摩擦工件,如活塞、汽缸套等。
乳白铬:光泽性差,镀层较软;韧性好,孔隙率低,硬度较大,防护性能好,用于要求耐蚀性和耐磨性的部件,如量具、枪炮内膛。
硬铬电镀工艺流程及详解

一、引言硬铬电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工艺,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润滑性好等优点。
硬铬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对硬铬电镀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讲解。
二、硬铬电镀原理硬铬电镀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铬离子还原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铬层。
在电镀过程中,工件作为阴极,金属铬作为阳极,电解质为含有金属铬离子的溶液。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使金属铬离子在工件表面沉积形成硬铬层。
三、硬铬电镀工艺流程1. 工件预处理(1)表面清洁:工件表面应无油污、锈蚀、氧化等杂质。
可使用溶剂、酸洗、喷砂等方法进行表面清洁。
(2)除油:工件表面油污可用碱液或溶剂进行除油处理。
(3)酸洗:酸洗可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层,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
常用的酸洗液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4)中和:酸洗后的工件应进行中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酸液。
(5)水洗:工件经中和处理后,需进行彻底的水洗,以去除残留的碱液和酸液。
2. 预镀层处理(1)镀铜:预镀铜层可以提高硬铬层的附着力,同时作为电流的导体。
常用的铜镀层厚度为10-20μm。
(2)镀镍:镀镍层可提高硬铬层的耐腐蚀性,并作为电流的导体。
常用的镍镀层厚度为10-20μm。
3. 硬铬电镀(1)电镀液:硬铬电镀液主要由金属铬离子、导电盐、稳定剂、缓冲剂、光亮剂等组成。
常用的金属铬离子有硫酸铬、氯化铬、醋酸铬等。
(2)电流密度:硬铬电镀的电流密度一般在5-20A/dm²。
(3)温度:硬铬电镀的温度一般在35-50℃。
(4)时间:硬铬电镀的时间一般在20-60分钟。
4. 后处理(1)水洗:硬铬电镀后的工件需进行彻底的水洗,以去除残留的电解液。
(2)干燥:工件水洗后,需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3)钝化:钝化处理可提高硬铬层的耐腐蚀性。
常用的钝化液有铬酸钝化液、硫酸钝化液等。
四、硬铬电镀注意事项1. 电镀液管理:电镀液应定期检测,确保其成分稳定。
2电镀车间电镀工艺(钢带)

维护: 维护:
I.
每班补加3Kg化学除油粉C 9C和 每班补加3Kg化学除油粉C-9C和 3KgNaOH。 3KgNaOH。 每个月清缸一次,每槽配25kg C每个月清缸一次,每槽配25kg C9C,8kgNaOH.
II.
走带方向
化学除油工序
海绵擦拭
3.
水洗 水洗工序采用自来水喷淋溢流 方式,用于冲洗钢带表面的乳化油和钢 带带出的残渣和除油液。 维护: 维护: 每班交接班时更换水一次。
走带方向
水洗工序
自来水喷淋
4.
阴极除油 阴极除油是将零件挂在电解液的 阴极上,利用电解时电极的极化作用和 水电解产生的大量H 水电解产生的大量H2将油污除去的方法。 电极的极化作用可以降低油电极的极化作用可以降低油-溶液界面的 表面张力,使油容易析出。产生的氢气 泡对油膜有强烈的撕裂作用和对溶液的 机械搅拌作用,从而促使油膜迅速的脱 离钢带,形成细小的油珠。
变速电机
放带设备
放料架
2.
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是利用热碱溶液对油脂的 皂化和乳化作用,以除去皂化性油脂;利 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以除去非皂化 性油脂。 溶液:C 9C, NaOH化学除油液, 溶液:C-9C, NaOH化学除油液, 浓度:C 浓度:C-9C 50g/l NaOH 16g/l 温度:60-70℃ 温度:60-70℃
2. 每个月清缸一次,配25kg C每个月清缸一次,配25kg C9C,8kgNaOH.
铜刷
阴极除油工序
喷淋以免打火
5.
