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发生输血、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当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采取紧急预案和流程进行处理。

首先,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对于病情紧急的患者,要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并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如果情况严重,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同时,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发生输液反应时,还需要及时报告院感科、医教科和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医教科。

将保留液体和输液器进行封存,以便后续检测分析。

如果患者家属有异议,应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在处理流程方面,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需要记录其生命体征和抢救过程,协助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并将换下的输液器与液体送检。

同时,要向相关部门汇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抢救。

最后,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保留静脉输液通道,并报告经治医生和科主任。

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主管医生用护士长。

3、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4、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焦虑。

5、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保留余血及输血袋,用塑料袋密封,以备送检。

怀疑有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的血袋及抽取的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相关流程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8、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重点交接班。

9、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10、跟踪病情及化验结果,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总结讲评,达到改进目标。

二、流程:。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演练培训
一、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
液体和输液器,保留换下的液体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输液反应及一般
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药剂科、医务科、护理
部、医院感染办相关部门,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按规定进行实物封存
①封存需医务人员及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共同在场进
行。

②封存标本时医患双方需在封口处签注姓名,日期和时
间。

③封存标本由相关科室(药剂科)保管。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输血输液的应急预案

输血输液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1. 立即停止输血/输液发现患者出现输血/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并通知医生。

2. 评估病情评估患者病情,判断反应的严重程度。

对于轻微反应,如过敏反应,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对于严重反应,如溶血反应,需立即进行抢救。

3. 更换输液器/输血器更换新的输液器/输血器,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维持静脉通路。

4. 报告医生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5.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及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6. 做好记录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措施及用药情况。

7.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8. 保留血袋及输血器保留血袋及输血器,以便后续检验。

9. 通知家属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处理措施。

10.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照医院相关程序,对输血/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二、处理流程1. 发现输血/输液反应病人出现输血/输液反应时,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并通知医生。

2. 护士评估病情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判断反应的严重程度。

3. 护士更换输液器/输血器护士更换新的输液器/输血器,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

4. 护士报告医生护士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5. 医生评估病情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6. 护士执行医嘱护士按照医生的要求执行治疗措施。

7. 护士观察病情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及体征。

8. 护士做好记录护士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措施及用药情况。

9. 护士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必要时,护士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10. 护士保留血袋及输血器护士保留血袋及输血器,以便后续检验。

11. 护士通知家属护士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处理措施。

12. 护士处理患者家属异议按照医院相关程序,对输血/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可以有效应对输血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安全。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六)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收集整理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生命危险、骨折或肌肉、韧带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各类预案)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各类预案)

邳州市中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二)程序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药剂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二)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三、患者发生用错药时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1、护士取药、摆药、发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对病人的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病人解释。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

4、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

5、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6、一旦发生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7、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8、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9、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二)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现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做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处理。

以下是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保留静脉通道。

2.通知医生按照反应类型及程度进行处理:A。

发热反应:减缓输液速度,遵医嘱进行物理降温、解热镇痛、抗过敏治疗。

B。

循环负荷过重:减缓输液速度,让患者坐起来,进行高浓度吸氧,并根据医嘱进行用药。

C。

空气栓塞:减缓输液速度,让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进行高浓度吸氧,并对症处理。

D。

静脉炎:更换输液部位,将患肢抬高制动,并进行局部处理。

3.对于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5.应保留输液器的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6.上报医务科和护理部。

处理流程:1.当发现输液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保留静脉通道。

同时通知医生,按照反应类型及程度进行处理。

2.对于发热反应,需要减缓输液速度,并进行物理降温、解热镇痛、抗过敏治疗。

3.对于循环负荷过重,需要减缓输液速度,让患者坐起来,进行高浓度吸氧,并根据医嘱进行用药。

4.对于空气栓塞,需要减缓输液速度,让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进行高浓度吸氧,并对症处理。

5.对于静脉炎,需要更换输液部位,将患肢抬高制动,并进行局部处理。

6.对于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8.应保留液体及输液器具,必要时送检或封存。

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液进行封存,并协商处理。

二、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封存。

三、输液反应的一般处理:1.发热反应症状:患者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在38℃左右,严重者可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处理: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做细菌培养。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给患者于端坐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加压给氧并使氧气经过20%-30%酒精湿化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用止血带在四肢轮流结扎(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及洋地黄等强心剂。

3.静脉炎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症状:患者感胸部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时紫绀。

处理: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附件:工作流程图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 保留静脉 输液通道 报告值班医 生、护士长 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抢救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 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 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院感科 协助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 将换下的输液器与液体送检 向相关部门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发生输血、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发生输血反应时
①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改换生理盐水。

②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③若是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④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应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血库。

发生输液反应时
①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保留或开放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②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③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

④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⑤发生输液反应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物资供应中心、护理部、药剂科。

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至药剂科化验检查。

⑦如若患者或其家属对输液反应提出质疑,应按实物封存程序对实物进行封存。

【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