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指引

合集下载

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的实施意见

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的实施意见

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的实施意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视野的博士研究生,我提出以下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的实施意见:1.建立国际化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应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

通过互派学生、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2.设立联合培养专业:在学校的博士研究生专业设置中,应设立联合培养专业。

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明确规定在国外参与培养的学期和内容,确保学生在国内和国外获得全面且均衡的培养。

3.制定详细的联合培养计划:在博士研究生的选题、导师选择、研究计划、学术交流等方面,学校和合作伙伴应制定详细的联合培养计划,确保学生在国内和国外都能获得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4.提供经济支持:学校和合作伙伴应共同提供经济支持,包括奖学金、研究经费等,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国内和国外的学习和研究任务。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申请国内外的奖学金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开设双导师制度:学校和合作伙伴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度,即学生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个导师来进行指导。

双导师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学生在不同地域获得高质量的指导,不仅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也加强了学术合作的互信和了解。

6.提供语言支持:由于联合培养涉及到国际交流,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提供语言培训和支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或其他国际通用语言的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7.加强评估和监管:学校和合作伙伴应建立联合培养项目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定期对该项目的实施进行评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进展的监管,确保学生在国内和国外的学习进展顺利。

总之,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的实施意见,旨在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视野的博士研究生。

通过与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提供全面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具备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展的能力。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第一篇: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XXXX与XXXX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暂行)为规范和完善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根据《XXXX与XXXX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经XXXX(以下称甲方)与XXXX(以下称乙方)协商,制定本细则(暂行)。

(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组织机构。

1、甲方与乙方成立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联培领导小组),人员构成为:组长:、、;成员:、、。

2、甲方与乙方以双方联合培养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导师组为基础成立联合培养招生工作小组(以下称招生工作小组),人员构成为:组长:、、;成员:、、。

(二)招生计划。

联合培养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以专项计划形式下达,由甲方在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中单列,专门用于联合培养试点工作。

(三)指导方式和导师。

联合培养采取“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方遴选出若干名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学术道德高尚的学术骨干组成培养导师组,作为招生、培养的责任主体。

导师组的成员必须具有对方单位聘请的兼职博士生导师资格。

甲乙双方确定其中一人为第一主管导师,确定一人为第二主管导师,其中第一主管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负主要责任,其他导师协助主管导师负有指导责任。

(四)报名。

以导师组为基础成立联合培养招生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招生工作小组),招生工作小组研究确定联合培养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报名时间,由甲乙双方分别对外公布,由甲方负责招生报名工作,报名完成后,双方及时互通报名信息。

(五)初试。

原则上采取共同组织、共同监督考试的方式,由双方商定统一初试的时间和地点。

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范围由招生工作小组研究确定,专业课命题工作由甲方安排,从导师组指定两位教师(双方各出一位)负责;外国语命题由甲方统一安排。

(六)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采取集体审查和评价的方式,依据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著作、已取得的专利、硕士论文及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报告等材料,给出成绩和评价结论。

csc联合培养博士操作指南

csc联合培养博士操作指南

csc联合培养博士操作指南英文回答:Step 1: Application.Submit an application to the CSC through your host institution or directly to the CSC.The application should include your research proposal, academic transcripts,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nd proof of language proficiency.The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s is typically in December or January.Step 2: Selection.The CSC will review applications and select candidates for interviews.Interviews are typically held in February or March.Candidates will be notified of their selection status by email.Step 3: Enrollment.Selected candidates will need to enroll in the joint PhD program at their host institution.The enrollment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submitting additional documents, such as a medical certificate and proof of financial support.Step 4: Study.CSC joint PhD students will conduct their research at their host institu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 faculty advisor.Students will also take coursework and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The duration of the program is typically 4-5 years.Step 5: Dissertation.CSC joint PhD students will submit a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ir research findings.The dissertation must be defended in front of a committee of examiners.Up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students will be awarded a PhD degree from their host institution.Step 6: Return to China.After completing their studies, CSC joint PhD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turn to China and work in their field of expertise for a minimum of two years.This requirement is part of the CSC's commitment todeveloping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中文回答:步骤 1,申请。

