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第2课时)
1.2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第2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
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2、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已学知识,回忆、思考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生互动1:认识经纬网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就会出大错。
用经纬网定位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学生思考、举例,讨论、回答
完成21页活动题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并让学生明确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
师生活动2: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
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
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时小结
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
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纬度的划分。
●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材分析】地球仪和经纬网这一节共2课时,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二是经线和经度,三是纬线和纬度,四是经纬网,本节课是第2课时,主要讲后两部分内容。
在学习了经线和经度之后的基础上,学习纬线和纬度,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一些,此时要注重列表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对比记忆经纬线的定义、特点以及经纬度的划分、表示和半球的划分,这是本节的重点。
学会应用经纬网判断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观察纬线,逐渐掌握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纬线,了解纬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纬度(重点)3.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
(难点)【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写出图中A、B、C、D各点的经纬度,并分布判断其所在的半球位置。
的判读,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由简到难,逐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知识梳理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当堂达标】1.关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度最小为0°,最大为180°B、由赤道向两极纬度数越来越小C、北纬代号为ND、南极点纬度为90°N2、下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A.A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B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C点所在的纬线是最长的D.D点位于中纬度3、在地球的表面,纬度为20和经度为20的地方(或者是点)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30°N、10°WB、50°S、10°WC、40°S、165°ED、10°N、165°E5、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都等长B、纬线都是半圆C、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本册综合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
2.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3.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读图画图、活动讨论、练习评讲教具准备:学生地图册或教学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
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
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
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
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照顾到所有同学。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说明: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地球仪的构造、经纬网的构成、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应用。
②关键词:地球仪、经纬网、纬线、经线、国家和地区、定位、导航。
详细介绍地球仪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经纬网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和作用。
过程:
讲解经纬网的定义,包括其构成要素和作用原理。
详细介绍经纬网的构成和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4. 地球仪和经纬网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特性和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主要介绍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通过介绍地球仪的构造、特点及其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球仪的概念,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时,通过学习经纬网的构成、作用及其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经纬网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经纬网进行简单的地理位置定位。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地球仪的特点、构造以及使用方法。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仪上的各种符号和表示方式,如纬线、经线、国家和地区等,并能够通过地球仪来观察和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特征。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如何利用经纬网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和导航。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应用。学生可能对地球仪的构造和符号表示方式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地球仪如何反映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特征。同时,学生可能对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利用经纬网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和导航。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经线和经度》教学设计
(3)练习东西经的判断
(4)列表对比总结经纬度的划分方法与变化规律
6、总结经线的特点与经度的划分
7、课堂练习反馈的判断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
示东西经判断的问题
最后我们一起对比
着纬度的划分方法与分
布规律,来总结一下经
度的划分方法与分布规
律。
教师展示对比表
格。
今天我们通过观察
地球仪、经纬仪以及自
制教具小纸条等方法,
学习了经线的特点和经
度的划分,请同学们自
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
内容。
展示练习题目。
学生看多媒体
完成东西经判断的
练习。
学生完成表格。
完成练习题目。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地理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和地理模型,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学会使用地理工具,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地理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2. 经纬网和坐标系3. 地图的类型和制作第二章:世界地理位置1. 半球分区和时区2. 重要经纬线和地理位置3. 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第三章:气候特点1.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 气候影响因素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第四章:自然资源分布1.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2. 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3.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3. 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世界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分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和地图的图像、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理模型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和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2课时)2. 