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复习必备重点知识点详解

初三语文复习必备重点知识点详解一、词语辨析1. 后来和后者2. 忽视和忽略3. 即将和将要4. 重要和重大5. 因此和所以二、古诗词鉴赏1. 《静夜思》 - 李白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3. 《望庐山瀑布》 - 杜甫4. 《春晓》 - 孟浩然5. 《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三、文言文阅读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2. 《韩愈自述》 - 韩愈3. 《滕王阁序》 - 王勃4. 《桃花源记》 - 陶渊明5. 《论语》选读 - 孔子四、修辞手法1. 对偶2. 比喻3. 排比4. 拟人5. 反问五、古代诗歌的特点1. 五言绝句2. 七言绝句3. 风格沉郁4. 感情饱满5. 勾勒景象六、修辞手法在现代文学中的运用1. 比喻的巧妙运用2. 拟人手法的表现力3. 排比与对偶的对比效果4. 反问的疑问力量5. 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七、现代作家及其名著1. 贾平凹,《平凡的世界》2. 莫言,《红高粱家族》3. 余华,《活着》4. 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5. 韩寒,《后儿时代》八、修辞、韵律、节奏与语言的结合1. 《红楼梦》中的文字韵律2. 《诗经》的节奏感受3. 现代乐府诗的情感表达4. 现代散文的语言美学5. 形象、意象与语感的交融九、修辞手法的变异与创新1. 反串与颠倒的编号2. 异说与对立观点的碰撞3. 指涉与象征的结合4. 语言游戏与说服力5. 瞒喻与隐喻的边界十、体裁与题材的灵活组合1. 诗歌与小说的结合实践2. 散文与戏剧的碰撞创新3. 抒情与史诗的融汇发展4. 剧本与漫画的多媒体表达5. 新媒体与文学创作的新可能综上所述,初三语文复习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了词语辨析、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修辞手法、古代诗歌的特点、现代作家及其名著、修辞、韵律、节奏与语言的结合、修辞手法的变异与创新、体裁与题材的灵活组合等内容。
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相信可以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本文对初三学生的语文备考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

• 7、《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 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个字画 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则描 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 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 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 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 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 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 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 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 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 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 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尽天涯 游子之悲”。 • 8、《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 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 象。
•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道尽千载 离人之心”,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 19、《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 关路” • 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 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 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 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 20、《山坡羊 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道出了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 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 21、《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 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在众人聚居的地 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 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 静。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结_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结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述、描绘、抒情、议论、表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用的表现手法:寓意、对照、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表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后、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至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小表明方式:朴实表明与生动表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格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述的顺序:承叙利亚、插叙、倒叙(李骞)(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存有序幕,后存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归纳了解与具体内容描绘;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负面描绘与侧面衬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化解“须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化解“怎样去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讲义:明确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用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提及论证(例如提及故事则属举例论证,例如提及名言则属道理论证)、对照论证、比喻论证、投影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用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促进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言之有物方面的促进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精确、严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于感染力、节奏感弱、直截了当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起写作兴趣、用笔细致、存有说服力。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精选16篇)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精选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条据书信、规章制度、礼仪常识、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iquette knowledge,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精选16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精选16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篇1记叙文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一、默写填空(28首诗词曲)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2、,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3、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4、,脉脉不得语。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7、空山新雨后,。
