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B)

鲁教版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B)
鲁教版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B)

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B )

一. 选择题

1. 纯净的水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食盐水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 3. 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舍勒

D. 道尔顿 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 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 6. 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可能是混合物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单质

D. 可能是化合物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

B. 水结冰

C. 水电解

D. 水沸腾 8.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A. 2:1

B. 1:2

C. 8:1

D. 1:8

9.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 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10.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 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 除去原有的臭味 C. 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 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前一种的是( )

A. 混合物 单质

B. 化合物 单质

C. 化合物 氧化物

D. 单质 纯净物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A. 氢气氧气水点燃+?→??

B. 水氧气氢气通电

?→??+ C.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氢气氧化铁铁水高温

+?→?

?+ 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4.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Cl Cl 、-

B. CO CO 2、

C. H、He

D.

15. 市售某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

18.4;钙:4.69;这里的硒、锌、钠、钙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16.用铁原子可以排列成“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 “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C. 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D. 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17. “飞秒(10-15S)化学”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 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18. 在H2、H2O、H2SO4、H2O2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A. 氢元素

B. 氧原子个数

C. 2个氢原子

D. 氢分子

二、填空题:

19. 纯净水是_________色、____________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0. 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给水通_____________电。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验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21. 氢气是一种_________色、________臭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时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因此点燃氢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2. 水有下述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2)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

(3)加热至100℃水会变成水蒸气;(4)一种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酸或碱等物质。

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三、简答题:

23. 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不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构成物质的粒子间____________的性质。

24. 已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水

通电氢气

?→

??+氧

气,以上变化可用图表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试写出上述所反映出的有关分子、原子的信息。

25. 如下图所示,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______________;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若要制得纯水,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_。

26. 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图,试回答:

(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该图中存在的错误是:(至少答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已知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下表是教材中的图表。

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的规律,除此以外,还能总结出的规律有:(每条线上只能填写1条规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 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I (由图中甲所示):烧杯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III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C 2. B 3. B 4.A 5.D 6.A 7.C 8.A 9.C 10.D 11.BC 12.BC 13.B 14.A 15.A

16.D 17.A 18.A

二、填空题:19、无,无,可溶性,不溶性

20. 直流,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点燃,水通电

氢气?→?

?+氧气 分解 21. 无,无,难,爆炸

22. (2)(4))

23. 防止铁轨受热、膨胀变形而拱起。有空隙。

24.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变了,原子的种类不变。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③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目都不变,而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25.(1)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2)吸附悬浮物 (3)水中残余的悬浮物 (4)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5)不是,蒸馏 26.(1)烧杯,漏斗,铁架台; 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②漏斗下端管口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 27.(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8.(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色;

(2)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 运动到烧杯B 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I 、实验II 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III 。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②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③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 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3、分子性质的应用:解释宏观现象 误区: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二、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天然循环: ^ 过程: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海水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冰雪升华等形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凝结成云,遇冷后以雨雪的形式再降到地面以及江河湖海。 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水的人工净化: (1)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明矾: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 (2)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率) 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被润湿后破损)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过滤失败) 三靠: 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 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 ③漏斗末端管口长角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吸附(颜色、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4)蒸馏(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 (5)消毒杀菌(氯气Cl2) 3、物质的分类: `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硬Array水和软 水: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水分子体积增大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药品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5.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 中 6.右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 沙、纱布、棉花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9.下列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硬水不可以转化为软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操作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C. D. 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水氢气 + 氧气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水 1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点燃 点燃 通电 点燃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 2O 通电2H 2↑+O 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 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探秘水世界课后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1、你同意对下列现象做出的微观解释吗? (1)水在液态和气态时易于流动:因为液态或气态水中水分子运动快,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较小,且位置不定;水在固态时不能流动,是因为固态水中水分子之间作用力大,且相对位置固定。 (2)将一瓶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酒的味道会变淡:酒精分子摆脱了分子间的束缚,逸散到空气中。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大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河水、井水、海水都可视为含有某些可溶物的混合物 D.用滤纸过滤不能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5、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空: 沉降过滤吸附蒸发结晶蒸馏 某实验小组从河中取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促进水中部分杂质的;然后进行,以除去固体小颗粒;最后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的颜色和异味。 6、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过滤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酒好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 B.氧气支持氢气燃烧时表现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C.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放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 9、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学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第一单元从宏观上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一次从微观上认识了物质,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尽量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三)具体分析

