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时,要学会根据内容展开联想,在比较和思考中获得新发现、新认知。

2.在词句段的训练中认识排比句和分号的特点及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难点】理解《过故人庄》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2)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3)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三)你注意过路牌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1.读一读,找规律出门在外总会遇到不认识路的情况,这时路牌就能给我们指明方向。

指路牌是为方便市民出行、导示、辩分方向等,在道路两旁或绿化带上建设的交通设施。

路牌上的汉字不认识的话,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路牌上标注的方向或者是公里路等还可以为我们明确方位和距离。

指路牌主要作用就是引导,疏通,指示,分流的作用,主要是:①提供道路信息,起到道路语言作用。

②指挥控制交通,保障交通安全。

③指路导向,提高行车效率。

④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2.练一练,学运用。

练一练,填一填。

参考答案:3.我拓展,我积累。

路牌中除了标明地点、场所以及方向之外,通常也会有距离的标示,借助这些标示可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对于路名、地点或者场所中没见过的汉字可以通过路牌的汉语拼音来认识,引导前往目的地的路径。

汉语拼音还可以用来拼写自己的姓名、城市名等,用处很多。

三、学习“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

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 (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优秀课件(共66张PPT)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优秀课件(共66张PPT)

第二组句子中也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中“有些地区吸收 的热量多……”和“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这两个分句 都说明的是“太阳晒着地面”的影响,是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 又因为每一个分句里面都有了逗号,而这两个分句又有一定的 关联,所以要用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分号来间隔;第二句话 是一个单句,不需要用分号。
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神奇而 不分主次紧相连。
秀美 ;西陵峡水势险恶 ,处处是 如果逗号隔不开,
急流 ,处处是险滩 。
可用分号站中间。
你注意过路牌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 地名。
你在哪儿见过这两种路牌?
自由拼读路牌,说一说你的发现。
这些路牌中有些汉字我不认识,但是借助拼音我 知道它怎么读。 我发现这些地名的拼音都是大写,并且都没有标 注声调。 这些地名中有的拼音是连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写的, 也有的是分两部分来写的。
我的收获
排比的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起到条理 分明、充分透彻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 谐,使感情抒发得更加强烈;用排比来写景,可 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使所写之物层次清楚、 形象生动。
我的答案:
第一句:“我是……我是……我是……”这三个分句结 构相同,意思密切相关,都写的是花的作用:花象征着亲情和 友情,象征着纯洁神圣的爱情,象征着对死者真诚的哀悼和怀 念。这三个分句在这句话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它们之间 是并列关系。由此可以判断,这是一组排比句,读起来节奏和 谐,感情饱满,表现了花朵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1课时
语文园地一
第1课时
第2课时
交流平台
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你从中 得到了哪些信息?
输 阅读

(读进去)

出 (想开去)
联系生活经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

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 貌;波浪线部分是细节描写,
里。跳高的同学信心十足地站在起跑线上,只 重点描写了跳远和跳高同学的
见他摆动双臂,飞快地跑到横杆前,腾空一跃,表现。属于“点”。这段话运
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翱翔的雄鹰,只 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把场面
听“唰”的一声,飞过栏杆,稳稳地落入沙坑,写得生动、形象。
用“赞 叹”“婉 言谢绝”
代替了 “说”
没有与 “说”有 关的词语
写说不用“说”,却用 词语或人物的行为和神态去 代替,这有什么好处?
不会使句子 显得单一。
使句子更有 画面感。
“说”字大家庭 1. 一个字:讲、呼、答、喊、吟、吼、曰、
嚷、叫…… 2. 两个字:商议、复述、责备、辩论、数落、
质问、回答、探讨、请教、赞叹…… 3. 三个字:打圆场、咬耳朵…… 4. 四个字: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口若悬河、
交头接耳、滔滔不绝……
试着用上面出示的词语进行对话描写,注意不要使用“说”字。
1.“来人啊!着火啦!”我__大__叫__着。 2. 看着大自然这番壮美的景象,游客们忍不住_赞__叹___:
“太神奇了!” 3.“你们俩就不要再吵了,只是一场小误会嘛!”学
习委员赶忙上前打__圆__场__。 4.“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弄坏了我的铅笔盒?”他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 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 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 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 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 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 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20.9.7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材分别以《草原》《丁香结》为例,说明了如何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编排这部分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课文时所习得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对这一方法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运用。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

第一项内容是引导学习排比句,体会其特点和表达效果。

教材中呈现的三个排比句,结构整齐、节奏和谐、层次清晰,值得学生体会。

第二项内容是了解分号的用法。

分号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能表示多种关系,用法较为复杂。

教材通过呈现两组带有分号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分号最常用的表示并列的用法。

第三项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留意街上的路牌,关注汉语拼音在生活中的使用,其中,绿色的是高速公路上的路牌,蓝色的是街道上的路牌;教材中的两个泡泡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另一方面继续引向生活,让学生留意姓名的拼写规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律《过故人庄》。