,。
,。
8、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9、雨前初见花间蕊,。
,。
10、可怜身上衣正单,。
半匹红绡一丈绫,。
11、沉舟侧畔千帆过,。
12、竹径通幽处,。
,。
13、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14、为报倾城随太守,,。
,西北望,射天狼。
15、,无言谁会凭阑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
16、,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知否知否?。
17、古木阴中系短篷,。
,。
18、去年今日此门中,。
,。
19、胡未灭,,。
此生谁料,,。
20、而今识尽愁滋味,。
21、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22、昨夜江边春水生,。
,。
23、,轻烟老树寒鸭,。
青山绿水,。
24、,小桥流水人家,。
,。
25、僵卧孤村不自哀,。
,。
26、去年元夜时,。
,。
今年元夜时,。
27、草枯鹰眼疾,。
回看射雕处,。
28、杨柳青青江水平,。
,。
二、解释加点词语(20首诗词曲鉴赏)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灿烂.. 4、星汉5、歌以咏志..夫如何.. 6、岱宗7、造化钟..入归鸟...神秀 8、决眦9、会当..雨亦奇..凌绝顶 10、山色空蒙11、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13、最爱湖东行不足.14、绿杨阴.里白沙堤15、晴川历历..汉阳树16、芳草萋萋..鹦鹉洲17、随意春芳歇..自可留.... 18、王孙19、挥手自兹去..鸣... 20、萧萧斑马21、卖炭得钱何.所营.22、宫使驱将..惜不得23、手把文书口称敕.2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5、暂凭杯酒长.精神 26、万籁..此俱寂27、老夫聊.发少年狂28、看孙郎.. 29、会.挽雕弓如满月30、射天狼....风细细.. 31、伫倚危楼32、草色烟光..残照里33、拟把..疏狂图一醉34、应是绿肥红瘦.... 35、匹马戍.梁州36、关河梦断....何处 37、身老沧洲38、爱上层楼..愁滋味.. 39、而今识尽40、八百里...分麾.下炙41、五十弦翻.塞外声42、沙场.....君王天下事..秋点兵 43、了却44、赢得..白发生..名 45、可怜..生前身后46、凭阑袖拂杨花雪... 47、溪又斜.48、一点飞鸿..影下49、断肠人...在天涯50、一江烟水照晴岚.. 51、爱杀.江南三、文言文默写(12篇)1、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初三语文复习重点总结

初三语文复习重点总结一、古文部分1.文言文阅读: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够翻译文言文句子;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2.诗词鉴赏: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
3.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古代的称谓、官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二、现代文部分1.阅读理解: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作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手法;能够写出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有逻辑性的文章。
三、语言知识1.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易错词的差别;正确使用词语。
2.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
3.修辞手法: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四、语文常识1.文学常识:了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2.古代文学名著:掌握《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3.文学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五、综合性学习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等。
2.语文课题研究: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以上是初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古文部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作者是谁?解题方法:这是一道文学常识题,需要对古代文学作品和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句子的风格和内容,可以判断出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而《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答案:司马迁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解题方法: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注意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此句中的“吾”、“省”、“日”、“谋”、“忠”、“交”、“信”等词需要准确翻译。
答案: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时是不是不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不诚信?二、现代文部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概括文章的主旨。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

字音字形:飞扬跋扈博得博弈钟灵毓秀(zhōng líng yùxiù)寻章摘句幅员辽阔切磋发轫时势造英雄振聋发聩秋稔冬祥: qiū rěn dōng xiáng饿殍(piǎo)憩息(qì)偏裨(pí)桎梏[zhìgù] 度长絜大(duócháng xiédà)解甲归田(jiějiǎguītián)解[jiě]1. 剖开,分开:~剖。
分~。
瓦~。
~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开。
~甲归田。
~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
~除。
~饿。
~乏。
~惑。
~疑。
~围。
~脱。
~雇。
~聘。
~散。
~毒。
4. 溶化:溶~。
~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释。
~析。
~说。
劝~。
~嘲。
6. 懂,明白:理~。
见~。
7. 调和,处理:~决。
和~。
调(tiáo)~。
排~。
8. 高兴,开心:~颜而笑。
9. 排泄:~手。
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11. 演算方程式:~方程。
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解[jiè]1. 发送。
2. 押送财物或犯人:押~。
起~。
~差(chāi)。
~回北京。
解[xiè]1. 古同“懈”,松弛,懈怠。
2. 古同“邂”,邂逅。
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卖~的。
跑马卖~。
4. 〔~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5. 姓。
怙恶不悛[hùèbùquān] 强弩之末少不更事(gēng )歧路亡羊认识肤浅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坟茔(yíng)侯门如海和盘托出涣然冰释碾压辗轧成语:进退无门: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
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体裁:【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如《陋室铭》(刘禹锡)【记】记是描写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马说》(韩愈)【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诸葛亮)【书】古代书信的一种。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中国:(一)春秋时期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称“圣人”。
《论语》是一部辑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
明代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2010-11-27古文体裁:【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如《陋室铭》(刘禹锡)【记】记是描写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马说》(韩愈)【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诸葛亮)【书】古代书信的一种。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中国:(一)春秋时期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称“圣人”。
