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

共建造10种支挡结构型式,每种型式长20米,高4米,各结构细部尺寸见各结构示意图。

附表2:

各支挡结构测试元件表

项目建设意义:

1.能成为07评估的土木工程亮点,与既有铁路实习线、隧道火灾模型结构物等结合,代表铁路工程专业特色,建造一个与其他高校不同的实训场所。

2.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锻炼的场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该基地能完成土体承载力测试、土压力量测、位移简单测试、锚固力测试、地质灾害预报等实训工作,用于学生实践训练和生产实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同时在实训基地能够开出支挡结构物力学参数测试和工程结构物状态性评价等实验内容,便于将常规试验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开出富于创造性和启发性的综合实验,促进土木工程系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4.支挡结构元件的埋设(如锚力计、土钉、加筋带等)和支护工程的浅层(指地表以下1.5m范围)的模拟现场施工,能结合学生的《土力学》、《路基工程》及《路基及支挡结构》等课程学习安排学生参观实习,同时也能结合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安排进行相关工程实践。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及维护

路基排水设备施工 地面排水设备的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 地面排水设备主要有:排水沟、测沟、天沟、截水沟、矩形沟槽、跌水沟和急流槽等。 排水沟是设置于路堤护道的外侧,用以排除路堤范围内的地面水和截排从田野方向流向路堤的地面水的地面排水设备。 测沟是位于路堑路肩边缘的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堑范围内的地面水。在线 路不填不挖的地段亦应设置测沟。 天沟位于堑顶边缘以外,可设一道或几道,用以截排堑顶上方流向路堑的地面水。截水沟设置于路堑边坡平台上及排水沟、测沟、天沟所在部位以外的其他地方,用以截排边坡平台以上的坡面水或所在地区的部分地面水。 矩形水槽,当水沟所在地段土质不良或地质不良,水沟易于变形,以及受地形、地物或建筑限界的限制,不能设置占地较宽的梯形水沟时,排水沟、测沟、天沟、截水沟均宜采用矩形水沟的形式。 跌水、缓流井和急流槽,在地形陡峻地段,水沟的沟底纵坡很大时,可修建跌水、急流槽和缓流井等排水设施,以减少沟内流速,降低动能。 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分别适用什么条件? 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有:明沟与槽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截水渗沟与引水渗沟、渗水隧洞、水平钻孔、立式集水渗井与渗管 明沟与槽沟是敞开的地下排水设备,用于拦截、引排埋藏不深的地下水(一般为2m以内的潜水和上层滞水),并可兼排地表水。设置时,宜沿线路方向和顺沟谷走向布置,沟底应埋入不透水地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的底部应高出沟底不小于0.2m。为避免开挖断面过大,明沟深度不宜超过1.2m,若再深可用槽沟;槽沟深度不宜超过2m,若再深宜改用渗沟。 边坡渗沟是为疏导潮湿边坡及引排边坡上层滞水和泉水而修建的排水设备,同时可起支撑边坡的作用。其适用于土质路堑边坡不陡于1:1 或路堤边坡因潮湿容易发生表土坍滑的部位。 支撑沟是用来支撑可能滑动的不稳定土体或山坡,并排除在滑动面附近的地下水和疏干潮湿土体的一种地下排水设备。 截水渗沟与引水渗沟,截水渗沟用于拦截地下水,使其不流入病害区;引水渗沟是用来引排山坡湿地、洼地或路基内的地下水,以便疏干附近土体和降低地下水位。

路基支挡

(8)路基支挡结构 1)钢筋混凝土挡墙 ①混凝土挡土墙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基槽土石方开挖→人工检底、验槽→模板、脚手架→隐蔽检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生→反滤层铺筑→沉降缝处理→回填。 ②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A根据建立的平面控制网,以墙顶外边缘为墙体施工及测量依据控制线,控制线起点,终点均用坐标定位。定位时,先定起点,后定起点至终点方向及终点。使用全站仪正倒镜极坐标法定出。 B根据建立的高程控制网,测设临时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使用DS3水准仪往返测,误差不大于2mm。 C根据已测定控制线,用S3水准仪抄测现状地面标高,用抬杆法测定现状地面横断面,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复。根据设计标高,计算基槽土石方挖方量,确定施工机具及所需时间。 D按照设计挡墙基础几何尺寸及开挖深度,在现场用白灰放出基槽开挖边线。 2、基础开挖 A土石方开挖前,确定开挖线,基槽开挖以人工、机械结合施工,石方地段基槽采用切割机切割,破碎机破碎,人工检底成型,确保岩基整体性。