这首诗写诗人应邀到乡村老朋友家做客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乡村绿树行行相合,青山依依相伴,屋舍俨俨,农田齐齐的美丽风光,以及老朋友宰鸡烧酒,主客举杯欢饮、对谈农事的画面,表现了朋友情谊的真摯深厚和田家生活的简朴亲切。

插图生动再现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景色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情形。

学情分析:本次学习的内容是交流平台,由于学生在前面四课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从所写的内容想开去,所以这节课中我讲了方法以后,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想开去。

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3.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一课件(共25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一课件(共25张PPT)

语文园地
注释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 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语文园地
注释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 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 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 近,指去做某事。
语文园地
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 更多。
如,《丁香结》写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 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 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 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语文园地
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 创造力。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语文园地
练一练
1.张家界石峰林立 峭壁万仞 天子山居高临下 气势磅礴 索溪峪群峰围绕 粗壮雄峻
2.飞得慢 因为它受过箭伤 伤口没有愈合 还在作痛 叫得 惨 因为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 得不到帮助
3.联合则发展快 联合则效益好 效益差
分散则发展慢 分散则
4.我喜欢吃生菜 你觉得好吃吗
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 ◎你注意过路牌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文园地
注释
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食粮。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四项训练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回顾了本组课文的场面描写,以怎样写场面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词句段运用”中通过注意加点部分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以及人物对话中可以用哪些词语和描写方法表示“说”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表达的丰富性;“书写提示”通过展示汉字的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则展示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在学习课文和习作的基础上,已经具备欣赏和写作场面的能力,学习“交流平台”的内容相对容易;“词句段运用”有例句,根据例句容易引导学生体会巧用词语的好处,但让学生自己仿照写句子,部分学生会觉得困难;写字练习功在平时,老师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日积月累”的名句在理解上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1.紧扣教材,读懂句子,再拓展练习。

2.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和运用好词佳句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

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4.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先读通,再读懂,最后运用。

以读为本,拓展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

重点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

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难点1.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3.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场景及重点语段。

学生:课前准备自己的书写作品。

2课时第一课时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

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课件(共6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课件(共64张PPT)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
第二课时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 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 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 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 以免笔头折断。
观察下面的字,在照着写 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 不是有所提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长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乐 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府 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 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 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 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 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 律· 是玻璃的,有
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
··· 《水浒传)故事。
··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 ····
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
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中“一律”“清一色”“都是”的意 思相同,表示“全,都”。 第二句“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 冠”“拔得头筹”都有“取得第一”的意思。
同样的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词 语进行表达,从而让句子富于 变化,表达的更生动 、得体。
理解词意
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 待阳光照耀。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 物生机盎然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 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 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到西 边?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悲伤 也没有用了。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一(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一(1)

1.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写了什么? 3.议一议:句中的分号有什么作用?小
组合作学习,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 班交流。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 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 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 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 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 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 的独眼向我凝视。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4:28:0314 :28:031 4:28Tuesday, September 07,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9.721.9. 714:28: 0314:2 8:03Sep tember 7,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9 月7日 星期二 下午2时 28分3 秒14:28: 0321.9. 7
第1课时
第2课时
交流平台
第1课时
阅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以《草原》为例)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 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 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
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主客相聚) ……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主客 惜别)
想一想: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 和惜别的情景。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 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仿写
校园的花真多啊,______________; 校园的花真艳啊,______________; 校园的花真美啊,______________。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 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 话似的。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9月 下午2 时28分2 1.9.714 :28Sep tember 7,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微课脚本
教学目标:
1.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学写排比句。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学习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赏析相关例句。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是罗湖小学的吴老师,欢迎来到我的课堂!现在让我们开始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学习吧!(幻灯片封面)
本单元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首先随老舍先生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接着在迷蒙的细雨中欣赏了妩媚芬芳的丁香,然后到古诗词中去感受融于奇山异水中的返璞归真,最后到纪伯伦的《花之歌》中去品味花儿的浅吟低唱。

(幻灯片一)
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同学们一定还感受到了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

以此为触发点,本节课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从阅读中想开去。

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幻灯片二)
一、交流平台
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对于阅读,德国诗人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的背面”。

那我们如何能看到“纸面的背面”呢?没错,用交流平台上的话说,就是要求同学们做有心人,“要能从所读的文章想
开去”。

“想开去”就是我们常说的联想。

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善于抓住主要内容进行联想。

(幻灯片三)2.以课文《草原》和《丁香结》为例,教导方法。

导语: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如,课文《丁香结》,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1)现在老师按下暂停键,请同学们思考,你熟悉的花儿,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有什么气味等,这些花儿又能带给你什么感悟呢。