《论语》是一部辑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
明代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2、《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的第一首诗是《关雎》3、《左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一部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又叫《春秋左氏传》所学《曹刿论战》记述了长勺之战的情形。
(二)战国1、孟子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人,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孔孟”并称,人们尊称“亚圣”,主张施行仁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7篇。
课文《得道多助,失首寡助》《生于忧患,列于安乐》《鱼我所欲也》2、墨子名翟,相传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现存53篇,所学课文《公输》(三)西汉1、司马迁字子长,史学家,文学家。
人称“太史公”。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世家”主要记诸侯之事,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
2、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共33篇,共12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唐雎不辱使命》(四)东汉三国1、曹操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所学《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2、诸葛亮字孔明,蜀国丞相,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五)西晋陈寿,字承祚,史学家。
写《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隆中对》(六)东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人称“靖节先生”,又号“五柳先生”。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诗《归田园居》《饮酒》(七)南北朝1、吴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的吴均的山水小品,被称为“吴均体”2、刘义庆 ,《咏雪》《陈庆丘与友期》选自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3、郦道元《三峡》选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该书详细记载了河流有关的历史遗迹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啊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语言清丽。
文学价值较高。
(八)唐代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美誉,是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诗歌想象新奇,意境雄伟瑰丽,风格豪迈。
有《李太白全集》。
《渡荆门送别》《行路难》2、杜甫字子美,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诗风以“沉郁顿挫”,尊称为“诗圣”,世称“杜工部”,号“少陵野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有《杜工部集.》。
《石壕吏》《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钱塘湖春行》4、韩愈字退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马说》5、柳宗元字子厚,文学家,河东人,曾被贬为永州司马,著“永州八记”,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小石潭记》6、刘禹锡字梦得,又叫“刘二十八”,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王维字摩诘,山水田园诗人,苏轼评论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8、岑参边塞诗人,诗歌想像丰富,气势豪迈,色彩浓烈。
曾任嘉州刺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10、杜牧字牧之,诗歌笔力雄健,感慨深沉。
《赤壁》11、温庭筠花间词牌派的鼻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望江南》(九)、北宋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
《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3、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登飞来峰》5、司马光字君实,政治家,史学家,号“涑水先生”,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6、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人称“濂溪先生”,哲学家。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十)、南宋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著名爱国词人,是豪放派,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稼轩长短句》。
《西江月》《破阵子为陈同甫辅壮词以记之》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名女词人,是婉约派词人,作品《漱玉词》。
《武陵春》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爱国诗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文天祥《过零丁洋》(十一)元朝1、马致远戏曲作家,有“曲中状元”之称,与郑光祖、关汉卿、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十二) 明清代1、四大名著的作者,时代、作品2、宋濂明代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另两位:高启、刘基),朱元璋称之为“开国文臣之首”。
《送东阳马生序》3、曹雪芹清代,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小说家。
《红楼梦》,共120回,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香菱学诗》4、蒲松龄清代字留仙,一字剑臣,世称“聊斋先生”,郭沫若称赞曰: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山市》《狼》选自志怪小说《聊斋志异》5、吴敬梓清代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小说家。
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风貌。
《范进中举》6、沈复清代字三白,文学家。
课文《童趣》选自他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7、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晚清、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他的《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
写于己亥年。
(十三) 近代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合称“康梁”。
作品编为《饮冰室合集》(十四) 现当代1、鲁迅现代,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三海经>》、《藤野先生》散文诗集《野草》,课文:《风筝》、《雪》小说集《呐喊》《彷徨》,课文:《故乡》《社戏》《孔乙己》杂文集《且介亭杂文》,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诗人、学者、考古学家。
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课文:《天上的街市》《静夜》《雷电颂》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龙•虎•狗》,文革后作品《随想录》。
课文:《日》《月》4、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代表作《繁星》《春水》(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寄小读者》课文:《纸船》《谈生命》5、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
课文:《春》6、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著名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课文《济南的冬天》7、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江苏苏州人。
课文《苏州园林》外国:1、苏俄(1)普希金俄国诗人,有“俄罗斯文学之父”的美称,代表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契诃夫俄国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