博士联合培养计划

博士联合培养计划

博士联合培养计划博士联合培养计划是指通过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多元化的学术培养和交流机会的一种培养模式。

该计划旨在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博士联合培养计划的实施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合作单位,其中一个为主导单位,其他为参与单位。

主导单位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导师指导、科研资源、实验条件等支持,参与单位则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研究机会、实践培训等机会。

通过参与单位的学术资源和研究环境,博士研究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能力。

博士联合培养计划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筛选合适的合作单位:选择合适的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作为参与单位,根据研究方向和资源条件进行筛选。

2. 确定培养方案:主导单位和参与单位共同商议并确定培养计划,包括研究课题、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等内容。

3. 提交申请材料:博士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要求,准备并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

4. 确定导师指导:主导单位和参与单位共同确定导师指导,确保博士研究生在两个单位都能得到指导和支持。

5. 开展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在主导单位和参与单位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

6. 完成学位要求: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完成研究课题、学术论文等学位要求,并通过学位评审。

博士联合培养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与国内外优秀科研机构的合作,博士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增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博士联合培养计划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交叉和创新。

然而,博士联合培养计划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博士研究生需要适应不同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条件,需要具备较强的学术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csc联合培养博士操作指南

csc联合培养博士操作指南

csc联合培养博士操作指南英文回答:CSC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provides funding and support for Chinese students who wantto pursue a doctoral degree abroad. One of the programs offered by CSC is the joint PhD training program, which allows students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study at both a Chinese university and a foreign university.The 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CSC joint PhD training program provide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how to apply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 First and foremost, interested students need to find a suitable foreign university and secure admission into a doctoral program. This can be a challenging task as it requires careful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university's reputation, the availability of relevant research resources,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research interests with the faculty members.Once the admission is secured, the student can then apply for the CSC joint PhD training program. Theapplication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submitting an application form, a research proposal, academic transcripts, recommendation letters, and other supporting documents. Itis important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deadline and ensure that all required documents are submitted in a timely manner.After the application is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both the foreign university and CSC, the student can proceedwith the joint PhD training. This usually involves spending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and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t the foreign university. The specific dur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training will vary depending on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universiti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During the joint PhD training,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actively engage in research activities, attend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and collaborate with faculty members andfellow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and build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can be done b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discussions, seeking feedback 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mentorship opportunities.In addition to research activities, students may also be required to fulfill certain coursework requirements. This can include taking specific course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area or attending workshops and training ses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carefully plan and manage the coursework to ensure that it complements the research work and helpsin developing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Overall, the CSC joint PhD training program offers a valuable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students to gain international exposure, expand their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establish connections with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B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gram and making the most of th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student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中文回答:CSC(中国学术交流协会)是一个为希望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提供资金和支持的组织。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认定及待遇申请指引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认定及待遇申请指引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认定及待遇申请指引为了更好地向相关导师和同学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学校现有政策,现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认定及各项待遇申请流程指引如下:
一、身份认定: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认定为我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应向研究生院提交以下材料报备:
1、校际协议。

若合作单位为国内高校的,可提供院际协议,但须同时提交对方合作单位当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且我校导师名字须列入其中;
2、主持在研的且以深圳大学为申报单位的高层次科研课题;
3、深圳大学聘书复印件。

二、待遇申请:凡经我校认定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即可向研究生院申请以下待遇;
1、办理校园卡: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填写《深圳大学校园卡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再自行到校园卡中心办理;
2、安排住宿: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填写《学生住宿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再自行送交凌霄斋112,由学生部宿管中心协助落实安排。

3、支持经费
①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深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三方协议》,由指导教师、联培博士和研究生院三方签署,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与义务;
②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填写《深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支持经费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再由研究生院致函学校计划财务部负责办理。