(四)教学目标 ①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同时,从物质的状态变化,体会物质的多样性。 ②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通过对淡水资源和自来水生成过程的学习,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五)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1.关于对分子的认识 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正是由于“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使得化学不同于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本节教材以水分子为例,重点研究了分子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水的认识,获得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或图示或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同时又在不断的运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世界之间认识上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2.天然水的组成及净化 天然水是常见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对天然水和蒸馏水组成成分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初步形成物质分类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净化天然水是初中化学分离混合物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让学生学习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同时形成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即根据混合物各组成成分之间性质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物。如过滤就是利用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颗粒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发或蒸馏则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微观粒子在相同条件下运动速率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②让学生通过对水分子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地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 微观--宏观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鲁教版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B)

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B ) 一. 选择题 1. 纯净的水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食盐水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 3. 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舍勒 D. 道尔顿 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 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 6. 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可能是混合物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单质 D. 可能是化合物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 B. 水结冰 C. 水电解 D. 水沸腾 8.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A. 2:1 B. 1:2 C. 8:1 D. 1:8 9.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 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10.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 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 除去原有的臭味 C. 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 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前一种的是( ) A. 混合物 单质 B. 化合物 单质 C. 化合物 氧化物 D. 单质 纯净物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A. 氢气氧气水点燃+?→?? B. 水氧气氢气通电 ?→??+ C.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氢气氧化铁铁水高温 +?→? ?+ 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4.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Cl Cl 、- B. CO CO 2、

鲁教版九年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班别座号姓名分数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包括() A.分子、原子、质子 B.原子、质子、中子 C.分子、原子、离子 D.元素、中子、电子 2.吸烟者会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下列粒子带正电荷的是()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活性炭能使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5.在实验室中,若过滤后的天然水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 A.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滤纸破损 C.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 D.没有玻璃棒引流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的体积 7.西山矿泉是比较罕见的富硒矿泉。这里的“硒”应理解为() A.硒原子 B.硒分子 C.硒离子 D.硒元素 8.下列性质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 溶解性 C. 稳定性 D.导电性 9.氧元素和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铝B.铁C.氧D.硅 1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金D.金刚石 1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气 B.水 C.空气 D.蔗糖水 13.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B.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分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没有 D.分子大,原子小 14.若用○●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则下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一、水分子的运动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 快,间隙增大,由液态变为气态;失去能量,运动减慢,间隙减少,由气态变为液态。 2、固态的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 在一定的体积内较自由的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和一种粒子,基本属性是: a)分子体积很小,质量轻,(如:1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 b)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相互作用。(如: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③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受热运动加剧,遇冷运动减慢。(如:酒香不怕巷子深) 4、水的三太变化是物理变化,仅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变化,水分子的 大小和数目不会变化。 5、水分子存在的佐证-布朗的花粉运动 6、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水天然循环的作用①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完成水资源的重 新分配 二、水资源、、水的净化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中 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占水总量的 0.3%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的净化 ①天然水的净化成纯水的步骤: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②各步骤的作用: 静置沉降-是除去较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较小颗粒的悬浮杂质用明矾吸附沉降再过滤) 吸附-是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有色或有气味的杂质;(吸附是物理变化) 蒸馏-是除去可溶性杂质。 (3)自来水的净化步骤:①沉降②过滤③灭菌(为化学变化) 消毒剂有: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紫外线。 (4)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如:矿泉水) B 软水 C

2013-201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新版)鲁教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2013·重庆)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 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2013·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 B.2O2 C.O2 D.2O2- 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Mg C.H D.N 4.(2013·成都)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5.(2013·烟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6.(2011?赤峰)下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 是()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 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初中《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练习题(2) 一、选择题 1.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2.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C、液体会溢出漏斗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3.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6.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7.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8.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潮湿的衣服经日晒变干? B. 瓷碗破碎?? C. 食物变馊?? D. 石蜡熔化 9.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上升的热量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10.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11.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 g食盐时(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3 g???B.5.1 g????C.5.0 g??????D.4.9 g 12.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3.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9ml,则该学生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A.等于19ml B.小于19ml C.大于19ml D.无法判断 \