第二章:世界地理位置(3课时)3. 第三章:气候特点(2课时)4. 第四章:自然资源分布(2课时)5. 第五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农业生产条件及类型2.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3.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七章: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1. 工业发展条件及类型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3. 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八章: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1.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2. 城市化进程及其问题3. 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九章:交通与通信1. 交通方式及其特点2. 交通线路布局及影响因素3. 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第十章:区域发展差异1. 区域发展特征及类型2.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区域发展差异及战略。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二课时)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
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1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巩固练习】1.读东西半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⑤ _________ ⑥ _________⑦ 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教案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变化规律。
(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地点位置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册、经纬网地球仪【教学过程】学习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换不同的角度观察纬线的形状,并通过黑板版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纬线的形状和指示方向:“纬线和纬度”图,明确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承转:南北纬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学习、研究纬线的特点、纬度和半球的划分,并完成下列要求: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特点:形状圆;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3.纬度的概念: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4.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5.读课本P9图1-2-7和,找出纬度划分规律,读图1-2-8,找出低、中、高纬度划分的界线。
学生观察、归纳:(1)北纬:度数向北变大。
南纬:度数向南变大。
(2)低纬度:0°~30°通过学生读课本完成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掌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从感性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地理知识的快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A(140°E,80°N)B(140°W,40°N)C(140°E,20°N)D(140°W,20°S)A(40°W,40°N)B(40°E,40°N)C(40°W,20°S)D(20°E,0°)(2)在上图标出E 点,E 点经纬度是:20°W,90°N知识构建与梳理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知识结构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纬线和纬度的定义、特点等。
2.知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知道什么是经纬网。
4.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看动画视频等方式、方法学习本节课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北纬0°~90°、南纬0°~90°。北纬由赤道向北度数增大、南纬由赤道向南度数增大。
(3)高、中、低纬的划分
0°~30°低纬度
30°~60°中纬度
60°~90°高纬度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动画:南北半球
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南南是南半球。
作业布置
1.纬线有什么特点?如何在经纬网上定位置?
2.教材第10页的活动。
学生回家完成
课后巩固
板书设计
地纬网
纬线定义
纬度用途
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观看动画视频等方式、方法,让学生了解了纬线和纬度、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四)经纬网
视频:认识经纬网
1.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2.用途:标注位置。
应用领域:军事、航空、航海、气象
实战演练
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观看视频
自主学习:教材第8~9页文字及地图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教材第8页文字
学生边看图边听教师讲解。
读图,说出高、中、低纬的度数范围。
观看动画
学生阅读材料
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观看视频
自主学习:教材第9页文字
学生写出
通过视频先了解纬线和纬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部分知识较难,所以设计为老师讲解。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先观看动画,了解南北半球的划分。
拓展延伸:认识赤道纪念碑
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的赤道纪念碑。黄线为赤道。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半”的照片作纪念。
特殊纬线:
0⁰:南北纬、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⁰N:北回归线
23.5⁰S:南回归线
66.5⁰N:北极圈
66.5⁰S:南极圈
思考总结:纬线有哪些特征?
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C.60°和30°纬线D.0°和60°纬线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B)
A.20°E和160°W的经线圈划分
B.0°纬线圈划分
C.0°和180°经线圈划分
D.20°W和160°E经线圈划分
3.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的是(C)
A.所有的经纬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经线都是圆
C.经纬线有无数条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4.关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南半球纬度数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北半球纬度数从北向南逐渐增大
C.纬度数的最大值为90度
D.纬度的最大值为180度
5.读下列经纬网图,填下表:
学生完成
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了解了纬线和纬度的定义及特点和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
学生小结
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
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前面所学的内容。
对经纬线进行综合对比总结
通过视频,学生对经纬网先有一个认识和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北京为例进行学习。
考察学生对经纬网的了解
定某点的东西半球位置。
课堂练习
1.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分别是(A)
A.30°和60°纬线B.0°和30°纬线
(三)纬线和纬度
视频:纬线和纬度
1.纬线
(1)定义: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作纬线。
(2)特征:
提问:纬线有哪些特征?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形状:圆
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
交点:无
条数:无数条
2.纬度
(1)定义: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2)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重点
1.经线、经度的相关内容。
2.经纬网。
难点
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课时
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仪图片。
在地球仪上这样的线是经线,那么这样的线是什么线?(纬线)
今天我们来学习纬线及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思考
由学生已经熟悉的经线,引出纬线及经纬网。
讲授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