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施工准备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级配碎石(碎砾石)已检验、试验合格。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施工前进行100~200m试验路段施工,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机械设备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材料及机具材料1)轧制级配碎石的材料可谓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

轧制碎石的砾石粒径应为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3)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注:①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

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的颗粒含量组成接近高限。

③底基层所列为未筛分碎石颗粒组成范围。

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的压碎值应满足表的规定。

表5)碎石或碎砾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

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一般机具:测墩、3mm或5mm直径钢丝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

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级配碎石(碎砾石)材料拌合→运输→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或摊铺机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养护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新建下承层应通过验收,达到本规程规定;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

完整版)级配碎石技术指标

完整版)级配碎石技术指标

完整版)级配碎石技术指标级配碎石技术指标是指在公路建设中使用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质量标准。

为确保公路的质量和耐久性,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粗集料,并符合表1的规定。

根据公路等级和抗(盐)冻要求,粗集料的级别应不低于Ⅱ级。

具体而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应使用Ⅱ级粗集料,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Ⅲ级粗集料。

在使用Ⅰ级集料时,应注意其吸水率不应大于1.0%;使用Ⅱ级集料时,吸水率不应大于2.0%。

表1列出了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岩石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和碱集料反应。

不同级别的粗集料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例如,Ⅰ级碎石的压碎指标应小于10%,而Ⅲ级碎石的压碎指标在用于路面时可以小于20%。

另外,用于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2合成级配的要求。

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表2列出了粗集料级配范围。

根据不同的粒径级别和方筛孔尺寸,粗集料应采用不同的类型配。

例如,对于粒径在4.75~16mm之间的粗集料,应采用95~100%的类型配。

对于粒径在4.75~19mm之间的粗集料,应采用85~95%的类型配或95~100%的类型配。

对于钢纤维混凝土和碾压混泥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

在使用碎卵石或碎石时,应注意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或31.5mm。

在使用不同级别的粗集料时,还应注意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压碎指标等指标的要求。

The given data represents a range of values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first set of values ranging from 95 to 100 is not clear as there is no ___。

填隙碎石、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填隙碎石、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一、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内容及适用范围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嵌锁型和级配型两种,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其中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等,其中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二、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各类粒料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集料压碎值表11、填隙碎石的单层铺筑厚度宜为10~12cm,最大粒径宜为厚度的0.5~0.7倍。

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用做底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mm。

填隙料可用石屑或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砂砾料或粗砂,主骨料和填隙料的颗粒组成可参照有关规范的规定。

2、级配碎石宜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其粒料的级配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应接近圆滑曲线。

用于底基层的未筛分碎石的级配,宜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

级配碎石用做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8%;用做底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6%。

3、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或底基层,其颗粒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宜接近圆滑曲线。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8%,CBR值不应小于60%;用做底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CBR值对轻交通道路的不应小于40%,对中等交通道路不应小于60%。

三、填隙碎石施工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1、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30%~40%。

2、运输粗碎石:在同一料场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粗碎石按规范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一、一般要求1.级配碎石。

(1)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和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缺乏石屑时,也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但其强度和稳定性不如添加石屑的级配碎石。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配合成级配碎砾石。

(2)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直控制在31.5mm以下,压碎值:基层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o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超过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不应有粘土团、植物等有害物质。

拌和用料应按照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存放。

(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4)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油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5)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混合料,摊铺机摊铺。

2、级配砾石。

(1)天然砂砾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而且塑性指数在9以下时,可以直接做底基层。

(2)砾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压碎值不大于30%,颗粒中细长及片平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o(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二.施工前准备1.将拌和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由计量部门进行计量系统标定,经项目法人或总监办认可。

2、试验人员确定好料斗不同开口尺寸、电机转速与材料流量关系图。

3、建立施工工点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技术控制措施、工程进度计划等提驻地办批准后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纵断面参数,桩号按照5m为最小单位依次计算好设计中桩、边*庄的高程。

5、对已交验的路基放出底基层的中线和边线,每IOm设一中线*庄(曲线段5m),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置指示桩,桩上明显标记设计高程,用白灰画出边缘线。