阳极除油 阳极除油是将零件挂在电解液 的阳极上,利用电解时电极的极化作用 和水电解产生的大量O 和水电解产生的大量O2将油污除去的 方法。电极的极化作用可以降低油方法。电极的极化作用可以降低油-溶 液界面的表面张力,使油容易析出。产 生的氧气泡对油膜有强烈的撕裂作用和 对溶液的机械搅拌作用,从而促使油膜 迅速的脱离钢带,形成细小的油珠。
电镀铬钢板及钢带讲解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宝钢资源查询电镀铬钢板及钢Q/BQB 455-2007)(Q/BQB 455-2009代1范本标准规定了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电镀铬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和检验文件等的二次冷轧电镀铬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0.36m0.17m0.55m的一次冷轧和厚度0.12m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规范性引用文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室温拉伸试验方GB/T 228-2002金属材标尺部分:试验方法金属洛氏硬度试GB/T 230.1-2004GB/T 2523-2008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的测量方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Q/BQB 400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Q/BQB 401ASTM A657M-03一次冷轧、二次冷轧电镀铬产品标准规分类和代3的规定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及代号应符合3.1表.分类方MR, L-原板钢类T-1.5, T-2, T-2.5, T-3, T3.5,T-4, T-5一次冷调质DR-7M, DR-8, DR-8M, DR-9, DR-9M, DR-10二次冷CA连续退退火方BA罩式炉退B光亮表R石纹表一次冷R2粗石纹表表面状M无光表R石纹表二次冷3.2 钢板及钢带的牌号通常由电镀铬钢板代号SPTFS (SPTFS为Steel Plate Tin Free Steel首位字母的缩写)、原板钢类型代号、调质度代号和退火方式代号构成。
例如:SPTFS MR T-2BA,SPTFS MR T-4CA,SPTFS MR DR-8BA ,SPTFS L DR-9CA。
不锈钢表面电镀知识点总结

不锈钢表面电镀知识点总结一、不锈钢表面电镀的原理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但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应用中,仍然需要对不锈钢进行表面电镀处理,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增强其外观和机械性能。
不锈钢表面电镀通常采用电化学方法,利用电解池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流的作用,沉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涂层,从而改善其性能。
二、不锈钢表面电镀的分类根据电镀金属的种类和性能要求的不同,不锈钢表面电镀可分为镀铬、镀镍、镀铜、镀金、镀银等不同类型。
其中,镀铬主要用于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光泽;镀镍用于改善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镀铜、镀金、镀银则主要用于美观装饰。
三、不锈钢表面电镀的工艺流程1. 表面处理:首先要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以保证电镀质量。
2. 阳极处理:将不锈钢制件作为阴极,金属板或者块体金属作为阳极,通过电解作用,在电解槽中溶解金属离子。
3. 电镀部件的浸泡和电镀:将处理好的工件浸入电解槽中,通过电流的作用,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沉积形成金属涂层。
4. 清洗和干燥:将电镀好的工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去除电镀液和水分,最终得到电镀好的不锈钢制件。
四、不锈钢表面电镀的应用领域不锈钢表面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建筑装饰、机械设备、五金制品等领域。
通过电镀处理,不锈钢制件可以获得不同的表面效果和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五、不锈钢表面电镀的质量检测方法1. 外观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层的平整度、光泽度、无裂纹和气泡等缺陷。
2. 厚度测量:使用金属镀层测厚仪,对电镀层的厚度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3. 耐腐蚀性能检测:通过盐雾试验、酸碱性试验等方法,对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
4. 结合力测试:利用划格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对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进行检测。
