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
导赤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69例临床分析

虚伤真气 , 邪热逐深 , 结聚成砂 , …虚热 口甚煎结而生 , … 又
非一时之作 也。 《 ” 诸病 源候论》 为 :若饮 食不节 , 怒不 时 , 认 “ 喜 虚
实 不调 , 脏 腑 不 和 , 肾 虚 膀 胱 热 也 , … 肾虚 小 便 数 , 胱 热 则 致 … 膀
则水下涩 , 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 , 故谓 之淋” 外 台秘要》 出 : 。《 指
11 一 般 资 料 .
2 7例 ; 年龄最小 1 , 6岁 最大 5 9岁 , 大多数 患者 在 2 4 0~ 5岁之 间 ;
病 程 最 短 者 3d 最 长 者 5年 , 多 数 1 , 大 ~3个 月 。服 药 治 疗 最 少 者 4剂 , 多 者 6 最 7剂 。 12 诊 断标 准 . 具有下列症状二条或两条以上者为本文观察对 象 。 ( ) 有 典 型 的腰 部 、 部 剧 烈 绞 痛 及 肾 区 叩 压 痛 。 ( ) 1具 腹 2疼 痛 呈持 续 性 或 阵 发 性 加 剧 , 向侧 腹 部 或 腹 股 沟 处 放 射 者 。 ( ) 并 3 伴 有恶 心 、 吐 、 冷 汗 者 。 ( ) 痛 后 尿 检 为 肉眼 血 尿 或 镜 下 呕 出 4疼
代医家都认为淋证是 由于肾虚膀胱湿热所致 。湿热蕴于下焦 , 下
注 膀胱 , 胱 气 化 失 调 , 液 受 热 煎 熬 , 膀 尿 日积 月 累 , 日久 尿 中杂 质 结 成砂 石 而致 石 淋 。故 治 疗 当 以 清 热 利 湿 、排 石 通 淋 为 要 。故 用 导赤 散加 大 黄 清热 利 湿 , 治 其 本 ; 金 钱 草 , 金 砂 , 内金 以 用 海 鸡
现将 资料 比较 完 整 的 6 9例 总 结 如 下 。
导赤散君药探讨

导赤散君药探讨※高秀兰(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264199)【摘要】君药是组方配伍中的重要部分,研究复方的君药对揭示复方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既方便教学,又便于临床遣方用药。
该文从导赤散的来源,方证相关的文献理论研究、临床治疗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证生地黄和木通为导赤散的君药。
【关键词】导赤散;君药;方证相关;生地黄;木通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906导赤散是北宋•钱乙所创,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用于治疗小儿心经火热证,后世医家扩大了其治疗范围,用于心热移于小肠证,亦有较好的疗效。
君药是组方配伍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复方的君药对揭示复方的本质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医学者对于导赤散的君药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生地黄为君药,如谢鸣[1]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其二认为木通为君药,如段富津[2]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李飞[3]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方剂学》、杨富贵等[4]对导赤散方证病机的认识等;其三认为生地黄、木通共为君药,如汪昂《医方集解》、许济群[5]主编的全国本科统编5版教材《方剂学》、邓中甲归主编的全国本科统编8版教材《方剂学》、李冀⑺主编的“十二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方剂学》等。
笔者更认同上述第3种观点,即生地黄和木通共为君药,现探讨如下。
1从导赤散的来源探讨导赤散见于《小儿药证直诀》,由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组成,主治“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
此主治为心热证,而小儿生理特点为阳有余而阴不足,故导赤散以清心、利水、养阴之法治疗.2从方证相关角度探讨中医临床诊疗中,在辨证审因、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基本结构,选用适宜药物,确定恰当剂※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191)作者:高秀兰,E-mail:gaoxiulanl232003® 量,选择适当剂型及用法,完成治疗疾病的处方,组成方剂的药味及药味间的配伍关系与其所治的疾病病机或病理之间具有相关性,即方证相关[]。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导赤散,是一种中药配方,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治疗风热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导赤散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多种药材组成,这些药材富含有效的抗病毒成分,能够抑制病毒的活动,并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预防和抑制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导赤散能够有效治疗风寒感冒、流感等疾病。
其次,导赤散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导赤散被认为是一种“清热解毒药”,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和瘀血,改善血液供应和氧气运输。
导赤散中的川芎、丹参等药材,能够活血化瘀,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对于治疗痛经、瘀血性皮肤病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导赤散还具有抗菌作用。
其中的草果、板蓝根等药材,含有丰富的抗菌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有很好的效果。
导赤散能够加速细菌的排除,减少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且减轻炎症症状。
另外,导赤散还具有镇痛和止咳平喘的作用。
其中的忍冬藤、桔梗等药材,能够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减轻呼吸道的炎症。
导赤散还能够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导赤散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轻疾病对机体的损害。
导赤散含有的人参、黄芪等药材,能够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对于治疗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导赤散作为一种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菌、镇痛、止咳平喘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宫寒不孕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不同,使用导赤散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遵循医嘱使用。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处方】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利水通淋。
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
现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肥大型前列腺炎等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
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
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生活常识分享。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导赤散?导赤散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黄连、黄芩、黄柏、黄连素等。
它一般以散剂的形式出现,具有清热解毒、解热、镇静等功效。
导赤散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热性疾病。
2.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导赤散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2.1 清热解毒导赤散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它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邪,降低体温,减缓炎症反应。