B基槽放坡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保证临时边坡稳定,一般情况下按1:0.75-1:1进行放坡,若遇岩石地段,边坡比为1:0.1。 C在基槽开挖前及过程中,均应作好降水、排水工作,如采用截水沟及集水井方法,避免地表水流入基槽内浸泡地基,影响地基承载力。若开挖过程中,遇地下水,则采取在基槽两侧设置排水盲沟及集水井,将基槽的地下水有效排除,确保基槽不受水浸泡,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D基础坑槽人工凿打成型后,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量人员重新勘校挡墙基础标高、轴线,待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及时封闭,避免基底风化,及时进行挡土墙基础施工。 3、模板及脚手架 挡墙模板采用覆膜胶合板。由于挡墙墙身较薄,为了使模板稳定不变形,采用外撑内拉的方式进行模板加固。外侧采用双排脚手架支撑,模板内部采用Φ12钢筋加工成对拉丝杆进行对拉,间距600×700mm。为便于对拉丝杆拆卸,在丝杆上外套Φ16PVC管;为防止漏浆,在拉杆上设橡胶止水片。外撑脚手架上下排间距1.0,竖杆间距1.0米,离地200mm 设扫地杆,剪刀撑设置间距5m,斜撑杆在每根立杆处设置,后端置于坚实地面,由下至上间距300~600逐渐加大。为防止模板拼逢不严漏浆,在模板接缝处,采用双面贴胶带进行嵌缝。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完成并支撑牢固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路基及支挡结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路基及支挡结构 一、填空题: 1.路基工程包括、、。 2.正线路拱的形状为,单线路拱高为。 3.常见基床病害有、、和四大类。 4.为减小基床冻害发生,可在基床表层采用。 5.对基床的要求包括、、三方面。 6.《铁路路基规范》(TB10001-2005)规定Ⅰ、Ⅱ级铁路,一般路堤的路肩宽度不小于,路 堑不小于。《高速暂规》确定有碴轨道路堤、路堑的两侧路肩宽度双线不得小于 ,单线不得小于。 7.发生基床病害主要因素:、和的结果。 8.路基横断面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横断面各部分的和。 9.路基本体由路基、、、、等几部分。 10.路基基床下沉的原因主要是基床和。 11.既有线修筑双线时,第二线路基面按排水横坡设计。 12.路肩标高是线路纵断面设计图中相应里程,以表示。 13.路基标准横断面仅适用于、。 14.为减小基床冻害发生,可在基床表层采用。 15.站场内路基面的形状可根据站内股道数目的多少选用或,并在低谷处设置。 16.大、中桥头引线浸水路基路肩的最小高程等于。 17.路堑边坡设计方法主要有和。 18.修筑在陡坡上其地面横坡等于或大于的路堤称为“陡坡路堤” 19.路堤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但路堤高度小于地 段,应清除地表草皮。 20.标贯试验试验用于测的相对密实度。 21.路堑按通过地层可分为和。 22.对细粒土和粘砂、粉砂压实度应采用和作为控制指标。 23.压实方式选择中,粘性土宜用方式,而砂性土则以为主。 24.用粗粒土、岩块中碎石类填土填筑的高路堤边坡形式采用。 25.对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压实度应采用或作为控制指标。 26.级配均匀的土压实度较级配不均匀的土。 27.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稳定而经济的最小安全系数Kmin范围是。 28.路基边坡形式有、、。 30.常见地表排水设备有、、、、、、等。 31.渗水暗沟:适用于和深层地下水. 32.明沟或排水槽适用汇集或降低,并兼排。 33.边坡渗沟用于、、。 34.对不宜采用植物防护的边坡,如炭质页岩和泥岩等易风化岩质边坡,坡面防护可选择用、 、和等。 35.根据挡土墙墙背的倾斜方向,挡土墙可分为、和挡土墙三种。 36.重力式挡土墙设置伸缩缝的作用是和。 37.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措施主要有、和。 38.加筋土挡土墙由、和三部分组成。 39.拉筋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即;;;。 40.锚定板挡土墙由、、和组成。 41.锚杆按地层中锚固方法分为和两种。 42.按结构形式可将挡土墙分为和。 43.重力式挡土墙由、和三部分组成

悬臂梁支挡结构课程设计

悬臂式挡土墙 ————成都市三环路与铁路立交工程 (一)基础资料 K23+385.728~K23+486.726右幅快车道填方最大高度5m ,因为地处城郊, 且地基承载力设计值[δ]=150kpa ,原考虑设计路肩挡土墙,经验算,墙身圬工太大,且石料需远运,故设计成悬臂式挡土墙,墙身设计高度H=2~5m ;填土的标 准重度3/18m KN =γ,内摩擦角? =35?,底板与地基摩擦系数3.0=f ,均布荷载10kpa , 墙身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墙背填料采用非膨胀土填筑,墙身后土压力未考虑浸水作用, 设计后的挡土墙断面尺寸如图。 (二)土压力计算 由于墙灯高度大于 1.0m ,故路基面上荷载及填料所产生的土压力均按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 ?=÷=÷=?6677.40)55.305.3arctan()arctan(21H B ?=? ?=?=5.27235- 452 - 45? θ ∴>?θ 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5869.0) 245cos() 245(tan 2=+?-?= ? ? k

