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试题A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2006级物理化学I-1期末试题-A_answer_

四川大学2006级物理化学I-1期末试题-A_answer_

x 甲苯 = 0.629
Δmix H = 0
(2)
∑ Δmix S = −R nB ln xB = - 8.314×(1.282×ln0.371+2.174×ln0.629)=18.95 J.K-1 (2)
五.(14 分)已知水在 298.2K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 3168Pa, 水和水蒸气的恒压摩尔热容分
别为 Cp,m (l) = 75.3 J ⋅ K−1 ⋅ mol-1 ,Cp,m (g) = 33.6 J ⋅ K−1 ⋅ mol-1 ,水在其正常沸点时的摩尔蒸发焓 ΔvapHm =40.64kJ.mol-1。计算 298.2K,pӨ 下 1mol 水的蒸发过程 ΔH、ΔS 和 ΔG,并判断过 程能否自动进行。
温度
a
b
2300
2000
1930
4
1800
1800
1600 2
3
6
1548 1400
0
BaO
5 32 50 65 BaO·La2O3 w%→
7
100 La2O3
(1) 列表注明各相区稳定存在的相态和条件自由度 f *;
时间
(2) 画出组成为 a 和 b 的熔化物从 2400 ℃冷却到 1400 ℃的步冷曲线;
⎛ ∂V ⎞
(A)
⎜ ⎝
∂nB
⎟ ⎠T , p,nC
⎛ ∂S ⎞
(B)
⎜ ⎝
∂nB
⎟ ⎠T , p,nC
(C)
⎛ ⎜ ⎝
∂μC ∂nB
⎞ ⎟ ⎠T , p,nC
(D)
⎛ ⎜ ⎝
∂CV ∂nB
⎞ ⎟ ⎠T , p,nC
4. 大多数不发生缔合的液体在正常沸点时的摩尔气化熵为 A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考研真题2006—2008年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考研真题2006—2008年

路电流 I&1 、 I&2 、 I&3 和电压U&AB 、U&BD 。
sM
B
A
+
R i1 * L1
i2
i3
M*
u
L2
C
− D
[图 11]
sL4
R1 +
U(s) −
sL5
I(s)
R3
R2
[图 12]
十二、(18 分)电路如图 12 所示。以支路 3、4、5 为树支。(1)画出电路的有向图; (2)写出基本回路矩阵;(3)写出基本割集矩阵;(4)写出支路阻抗矩阵;(5)写出回 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注:以参数的下标作为支路的编号)
共 3 页,第 1 页
五、(12 分)在图 5 电路中,已知 I1=5A, I 2 = 5 2A ,U=220V,R=5Ω,R2 = xL,试
求, I 、 xC 、 xL 及 R2。
.
I
R
.
I2
+
.
I1
R2
.
U
jXC
jXL

ε(t)
R1
mA 1kΩ
线性 电阻 网络
R2 a
1kΩ
iC
C
b
iL
R
L
[图 5]
示电路中为对称三相电路,
A
已知线电压U&AB = 380∠30°V ,
20Ω
+
I&B = 10 3∠ −150°A ,则
uS

电流 I&AB =
A,
1H
30Ω
Z
a
b
B
I&B

独家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6-10年真题

独家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6-10年真题

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A)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高分子化学部分:一、回答下列问题(35分,每题5分)1请写出萘-钠/THF引发体系引发苯乙烯聚合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此体系是否为活性聚合体系?所得到的聚苯乙烯分子量如何计算,写出表达式。

2请写出BPO引发MMA自由基聚合各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偶合终止、歧化终止)方程式。

已知MMA以歧化终止为主,请你根据所写的基元反应方程式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

3自由基聚合出现自动加速现象时,聚合速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聚合物分子量是增加还是减少?自由基寿命是增加还是减少?4阳离子聚合的特点是什么?请写出BF3/H2O引发体系引发异丁烯聚合时,链增长末端与反离子碎片结合终止的反应方程式。