导赤散常用于感冒、发热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病毒和细菌,促进身体康复。
2.2 解热导赤散还能够起到解热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体温。
它可以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调节体温中枢,促进体温的下降。
因此,对于热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症状,导赤散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3 镇静导赤散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它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焦虑、烦躁等症状,帮助人们放松、安心。
因此,在一些伴有烦躁、惊悸等症状的疾病中,导赤散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2.4 消炎止痛导赤散还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对于一些因感染、炎症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导赤散常常被用于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2.5 抵抗细菌感染导赤散中的黄连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导赤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
3. 使用导赤散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导赤散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
如果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
3.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建议使用导赤散。
如果出现需要使用的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状况。
3.3 个体过敏对导赤散中的成分过敏的人群不宜使用该药物。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4 剂量控制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掌握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方法,避免出现过量使用或用药不足的情况。
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

第10卷第17期·总第145期2012年9月·上半月刊18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黄志刚(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长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白城137000)摘 要:目的观察导赤散加味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和庆大霉素治疗,试验组除给予上述治疗外同时加服导赤散加味汤剂。
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4%和94.3%,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6%和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维生素E和庆大霉素同时加服导赤散加味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可使复发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导赤散;中医药疗法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2.17.010 文章编号:1672-2779(2012)-17-0018-02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出现反复发作性溃疡为特征,发作时溃疡灼痛难忍,呈周期性、复发性,中医称之为“口疮”[1]。
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贴膜、局部注射封闭、应用激素和光疗局部疗法等[2],其中以庆大霉素疗法和口服维生素E疗法较为常用,但疗效均不理想,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西药主要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暂时消除症状后又会反复发作。
本研究中,笔者应用西药维生素E和庆大霉素的同时加服导赤散加味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疗法,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6例,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35.65±5.3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1例,男、女分别为12例、9例;治疗组35例,男、女分别为19例、16例。
所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后简称《指导原则》)关于口疮的诊断标准。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引言导赤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在中医药学中,导赤散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方的疗效。
功能主治导赤散主要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导赤散中的一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火热引起的疾病。
例如,对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导赤散可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2.疏风解表:导赤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疏风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导赤散可通过促进汗液排出,降低体温,改善身体不适。
3.活血化瘀:导赤散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瘀血的积聚。
因此,导赤散对于疼痛、肿胀、血块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4.调理气血:导赤散中的一些草药对气血有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理气血的平衡。
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如贫血、乏力等,导赤散能够提供补充,起到调理作用。
5.缓解痛经:导赤散对于痛经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它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经期腹痛、经期不调等症状,导赤散能够起到舒缓作用。
6.提高免疫力:导赤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导赤散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缓解痛经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疾病治疗方面。
用法用量导赤散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次一剂,每日2-3次,视病情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导赤散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注意事项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对该药方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3.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4.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以上是对于使用导赤散的一些注意事项,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生。
导赤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h a i mi x t u r e [ J ] . J Al l e r g y C l i n I mmu n o l , 1 9 8 7 , 8 0 ( 3 P t 2 ) : 4 8 1 — 起长期 规 范治 疗 能够 有 效 控 制 哮 喘 的 信念 , 避 免诱 发 t
4 8 6.