按设计结构层中口位置向外培筑好内侧竖直的土路肩。

6、对下承层用清扫机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下承层。

不得有积水。

7、混合料组成设计:(1)依据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组成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依据目标配合比,进行混合料试拌,确定好料斗开口尺寸及电机转速,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基础施工方法,它能够提供坚实稳定的基础,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级配碎石底基层的施工过程和方法。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必须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垃圾。

其次,需要进行必要的勘测和测量,确定道路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参数。

最后,必要的施工机械和工具也需要准备齐全。

2. 引导线的铺设为了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先铺设引导线。

引导线可以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然后在施工区域的两侧铺设相应的线。

3. 挖掘和平整施工区在引导线的指引下,使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对施工区域进行挖掘和平整。

根据设计要求,挖掘到适当的深度和宽度,确保基层能够容纳所需的厚度和强度。

在挖掘后,使用平整机进行施工区域的平整。

4. 压实碎石底基层在施工区域平整后,需要对碎石底基层进行压实。

首先,使用碎石铺设机将级配碎石均匀地铺在基层上。

然后,使用压路机对碎石进行多次压实,确保碎石紧密结合,形成坚实的基层。

压实的次数和压实的力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的需要进行调整。

5. 表面处理和修整在碎石底基层压实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修整。

可以使用铺路机将碎石表面进行平整,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

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刮平机对碎石底基层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平坦。

6. 检查和验收完成碎石底基层施工后,需要进行检查和验收工作。

检查施工质量和基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如果有发现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综上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道路基础施工方法,它通过挖掘、铺设、压实和修整等步骤来达到坚实稳定的基础。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基层的稳定性。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93条文说明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93条文说明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93条文说明目录1.总则2.水泥稳定土一般规定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路拌法施工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养生及交通管制其它3.石灰稳定土一般规定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路拌法施工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养生及交通管制其它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一般规定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路拌法施工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养生及交通管制其它5.级配碎石一般规定材料路拌法施工6. 级配砾石一般规定材料施工7. 填隙碎石一般规定材料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质量管理检查验收附录A修订说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是1986年10月1日由交通部批准实行的,编号JTJ034-85,实行6年多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1年交通部决定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修订工作。

对原规范的主要修订如下:1.为了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本规范对原规范作了某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如下: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了保证半刚性材料层与其下半刚性材料层之间不会留下素土夹层,除直接铺在土基上的半刚性材料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外,其上各个半刚性材料层都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

这不是说对于二级公路不需要这样做,而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机械水平还达不到二级公路的基层都用集中厂拌法施工,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采用厂拌法施工。

为了保证面层顶面的标高和面层的厚度,以及为了在开放交通后沥青面层的平整度不会较快变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混合科应使用摊铺机摊铺。

为了减少基层混合料在拌和、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减少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磨损,以及为使基层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将用作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缩小到方孔筛30mm。

为了减轻水泥稳定级配集料的收缩性和增强其抗冲刷能力,当将其用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时,对原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市政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98 建筑与装饰2023年1月上 市政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张磊 王焕君曲阜市市政公用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曲阜 273100摘 要 路面基层结构中的上基层、底基层分别采用15cm、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局部存在裂缝问题,为了保证后期施工质量,采用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即玄武岩纤维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是水泥与碎石按照一定级配用搅拌机拌制的用于市政道路的基础材料,水泥稳定碎石中骨料的主要成分为级配碎石,并选择一定量的水泥等胶凝材料和玄武岩纤维进行骨料空隙填充,最后进行摊铺、碾压后形成路面上基层和底基层。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水稳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Zhang Lei, Wang Huan-jun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Municipal Public Utilities of Qufu City, Qufu 2731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e upper and bottom bases in the pavement base structure are made of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at the thickness of 15 cm and 20 cm, respectivel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cracks in the local area, 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the crack-resistant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construction scheme is adopted, that is, basalt fiber crack-resistant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is a basic material for municipal roads by mixing cement and crushed stone in accordance with a certain gradation for use in a mixer,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aggregate in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is graded crushed stone,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gelatination materials such as cement and basalt fiber are selected for aggregate void filling, and finally paved and crushed to form the upper base layer and bottom base of the road surface.Key words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 research引言道路工程作为基础交通工程,属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正常出行需求,因此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而当前随着社会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压力增大,如何提高道路的承载力以解决交通承载力过大的问题,成了当前道路施工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公路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技术规范6.1 一般规定6.1.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6.1.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6.1.3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6.1.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6.1.5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6.1.6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1.5mm以下。

