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内容

朱熹朱子家训内容
朱熹 (1033 年 -1101 年) 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著作《朱子家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家训是朱熹针对家族子弟制定的行为规范,内容涵盖了个人修养、家庭治理、社交礼仪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朱熹《朱子家训》的原文和翻译:
家庭篇
父子之间要相互慈孝,兄弟之间要相互友爱,夫妻之间要相互敬重。
家庭治理要有规矩,礼仪不可缺少。
家中财物要妥善管理,贫困时要给予帮助,富有时要不忘吝啬。
修身篇
要志向远大,慕圣贤之道,节用而爱人,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
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宽以待人,不要嫉妒他人的才华,不要傲慢自夸。
社交篇
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要相互诽谤,不要为了私欲而违背道义。
遇到不义之事,不要贪图利益,要坚守节操,不要被诱惑所动摇。
教育篇
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不要虚度光阴。
教育后代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注重品德修养,不要溺爱和纵容。
拓展阅读
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代表作之一,其对家庭教育的论述深刻、系统,对后世家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朱熹的其他著作如《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子家训原文以及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以及译文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家庭教育圣经”。
它由朱熹编纂整理而成,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原则,并对家庭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指导。
下面将为您呈现朱子家训的原文以及译文。
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无贵乎贻。
无贵乎祭祀。
无贵乎宾客。
”无贵乎微生。
古之所贵于贻者何也?曰:始可学道。
”使闺门虚室而委命诸侯封侯,而委身尔衣之士,使必曰:‘孺子可教矣。
’宾客怀袖而立于中庭之下者,使必曰:‘孺子可与言也。
’微生之为宾也,恭己正南面而立,不得覅一隅言人曰:“闻义先生之义乎?’”人必以为无言。
不知有胥敬者是也。
”《礼记》曰:“德行者先天下尊。
”犹是其言也。
故立才自服饰以礼,两辞以道,是故日尊尊,日亲亲也。
人以其言类子姓。
故新夫授新婦之言曰:“远于或阻,无益于亲。
”夫之与亲是也。
译文:三百篇诗,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无邪”。
孔子说:“不贵重物品财富,不贵重祭祀仪式,不贵重宾客招待。
”不贵重微不足道的人。
古时所贵重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开始学习修养道德。
让门户虚室,把事情交给诸候去做,封候封侯,把自己的身份衣冠委托给他们,然后必须说:“孺子可以教了。
”宾客胸怀在衣襟里,站在庭院的中间,这时候必须说:“孺子可以与之交谈了。
”微不足道的人作为宾客时,要恭敬地正南面站立,不敢放任一角落,这时候要说:“听说义先生之道了吗?”人们必然会觉得他没有说话。
不知道有胥敬这个人。
《礼记》说:“品德高尚的人在天下都被尊敬。
”也就是指的这样说的。
所以有素质的人自己穿着考究,用礼仪仪容;言谈之间都符合道德要求,因此一天一天地受到更多的尊重,亲近了。
人们以他们的言谈举止来看作品德的代表。
所以新郎对新娘的告戒之言是:“离别远难相聚,没有对亲人有益。
”男子与亲人在一起时说的话。
以上是朱子家训的原文及译文,朱子家训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为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朱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学家,被誉为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有许多重要的著作,其中《朱子家训》是其中的一本,也是他为人称道的一本著作。
该书被誉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被普遍地应用于家庭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范畴中。
本文将以《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为主线,来探讨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
《朱子家训》原文:父母之年半百而子不中乎礼,反惟子不敬。
夫礼者,合于天时之义,以定人事之序,以成人伦之序。
天时之义,古已有之。
纣乱之时,奸臣察时弄权,而祭祀无常,故周祭统之。
人事之序,古所讲也。
凶徒犯法,而吏不能辟,则告于庙,递其男女,决于社稷。
人伦之序,孔子见于书,闻于政。
夫尊王法,奉父义,爱兄友,敬长信贤,凡此四者,何谓者也?亲也。
服亲以孝,则兄弟和,夫妇宜,子孙孝,家道昌。
凡家宜详于庭,始可传于国。
国家之不修,视民如宪令,视民犹群草也。
家不详于庭,乱党作,贪盗生,谗谄行。
何以行之?行训是也。
训言不让,家声乃振;振于官府,邻里莫不敬;敬之,小过不敢为也。
今人之误,则一母有邦,有侯者为之宾;若干孤儿寡妇,相聚而居,上无君子,下无小人,而犹取水于牛国,食垩而止。
诚痛哉!取得不易,得之良深,进退在心,勿使身行恶。
以诚心推举贤良,以长者持贤童,以兄弟交往相劝,以友爱相鼓励,以训诲相辅佐,以财赂无所用之人,以礼法无所解之事,此谓成就四民而内外一心也。
四民各尽其力,则庶显其继;内外一心,则牢固其基。
《朱子家训》翻译:当父母年过半百仍为孩子的不敬言行所烦恼时,他们应该反思是否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已经出了问题。
礼仪是指符合天时的规矩,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贯穿着人伦制的哲学思想。
天时之义是古人早已明确的,周朝取代商朝就是因为商朝的祭祀已经失去了天时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当罪人犯了法而官府无法制裁时,便告之社稷像,再通过抽签决定是由哪个人上交罪人家庭里的男性或女性来赎罪。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维护人伦制度的秩序。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译文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译文【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
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朱子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子家训》全文及翻译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谱》)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著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很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

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06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下面是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请参考!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1(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原译:“宴请客人时要大方慷慨,不要藏匿留恋不舍。
”极为不妥。
解析:“宴客切勿流连”句也是俭约的意思。
翻译出来让人觉得没问题,是因为翻译出来的内容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境,这是一个通病。
试问一个家训,会要求你掏空自己宴请客人,呼儿将出换美酒?这就不是家训了,这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么”。
再结合下文,质而洁、约而精、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无不是俭约之句,怎么会在中间出现一句大方慷慨呢?所以,本句的意思必定是宴请客人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龙啸天风注。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他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
全篇精炼地涵盖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一辈子智慧。
流传较广,阻碍远大。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躯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翻译】当国君所宝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宝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宝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亲小孩所宝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宝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宝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夫君、相公所宝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宝贵的是“柔”,对夫君、相公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不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他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
全篇精炼地涵盖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
流传较广,影响远大。
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
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翻译】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
“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
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
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的
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
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
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