[ 2 ] 中 华 医 学会 呼 吸 病 学 分 会 哮 喘 学 组 . 支 气 管 哮 喘 防 治指 南 ( 支 气 管 哮 喘 的定 义 、 诊断 、 治疗和管理方案) f J ] . 中华 结
核和呼吸杂志, 2 0 0 8 , 3 1 ( 3 ) : 1 7 7 — 1 8 5 .
Ps y c ho s om a t i c s,2 00 5,46( 1 ): 4 1 — 4 6 .
( 收稿 2 0 1 3 — 0 8 — 1 5 ; 修回2 0 1 3 - 0 9 - 0 5 )
导 赤 散 加 减 治 疗 口腔 溃 疡 疗 效 观 察
孙 晓颖 陆瑞 峰 马 超 上 海 市浦东 新 区周 浦 医院( 上海 2 0 1 3 1 8 )
展和预 后 , 本 身可 能又是 哮 喘发作 的易感 因素 。
为疏 泄和 藏血 , 肝 的疏 泄功 能正 常才 能气 机 调 畅 , 肺 气
哮喘合 并 焦 虑 抑 郁 的 比例 与 患 者 的病 程 长 短 有 正 常肃 降 。一旦 肝失 疏泄 , 郁滞 不 畅则 如《 医学 人 门 ・ 关, 病程越 长, 焦 虑 抑 郁 的 比例 越 高 , 程 度 越 重 。与 喘》 所说 “ 惊忧 气 郁 , 惕 惕 闷 闷, 引 息 鼻 张气 喘 , 呼 吸 急 Og u z t u r k L 5 等 的研 究 一 致 。这 可 能 由于 病 情 反 复 , 致 促 而无痰 声 音 ” 。郁 怒 伤 肝 , 肝 气 横 逆 犯肺 , 肺 气 不 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赤散英文名称:daochi powder定义:同名方约有24首,现选《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组成: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上为末。
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导赤散是清心利水养阴的中成药,应用广泛,由于剂量小,也相对适宜小儿服用。
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
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等等症状。
目录方名导赤散出处《小儿药证直诀》异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生地黄(6克)木通(6克)生甘草梢(6克)竹叶(6克)【方组趣味记忆】草地通竹。
解:草(生甘草梢),地(生地黄),通(木通),竹(竹叶)。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亦可用治腋下汗出症(左腋下汗出较多).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禁忌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方歌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方论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
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
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方解该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
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
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
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
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
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
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化裁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附方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注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1)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
”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2)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快·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
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 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
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
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文献方论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
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
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
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小儿心热。
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
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各家论述1.《医方考》:是方也,生地黄可以凉心,甘草梢可以泻热;佐之以木通,则直走小肠、膀胱矣。
名曰导赤者,导其丙丁之赤,由溺而泄也。
2.《古今名医方论》:钱氏制此方,意在制丙丁之火,必先合乙癸之治。