5请写出3-甲基-1-丁烯在低温下阳离子聚合的可能结构。

6请用平面锯齿结构及费歇尔投影式表达全同聚丙烯的结构。

7 两单体M1、M2共聚合时,r1=0.4; r2=0.6, 比较两单体的相对活性。

二、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合成反应式(选做三题)(15分,每题五分)1 尼龙-6,62 丁腈橡胶3 聚乙烯醇4 聚环氧乙烷5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三、已知两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的竞聚率为r1=0.52, r2=0.46, 试画出共聚物组成曲线,说明应采取何种措施方可使产物的组成控制在要求的F1=0.50,并得到组成均一的产物。

(10分)四、用1摩尔的己二酸与1摩尔的己二胺反应制备尼龙-6,6。

若欲制得聚合度为100的缩聚物,试求体系中所允许的水的残留分数是多少?以及相应的反应程度是多少?已知平衡常数K=280。

(15分)高分子物理部分: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高聚物共混物的聚集态结构的主要特点。

2.玻璃态高聚物在外力下发生强迫高弹形变的原因和条件。

3.PVC : δ=10.98(卡/cm3)1/2,CI 2 CH 2 :δ=9.73(卡/cm3)1/2两者为何不相容?4.聚合物熔体大多数属于哪种非牛顿流体?其主要特点是什么?5.简述分子量对Tg 和T f 的影响。

2006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已整理)

2006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已整理)

2006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 A )。

A.统一管理B.批准C.审批D.核定2. 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C )。

A.统计人员只要自己不弄虚作假,对下级报来的统计资料原原本本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统计资料报送上级,就可以不对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B.统计人员对领导人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不能拒绝、抵制,但应当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C.统计人员对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负有保密义务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3.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B )。

A.国家统计局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地市级统计局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4. 统计人员有权( B )。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5. 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数据的来源有错误,便亲自动手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C )。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B.行政监督行为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6. 统计行政诉讼是( B )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B.人民法院C.法制部门D.监察部门7. 统计执法检查中,在时间上无规律的突击性检查称为( B )。

A.全面检查B.临时检查C.重点抽查D.单独检查8.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 C )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9. 国家统计数据以( B )数据为准。

A.国务院公布的B.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最先公布的部门公布的D.主管部门公布的10. 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C )。

2006结晶学与矿物学真题A(带答案)

2006结晶学与矿物学真题A(带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试题名称:矿物学部分试题编号:411一、名词及符号解释并举例:(每题6分,30分)1.类质同象与同质多象晶体形成时,其结构中本应全部由某种原子或离子占有的等效位置部分地被它种类类似的质点所代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不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Zn,Fe)S 在不同的温度、压力和介质浓度等物理化学条件下,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形成不同结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Al2SiO52.解理与裂开当矿物晶体遭受超过其弹性极限的外力作用时,矿物晶格便沿着一定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的平面,这种定向破裂的特性称为解理,破裂形成的一系列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裂开(裂理)是指矿物晶体遭受外力作用时,有时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但并非晶格本身薄弱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这种平面称裂开面。

3.晶体常数与晶胞参数在晶体的坐标系统中,轴单位a0,b0,c0和轴角α,β,γ确切地反映了晶体结构中晶胞(即平行六面体)的大小和形状,是晶体结构研究的重要参数,称为晶胞参数。

根据晶体宏观对称特点确定的晶体坐标系统的轴率a:b:c和轴角α,β,γ称为晶体常数。

由晶体常数可以获得晶体中晶胞的形状,但不能知道其确切大小。

4.晶体与双晶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而形成格子构造的固体。

双晶又称孪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其结晶学取向彼此呈现为一定对称关系的规律连生体。

5.2H与4/mmm2H是一种多型符号,2代表一个重复周期内结构单元层为两层,H代表六方晶系。

4/mmm 是对称型的国际符号,一序位为L4和P的法线,二序位为L2和P的法线,三序位为L2和P的法线,其对称型为L44L25PC。

二、填空题(直接在空格上填写,每空1分,共计40分)1.晶体外部主要对称要素有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