六、不锈钢表面电镀的发展趋势1. 环保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不锈钢表面电镀过程中的化学品选择和废水处理将更加注重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宝钢资源查询电镀铬钢板及钢带(Q/BQB 455-2009 代替Q/BQB 455-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电镀铬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和检验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17mm~0.55mm的一次冷轧和厚度为0.12mm~0.36mm的二次冷轧电镀铬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523-2008 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的测量方法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Q/BQB 400 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Q/BQB 401 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ASTM A657M-03 一次冷轧、二次冷轧电镀铬产品标准规范3 分类和代号3.1 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及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分类方式类别代号原板钢类型- MR, L 调质度一次冷轧T-1.5, T-2, T-2.5, T-3, T3.5,T-4, T-5二次冷轧DR-7M, DR-8, DR-8M, DR-9, DR-9M, DR-10 退火方式连续退火CA罩式炉退火BA表面状态一次冷轧光亮表面 B石纹表面R粗石纹表面R2无光表面M 二次冷轧石纹表面R3.2 钢板及钢带的牌号通常由电镀铬钢板代号SPTFS (SPTFS为Steel Plate Tin Free Steel首位字母的缩写)、原板钢类型代号、调质度代号和退火方式代号构成。
例如:SPTFS MR T-2BA,SPTFS MR T-4CA,SPTFS MR DR-8BA ,SPTFS L DR-9CA。
4 订货所需信息4.1 订货时用户应提供如下信息:a) 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b) 本产品标准号;c) 牌号;d) 规格(厚度、宽度、长度或内径等);e) 表面状态;f) 包装方式;g) 用途;h) 张数或重量;i) 其他。
4.2 如订货合同中未注明表面状态、包装方式,则供方按石纹表面R,并以供方提供的包装方式供货。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5.1尺寸5.1.1 钢板及钢带的可供公称尺寸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单位:mm基板类型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公称长度(钢板)一次冷轧0.17~0.55700~1050 500~1168 二次冷轧0.12~0.365.1.2 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小于0.50 mm时,厚度按0.005 mm进级;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不小于0.50mm时,厚度按0.01 mm进级。
5.1.3 钢带(卷)内径为420mm(含内芯套筒)。
5.1.4 如需方要求标记轧制宽度方向,可在表示轧制宽度方向的数字后面加上字母W。
例如:钢板表示为0.26×832W×760,钢带表示为0.26×832W×420。
5.2 尺寸允许偏差5.2.1钢板及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不超出公称厚度的±5.0%,测量点为距边部不小于10 mm的任意点。
厚度测量值应修约到0.001mm。
5.2.2 薄边薄边是钢板及钢带沿宽度方向上厚度的变化,其特征是在靠近钢板及钢带的边缘发生厚度减薄。
距钢板及钢带两侧边部6mm处测得的厚度,与沿钢板及钢带宽度方向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偏差,应不大于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8.0%。
5.2.3 钢板及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为0mm ~+3mm。
5.2.4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为0mm ~+ 3mm。
5.3 外形5.3.1 钢板的脱方度应不大于其宽度的0.15%。
5.3.2 每任意1000mm长度上镰刀弯应不大于1 mm。
5.3.3 钢板不平度应不大于3mm。
5.4其他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的规定应符合Q/BQB401的规定。
6 技术要求6.1 冶炼方法钢板及钢带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冶炼。
6.2 镀铬量6.2.1钢板及钢带的镀层由金属铬镀层和铬氧化物镀层两部分组成,镀层重量每面三点试验的平均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6.2.2铬氧化物镀层的重量用铬氧化物中的铬含量表示。
表3金属铬镀层铬氧化物镀层mg/m2 (每面) mg/m2 (每面)最小平均重量最大平均重量最小平均重量最大平均重量50 150 5 356.3 调质度6.3.1钢板及钢带的调质度用洛氏硬度(HR30Tm)的值来表示。
一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硬度(HR30Tm)应符合表4的规定。
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硬度(HR30Tm)应符合表5的规定。
6.3.2当钢板及钢带公称厚度不大于0.20mm时,硬度测定应采用HR15T,然后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换算为HR30Tm。
6.3.3如对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屈服强度有要求,可在订货时协商。
各调质度代号的屈服强度目标值可参考表6的规定。
表4调质度代号硬度a(HR30Tm)目标允许范围T-1.5 51 51±3 T-2 53 53±3 T-2.5 55 55±3 T-3 57 57±3 T-3.5 59 59±3 T-4 61 61±3 T-5 65 63±3a硬度为2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1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1个单位。
