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实例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
主讲人:王桃
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投资单位在确认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了减值。
在判断该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的大小关系。
【例题】甲公司2010年6月30日购入乙公司的股权60%,支付银行存款1100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0 0万元,9月25日收到现金股利100万元。
2011年3月2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10年的现金股利200万元,要求写出相关的会计处理。
【解析】2010年6月30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
应收股利 100
贷:银行存款 1100
2010年9月2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0
2011年3月2日:
借:应收股利(200*60%)120
贷:投资收益 120
此时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的,假设当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2000万元,则甲公司享有的份额是2000*60%=120 0(万元),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00<1200,则没有减值;如果当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1500万元,则享有的份额是1500*60%=9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 00>900,则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即: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是指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公司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和原则。
本文将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长期股权投资准备计提的背景与概念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在没有控制对方企业的同时,持有其他企业的股权。
因为受到公司经营环境、行业发展或者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动,因此需要进行减值准备计提。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根据相关规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型和成本模型两种方法。
1. 公允价值模型公允价值模型是指根据估计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并根据估计的公允价值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估计公允价值:根据市场价格和评估师意见等多种信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估计,得出其公允价值。
(2)计算减值准备: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定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
(3)确认减值准备:根据审慎性原则,将计算得出的减值准备金额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2. 成本模型成本模型是指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计量,并在其发生减值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准备。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减值准备: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计算出减值准备的金额。
(2)确认减值准备:根据审慎性原则,将计算得出的减值准备金额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三、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公司经营状况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因素,公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分析潜在的减值风险。
2. 定期评估减值风险: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重新评估,了解其价值变动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减值准备计提。
会计实务: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的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应当将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溢,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ABC公司2007年1月1日对甲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为900000元,ABC公司持有甲企业的股份为300000股,并按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同年10月5日,由于甲企业所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企业资产损失严重,并难有恢复的可能,使股票市价下跌为每股2元。
ABC公司提取该项投资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应提减值准备=900000-2×300000=3000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000.00。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对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资产减值过程中的管理和决策,以实现资产减值对企业盈余的影响最小化。
下面列举了十个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1. 银行信贷资产减值管理: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面临着借款人违约的风险,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对贷款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金,以保证银行的盈余稳定。
2. 公司固定资产减值管理: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需要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和盈余的稳定。
3. 证券投资减值管理:企业在证券投资中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和投资标的的经营情况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证券投资减值准备,以实现对盈余的管理。
4. 商誉减值管理:企业在合并收购中形成的商誉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盈余的稳定。
5. 高风险行业资产减值管理:在高风险行业,企业的资产风险较大,需要加强资产减值管理,及时识别和计提减值准备,以保护企业的盈余。
6.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管理: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中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减值测试,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管理盈余。
7. 存货减值管理:企业在存货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存货减值测试,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盈余的准确反映。
8. 不动产投资减值管理:企业在不动产投资中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动和租金收益等因素进行减值测试,计提不动产投资减值准备,以保护企业盈余。
9. 长期债权减值管理:企业在持有长期债权时需要根据债权方的还款能力进行减值测试,计提长期债权减值准备,以保障企业盈余的稳定。
10. 资产组合减值管理:企业在资产组合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整体减值测试,计提资产组合减值准备,以实现对盈余的管理。
这些案例都是实际业务中常见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情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合理应用相关减值管理方法,以实现盈余的稳定和风险的控制。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案例

[案例]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 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001年末该公司部分固定资产有关资料及会计处理情况是:1.设备A:账面原值40万元,累计折旧4万元,减值准备为零,该设备生产的产品为大量的不合格品。
大华公司按设备资产净值补提减值准备36万元。
2.设备B:账面原值10万元,累计折旧零,减值准备零,该设备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经认定其转让价值为1万元。
大华公司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3.设备C:账面原值200万元,累计折旧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50万元,该设备上年度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大华公司本年度又计提累计折旧2万元。
4.设备以账面原值 30万元,累计折旧3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2万元,该设备未发现减值迹象。
大华公司从谨慎原则出发,从本年度起每年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
[案例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1.对于设备A,当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产生大量不合格品时,企业应当计提全额减值准备。
该设备的固定资产原值40万元,已提累计折旧4万元,净值为36万元,所以大华公司补提 36万元的减值准备是正确的。