(外部:平移轴、螺旋轴、滑移面)2. {100}单形在等轴晶系中为立方体单形,在四方晶系中为四方柱单形,在斜方晶系中为平行双面单形。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6-10年真题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6-10年真题
2.典型乳液聚合的特点是持续反应速度快,反应产物分子量高。在大多数本体聚合中又常出现反应速度变快,分子量增大的现象。试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比较其异同。(5分)
3.阳离子聚合速率为什么高于自由基聚合速率?(3分)
4.可否选用甲醇为环氧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的终止剂?说明理由。(3分)
5.阴离子聚合为什么可以实现活性聚合?(3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氯乙烯聚合时选用AIBN(t1/2=4.8h)和ABVN(t1/2=0.8h)组成的引发体系,目的是(1)。
2.单体能否聚合须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考虑。在无引发剂和一般温度、压力的条件下,乙烯和丙烯不能聚合,这属于(2)问题。而α-甲基苯乙烯在100℃下不加压力就无法聚合,这属于(3)问题。
3.PVC:δ=10.98(卡/cm3)1/2,CI2CH2:δ=9.73(卡/cm3)1/2两者为何不相容?
4.聚合物熔体大多数属于哪种非牛顿流体?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5.简述分子量对Tg和Tf的影响。
六、高聚物结晶的微观结构主要有哪些特点?从化学结构上分析说明非填充硫化NR的拉伸强度大于非填充硫化SBR的根本原因。(10分)
A.提高聚合度 B.提高反应速度 C.简化生产工艺。
9.下聚合物热降解时,单体收率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异丁烯、聚丁二烯、聚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二烯、聚异丁烯、聚乙烯
C.聚异丁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丁二烯
D.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异丁烯
10.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是( ),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
A.终止聚合反应;B.调节分子量;C.调节聚合物的端基结构
3.苯乙烯在60-100℃进行乳液聚合,引发剂可以选用()

2006年全国数学建模A题题目和优秀论文赏析

2006年全国数学建模A题题目和优秀论文赏析

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对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A题:出版社的资源配置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

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完成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作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资源配置是总社每年进行的重要决策,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

由于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通常是不完全的,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这种情况下的决策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本题附录中给出了该出版社所掌握的一些数据资料,请你们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提出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分配方案,向出版社提供有益的建议。

[附录]附件1:问卷调查表;附件2:问卷调查数据(五年);附件3:各课程计划及实际销售数据表(5年);附件4:各课程计划申请或实际获得的书号数列表(6年);附件5:9个分社人力资源细目。

出版社的资源优化配置摘要本文针对出版社资源分配问题,在满足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目标的前提下,以量化分析为基础,对出版社的资源进行优化合理的分配。

首先,对题目给出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以学科为基本单位,从市场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三项指标来综合考虑总的效益。

根据盈利和销售额的同一性,预测出06年的实际销售额。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项指标的权重,将所得数据归一化得到最后的分社的综合排名。

2006年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认证考试 国际商务单证基础理论与知识试题(A)(考试时间:6月18日上午9

2006年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认证考试 国际商务单证基础理论与知识试题(A)(考试时间:6月18日上午9

A.含定金价
含 佣 金价
B 含预付款价 C .含折扣价
A.买 方可凭保 险单 及有关载货船 舶沉没的证 明到保险公
司 索赔
B .买方不 可向保 险公司索赔 1 .根据 我国 “ 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规定 ,“ 2 海 一切险”包
括 ( ) C. 买 方 向 卖 方 索 赔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 — — 2 题 : 9 1
2 0 年 8 1日,北京 A公司向美国 B公司发出一份传 真 05 月
(8月 1日传 真”,要求从 B公司购买美国华盛顿州苹果 3 0 “ ) 00
公吨 ,溢短装 5 ,单价每公 吨 8 0美元 ,F % 0 OB西雅 图,装运
0 因合 同引起的所有争 卖方将 2 0台计算机装船并获得信用证要 求的提单 、保险单 、 期 为同年 1 月 ,目的地为 中国天津新港 , 0 发票等单据后 ,即到该法 国议付行议付。经审查 ,单证相符 , 银行 即将 货款议付给 卖方。 与此 同时 , 载货船 离开马赛 港 1 天 0 后, 由于在航行途中遇上特大暴雨和暗礁 , 货船 及货物全部沉 议提交 中国国际经济 贸易仲裁 委员会在北京仲裁 , 月 1 8 5日复 到有效 。 B公司收到传 真后 , 8月 1 于 0日回 电并 附上 B公司一方签
8 在 采用海运 集装箱出 口货物时 , . 如果卖方想提前转移风险 并提早取得运输单据 ,根据 《 0 0 2 0 通则 》 ,以下比 F OB术
2 .信用证未规定交单期 ,出口商交单应在信 用证效期 内但 不
得 晚 于 提 单 签 发 日后 (
A. 5天 B. 1 0天
语更为有利的贸易术语是 ( )
2 0 年 1 月 , 国某公司( 01 0 法 卖方) 中国某公司( 与 买方) 在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院本科生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 、判断题(本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1. 多重共线性(但不是完全的共线性)不会影响参数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但会导致估计量的非有效性。