研究生院
2015年3月23日。

博士联培计划书

博士联培计划书

博士联培计划书背景介绍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为了促进教育界的跨国合作与交流,各国纷纷推出了各类联合培养计划,以提升各国教育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

我国也积极参与了这一潮流,倡导开展博士联培计划,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

目标与意义博士联培计划旨在引进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研究方法,提高我国博士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前沿研究项目,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同时,博士联培计划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实施方案1. 选派目标我国将选派优秀本硕研究生赴国际一流大学参与博士联培计划。

选派对象主要从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潜力的研究生中选拔,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学术基础。

2. 合作伙伴选择我国将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博士联培计划。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合作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实力;•合作大学的专业特色和研究领域;•合作大学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合作大学与我国高校的合作历史及成果。

3. 培养计划制定根据合作伙伴的特点和我国研究生的需求,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前期准备和语言培训:为选派的研究生提供必要的语言培训,使其适应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的需要;•课程学习:通过合作大学的课程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学科课程,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领域专业知识;•科研训练:安排研究生进行科研项目,并指导其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学术交流: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回国研究:协助研究生在联培期满后回国继续研究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4. 培养成果评估从研究生选派开始,联培期间以及回国后,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培养成果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术成果:参考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参加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研究生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项目;•学位授予:合作大学是否授予研究生博士学位。

工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方案第一章总则为了推动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工程领域的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规定工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的体系和要求,以促进工程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联合培养的目的1. 培养综合素养强、学术水平高、具有深厚工程专业知识和广泛科学素养的毕业生;2. 结合工程实践,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3. 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三章联合培养的基本要求1. 培养单位:工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的学生由两个单位联合培养,其中一个单位为学生的导师单位,另一个单位为学生的联合导师单位;2. 授予学位:学生完成双学位和双导师的培养计划,由两个单位共同评定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四章联合培养的管理机构1. 学校设立联合培养委员会,由学校相关领导、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学单位负责人和学科专家组成,负责联合培养的组织、管理和督导;2. 设立联合培养导师工作委员会,由两个导师单位的相关领导和导师代表组成,负责联合培养导师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第五章联合培养的培养计划1. 学校及导师单位要制定联合培养学生的培养计划,包括学习计划、科研计划、实践计划等;2. 培养计划需经过联合培养委员会审核批准,并每年进行调整和评估。

第六章学生申请和招收1. 招收条件:学生必须具有普通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通过初审和面试,被两个单位共同录取;2. 学生申请:学生须于入学前提出申请,获得两个单位的同意和签署联合培养协议。

第七章学术交流和实践1. 学校和导师单位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2. 学生要参与工程实践,包括实习、项目实践等。

第八章学位评定和授予1. 学生须完成两个导师单位规定的学习、科研和实践计划,获得双导师及联合培养委员会的认可;2. 双导师及联合培养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实践能力评定学生的学位。

第九章附件1. 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2. 学生学籍和学位证书的管理;3. 其他相关事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认定及待遇申请指引为了更好地向相关导师和同学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学校现有政策,现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认定及各项待遇申请流程指引如下:
一、身份认定: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认定为我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应向研究生院提交以下材料报备:
1、校际协议。

若合作单位为国内高校的,可提供院际协议,但须同时提交对方合作单位当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且我校导师名字须列入其中;
2、主持在研的且以深圳大学为申报单位的高层次科研课题;
3、深圳大学聘书复印件。

二、待遇申请:凡经我校认定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即可向研究生院申请以下待遇;
1、办理校园卡: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填写《深圳大学校园卡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再自行到校园卡中心办理;
2、安排住宿: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填写《学生住宿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再自行送交凌霄斋112,由学生部宿管中心协助落实安排。

3、支持经费
①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深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三方协议》,由指导教师、联培博士和研究生院三方签署,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与义务;
②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打印填写《深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支持经费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再由研究生院致函学校计划财务部负责办理。

研究生院
2015年3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