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期末试卷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是形声字?A. 鱼B. 虎C. 火D. 舟2.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其他词语不同?A. 上升B. 上升C. 上升D. 上升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去公园玩。

B. 我去公园。

C. 我去公园玩。

D. 我去公园。

4.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水B. 地C. 手D. 吃5.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成语不同?A. 畏首畏尾B. 畏首畏尾C. 畏首畏尾D. 畏首畏尾6. 下列哪个词语是反义词?A. 高兴B. 快乐C. 愉快D. 愉快7. 下列哪个字是形近字?A. 长B. 长C. 长D. 长8.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这本书很有趣。

B. 这本书很有趣。

C. 这本书很有趣。

D. 这本书很有趣。

9. 下列哪个词语是成语?A. 画蛇添足B. 画蛇添足C. 画蛇添足D. 画蛇添足10. 下列哪个字是同音字?A. 书B. 书C. 书D. 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

2.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词语中,含有“木”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词语中,含有“日”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词语中,含有“火”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词语中,含有“山”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含有“土”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词语中,含有“金”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9. 下列词语中,含有“心”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词语中,含有“玉”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师中、高级职称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中、高级职称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根据提供的教材《望月》(五下第七单元第24课),按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本文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 教学目标:理由:2.写出本文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 教学重点:分析: 注意:下面这道题,申报小学高级职称者做甲题;申报中学高级职称者做乙题。

3.甲:请你为本节课预设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 乙: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一个学生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密………………………………封………………………………线…………………………………六、解题(40分)(一)选择(8分)(请将1—4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踱.步(duó) 枯涸.(hé) 沉淀.(diàn) 戛.然而止(jiá)B.钦.佩(qīn) 蓦.然(mò) 媲.美(pì) 姹.紫嫣红(chà)C.伎.俩(jì) 顷.刻(qǐnɡ) 迸.射(bènɡ) 不屑.置辩(xiè)D.胆怯.(què) 沉湎.(miǎn) 瞋.视(chēn) 屏.气凝神(bǐ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 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 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 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2、自主合作探究3、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多角度4、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5、刻画动词何种结果用词用语层次性区分度可操作性可测度性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2、“三维目标”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各2分)2、阅读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每小点1.5分)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每个要点2分)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答题要点:(1)合作学习不等同小组学习,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2分)(2)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培养目标。

(2分)(3)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2分)(4)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后的合作交流。

(2分)2、答题要点:(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意图(题目完整)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意图(题目完整)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设计意图;1、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2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猜礼物这个导入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

4、短小的历史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因为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4、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而且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语文课程标准》将兴趣、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因而,刚开课就用清脆、宛转的夜莺歌声导入,让学生感到美妙的歌声是多么富有感染力,大家产生无限丰富的想象,令人亲切陶醉而心驰神往。

学生的阅读兴趣盅然,这样开课,培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于打下了学习语文的根基。

6、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主人公产生敬仰之情,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检查预习:1、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2、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大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3、这一复习环节,既温习了词语的朗读,又让学生凭借词语回忆了课文内容,还进行了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识字设计意图:1、小学语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初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然后是读得流利,才为精读教学的“读得有感情”打下基础。

只有加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词义,并能正确运用,积累词句,力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师资格考试《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必会教学设计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必会教学设计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必会教学设计题(含答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来执教这篇课文(一课时),请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请对这篇课文作简要说明。

(2)请为本课的教学设计一则富有情趣的导入。

(3)设计一个有助于学生品味语言、理解课文的朗读活动。

(4)请为本课设计完整的板书。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村民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最终被无情的洪水卷走的故事。

本文呼吁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还揭示了人类破坏自然、伤害地球的种种错误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启发性,是一篇环保教育文章。

(2)【参考答案】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

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这天咱们就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试题(3篇)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试题(3篇)

第1篇一、试题说明本试题旨在考察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设计的能力以及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试题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考察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二、试题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瞒天过海(máo tiān guò hǎi)B. 眼疾手快(yǎn jí shǒu kuài)C.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D. 铁杵成针(tiě chǔ chéng zhēn)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蜜蜂采蜜,采得百花成蜜B.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C. 月亮升起来,好像一个大圆盘D. 小明跑步像一阵风3.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是()A. 美丽——丑陋B. 高兴——伤心C. 胖——瘦D. 快乐——忧愁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B. 月亮升起来,好像一个大圆盘,照得大地一片明亮C. 小明跑步像一阵风,快得让人惊讶D.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比山高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是()A. 诚实——老实B. 伤心——难过C. 美丽——漂亮D. 快乐——愉快第二部分:教学设计(40分)1. 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春、天、大、地、花、草”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设计:(1)导入:播放一段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春天的美好。