1210 1=+ =H h k KN K K H E 5136.8415869.041821 21212=????=??=γ KN E E y 9645.74)sin(=+?=?θ KN E E x 0240.39)cos(=+?=?θ (x=2.434m y=1.1833m) (三)全墙稳定性及基础承载力验算 下面计算中的力系均向墙趾简化。钢筋混凝土的重度为3 /25m kN G =γ。 趾板重力: kN H B N G 625.52545.050.013=??=??=γ趾 趾板稳定力矩: m kN B N M y ?=? =40625.12趾趾 立壁重力:()kN H B H B N G 0125.3525.0211222=???? ????+?+=γ立 立壁稳定力矩: m kN M y ?=?-?????-++????++ -+???=272.26)23) 25.043.0(5.0(252155.3)25.043.0()5.043.021(2543.045.0)225.025.043.05.0(2555.325.0壁 踵板重力; kN H B N G 3125.342545.005.311=??=??=γ踵 踵板稳定力矩:m kN M y ?=++?=2372.84)205.343.05.0(3125.34踵 第二破裂面与挡土墙立壁,踵板之间的竖向力及稳定力矩: kN G 8514.13518)55.3202.12 1 55.3848.1(=??+??= m kN W ?=++???++++????=8446.2792202 .143.05.01855.3202.13848.1202.143.05.0182155.3848.1)()()( 土压力竖向分力y E 对墙趾的稳定力矩Ey M : m kN M Ey ?=++?=1806.252)434.243.05.0(9645.74 土压力竖向分力x E 对墙趾的颠覆力矩0M : m kN M ?=?=1771.461833.1024.390

路基防护支挡工程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张家口至集宁线 ) 中铁四局管段(DK65+000-DK82+722 DK98+700-DK113+000 路基防护及支挡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张集铁路总承包中铁四局工程指挥部 2006年 6 月 1 日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新建铁路张集线施工图; 2)《施工招标书》中技术标准所明确的本工程设计、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程、技术质量标准,呼局张集铁路建设指挥部的有关规定及其他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3)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 1.2所采用的规范、标准、指南 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3)《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 2工程简介 新建张家口至集宁铁路位于华北北部,东西走向,线路全长178.0km,其中中铁四局管段线下施工里程分为两段:(一)、DK65+000~DK82+772段,长17.772KM (二)、DK98+700~DK113+000,长14.3KM;总长32.072KM。路基防护与支挡形式主要有:浆砌片石骨架护坡、浆砌片石变截面护墙、干码片石、重力式混凝土护墙、边坡植物防护等。 3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张集铁路中铁四局管段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施工。 4 路基防护及支挡结构的一般规定及要求 使用的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并留够试件。石质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所用砂浆、混凝土,应用机械拌和,禁止直接在砌体面上或路面上以人工拌和,并应随拌随用。 4.1 边坡防护 当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施工。各类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 施工工艺 采用分段、分片统筹安排的原则,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对特设工点,按照设计要求,采用路肩墙、路堑墙、路堑桩板挡土墙等方法进行路基加固及防护施工。 施工前和施工中充分考虑雨水的影响,作好防雨、防水、防洪准备,减少雨水对施工的影响。 土石方调配本着“移挖作填,就近取土,合理运输,规范弃土”的原则,做到均衡、经济、合理。 路堤填筑前,根据不同的填料选择机械类型,在填筑过程中及时碾压和进行压实度检测,不断调整工艺参数,确保路堤本体特别是过渡段的压实度。做到一次成型,一次成优。 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配套施工,困难地段人工配合小型机具进行。主要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自卸车等机械设备进行配套施工。 特设工点地段及时施做,确保施工在安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施工作业标准化、程序化。路基土石方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略) 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土→洒水晾晒→摊铺整平→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 对于石质路堑施工,首先进行覆盖层剥离,然后进行爆破施工。 为保证质量,以弱爆破为主,边坡采用预裂爆破。 帮宽既有路基时,沿临时开挖线刷坡及进行基底处理:土方作业前先刷坡,以便清除坡面的杂草杂物,然后按设计要求对帮宽段的基底进行处理,即用挖掘机挖除原基底的砂质黄土,换填三七灰土,分层填筑,分层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利用核子密度仪和K30 荷载板检测压实度,合格后开始进行帮宽作业。 附:填土压实施工工艺流程图、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 施工方法 2.1 路堤 施工准备: 核对设计文件,联测水准点,复测控制点并进行控制点加密。恢复中线,测设用地边界桩。 根据设计给定的取土位置,进行填料试验,测定出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调查既有线路运营情况、路基状况、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位置。 与运营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有关事宜协商。 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搞好征地拆迁工作,并修建临时便道和施工便道。 选择一段地势平缓,承载力满足要求的一段路基作为场地进行土方填筑工艺试验。 土方填筑工艺试验: 为取得土方填筑的各项参数,在路堤正式施工前,进行土方填筑工艺试验,试验段选在双线绕行地段。 试验目的:通过现场土方填筑工艺试验,确定适于路基填筑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碾压机