( )2. 当模型中存在异方差时,加权最小二乘(WLS )估计量具有有效性,因此WLS 估计量的方差小于OLS 估计量的方差。

( )3. 如果一个原假设(null hypothesis )不被拒绝,它就是真实的。

( )4. 模型中没有常数项时,对于m 个类别的定性变量可以引入m 个虚拟变量。

( )5. 如果一个方程不可识别,2SLS 是不适用的。

( )二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1. 下列关于可决系数R 2的陈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可决系数总是介于0到1之间。

B .调整的可决系数可能会小于0。

C .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a+b x + u 中,可决系数即是x 与y 相关系数的平方。

D .可决系数体现了解释变量解释被解释变量的程度。

2.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下列关于样本回归线的陈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解释变量的均值与被解释变量的均值肯定落在回归线上。

B .残差的均值总是为0。

C .被解释变量的均值肯定等于其拟合值的均值。

D .每个解释变量与残差的乘积和都为0。

3. 下列关于时间序列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AR 模型的自相关函数呈拖尾特征。

B .MA 模型的偏自相关函数呈拖尾特征。

C .对于一个时间序列,其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必定有一个是拖尾的。

D .在MA(q)模型中,冲击项对观测变量的影响只会持续q 期。

4. 检验如下命题:失业率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

模型形式为:dinf=a+b*unem +u ,其中dinf 表示通货膨胀率的差分变量,unem 表示失业率。

给定5%的检验水平,根据如下估计结果判断下面哪个论述是正确的。

( )A .原假设:b ≤0;备择假设:b>0。

t 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4*2=0.08,接受原假设。

B .原假设:b ≥0;备择假设:b<0。

t 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4*2=0.08,接受原假设。

C .原假设:b ≤0;备择假设:b>0。

t 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4/2=0.02,拒绝原假设。

D .原假设:b ≥0;备择假设:b<0。

t 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4/2=0.02,拒绝原假设。

5. 当模型中存在一阶自相关问题时,下面对于一阶自相关系数的估计方法中哪种不正确。

( )A .用残差对其一阶滞后回归,一阶滞后的参数估计量作为一阶自相关系数的估计量。

B .通过DW 统计量来计算,即ρ=1-DW/2。

C .直接计算残差与其一阶滞后的简单相关系数。

D .用被解释变量与其一阶滞后回归,一阶滞后的参数估计量作为一阶自相关系数的估计量。

三 、分析题(本题共 20 分)利用世界102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教育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模型设定如下:012345ln()ln()ln()ln()12GDP Educ K L Dum Dum u ββββββ=++++++其中,GDP 为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Educ 为教育投入(单位:亿美元)、K为资本(单位:亿美元)、L 为劳动力(单位:亿人)。

Dum1和Dum2为虚拟变量。

如果是中等收入国家,Dum1=1,否则为0;如果是高收入国家,Dum2=1,否则为0。

Ln 表示对变量取自然对数。

回归结果如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t 统计量,Se 表示回归标准差)。

ln() 1.250.29ln()0.14ln()0.58ln()0.1410.402GDP Educ K L Dum Dum e =-++++++ (6.43) (4.62) (11.75) (-4.40) (1.68) (2.81)R 2=0.99,Se=0.20请回答如下问题:1. 解释ln(Educ)的参数估计量0.29的经济含义。

2. 计算β1的置信区间估计(置信度0.95)。

3. 如果将Dum1和Dum2重新定义如下:如果是中等收入国家,Dum1=1,否则为0;如果是低收入国家,Dum2=1,否则为0。

根据参数的经济含义重新写出模型的回归结果(只写出参数估计量)。

4.四 、分析题(本题共 10 分)考虑如下模型:u male yngkid age age educ totwrk sleep +++++++=65243210βββββββ 其中,sleep 代表每周睡眠小时数,totwrk 代表每周工作小时数,educ 代表受教育的年限,age 代表年龄,yngkid 代表未成年孩子的个数,male 代表男性。

