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
3. 能够根据性质判断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化学式和结构;
2. 乙酸的物理性质;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法;
2. 实验检测法;
3. 分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物品:乙酸、乙醇、蓝色底物溶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
2.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乙酸的性质;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乙酸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并探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馈:
1. 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
2. 讨论乙酸的作用和应用。

课堂拓展:
1. 探究乙酸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2. 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方法和讨论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乙酸的性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3)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4)掌握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乙酸的分子结构,学习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学习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难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性质实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问题串引导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醋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醋的主要成分就是醋酸,可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酸。

2.学习新课:(1)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通过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根据甲烷的结构推断乙酸的结构。

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

(2)乙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原因。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具体来说,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石蕊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气泡产生;将醋酸溶液加入到锌粒中,观察气体产生等实验,让学生理解乙酸的酸性性质。

(3)酯化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信息,让学生归纳总结酯化反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酯化反应中涉及到的反应物、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等知识点。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乙酸的结构式和性质;
2. 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
3. 探究乙酸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
4. 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介绍;
2. 乙酸的制备方法;
3. 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4. 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试管、酒精灯、加热器等;
2. 实验试剂:乙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
3. 实验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引入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以及与碱、碳酸氢钠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3. 实验操作:进行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并观察反应产物;
4.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乙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5. 实验验证:进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解释原因;
6. 总结: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情况,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
2. 学生对乙酸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乙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解释能力。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乙酸实验,并进行实施;
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巩固乙酸相关知识。

教案设计者:化学教师Assistant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主题:乙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性质、结构和应用;
难点:乙酸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1)乙酸的化学式:CH3COOH;
(2)乙酸的性质:具有刺鼻味道,可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

2.乙酸的应用:
(1)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或防腐;
(2)作为溶剂,用于乳液、染料等的生产;
(3)作为农药,用于杀虫。

3.乙酸的制备方法:
(1)醋酸法:将乙醇和氧气在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再将乙醛氧化即得乙酸;
(2)乙烷氧化法:将乙烷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乙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学习:学习乙酸的应用;
3.实验: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
4.总结:总结乙酸的性质、应用和制备方法;
5.拓展:探讨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
反馈学生对乙酸的理解,检验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六、作业:
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阅读乙酸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写出自己的看法。

以上为乙酸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乙酸的教案

乙酸的教案

乙酸的教案教案主题:醋的特性及应用——乙酸的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取方法;3. 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出示乙酸和醋的图片或样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

2. 提问:你们平时都在哪些食物或药品中发现过醋?二、乙酸的性质及制取方法(15分钟)1. 介绍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乙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2. 介绍乙酸的制取方法:乙酸的制取方法有发酵法、合成法等,其中,以酒精的自然发酵产生的醋酸含量最高。

三、乙酸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介绍乙酸的主要用途:乙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涂料、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

例如,食品中的醋用于调味、腌制和防腐;乙酸酐在涂料中具有增稠、增亮和抗氧化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乙酸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领域?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乙酸的简单制取实验:将适量的醋饼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轻轻搅拌,观察生成的气体和液体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结论,分析产生气体的物质是什么。

五、归纳总结(5分钟)根据实验观察和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乙酸的特性及应用领域,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回答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制取乙酸,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查找乙酸的更多应用领域,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七、课堂检测与评价(5分钟)布置乙酸相关的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乙酸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乙酸,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对乙酸的特性和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乙酸相关实验的数量和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乙酸(第一课时)教案

乙酸(第一课时)教案

§3-3-2 乙酸学案【学习重难点】1、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及结构和性质的关系2、酯化反应及实质[复习]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乙醇制取乙烯2、乙醇的催化氧化CH3CH2OH --------- CH3CHO-----------CH3COOH一、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二、乙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1)乙酸的色、味、态、挥发性,溶解性(2)乙酸的熔点、沸点(填高或低),推测根据是;冰醋酸可能是什么类型的晶体?,推测根据是。

2、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已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①证明乙酸有酸性;②比较乙酸、碳酸、盐酸酸性的强弱[药品] 镁粉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铜固体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乙酸醋酸钠盐酸氯化钠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实验①实验②归纳乙酸的酸性,并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 乙酸是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例题1]将氢原子、甲基、羟基、羧基四种原子或原子团,两两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物质有()A、1种B、2种C、3种D、4种(2)酯化反应[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第71页,完成以下问题①酯化反应是指。

其特点为,其反应实质为反应②实验3-4中,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作用,药品的添加顺序,具体操作及目的是。

③实验中在加热前往往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采用乙醇过量的目的是;实验中先微热后强热的目的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方法是;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④实验现象为。

⑤反应方程式为[练习]写出下列方程式乙酸与甲醇反应乙酸与乙二醇反应[例题2]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是C34H50O2。

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A.C6H13COOHB.C6H5COOHC.C7H15COOHD. C6H5CH2COOH三、羧酸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相连构成的有机物称为羧酸。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了解乙酸合成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1. 乙酸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合成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乙醇、硫酸、试管、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

2. 化学药品安全实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引出乙酸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入试管中,加热恒温,观察反应过程。

3. 结果分析:观察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讨论乙酸的合成反应。

4. 实验总结:总结乙酸的合成步骤及反应过程。

教学延伸:
1. 讨论不同条件下乙酸合成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

2. 探讨其它方法合成乙酸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

2. 对乙酸合成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跟踪学生对乙酸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乙酸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二)乙酸
一、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乙酸》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第二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这为过渡到乙酸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使用球棍模型或用橡皮泥自制的模型,使学生对有机原子之间的成键规律有了初步认识。

但有机化学容易使学生感觉很复杂很陌生,而且乙酸的酸性学生有这个常识,但作为有机酸如何确定它为几元酸以及如何判断它的酸性强弱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乙酸的酯化反应作为一种新的有机反应,后续教材中还有,本节是第一次接触,让学生去感受此反应的真实存在,以及运用已学过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知识解释此反应作为探究的重点。

因此乙酸作为烃的衍生物典型官能团的代表,是理科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方法培养的良好载体,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
本学段主要是以生活中常见的乙酸来学习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为学习有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2、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酸主要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

3、通过对乙酸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建立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体会学以致用的
科学方法。

3、尝试建立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方式;体验从宏观到微观的学科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逐步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四、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1.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2.学生对于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调味品有着浓厚兴趣;
3.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并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乙酸的新知识;
4.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

5.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方法
七.教具:
学生用球棍模型、教师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
【实验药品】 Mg粉、 Na2CO3粉末;酚酞溶液、石蕊溶液;1mol/L乙酸、
NaOH溶液、CuSO4溶液;无水乙醇、无水乙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熏醋实物,生鸡蛋。

【实验仪器】试管、点滴板、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镊子、大烧杯、量筒、铁架台、带橡胶塞的导管、酒精灯、火柴。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
2.酯化反应实质:羧酸断(羧基上)羟基,醇断(羟基上)氢。

九.教学过程:
十、教学流程图
十一、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心理状况。

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设计1. 直观演示:利用演示实验、球棍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课本并思考学案中的问题,查询有关醋酸的用途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