(2)识字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并会写“春、天、大、地、花、草”等生字,讲解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要点。

(3)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音和语调。

(4)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美好。

(5)巩固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中小学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原创试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原创试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出卷人: 海宁市南苑中学李如琴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 四大题, 19小题。

满分120分, 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在成长路上, 面对苛责, 甚至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cī) , 不要一味觉得委屈,面对责备, 应坦然接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因为正是这些挑(tì) , 给力你(zhēn)于至善的机会, 帮你完善人格, 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⑴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十二章》)⑵ ,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⑶竹杖芒鞋轻似马, 谁怕?。

(苏轼《定风波》)⑷“词缘情”, 愁绪见于词中常被形象化, 李煜的愁是有长度的: ,;李清照的愁是有重量的: , 。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分)⑴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 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B.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 国别体史书, 因长于说事而著名, 作者是东汉刘向。

C.《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著, 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D. 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初中课文中编入了他的《伟大的悲剧》、《人生》。

⑵阅读下面名著片段, 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 完成题目。

(2分)我知道他为什么受到惊吓了。

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那个不幸的人头上。

这是一条巨大的鲨鱼, 斜着就扑向了他, 眼里射出贪婪的阴光, 张开了血盆大口。

片段中的“我”是(人名), 这里写了一件事⑶《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 但却同样义薄云天, 请选择下列的一位说说他的义举。

(50字以内)。

(2分)A. 鲁智深B.武松C.宋江D.林冲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前人之述备矣犹得备晨炊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C.其两膝相比者比至陈 D.不以物喜徒以有先生也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和谐碑(15分)汽车驶进猫儿山山门所在的高寨村时, 已过晌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案文本的构成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01年。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一致的。

(√)4. 教学重点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它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5.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它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6.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

(√)7.教学方法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不必考虑师生的特点。

(×)8.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但这三方面不必分列。

(√).9. 片断教学就是将40分钟的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短课(×)10. 片断教学时间短,故不必设置导入与结课环节。

(×)第二章:识字写字教学1.小学拼音教学不需教的韵母是()A.enB.iuC.enɡD. iɑo正确答案:D3.关于拼音教学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示范模仿法、口诀法、手势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见的拼读教学方法B.歌谣是辨记声母、韵母的常用方法C.应要求所有的小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D.动画演示法一般用于学习单韵母正确答案:B4.“书写规范”中“规范”二字的意思是()A.笔画、笔顺正确,不写错字、别字、异体字等B.握笔的姿势C.整篇中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和距离D.写字的坐姿、站姿正确答案:A5.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资源,一般不包括()A.插图与注释B.语文园地C.单元导读与目录D.课文正确答案:C6.标对了调号的音节是()A.qiūB.bīeC.tūiD.dūo正确答案:A7.“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 )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A.第三学段B.第四学段C.第一学段D.第二学段正确答案:D8.关于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边笔画对称,先两边后中间。

如:“水”B.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如“国”C.左下包围,先里后外。

如:“延”D.横竖交叉,先横后竖。

如:“丰”正确答案:A9.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不包括()A.yunB.erC.yuɑnD.zi正确答案:B10.关于识字教学方法,解析正确的一项是()A.“‘眯’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目字旁,右边是米字。

”这是运用了数笔画的方法。

B.“‘冒’是古代的‘帽’字,眉眼之上有一顶大大的帽子。

”这是运用了联系语境法。

C.“教学‘松’字,老师用‘木旁一个老公公,好像黄山不老松’来促进记忆和理解。

”这运用了讲解字理法。

D.“教学‘锋利’和‘砍’字,老师画了一把斧头。

”这是运用了直观演示法。

正确答案:D12.识字课文的生字教学,通常()A.属于分散识字B.结合课文插图教学生字C.只教生字,不讲课文内容D.通常把生字按形或义或音归类,放在一起教正确答案:D第三章阅读教学设计1下列不属于薛法根老师提出的“三不教”内容的是()。

A.教了暂时也不懂的B.学生自学能弄懂的C.教了就能懂的D.学生已知已懂的正确答案:C2引导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五光十色”一词的词义,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结合课文B.联系生活C.分析词素D.联系已知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基本要求的是()。

A.有感情B.正确C.流利D.出声正确答案:D4小学阶段进行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中不必让学生明晰()。