(幻灯片四)
(2)来听听我们班同学读了课文后都想到了些什么……(幻灯片五)
生1:我在读《丁香结》这篇文章时,我就想到了我挺喜欢的一种花——桂花。

我喜欢桂花最主要的原因是桂花香甜了我们的生活。

每当桂花盛开的时候,空气中处处都弥漫着一阵阵芳香,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无穷。

生2:我也联想到了桂花。

我喜欢桂花的原因是桂花朴实无华。

这主要表现在桂花很小,总是隐藏在树叶当中,从不招摇,却默默地散发出馥郁的清香。

生3:我接着谈谈桂花吧。

我从作者描写丁香的方法中受到启示,假如我要写桂花,我也会写几处不同地方的桂花,如家乡的桂花、学校的桂花和马路边的桂花。

它们不管是外形,还是给人的感受都会有一些差别。

写桂花时,我会从花的形貌、色彩、姿态、气味等多个方面去展现桂花的魅力。

小结:这几位同学非常善于联想,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像他们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

导语:阅读的时候,除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我们还可以抓住课文内容想开去。

老舍先生的《草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阅读《草原》,你又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呢?(幻灯片六)
生1:读了课文,我想起以前还学过老舍先生的《猫》,他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可爱;而这篇课文则通过景物描写写出了草原的美。

生2:我觉得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老舍先生想写我们民族大团结,蒙汉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生3:在读“喜迎远客”这部分的时候,读着读着,我似乎能想象得到当地人迎客时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等,从而感受到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

同时,我还想到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课文还多次出现写景时融入感受的方法,我在今后的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

(幻灯片七)
小结:相信屏幕前的你也一定有着不一样的想象!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幻灯片八)
二、词句段运用(1):排比句
1.学习排比句。

导语: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请屏幕前的你跟我一起来读读课本上的三组排比句。

(幻灯片九)
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C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2.讨论排比句的作用、特点。

导语:同学们,第一组排比句出自《花之歌》,第二组出自《桂林山水》,第三组出自《七月的天山》,读了这三组排比句,你有什么感受?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发言。

(幻灯片十)
生1:我发现排比句的几个分句的句式、结构几乎一样。

生2:我感觉排比句听起来很有节奏感,感觉更优美、更有气势一些。

生3:我感觉排比句从感情色彩来说更为强烈,读起来也更顺口、更流畅。

小结:把几位同学说的归纳一下,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排比句的特点。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运用排比可以使语言结构整齐匀称,韵律铿锵有力,增加语言的形式美和音律美。

(幻灯片十一)
赏析:现在老师按下暂停键,同学们再读读课本上的例句,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生1:从排比句中的“礼品、冠冕、祭献”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更真切表达出诗人对花的赞颂之情。

)(幻灯片十二)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生2:本句运用排比的手法,将桂林山水中的静、清、绿的特点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幻灯片十三)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生3:这个排比句里,每个分句都是一个比喻句。

从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野花“五彩缤纷”的特点,使景物的描写更生动更具体,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幻灯片十四)
导语:同学们,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如果用排比句来写人、说理呢?下面,老师按下暂停键,请同学们默读这组排比句。

例句一: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深沉和宽广。

简单讲解:这是一组写人的排比句。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感人,我们在写人的作文中可以尝试使用一组排比句来概括人物的特点。

(幻灯片十五)例句二: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妈妈。

简单讲解:这组排比句借写事来抒发感情。

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幻灯片十六)
3、种子,假如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抽芽;鲜花,假如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矿石,假如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成钢;蜡烛,假如害怕熄灭,那它永远不能发光;航船,假如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简单讲解:这组排比句借用生活中的常见意象来说明道理。

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幻灯片十七)
小结:同学们无论是写景、写人,还是说理、抒情,排比的运用将使文章增色不少。

要写好排比句,离不开“积累”。

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把他们归纳整理起来,建立自己的常备意象库。

生活中常见的有象征意义的词语都可纳入库中,如太阳象征着光明,春蚕象征着奉献⋯…还有田野、溪流、雨水、月光、海洋、鹰、杜鹃、帆、芽等词语都可放入。

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并运用。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滥用排比。

如果为了排比而排比,就容易生编硬凑、粗制滥造、词不达意。

只有合理恰当使用排比句,才能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妙笔生花。

(幻灯片十八)
4、布置作业
小结:感谢同学们的参与。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交流了一种提升阅读水平的好
方法——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还进一步明确了排比句的特点,感受到
了文字与修辞的魅力。

最后,老师来布置一下本节课的作业:(1)再读《语文园
地一》的三组排比句,仿写。

(2)运用本课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一篇课文,
将自己所想到的说给父母听。

(幻灯片十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