表5调质度代号硬度a(HR30Tm)目标允许范围DR-7M 71 71±5 DR-8/DR-8M 73 73±5 DR-9 76 76±5 DR-9M 77 77±5 DR-10 80 80±5 a硬度为2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1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1个单位。
表6调质度代号屈服强度目标值a, b , c, dMPaDR-7M 520DR-8 550DR-8M 580DR-9 620DR-9M 660DR-10 690 a屈服强度是根据需要而测定的参考值。
b试样为GB/T 228中的P5试样,试样方向为纵向。
c屈服强度为两个试样的平均值。
d 由于厚度减薄效应,导致伸长率过低,无法测得到屈服强度,此时,屈服强度用抗拉强度代替。
6.4 表面状态钢板及钢带的表面状态分类及各表面状态的特征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基板类型代号表面状态特征一次冷轧B 光亮表面在具有磨石花纹的光滑表面的原板上镀铬后得到的有光表面。
R 石纹表面在具有一定方向的磨石花纹表面的原板上镀铬后得到的有光表面。
R2 粗石纹表面在具有一定方向的磨石花纹表面的原板上镀铬后得到的有光表面,表面粗糙度略高于石纹表面。
M 无光表面表面无光泽。
二次冷轧R 石纹表面在具有一定方向的磨石花纹表面的原板上镀铬后得到的有光表面。
6.5 表面质量6.5.1 钢板及钢带表面应均匀光滑,不允许有裂纹、凹坑、皱折、锈迹以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6.5.2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6.6 钢板及钢带表面通常涂DOS油。
6.7 原板钢类型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原板钢类型特性MR 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与L类钢相近,残余元素含量的限制没有L类钢严格,具有良好的耐蚀性,适用于大多数用途。
L 非金属夹杂物以及Cu、Ni、Cr、Mo等残余元素含量低,用于对耐蚀性有较高要求的用途。
7 检验和试验7.1 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肉眼检测。
7.2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
7.3 钢板或钢带应按批检验,每批应由不大于30吨的同牌号、同规格、同表面状态的钢板或钢带组成。
7.4 每批钢板及钢带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试验方法和取样方法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检验项目试样数量(个)取样方法试验方法硬度 2GB/T2975取样位置见图1 GB/T 230.1拉伸试验 2 GB/T 228金属铬 3 ASTM A657M 附录A1 铬氧化物 3 ASTM A657M 附录A2,A3图 1 试样的取样位置7.5对于硬度试验,1个试样通常测定3点。
当3点的极差值(即:最大值-最小值)大于1.0时,应再追加测定2点,然后,去掉5点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求出3点的平均值,作为试验值。
当对测定结果提出异议时,应除去镀铬层后再测定。
如因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而对测定值提出异议时,应将试样表面研磨后再测定。
7.6对于硬度、金属铬、铬氧化物试验,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
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合格,则整批合格。
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复验不合格。
如复验不合格,则已做试验且试验结果不合的单件不能验收,但该批材料中未做试验的单件可逐件重新提交试验和验收。
8 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应符合Q/BQB 400的规定。
每包钢板的重量通常为0.5~2.0吨,每个交货批允许有少量尾包。
钢带(卷)的重量通常为3~15吨。
9 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规则应符合GB/T 8170的规定。
10 调质度代号近似对照本标准调质度与国内外标准标准调质度代号对照表见附录B。
附录A(规范性附录)HR15T和HR30Tm换算表表 A.1HR15T 换算HR30Tm HR15T 换算HR30Tm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采用标准及有关标准调质度代号对照表表 B.1Q/BQB 455-2009JISG3315:2008ASTMA623M-08EN10202:1989EN10202:2001ISO 11950:1995一次冷轧基板-T-1 T-1 (T49) T50 TS230 TH50+CE T1.5 -----T-2 T-2 T-2 (T53) T52 TS245 TH52+CE T-2.5 T-2.5 --TS260 TH55+CE T-3 T-3 T-3 (T57) T57 TS275 TH57+CE T-3.5 ---TS290 -T-4 T-4 T-4 (T61) T61 TH415 TH61+CE T-5 T-5 T-5 (T65) T65 TH435 TH65+CE二次冷轧基板DR-7M -DR-7.5 -TH520 -DR-8 DR-8 DR-8 DR 550 TH 550 T550+CEDR-8M -DR-8.5 -TH580 T580+CEDR-9 DR-9 DR-9 DR 620 TH620 T620+CEDR-9M DR-9M DR-9.5 DR 660 -T660+CEDR-10 DR-10 ---T690+CE附加说明:本标准参考JIS G3315:2008,EN10202:2001,ASTM A623M-08,ASTM A657M-03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