路基与支挡结构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2套卷)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路基与支挡结构 一、填空题 1.路基工程包括。 2.正线路拱的形状为,单线路拱高为。 3.基床的含义是。 4.常见基床病害有。 5.路肩的作用是。 6.路堤极限高度的含义是。 7.路基防护包括。 8.常见地表排水设备有。 9.产生第二破裂面条件是。 10.浸水路堤的含义是。 11.击实曲线的含义是。 12.路基冲刷防护类型包括。 13.路堑边坡设计方法主要有。 14.根据挡土墙墙背的倾斜方向,挡土墙可分为。 15.重力式挡土墙设置伸缩缝的作用是。 16.三种土压力分别是。 17.增加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措施主要有。 18.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措施主要有。

19.加筋土挡土墙由三部分组成。 20.拉筋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即。 21.锚定板挡土墙由组成。 22.卸荷板式挡土墙是。 23.锚杆按地层中锚固方法分为。 24.软土地基次固结沉降的含义是。 25.一般情况下,滑坡推力计算中安全系数值为。 26.膨胀土路堤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 27.黄土湿陷性含义是。 28.盐渍土路基主要病害是。 29.多年冻土的含义是。 30.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有。 二、单选题 1.我国Ⅰ、Ⅱ、Ⅲ级铁路基床厚度标准(TB10001-99)分别是:(1)3.0m、2m、1.2m;(2) 2.5m、2m、1.2m;(3)2.5m、2m、1.5m;(4)2.5m、1.5m、1.2m。 2.下列土中不宜用作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1)中砂;(B)砾砂;(3)硬块石;(4)易风化软块石。 3. 基床容易发生翻浆冒泥的是:(1)粘性土填土基床;(2)无路拱的全风化砂岩路堑基床;(3)深路堑基床;(4)高路堤基床。 4.当路堤或路堑的土质为非渗水性土或多雨地区易风化的泥质岩石时, 路基面作成路拱:(1)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2)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

铁路路基施工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兰州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 —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 —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 —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 —2010 。。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甘肃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 二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和甘肃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 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

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范围 新建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 / DK41+801.23 、DK42+471.60 ?DK42+753.30 段范围内的路基 工程。 四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兰州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 201省道并行。DK40+500?DK41+801.23 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 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 碱沟一级阶地上。DK42+471.60 ?DK42+753.30 段位于李麻沙 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 400m,高程1681?1796m。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 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

(完整版)《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

铁路路基工程 练习册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填空 1、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承受着轨道和机车车辆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并将(荷载)向(路基)深处传递扩散。 2、路基工程包括路基的(本体)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排水)工程、路基(支挡)和(加固)工程,以及由于修建路基可能引起的(改河)、(改沟)等配套工程。 3、路基横断面图是指(垂直线路)中心线截取的截面。 4、路基面的宽度应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单线)、( 双线)、( 渗水土)、(非渗水土)、(道床厚度)、(路堤)、(路堑)等不同情况查找《规范》确定。 5、路基本体由(路基面)、(基床)、( 边坡)、(路肩)、(基底)几分组成。 6、非渗水土和用封闭层处理的路基面应设路拱。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线路基面路拱的拱高为(0.15m ),一次修筑的双线路基路拱拱高为(0.20m ),底宽等于(三角形)的宽度。 7、路基横断面的形式是因(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异而不同,当前者(大于)后者,则须(挖方)方,修筑(路堑)。 8、路基的基床结构分为(表层)和(底层)。 9、Ⅰ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和底层其厚度分别为(0.6m )和(1.9m )。 10、一般路基路肩的宽度在Ⅰ线路的路堤为(≮0.8m),路堑为(≮0.6m);Ⅱ级线路的路堤为(≮0.6m),路堑为(≮0.4m);Ⅲ级线路的路堤为(≮0.4m),路堑为(≮0.4m)。 二、判断 1.路基面的形状是根据基床填料的渗水性及水稳定性而定的。(√) 2.非渗水土和岩石的路基面为水平面。(×) 3.站场内路基面的形状可根据站内股道数目的多少选用单坡形、人字坡或锯齿形,