2.对于设备B,只有当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情况下,方可计提全额准备,而大华公司的该设备虽然由于闲置不用已无使用价值,但仍有转让价值1万元,因此,不符合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大华公司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将会使企业的费用多计、利润少计、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减。
应冲回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同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3.对于设备C,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遭受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时,应在按规定程序核准报废处理前,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而且在对资产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后不再计提折旧,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大华公司不仅未对此设备进行处理,反而计提了2万元的累计折旧。
案例分析会计准则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案例分析会计准则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实务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a6a6f0410a6f524ccbf8599.png)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案例分析会计准则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会计实务优质
文档]
案例分析会计准则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记录表明该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帐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已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例、ABC公司2007年1月1日以83000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一批,债券面值80000元,票面利率12%,另付相关税费1000元。
ABC公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008年12月31日因甲公司经营出现异常。
ABC公司预计难以及时收到利息。
根据当前掌握的资料,对债券现金流量作了估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71540元,对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如下:
根据题中的条件,债券溢价发行,通过计算可得实际利率为10.66%,2008年摊余成本为82640元,为些确认减值损失为111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1100.00。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一)华新水泥(600801)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泥生产的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A股)2003——2008之后,该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计提长期资资产减值转回总额为53,577,099元,而该年利润总额为81,377,760元,资产减值转回金额占利润总额的65.84℅,而05年该公司的利润恰好达到历年利润的低谷,可见该公司有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来增加利润。
其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41,167,266元,占利润总额的50.59℅,且达到03和04年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一半以上,而06年新准则即将出台,此后长期资产减值将不能再转回,因此不能排除该公司在利用新准则出台之前的机会大量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嫌疑。
在完全排除资产减值影响之后,该公司03——08年利润总额波动剧烈,而在加入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之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的波动趋于平缓一些,即该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动机比较明显。
(二)S*ST集琦(000750)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该公司于1993年改制成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西医药行业和桂林市首家上市公司。
我们选取了该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备,而从07年开始计提很少,甚至几乎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说明自新《资产减值》准致这两年亏损加剧。
而后在2006年又大额转回减值准备,转回的减值金额达当年利润总额的1.5倍。
这样一提一转,使得这家公司在2006年扭亏,避免被退市。
其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和扭亏的动机明显。
小结从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以下结论:1、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通过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与准则要求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与准则要求解析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是一项重要的资产项目。
由于股权投资是与其他公司的经营活动相关的,因此其价值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行情、经济环境等。
当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有较大担忧时,就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以反映该投资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就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与准则要求进行详细解析。
一、减值准备计提方法1.按个别减值法计提减值准备。
个别减值法是指对每个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进行单独评估,当发现特定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个别减值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精确地反映每个股权投资的实际价值,但其缺点是计算复杂,工作量较大。
2.按组合减值法计提减值准备。
组合减值法是指对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计算其整体的减值准备。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计算工作量,但无法反映个别投资项目的实际价值。
3.按公允价值模型计提减值准备。
按公允价值模型计提减值准备是指根据市场价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计价,从而计算出其公允价值。
当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就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这种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价值,但需要可靠的市场数据支持。
二、准则要求解析1.国际准则要求。
根据国际准则,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计提,企业应当根据公允价值模型进行估值,并根据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
在计提减值准备时,企业应当采用持续计量模型,即在每个报告期结束时重新评估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并相应计提减值准备。
2.中国准则要求。
根据中国准则,企业在减值计提时,应当根据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评估。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应该基于合理的假设和可靠的市场数据进行计算。
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三、案例分析以某公司投资的B公司为例,假设该长期股权投资项持有金额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也为1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实例
可收回金额=3×100,000=300,000(元) 应提减值准备 =700,000—300,000=40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400,0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兴隆公司 400,0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实例
承前例,新华公司上述对兴隆公司长期股 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市价又回升至每股4 元。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 值》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后,不得转回。
应冲回的减Leabharlann 准备 =300,000-400,000=-100,000(元)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兴隆企业 1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00,000
退出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实例
【例1】新华公司2000年1月1日对兴隆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系以银行存款 购买取得的)的账面价值为700,000元,持有兴 隆公司的股份为100,000股,并按权益法核算。 同年8月10日,由于兴隆公司所在地区发生洪水, 企业的资产被冲毁,大部分资产损失严重,并 难有恢复的可能,使其股票市价下跌为每股 3元。 新华公司提取该项投资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