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区别

合集下载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有什么区别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有什么区别

---------------------------------------------------------------最新资料推荐------------------------------------------------------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有什么区别地貌成因类型指根据地貌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

由于地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成因分类方案。

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

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

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

无论是外营力地貌还是内营力地貌,在动力性质划分的基础上,都可以按营力的从属关系和形态规模的大小,做进一步的划分。

比较完整的地貌分类系统,常常是既考虑外营力和内营力,又考虑形态及其规模的多级的混合分类系统。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地貌分类,如有喀斯特地貌分类、风沙地貌分类,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用地貌分类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意。

雅丹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

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岩构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暴雨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

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1 / 8石柱或石墩。

旅游者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就象到了一个颓废了的古城;纵横交错的风蚀沟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楼群,地面形成似条条龙脊,座座城堡的景状。

这样的城称魔鬼城,古书中又称为龙城。

在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部有魔鬼城,有的规模还不小,令人惊叹不已。

石柱(如前所述,有的石柱就是风成的)继续遭受风的吹蚀而变成各种形状。

如果岩层近于水平且硬、软岩层相间,软岩层容易被剥蚀掉,硬岩层相对突出,象屋檐那样,称石檐。

雅丹地貌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

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有些雅丹地形的沟深度可达十余米,长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在垅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称白龙堆。

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 形成机理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

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层却作用有限。

不过致密的泥岩层也并非坚不可摧,荒漠区变化剧烈的温差产生的胀缩效应将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暴露出来的沙土层被风和流水带走,演变为凹槽状;依然有泥岩层覆盖的部分相对稳固,形成或大或小的长条形土墩,雅丹地貌的形态逐渐凸现出来。

形成雅丹的外力因素,一般认为是强大的盛行风在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单一的主导因素。

比如在阿奇克谷地东段的三陇沙雅丹,其走向是南偏东,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这就说明在这一片雅丹中,洪水起了主导作用;另外,有的雅丹,是风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敦煌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

敦煌雅丹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

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

丹霞地貌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答辩题目及解析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答辩题目及解析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不同?(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在形成原理上完全不一样: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丹霞地貌是水成的红色砂砾岩地貌.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二、研究褶皱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何意义?(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褶皱是由岩石中的各种面(如层面、面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褶皱是地壳中一种最基本的构造型式,反映了地壳岩石发生了塑性变形。

褶皱的研究对于揭示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形成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研究褶皱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褶皱与许多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的关系极为密切;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

三、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教学论知识)
【参考答案】
①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②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从地理现象中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独立思考、提出假设、比较和类推思维,这些都是形成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
常见的八种地貌类型分别是: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

黄土地貌:土状堆积物,多因流水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破碎,似千疮百孔。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广东福建丹霞山为典型。

雅丹地貌: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由强大的定向风吹蚀和古河流侵蚀形成。

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
沙丘地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新月形沙丘、沙丘链、沙垄、沙地等等。

海岸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海蚀平面等等。

冰川地兒: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如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冰碳湖、冰碳丘陵等等。

火山地貌: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

地貌类型是指陆地表面形态特征的归纳。

成因多是风力的鼓吹,流水的冲击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的破坏过程。

同类型地貌其特征多近似,不同类型,差异也显著。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中文名称:丹霞地貌英文名称:Danxia landform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一、概述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二、分布区域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

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

高中地理 微专题 特殊地貌对比——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共17张ppt)

高中地理 微专题 特殊地貌对比——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共17张ppt)

2020/6/4
17
2020/6/4
3
风蚀成因、形态上呈垄岗状、成群集中分布是雅丹地貌的最重要特征。此所谓“4
地球表面没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绝大部分地貌的形成都或多或少有水的参与。雅丹 地貌在其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有水的参与。
首先,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或岩层主要为湖相的砂砾岩,湖水干涸后,这些出露地表的 砂砾岩在间歇性流水和长期而强烈的定向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今这种地貌,只是 流水冲蚀的作用远小于强风的吹蚀作用,因此将雅丹地貌归因于风蚀地貌,“风蚀雅丹” 由此而来。
3.推断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北偏东30°方向)
蒙古高压
N

2020/6/4
16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野外调查发现,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与雅丹地貌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沿北偏东30方向延伸,该地区盛行风除受蒙古高压影响外,主要是气流绕过天山,呈顺 时针旋转,灌入罗布泊整个地区;楼兰雅丹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砂质粉砂层和较为坚硬的 黏土粉砂层组成,且交替出现,这导致雅丹体出现显著的差异侵蚀现象;楼兰地区的雅 丹体表层还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据此完成3-5 题。
4.导致雅丹体出现显 著差异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地层形成早晚不同
B. 不同地层抗侵蚀能力不同
C. 不同地层沉积厚度不同
D. 不同地层粉砂粗细程度不同
5.造成雅丹体表层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岩石发生崩解破碎,有磨圆作用起到了软化作用
易崩塌,且岩体多为粉砂岩和泥岩,侵蚀风化更甚,所以最终生成的是平缓浑圆的丘陵地貌。

微专题 特殊地貌对比——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共17张PPT)