路基支挡结构施工方案

路基支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验标及施工技术指南等; 2、业主有关合同文件; 3、兰渝铁路公司相关文件要求; 4、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5、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四分部工程现场踏勘调查; 6、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内容; 2、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业主、监理工程师的工程指令和文件;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4、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5、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创优规划、质量保证措施,推广“四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6、强力推行标准化文明施工建设,重视环境保护,力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三、编制范围及工程概况 1、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第四分部管段(DK851+047~DK881+500)路基支挡工程施工。 2、工程概况 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项目部第四分部全长30.453km,路线起讫桩号为DK851+047~DK881+500。路基长度为14938米,路基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基土石方,软基处理,路基支挡、边坡防护、绿化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 四、临时设施 根据现场情况,本着合理、美观、实用的原则进行各种设备、材料及临时设施的布置。 1、施工便道:路基支挡结构所施工段落施工便道全部贯通,尽量利用路基土石方施工已修好的便道。需要新建便道时,经过经济比选后确定便道方案。 2、办公、生活设施:路基支挡结构施工时间较短,且作业面比较分散。现场办公、生活住房就近租用当地民房或搭建活动板房。 3、临时用电:施工临时用电由工点附近设置的变压器供电,并配备发电机应急。 4、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需经过试验室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同意后从邻近沟河取水至蓄水池。 五、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机械配备 (一)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人员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设置精干高效的职能部门,人员的配备力求精干。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使之便于指挥和管理,分工明确,责权具体。

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路基施工方法及工艺 1.1土方路堤填筑施工 1.1.1 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搞好地质调查和土质试验;做好路基防排水措施;组织人员和机械上场;确定施工顺序及土方调配方案。 (2)清表 开工前必须对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路基范围内各类现有障碍物和设施的位置及场地清理情况,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并将结果通知监理工程师核查。 在复核设计及路基放样无误后,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根据填筑施工的需要,分期分批进行,原则上是全面清表、分段弃方。场地清理包括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将路基填筑基底范围内30cm厚种植土及非适用性土清理挖除,直至地基土满足要求为止。对不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土体,挖除后外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3)试验段施工 在路堤填筑施工前,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区段(长度不小于100m)作为试验段。根据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应对填土的填筑,做填筑试验施工。现场压实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用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时作好记录,记录压实

设备类型、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找出机型、层厚、压实遍数同设计规定指标的规律曲线,并找出K30值与压实系数Kh或孔隙率n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使用的依据。施工中,填筑松铺厚度不应大于试验确定值的90%。 1.1.2 施工方法 (1)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段进行分层填筑。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松铺厚度必须按试验段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且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后每层厚度约25cm。施工时在路肩位置竖立标尺杆,以控制摊铺厚度,每层填筑按松铺厚度一次到位,根据车厢容积和松铺厚度计算卸土间距,由专人指挥卸车。如地面有坡度,从低处开始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填筑。 (2)路基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一作业区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要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以避免路基左右侧沉降不均。若采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尽量减少不同填料层数,每种填料厚度不得少于50cm。每一填筑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平整度和路拱,以保证雨天路基填筑面不积水。路拱应在第一层全断面填筑时设置完毕,第二层开始则均厚填筑。 (3)为了确保边坡压实与路堤全断面一致,边坡两侧要各超填0.4~0.5m,待路基防护施工前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刷坡。每层路基填筑压实完毕均应测量放出边线,洒上石灰线,以控制上层填土,

路基与支挡结构作业及答案

《路基与支挡结构》作业 第一章路基工程概述与路基构造 复习思考题: 1 路基工程包括哪些方面? 2 什么是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有哪些? 3 路基本体组成包括哪些?路肩的作用是什么? 4 在什么条件下路基需作个别设计? 第二章路基基床 一、选择题 1我国Ⅰ、Ⅱ、Ⅲ级铁路基床厚度标准(TB10001-99)分别是:(1)3.0m、2m、1.2m;(2)2.5m、2m、1.2m;(3)2.5m、2m、1.5m;(4)2.5m、1.5m、1.2m。 2下列土中不宜用作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1)中砂;(B)砾砂;(3)硬块石;(4)易风化软块石。 3 基床容易发生翻浆冒泥的是:(1)粘性土填土基床;(2)无路拱的全风化砂岩路堑基床;(3)深路堑基床;(4)高路堤基床。 (答案:1(3)2(4)3(1)) 二、简答题 1 如何确定基床表层厚度? 2 基床填料与压实度要求如何? 3 常见基床病害有哪些?如何整治? 第三章路基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 一、思考题: 1.简述直线破裂法、瑞典圆弧法、瑞典条分法和折线滑动面法的适用条件方法与分析步骤。 2.如何对浸水路基边坡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二、计算题 根据下图求整个路堑边坡的剩余下滑力,滑动土体的γ=18.0kN/m3,内摩擦角φ=10°,C=2kN/m2,安全系数K=1,滑体分块重量: Q1=122.4kN, L1=5.7m, Q2=472.9kN, L2=8.0m, Q3=690.2kN, L3=9.2m, Q4=688.5kN, L4=9.2m.