复习提纲第二章探秘水世界

第二章探秘水世界 1、水的三态变化:水由固态液态气态,分子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气态液态固态,分子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化,是。 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静置沉降 (1)沉降 吸附沉降(明矾:加速沉降) (2)过滤:使用的仪器:,,,。液体过滤的基本操作“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边缘,滤液液面低于的边缘;三靠:烧杯口靠玻璃棒靠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 靠。 (3)吸附(活性炭——吸附作用,吸附有色和和有气味的杂质) (4)杀菌(化学变化) (5)蒸馏:使用的仪器:,,,。 3、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灭菌、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4、软水和硬水 (1)概念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分:用,搅拌后,产生泡沫较多的为,产生泡沫较少且有不溶物产生的为。 (3)硬水的软化方法:生活中,工业上。 5、水的电解和合成 (1)水的电解: 仪器:,电源是电源;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能,发出的火焰;体积比是,质量比是。(正氧体大能燃烧,负氢体小能助燃) 表达式:。 (2)水的合成 点燃氢气前,一定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表达式:。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且燃烧热值高,所以氢气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 (3)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化,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6、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组成:由组成,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子(不带电) 构质子(+) 成原子核(+) 2)构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 得失电子(—) 电子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混合物 3)分类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9、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同一种原子中,其原子核里的和相等,所带的电量且电性,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10、(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一定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5)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6)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7)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8)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9)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10)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11)不带电的粒子是、、; (12)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液态变为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二、水的人工净化(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3、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把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分离。如:除去黄泥水中的泥沙。 (1)用到的主要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和玻璃棒。 (2)操作注意事项: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湿润并用玻璃棒赶走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 ②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将滤纸划破,(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③倾倒液体时,烧杯嘴轻靠在玻璃棒上,防止液体外溅。 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 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 氢气+氧气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 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基础知识测试题

【知识梳理】 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 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间的和分子的。像这样分子本身不变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分子的性质:分子和都很小,相互间有,总在不停的。 3、过滤的仪器:、、、。 过滤操作要求: (1)一贴:与要紧贴,不留气泡。 (2)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液面要低于。 (3) 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紧靠, 漏斗末端应紧靠。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例如:空气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例如:氧气 例如:黄泥水为;冰水为 5、分离和提纯 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分理出黄泥水中的泥沙可用法,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可用,从酒水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可用。 6、软水指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指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软水可用区别,为硬水,为软水。 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7、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水的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通电流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出现_________,正负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 反应。

探秘水世界复习学案

探秘水世界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理解三种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内部结 构,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2.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知道物质多样性,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 4.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及意义,知道元素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重难点】 1.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 自主复习——相信你还记得 1.从宏观角度看, 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有 、 、 。 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点: 、 、 。 3.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 ,并且会随 的变化而变化。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 ,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 4.水的人工净化的步骤 、 、 、 ,分别出去的杂质为 、 、 、 5. 在原子中, = =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相对原子质量≈ + 6.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你能从图中得到那些些信息: ①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②氧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③氧原子属于 原子(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7.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的种类是 由 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 决定的。 8.地壳中含量居前5位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 。 9.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有序排列得到的表,共由 个周期和 个族组成。 合作探究 环节一:相信你会归纳 知识资料:请先填一填 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铁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直接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参加化学反应时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参加化学反应时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 你能根据以上的相关资料归纳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吗?试一试归纳 填写。 (带 电) (带 电) (不带电) 原子的构成

《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苛性钠 C.稀盐酸 D.空气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3.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4.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B、同种单质可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运动 D、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构成它的微粒无关 5.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8.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1m D、不能确定 9.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C.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D.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来源:m] 10.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D、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4.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1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16.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 D.水银 1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8.在H2,H2O,H2SO4,H2O2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的是()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气 19.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2 8 7 2 8 2 2 +11 +2 +1 +17 + + 1 1 2 + 1 1 2 8 + 1 7 2 8 7 + 2 2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 测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2013·重庆)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 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2013·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4.(2013·成都)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5.(2013·烟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6.(2011?赤峰)下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 是( )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 自来水、雨水 D.氧气、 蒸馏水 9. 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下列操作①静置 ②过滤 ③煮沸 ④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 .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水 氢气 + 氧气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 水 12.(2013·兰州)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点燃 点燃 通电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