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地理知识: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区别

合集下载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区别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区别

概念区别: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图1 2.雅丹地貌:(Yadang Landform)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广义雅丹地貌是指发育在时代不同的各种岩性上!由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垄岗状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已等同于风蚀地貌!成为风蚀地貌的别称或代名词。

[7]图2一、形成条件上的区别1.雅丹地貌:①岩性条件: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夏训诚认为具有泥岩和砂岩互层的河湖相沉积物,泥岩层内发育有便于侵蚀的水平与垂直节理。

②环境条件: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 mm,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③动力条件:雅丹分布于极端干旱区,风力作用是其主要外动力。

大多数学者认为单一风向的强风是雅丹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部分雅丹的形成是由2组风向相反的风况所致。

[1]2.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由砂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经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

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岩(含砂砾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

红色是沉积岩形成丹崖的前提之一。

所谓红色,一是指岩石本身的颜色,不只是其风化壳的颜色。

二是指含有红色色调的颜色都称为红色,包括红、褐、紫、橙、褐黄、灰紫,等。

三是指宏观颜色,不管红层盆地中的岩石是否含有白、灰、绿、黄、黑,等其他颜色,只要仍以红色为主,人们视觉感观上是红色就可以了。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分别是: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

黄土地貌:土状堆积物,多因流水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破碎,似千疮百孔。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广东福建丹霞山为典型。

雅丹地貌: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由强大的定向风吹蚀和古河流侵蚀形成。

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
沙丘地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新月形沙丘、沙丘链、沙垄、沙地等等。

海岸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海蚀平面等等。

冰川地兒: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如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冰碳湖、冰碳丘陵等等。

火山地貌: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

地貌类型是指陆地表面形态特征的归纳。

成因多是风力的鼓吹,流水的冲击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的破坏过程。

同类型地貌其特征多近似,不同类型,差异也显著。

喀斯特、丹霞、雅丹地貌区别与分析

喀斯特、丹霞、雅丹地貌区别与分析

读书笔记---关于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比较与总结暑假在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时,在该杂志期刊简要的介绍了这三种地貌,在这本书的介绍上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体现,没有能够系统的对这三种地貌进行比较,以及对这三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阐述。

加之自己在对这三种地貌的了解甚少,同时看到这本杂志上的唯美图片,于是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三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形成的时间等方面的知识。

虽然这三种地貌在大一的《自然地理学》上就有过介绍,但是自己觉得还是不够深入,在自然地理学上主要是对喀斯特地貌作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对另外两种地貌就没有详细的阐述,在这我想通过自己的仅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自己的其的理解进行区分。

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这三地貌的特点。

一.喀斯特地貌1.1喀斯特地貌的定义: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1.2喀斯特地貌的起源:“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

(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

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

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

1.3化学原理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

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

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

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

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1.4喀斯特地形分类 :(1) 按其发育演化1.4.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地形地貌类型有哪些

地形地貌类型有哪些

地貌类型七大地形:1、黄土地貌黄土地貌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我国黄土集中分布范围:北起长城,南界秦岭,西从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地理上称为黄土高原。

2、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近代喀斯特研究得名于此。

3、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广东福建丹霞山为典型。

4、雅丹地貌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

是由强大的定向风吹蚀和古河流侵蚀形成。

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典型。

5、沙漠、沙丘地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新月形沙丘、沙丘链、沙垄、沙地。

6、冰川地形地貌在我国中西部高山区地带生长发育的当代冰川,按其主题活动状况可分成二种:大陆性冰川(或称冷冰川)、海洋性冰川(或称暖冰川)。

大陆性冰川受干躁大陆性气候危害,冰温很低,冰舌表层下列的主题活动层温度为-1℃到-10℃,冰内与冰下消溶较差,融水量小,冰流速率低,冰川溶蚀和运送工作能力较弱。

海洋性冰川生长发育地域降雨丰富多彩,冰舌处冰温贴近O℃,冰内和冰下消溶明显,冰川流动性速率大,冰川溶蚀和运送工作能力强。

7、沙尘地形地貌青海省严寒旱灾,坐落于西风带范围内,全年度风靡高处西风,风速强劲。

风蚀地貌以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方式普遍遍布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区,以冷湖一带更为典型性。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和联系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和联系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都是侵蚀作用形成的。

区别:雅丹地貌:垄岗状、流线形、覆舟形、断柜状;无特定颜色,取决于原始沉积物的颜色。

丹霞地貌:绝壁断崖和柱状、宫殿状、巷谷式;主要为红色岩层。

1
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2
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这一专业名词自斯文赫定自1903年正式提出,并为地学工作者逐渐接受,进行研究以来,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该事件后来入选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区别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区别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区别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在于分布地方和形成的方式不一样,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由流水作用形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在于分布地方和形成的方式不一样,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