第四章一般路基设计、施工与养护 一、选择题: 1.当路堤或路堑的土质为非渗水性土或多雨地区易风化的泥质岩石时, 路基面作成路拱:(1)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2)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双线路拱高都为0.2m。(3)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双线路拱高都为0.15m。(4) 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 2. 无路拱地段的路肩实际高程应比其设计高程:(1)相同;(2)降低;(3)抬高;(4)有时抬高,有时降低。 3.无路拱与有路拱一端的土质路基连接处:(1)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2)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非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3)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非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0m,(4)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0m。 4.Ⅰ、Ⅱ、Ⅲ级铁路路堑的路肩宽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 0.8m;(2)0.6m;(3) 0.4m;(4)视铁路等级不同而不同。 5.缓和曲线范围内的路基面宽度:(1)不设置曲线加宽;(2)按圆曲线设置加宽;(3)由圆曲线向直线递增设置加宽;(4)由圆曲线向直线递减设置加宽。 6.路肩标高:(1)以路肩边缘的标高表示;(2)以路肩标高加路拱高表示;(3)以路肩与道床边坡交点标高表示;(4)以路基边坡与地面交点标高表示。 7. 不得用于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1)角砾土;(2)粘土;(3)中砂;(4)漂石土。 8.当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作路堤填料时,填土质量控制指标应采用:(1)相对密度或地基系数;(2)地基系数;(3)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4)压实系数和相对密度。 9.最优含水量是指指填土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1)最易施工的含水量;(2)填土施工许可的最大含水量;(3)产生填土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4)填土施工许可的最小含水量。 10.粘性土路堤边坡高18m,其设计边坡可采用:(1)1:1.5;(2)1:1.75;(3)8m 以上用1:1.5,8m以下用1:1.75;(4)按个别设计通过边坡稳定性检算确定。 11.按折线滑动面法检算陡坡路堤稳定性时,当计算某条块所得剩余下滑力为负值时,(1)该负值计入下一条块;(2)不计入下一条块,从下一条块开始往下计算剩余下滑力;(3)该负值乘以安全系数计入下一条块;(4)按一定比例计入下一条块。

铁路路基工程精选题

《铁路路基工程》精选题 1、路基面的宽度应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单线)、( 双线)、( 渗水土)、(非渗水土)、(道床厚度)、(路堤)、(路堑)等不同情况查找《规范》确定。 2、路基本体由(路基面)、(基床)、( 边坡)、(路肩)、(基底)几分组成。 3、非渗水土和用封闭层处理的路基面应设路拱。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线路基面路拱的拱高为(0.15m ),一次修筑的双线路基路拱拱高为(0.20m ),底宽等于(三角形)的宽度。 4、一般路基路肩的宽度在Ⅰ线路的路堤为(≮0.8m),路堑为(≮0.6m);Ⅱ级线路的路堤为(≮0.6m),路堑为(≮0.4m);Ⅲ级线路的路堤为(≮0.4m),路堑为(≮0.4m)。 5.根据土石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塑性指数)及(液限)等,路基填料分为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三大类。按填料的性质和适用性可分为(五)组。 6.路基基床以下部位的填料,宜选用(A、B、C)组填料,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加固或改良)措施 7.铁路线路是一纵向延伸的条形构筑物,在相当长的范围内可以看成(应力)、(应变)均平行于横断面,不沿长度变化,所以,边坡稳定性检算可作为(平面应变)问题计算。 8.路堤的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列车荷载)和(地基条件)等确定。 9.碎石类土、砂类土及其他土质边坡,当边坡没有完全设防护加固工程时,应在侧沟外侧设置不小于(1m)的平台 10.种草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1.25)的土质 11.种植灌木树种应选择(容易成活)、(根系发达)的灌木。 12.坡面的补强及加固措施包括:(喷浆)、(抹面)、(勾缝)、(灌浆)等。 13.抹面适用于易风化的(粘土岩)类边坡。 14.喷浆适用于岩性(不同)、(堑坡稳定)、地下水(不发育)、边坡(干燥)但(陡峻)的边坡。 15.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不陡于(1:1.25)的土质(包括土夹石)的边坡,且少量地下水渗出的情况。 16.浆砌片石护坡适用于不陡于(1:1)的各类(岩质)和(土质)边坡,厚度一般为:(0.3~0.4)m。 17.浆砌片石护墙适用于各类(土质边坡)和(易风化剥落)且破碎的(石质)边坡,用以防治较严重的边坡坡面(变形),常作为边坡加固措施。 18.软硬岩层相同的路堑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部)防护或(局部防护)措施。 19.当浆砌片石护墙高度大于12m、浆砌片石护坡和骨架护坡高度大于18m时,宜在适当的高度处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m )。 20.浆砌片石护墙、护坡的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m ),并不能高于(侧沟砌体)底面。当地基为冻胀土时,应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路基工程概况 本标段线路所经过地区为江汉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坡度起伏小,大部分为长江沿岸的一、二级阶地及垄岗地形,沿线湖泊、水系发育。本次线路扩能提速主要对部分路段进行改建或新建,改建和新建路段见表7.1.1。本标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分为区间路基土石方和站场路基土石方,其主要工程量为:区间路基土石方435999m3,站场土石方41028 m3,共计477027 m3其中:土方437065m3,石方34892m3,渗水土5070 m3。浆砌片石19703m3,干砌片石10363m3,立体植被护坡网75297m2,喷播植草99551 m2,土工格栅SDL25 54550m2,粉喷桩122725m,抛填片石1952m3。 新建、改建路段表表6.2.1