微专题 特殊地貌对比——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共17张PPT)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 了变异,请说明原因。(6分)
① 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2分); ② 土层较薄,保水性差(2分); ③ 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2分),
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野外调查发现,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与雅丹地貌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沿北偏东30方向延伸,该地区盛行风除受蒙古高压影响外,主要是气流绕过天山,呈顺 时针旋转,灌入罗布泊整个地区;楼兰雅丹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砂质粉砂层和较为坚硬的 黏土粉砂层组成,且交替出现,这导致雅丹体出现显著的差异侵蚀现象;楼兰地区的雅 丹体表层还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据此完成3-5 题。
3.推断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北偏东30°方向)
蒙古高压
N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野外调查发现,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与雅丹地貌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沿北偏东30方向延伸,该地区盛行风除受蒙古高压影响外,主要是气流绕过天山,呈顺 时针旋转,灌入罗布泊整个地区;楼兰雅丹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砂质粉砂层和较为坚硬的 黏土粉砂层组成,且交替出现,这导致雅丹体出现显著的差异侵蚀现象;楼兰地区的雅 丹体表层还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据此完成3-5 题。
张掖七彩“丹霞”其实并不能算作丹霞地貌。因为它缺少丹霞的一个重要特征—— 陡坡峭壁。
虽然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是在同一红层上发育而来的,但因为这里的岩层处于褶皱带的倾斜部位,容
易崩塌,且岩体多为粉砂岩和泥岩,侵蚀风化更甚,所以最终生成的是平缓浑圆的丘陵地貌。
甘肃张掖
归纳: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主要异同点。
主要为红色 岩层
白垩纪至第 三纪固结岩
石为主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概念】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形成】大约在一亿多年前,丹霞周围是一个低洼的山间盆地,由于洪水的作用,周围山上被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在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厚达2000多米沉积层,在漫长的年代里,沉积层中的铁质.【简介】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韶关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形。

【分布】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形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铲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区别:
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
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
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
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图1 2.雅丹地貌:(Yadang Landform)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
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
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
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
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广义雅丹地貌是指发育在时代不同的各种岩性
上!由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垄岗状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已等同于风蚀地貌!成为
风蚀
地貌的别称或代名词。

[7]
图2
一、形成条件上的区别
1.雅丹地貌:①岩性条件: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夏训诚认为具有泥岩和砂岩互层的河湖相沉积物,泥岩层内发育有便于侵蚀的
水平与垂直节理。

②环境条件: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 mm,
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
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③动力条件:雅丹分布于极端干旱区,风力作用是其主要外动力。

大多数学者认为单一风向的强风是雅丹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部分雅丹的形成是由2组风向相反的风况所致。

[1]
2.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由砂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经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

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岩(含砂砾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

红色是沉积岩形成丹崖的前提之一。

所谓红色,一是指岩石本身的颜色,不只是其风化壳的颜色。

二是指含有红色色调的颜色都称为红色,包括红、褐、紫、橙、褐黄、灰紫,等。

三是指宏观颜色,不管红层盆地中的岩石是否含有白、灰、绿、黄、黑,等其他颜色,只要仍以红色为主,人们视觉感观上是红色就可以了。

[3]
二、地貌上的区别
1.雅丹地貌:雅丹地貌作为干旱区特有的地貌类型之一雅丹地貌通常被认为是风蚀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有人提出是干旱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类型但归根结底是侵蚀性地貌类型。

[4]
2.丹霞地貌:在红层盆地构造抬升的基础上,在风化、流水、地下水、重力、风、冰川和波浪等外力侵蚀作用下,丹霞地貌形成。

丹霞地貌的基本地貌特征是赤壁丹崖群。

[3] 丹霞地貌发育的构造基础表现在区域构造控制沉积盆地;盆地内部构造控制丹霞山块格局乃至山块形态;岩层产状对丹霞地貌形态的影响主要是对于山块顶面和构造坡面的控制;而地壳升降则控制地貌发育的进程。

[2]
三、分布上的区别
1.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的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如西亚(特别是阿拉伯半岛)和中亚,非洲撒哈拉沙漠和纳
米布沙漠,北美西部荒漠地区、南美洲西部海岸荒漠区,欧洲西班牙的埃布罗低地。

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罗布泊、哈密、疏勒河中下游地区、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乌蒙等地典型代表。

[1]
2.丹霞地貌:我国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在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和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都有分布,目前已知共有500余处。

[2]
四、分类上的区别:
1.雅丹地貌:雅丹分类的目的是将众多形态、规模、年代及发育阶段和成因不同的雅丹地貌分别归类并确定它们在雅丹地貌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联系。

由于采用的分类原则不同,各种分类系统也有差异。

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有3种分类系统。

[1]如下所示:
表1
2.丹霞地貌:黄进等(1992)从地层倾角大小、红层之上有无盖层、丹霞地貌所在气候区、发育阶段、形态特征和有无喀斯特化现象等6个方面分别对丹霞地貌进行不同系列的分类,如下所示:
表2
五、典型代表:
1.雅丹地貌:
新疆乌尔.禾新疆白龙堆:
图3 图4
2.丹霞地貌:
湖南邵阳新宁县崀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图5 图6
参考文献:
[1] 牛清河,屈建军,李孝泽,董光荣,张克存,韩庆杰.雅丹地貌研究评述与展望,地球科学进展,第26卷第5期2011年5月。

[2] 彭华.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地理科学,第20卷第3期2000年6月。

[3] 刘尚仁,刘瑞华.丹霞地貌概念讨论,山地学报,第21卷第6期2003年12月。

[4] 牛清河,屈建军,柳本立,王军战,谢胜波,王涛.雅丹地貌形成年代研究方法简评与应用,海洋地质与第四系地质,第33卷第4期2013年8月。

[5]雅丹地貌,百度百科
[6]丹霞地貌,百度百科
[7]董瑞杰,董治宝,吴晋峰,郭峰,崔徐甲,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中国沙漠,第33卷第4期2013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