1. 写出一个允许u 的方差随着男女性别变化而变化的模型。

u 的方差假设不依赖于其它的因素。

2. 在问题(1)中,如果模型中斜率的参数估计量为–28849.6,其 t 值为–1.06,那么估计的u 的方差是男性高还是女性高?这种差异显著吗?五 、分析题(本题共 15 分)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 )估计模型,结果分别如下。

OLS 估计结果:10.2760.2580.046 4.959t t t tW P P V -=+++ 924.02=R 12.6930.2320.5540.2470.064t t t t t P W X M M -=+-++ 982.02=R TSLS 估计结果:10.2720.2570.046 4.966t t t tW P P V -=+++ 920.02=R 12.6860.2330.5440.2460.046t t t t t P W X M M -=+-++ 981.02=R 其中tt t t X M P W 和,,分别是受益,价格,进口价格以及劳动生产力的百分率变化(所有的百分率变化,均相对于上一年而言),而t V 代表未填补的职位空缺率(相对于职工总人数的百分率)。

“由于OLS 和2SLS 结果基本相同,故2SLS 是无意义的。

”对此加以评论。

六 、分析题(本题共 20 分)对我国1952~200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GDP )建立ARIMA 模型,模型估计结果如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t 统计量):12dln()0.060.55dln()0.41dln()t t t tRGDP RGDP RGDP e --=+ - + (6.16) (4.15) (-3.13)R 2=0.31, Se = 0.07, Q (12) = 2.97其中,dln(RGDP)表示RGDP的自然对数的差分。

1.计算我国1952~2002期间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

2.dln(RGDP)是平稳序列吗?3.这一模型的拟合是否充分?( =0.05)4.描述dln(RGDP)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的变化规律。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A 卷)一、 判断题(每个3分,共15分)【答案】 ⨯ ⨯ ⨯ √ √二、 选择题(每个4分,共20分)【答案】 A B C D D三、 分析题(共20分)1.(4分)教育投入每增长1%,GDP 增长0.29%。

2.(4分)标准差为0.29/4.62=0.06;96个自由度的t 分布(或正态分布)的0.025分位数为1.96。

因此,置信区间为[0.29-1.96*0.06,0.29+1.96*0.06],即[0.17,0.41]。

3.(5分)根据参数的含义可以得到新模型的估计结果:ln()0.850.29ln()0.14ln()0.58ln()0.2610.402GDP Educ K L Dum Dum e =-+++--+4.(7分)由回归标准差se=SSE/(N-k-1),可得残差平方和SSE=1.92; 由R2可得总离差平方SST=192和回归平方和SSR=190.08。

再由F 统计量的公式F=(SSR/k)/[SST/(n-k-1)],可得F=19.01。

四、 分析题(共10分)1.(5分)01(|,,,,)(|)Var u totwrk educ age yngkid male Var u male male δδ==+2.(5分)估计参数为负值,所以男性的方差比女性大。

但这种差异不显著。

五、 分析题(共15分)联立方程模型不可以用OLS 估计,因为会有联立方程偏倚,所以2SLS 是修正这种偏倚必要的方法。

OLS 和2SLS 结果基本相同,是因为联立方程中的随机干扰项和解释变量间的相关度不大。

2SLS 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2SLS 中第一阶段中的替代变量找的好不好,若R2在第一阶段回归中很低,则表明第一阶段中的Y 的拟合值并不能代表Y,也就是说Y 的拟合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变量,这时,2SLS 是没有意义的。

六、 分析题(共20分)1. (5分)平均增长率为:0.06/(1-0.55+0.41)=0.07。

2. (5分)计算AR(2)的特征根,分别为0.78 + 1.48i 和0.78 - 1.48i 。

均落在单位圆之外,故平稳。

3. (5分)Q(12)~χ2(10),临界值为18.31。

2.97<18.31,因此残差项为白噪声过程,模型拟合充分。

4. (5分)由于AR(2)的特征根为复数根,且过程平稳。

因此其自相关函数呈震荡式的弦函数衰减,偏自相关函数呈2阶截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