二、路基施工安排 (一)施工区段划分及队伍安排 根据总体施工部署,K138+000-K142+400为第一区段,拟派路基一队负责本区段路基土石方的施工;K142+400—K147+200为第二区段,拟派路基二队负责本区段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各路基队驻地具体见图6.1.2《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各路基队根据施工需要,在驻地设有生活住房、保养库、停车场、小型油库、材料库及附属油库等,各临建面积见下表: 临时设施安排表表6.2.2

另外,路基队在K143+000设40m2炸药库和在K143+100设12m2雷管库一处,具体位置见图6.1.2《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根据施工部署,各施工队拟上场的主要施工机械见表6.2.3《路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二)借弃土场及土方调配 本标段线路主要经过平原地区,并且为膨胀土地区,缺乏路基填料,为节省用地,少占农田,在标段内首先考虑移挖作填;当挖方不足时再考虑集中取土,取土一般以就近且荒地、山坡为原则,不宜占用农田取土,取土应做好复垦或防护措施。填方集中并缺土地段,应从取土场取土。就近取土时取土坑应设在线路横断面低水位一侧,以保持排水畅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准池铁路ZCZQ-10标段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六局集团准池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0 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原则 (3) 三、工程概况 (3) 四、适用范围 (4) 五、施工准备 (4) 六、人员、设备、机械配置 (8) 七、施工方法及工艺 (10) 八、质量、进度目标和保证措施 (25) 九、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1)

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区间路基设计图DK158+057~DK165+721.3;(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 (3)《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铁建设【2004】8号);(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 10401.1-2003); (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 10401.2-2003);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8)《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 (9)《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10)《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二、编制原则 确保路基填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过程控制不力,控制重点不明确,导致路基填料夯实不到位,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使路基基床平顺性差,影响行车舒适性,严重时会导致行车安全。 三、工程概况 本线是大准铁路和朔黄铁路的连接线,线路位于内蒙古中部及山西省北部,基本呈南—北走向。线路北起大准铁路外西沟站往南至朔黄铁路神池南站,自外西沟向东沿浑河河谷至杀虎口,向东南沿仓河河谷经右玉、

《路基及支挡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及要求 (1) 一、设计资料 (1) 二、设计要求 (1) 三、说明 (1) 第二章滑体指标反算 (3) 一、滑块重量 (3) 二、反算滑带土指标 (3) 第三章滑坡推力计算及滑坡稳定性分析 (5) 一、滑坡推力计算 (5) 二、滑坡稳定性分析 (6) 第四章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7) 一、抗滑桩位置的选定 (7) 二、抗滑桩的相关参数确定 (7) 三、抗滑桩的计算 (8)

第一章 设计资料及要求 一、设计资料 已知滑坡主轴断面如图1-1所示(1:200,米格纸或CAD 绘图),滑体为碎石土堆积层,3119/kN m γ=,15c kPa =,滑床为风化严重的页岩、泥岩(可看为密实土层) ,3221/kN m γ=,242?=°,20c =,试分析此滑坡体的稳定性。若不稳定,建议在滑坡前缘设一排钢筋混凝土 抗滑桩,桩底可看为自由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2.610E MPa =×,安全系数 1.05~1.25K =,试设计抗滑桩。 115L m =,215L m =,310L m =,417L m =,140α=o ,220α=o ,35α=?o ,410α=o , 1.2K =。 图1-1 滑坡主轴断面图 二、设计要求 1、反算滑体指标 2、求滑坡推力,判断滑坡稳定性 3、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4、上交材料 ①、说明书(打印版和电子版); ②、滑坡主轴断面图(附上桩、滑坡推力曲线),用计算机绘图; ③、桩的内力、变位图; ④、计算表格。