A.复杂的专业科学知识B.文章的说明顺序C.运用的说明方法好在哪里D.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正确答案:A5诗歌教学中,通常会通过相似对比、扩展延伸的方式拓展学生视野。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拓展要掌握好度,不能变成学习负担B.拓展越广越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C.应紧紧围绕原作品本身的主题、情感D.诗歌拓展目的在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正确答案:B6.以下关于自然段教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中心句的自然段我们通常采用摘句概括法概括段意B.品味语言通常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鉴赏,这是段落教学的重点C.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总分、因果、转折、并列、顺承等D.自然段都是由若干句话组成的,有明显的换行标志正确答案:D7.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B.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言语实践训练C.有的词语适合在学完了课文之后才教,如《狐假虎威》中“狐假虎威”D.要求默读一般读物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是针对中学段学生而言的正确答案:D8.下面关于童话寓言教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教学重在故事理解,可忽略语言的品味B.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C.童话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D.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常蕴含深刻哲理正确答案:A9.下列关于阅读教学一般流程设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研读过程B.局部研读要关注“怎么写”的问题C.通常分课堂导入、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总结延伸四个环节D.阅读教学中一般无需安排其他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训练正确答案:D10.设计阅读教学目标,除了要有鲜明的学段意识,还需要()。

A.考虑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B.考虑师生关系C.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D.考虑教学媒体的现有条件正确答案:C11.下列不属于句子教学重点的是()。

A.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B.句意简单、结构熟悉的句子C.表现文章中心有较大作用的句子D.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答案:B12.下列关于阅读教学设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通过归并段意法和问题整理法实现B.过渡段的分段通常要根据其与前后段落的关系来决定C.说明性文章教学不能采用直观教学,影响学生想象力发挥D.叙事性作品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主旨、情感正确答案:C13.说明性文章如果是说明事物的功用,通常在结构上()。

A.根据方位顺序写B.按构成顺序写C.按由主到次的顺序写D.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正确答案:C14.下列关于略读与浏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浏览是快速地、提纲挈领地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阅读方式B.略读是粗略地读,是快速对文本信息识别、筛选,捕捉有价值信息的阅读方法C.略读旨在选择材料,收集信息D.略读与浏览都属于速读,是快速获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方法正确答案:D15.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标准》中默读基本要求的是()。

A.不出声B.有一定速度C.不指读D.眼到、口到、心到正确答案:D16.下列关于阅读教学板书设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板书需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B.板书要力求美观简明C.板书形式多样,可随意选择D.板书要符合教学目标正确答案:C17.下列关于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情感表达B.不能设置标准答案C.体会思想感情重在随意表达D.可从情境表演、联系实际、朗读体悟、画面想象等方面考虑方法正确答案:C18.叙事为主的文章,通常可以根据()来分段。

A.事情发展顺序B.空间方位变化C.事物不同性质D.时间顺序正确答案:A教学韵律感强对仗工整的古诗通常采用()。

A.齐读突出气势B.对读增强节奏感C.角色朗读增强趣味性D.配乐读突出音乐美正确答案:B第三章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口语交际就是听和说的相加。

(×)3. 一次口语交际教学过程通常按照“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模拟交际——拓展延伸”的过程来进行设计。

(√)4. 自述、复述、讲故事、解说等“独白类”的口语交际教学中不一定要让学生互动。

(×)5. 口语交际教学中应重点关注那些爱说、会说的同学,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示。

(×)6. 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既应作为参与者参与交际对话,同时也应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有效的指导。

(√)7.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旦设计好后,课堂上就应按计划进行,不能轻易改动。

(×)8.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并将这三方面分列。

(×)9.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10. 现行教材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大多是紧扣单元专题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一点。

(√)11.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而日常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才能有效地予以训练。

(√)12.交际情境的创设往往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条件和动力。

因此,教师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13.口语交际能力就是在口语交际课中训练出来的。

(×)14.小学语文各板块的教学中都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5.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评价反馈应采取师评与生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

(√)16.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

(√)17.口语交际能力主要由口语表达能力、听话理解能力、语境适应能力、口语交际态度等构成。

(√)18.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听任学生自由说,随意说。

(×)19.培养学生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目标。

(√)20. 口语交际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第四章习作教学设计1指导学生写作,要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2写好看图作文的前提是“看懂图意”。

(√)3小学生习作,不必要求打草稿和修改。

(×)4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作文,属于想象作文。

(×)5.小学阶段习作教学虽然在不同的学段会出现相近的主题,但其目标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6.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

(√)7.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是第二学段的要求。

(×)8. 小学习作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

(×)9. 续编故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0.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第五章综合性语文学习教学设计1单选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整合,主要是指()A.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整合B.学习内容的整合C.学习方式的整合D.学习目标的整合正确答案:A2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知识运用方面主要体现为()。

A.生活常识的综合运用B.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C.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D.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正确答案:D3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时,要注意()。

A.由学习小组商量明确活动的任务分工B.由个人随机选择任务分工c..由教师分配活动的任务D.教师指定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正确答案:A4单选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各学段的要求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