雅丹和丹霞地貌都属于大自然的杰作,属于鬼斧神工的作品,是大自然力量的表达,主要是流体力学的作用,一个是由于空气流动导致的,也称“风蚀雅丹〞,一个是水流动带来的,也称“水蚀丹霞〞,都具有极强的欣赏性,从一个地方的地貌,可以知道这个地方过去的自然形态,这是我们旅游者可以获得的额外只是。

大自然的奇妙,我们经常听到“水滴石穿〞的故事,也听到过关于诗仙李白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其实都是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什么目的都能实现的,而丹霞和雅丹地貌就完全是靠时间来实现的,是常年累月的刮风和流水带来的神奇效果,这是大自然用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给我们做讲解,坚持的意义。

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四种地貌类型

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四种地貌类型

听过龙脊谷么?是雅丹地貌吗?在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一个叫“龙脊谷”的地方,让人们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地貌有了一种新认识和新体验。

从外表上看,龙脊谷蜿蜒如龙,甚至还有龙的“脊背”,虽然形似雅丹地貌但又不能被称之为雅丹地貌。

龙脊谷有平行排列的“槽”和“垄”,凹陷下去的是“槽”,凸起来的是“垄”。

这是由于岩石的岩性差异所形成的。

此外,不同岩层的多种色彩,还为龙脊谷披上了一件五彩的衣裳,构成了一幅天然立体的画卷。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名字非常像,所有很多同学傻傻分不清楚。

简单理解:丹霞地貌的特点红色,一般湿润区比较多;雅丹地貌不强调颜色,一种干旱地区的风蚀地貌。

在地理学习中,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是最常见的四种地貌类型,这些典型的地貌景观有哪些呢?它们之间有哪些差异呢?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来看吧。

一、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2.喀斯特地貌分布、特点及成因3.地表卡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1)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①气候特点: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

②地貌特点: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地,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发育。

(2)大窝凼在基建方面的优势:大窝凼是天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洼地,接近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造型,工程开挖量小。

(3)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

二、河流地貌河流地貌的类型、分布及特点:三、风沙地貌风沙地貌的类型、分布及特点四、海岸地貌1.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分布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孔子曾经曰过的:“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岩石地貌类型之一。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

以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

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

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2、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

③ 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总面积达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备地理知识: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区别
你知道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一、丹霞地貌澳大利亚的丹霞地貌以一种更为震撼、简洁的方式凸显在大地上---艾尔斯巨石。

我们可能都熟悉这个巨大而神秘的岩石,但是你知道它的的确确属于丹霞地貌吗?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广东韶关丹霞地貌,被大多数地理学者接受的丹霞地貌的定义。

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丹霞地貌的成因:丹霞地貌先是沉积形成的红色砂岩或砾岩,后来随着地壳的抬升,岩层断裂,裸露出地表,长年受流水、风、生物等的侵蚀,崩塌后形成了丹霞地貌。

(流水、侵蚀、重力共同作用)
全球的丹霞地貌中,中国分布的范围最广,除我国外,世界上还有美国、中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比较著名或较有特点的丹霞地貌,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羚羊峡谷,还有西部犹他州境内的锡安、犹他州峡谷等著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二、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的成因: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其实是不同的。

雅丹地貌是干燥环境下,湖积或平原干燥龟裂,定向风沿着龟裂面不断吹蚀,裂隙扩大形成沟槽。

一般形成峰林、峰从孤峰城堡等景观。

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统称为风蚀垄槽)的地貌组合。

三、喀斯特地貌
③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喀斯特地貌是发育在可溶性岩石(主要包括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等)上,以水蚀作用为主的地貌。

经过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堆积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可细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从、孤峰平原(桂林)、坡立谷、天坑等
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暗河等区别:
一、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的主要区别:
①气候背景不同:丹霞地貌多分布在湿热的环境下,雅丹地貌多分布在干燥环境下。

②所受主要的外力作用不同:丹霞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主要靠垂直节理发育和外力侵蚀、风化作用形成。

雅丹地貌主要受风蚀作用。

二、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区别:
①基岩不同:丹霞地貌主要基岩为红色碎屑岩(砾岩、砂岩等),喀斯特地貌主要基岩为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

②所受主要的外力作用不同:丹霞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主要靠
垂直节理发育和外力侵蚀、风化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主要受水溶蚀的作用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