三、说明 1、地基系数为常数533.510/K kN m =×; 2、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228000040000h K A mh h =+=+,A 为滑面处地基系数,m 为地基系数随深度增加的比例系数; 3、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同分布。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02年11月27日 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特点 ?路基按照结构物设计,填料和压实标准高; ?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 ?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 ?路基动态设计; ?地基处理类型多。 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强化结构,K30 、E v2、E vd、n 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采用A、B组或改良土填筑,K30、E v2、K 、n满足设计要求 ?基床以下路基采用A、B、C组或改良土填筑,K30、E v2、K 、n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 ?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路基发生强度破坏之前,已经出现了不能容许的变形;

?我国对无砟轨道的路基工后沉降要求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可调高量15mm,路桥路隧差异沉降不超过5mm。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 ?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的过渡段,是以往设计及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既有线发生路基病害的重要部位。由于桥台与路堤的刚度相差显著,高速列车通过时对轨道结构及列车自身会产生冲击,从而降低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加快结构物和车辆的损坏。 ?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舒适,对路桥过渡段采用了刚度过渡的设计方法。在桥台后一定范围内,采用刚度较大的级配碎石作为过渡填筑段,与路堤相接处采用1:2的斜坡过渡。 路基动态设计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需要开展路基动态设计。 ?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预压土高度,确定预压土卸荷时间,以及铺轨前对路基进行评估及合理确定铺轨时间,以确保铺轨后路基工后沉降量与沉降速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路基动态设计的成果可以为后续的轨道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基处理的种类多 ?对于浅层软弱地基采用了换填碾压处理、或换填砂垫层处理; ?对于深层软基的主要地段采用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结加预压的处理方法; ?对于工后沉降要求高及路桥过渡段,根据地质条件和经济对比,采用了砂桩、碎石桩、粉喷桩、搅拌桩、旋喷桩等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有地震液化的粉土或粉细砂层的地基段,采用了挤密砂桩的处理方法; ?新建的一些客运专线采用强夯、CFG桩、灰土挤密桩、桩网、桩板等地基处理方法。

路基支挡结构物施工安全技术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路基支挡结构物施工安全 技术正式版

路基支挡结构物施工安全技术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路基支挡的重要性 路基支挡工程主要包括:路基边坡的防护、挡土墙、支撑渗沟、抗滑(锚固)桩等。路基支挡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路基和边坡的稳定,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做好路基支挡工程显得十分重要。 二、路基支挡施工安全规则 1.路基支挡施工拟安排在适宜时间,并及时完成,使之起到防护作用。 2.施工前必须详细调查地形地貌,查清裂缝、滑动面、地表和地下水源等情况。在既有线附近施工时,还应调查行车

密度、线路坡度、原填方土质等情况,并制定出安全措施后方准施工。施工时应了解滑动面、裂缝、气象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砌筑时脚手架搭设、拆除的安全要求执行铁道部现行的《铁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 4.挡护伸缩缝制作、锚杆挡墙、锚定板挡墙的灌注、立模、吊装、架设钢丝绳柔性防护网及改河围堰等应执行铁道部现行的《铁路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 5.喷射混凝土或沥青防护岩面时,应先清除坡面松动石块、浮土,对较大裂缝、凹坑应先嵌补牢实。作业人员必须穿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正式版

Different position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make the work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 according t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正式版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规范资料适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 施工工艺 采用分段、分片统筹安排的原则,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对特设工点,按照设计要求,采用路肩墙、路堑墙、路堑桩板挡土墙等方法进行路基加固及防护施工。 施工前和施工中充分考虑雨水的影响,作好防雨、防水、防洪准备,减少雨水对施工的影响。 土石方调配本着“移挖作填,就近取土,合理运输,规范弃土”的原则,做到

均衡、经济、合理。 路堤填筑前,根据不同的填料选择机械类型,在填筑过程中及时碾压和进行压实度检测,不断调整工艺参数,确保路堤本体特别是过渡段的压实度。做到一次成型,一次成优。 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配套施工,困难地段人工配合小型机具进行。主要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自卸车等机械设备进行配套施工。 特设工点地段及时施做,确保施工在安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施工作业标准化、程序化。路基土石方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