6.1.7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中间层100%基层98%底基层96%(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7)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6.1.8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6.2 材料6.2.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或矿渣。

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矿渣应是已崩解稳定的,其干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

6.2.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6.2.3石屑或其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人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技术规范6.1 一般规定6.1.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6.1.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6.1.3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6.1.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6.1.5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6.1.6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1.5mm以下。

6.1.7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中间层100%基层98%底基层96%(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7)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6.1.8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6.2 材料6.2.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或矿渣。

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矿渣应是已崩解稳定的,其干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

6.2.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6.2.3石屑或其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人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

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

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该合适,必要时应筛除其中的超尺寸颗粒。

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6.2.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6.2.4中1号级配的规定。

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6.2.4中2号级配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6.2.5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应符合下列规定:表6.2.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范围编号通过质量百分率(%)项目1 2筛孔尺寸(mm)37.5 10031.5 90~100 100 19.0 73~88 85~1009.5 49~69 52~744.75 29~54 29~542.36 17~37 17~370.6 8~20 8~200.075 0~7②0~7②液限(%)<28 <28塑性指数<6(或9①)<6(或9①)注:①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

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一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

(1)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应大于120;(2)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100。

6.2.6级配碎石用做中间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6.2.4中2号级配的规定。

6.2.7未筛分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6.2.7中1号级配的规定;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6.2.7中2号级配的规定。

6.2.8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26%二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公路不大于35%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表6.2.7未筛分碎石底基层颗粒组成范围编号通过质量百分率(%)项目1 2筛孔尺寸(mm)53 10037.5 85~100 100 31.5 69~88 83~100 19.0 40~65 54~84 9.5 19~43 29~59 4.75 10~30 17~45 2.36 8~25 11~35 0.6 6~18 6~21 0.075 0~10 0~10液限(%)<28 <28塑性指数<6(或9①)<6(或9①)注:①在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午9。

6.3 路拌法施工6.3.1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应符合图6.3.1的顺序。

6.3.2有关下承层1下承层不宜做成槽式断面。

2准备下承层,有关要求同3.4.2条。

6.3.3放工放样,有关要求同3.4.3条。

6.3.4备料1计算材料用量(1)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按表 6.2.4的要求,计算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

(2)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按表6.2.4的要求,计算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

(3)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未筛分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大1%左右。

3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同时洒水加湿,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约1%。

6.3.5运输和摊铺集料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宜由远到近卸置集料。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碎石。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4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数天。

5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6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7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8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在其较潮湿的情况下,将石屑按本规范6.3.4条第1款计算的距离卸置其上。

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并摊铺均匀。

9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应将大碎石铺在下层,中碎石铺在中层,小碎石铺在上层。

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

6.3.6拌和及整形1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

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在无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进行拌和。

(1)用稳定土拌和机应拌和两遍以上。

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

在进行最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

(2)用平地机进行拌和,宜翻拌5~6遍,使石屑均匀分布于碎石料中。

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300~500m。

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宜符合表6.3.6和图6.3.6的要求。

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时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表6.326平地机刀片安装角度拌和条件平面角α(°) 倾角β(°) 切角γ(°) 干拌30~50 45 3湿拌35~40 45 2(3)用缺口圆盘耙与多铧犁相配合拌和级配碎石时,用多铧犁在前面翻拌,圆盘耙紧跟在后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耙的方法,共翻耙4~6遍。

应随时检查调整翻耙的深度。

用多铧犁翻拌时,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

第二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

拌和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水分。

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均匀性应符合本款(2)的要求。

2使用在料场已拌和均匀的级配碎石混合料时,摊铺后混合料如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3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5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6.3.7碾压1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 /h为宜,以后用2.0~2.5km/h。

2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4凡含土的级配碎石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

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

6.3.8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6.3.9纵缝的处理应避免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

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6.4 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6.4.1级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如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

6.4.2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级配碎石基层和中间层,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6.4.3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6.4.4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6.4.5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6.4.6在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时,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6.4.7将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应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摊铺碎石混合料。

6.4.8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6.4.9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方法同本规范6.3.7条。

6.4.10级配碎石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时,如没有摊铺机,也可用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铺混合料。

1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