生地黄凉而能补,直入下焦,培肾水之不足,肾水足,则心火自降;佐以甘草梢,下行缓木之急,即以泻心火之实,且治茎中痛;更用木通盗小肠之滞,即以通心火之郁,是一治两得者也。
此方凉而能补,较之用苦寒伐胃,伤其生气者远矣。
3.《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阳药也。
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木通除心火入小肠,草梢达茎中而止痛。
4.《古方选注》:生地入胃而能下利小肠;甘草和胃而下疗茎中痛;木通、淡竹叶皆轻清入腑之品,同生地、甘草,则能从黄肠导有形之热邪入于赤肠,其浊中清者,复导引渗入黑肠而令气化,放曰导赤。
5.《小儿药证直决笺正》:方以泄导小水为主,虽曰清心,必小溲黄赤短涩者可用。
一本有黄芩,则清肺热,所以宣通水道之上源也。
导赤散【药物组成】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方剂主治】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临床应用口腔科陶氏以加味导赤散为基本方,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82例,同时用西药滴注等治疗75例做对比实验。
治疗组方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桔梗、牛蒡子、玄参、生地、竹叶、木通、薄荷、甘草、黄连。
结果,中药治疗组82例,痊愈25例,占37.1%;有效44例,占53.7%;无效13例,占14.6%;终止放疗5例,占6.1%;总有效率为85.4%。
西药对照组75例中,痊愈16例,占21.3%;有效28例,占37.3%;无效31例,占41.4%;终止放疗20例,占26.6%;总有效率为58.6%。
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文氏用导赤散化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方用党参、茯苓、白术、玄参、生地、木通、黄连、栀子、甘草。
结果,治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
王氏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小儿口腔溃疡24例,方用淡竹叶、生石膏、鲜芦根、鲜生地、木通、生甘草、生大黄。
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21例,有效2例,无效仅1例,总有效率达95.8%。
陈氏用玉女煎合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牙周炎20例。
方用生地、生石膏、麦冬、知母、牛膝、丹皮、木通、甘草。
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显效23例,占57.5%;有效14例,占35%;无效3例,占7.5%;牙周炎显效11例,占55%;有效7例,占35%;无效2例,占10%。
刘氏等采用导赤散随证加减,并外敷生肌消炎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
结果,显效20例,占25%;有效54例,占67.5%;无效6例,占7.5%;总有效率92.5%。
余氏运用中西医结合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100例。
方用黄连、金银花、生地、木通、甘草、淡竹叶。
结果,痊愈31例,显效43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
满氏运用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疮31例。
方用藿香、山栀、防风、黄连、生石膏、当归、、生地、木通、丹皮、升麻、竹叶、薄荷、甘草。
结果,痊愈26例,有效5例,有效率为100%。
陈氏在导赤散的基础上加味,易散成汤,治疗小儿口疮66例。
方用生地、麦冬、木通、车前子、鲜竹叶、甘草梢。
随证加减,结果均获痊愈。
开氏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54例,并与西药对照组52例对比观察。
其中,治疗组以导赤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并用冰硼散外敷;对照组用左旋咪唑口服,并用维生素C外敷。
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占72.22%;有效11例,占20.37%;无效4例,占7.41%;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愈26例,占50%;有效14例,占26.92%;无效12例,占23.08%;总有效率为76.92%。
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
朱氏等运用导赤散随证加减治疗溃疡性口腔炎30例,并用15例运用西药抗生素静脉点滴加维生素口服相比较。
两组病历全部治愈,但中药价格便宜,疗程短,复发率低。
陶氏自拟加味导赤散治疗化疗后口腔炎。
方用淡竹叶、木通、细生地、甘草梢、龟板、阿胶、知母、生石膏、玄参、珍珠粉、凤凰衣、细辛、熟大黄。
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1%。
张氏以导赤散加减结合西医对症处理45例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并与23例支持与对症处理的西医疗法对照。
其中,中医方用生地、淡竹叶、木通、连翘、银花、板蓝根、生石膏、生甘草。
结果,中西医组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西医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3.9%。
两组相比,,中西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
刘氏运用导赤散合清胃散加减治疗磷毒性口腔病30例。
方用生地、黄连、生麻、竹叶、木通、归尾、丹皮、甘草梢、生石膏。
结果,一个疗程治愈24例,两个疗程治愈5例,无效1例(改变工种后服用一个疗程痊愈)。
肖氏等[运用清心导赤散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0例。
方用生地、滑石、板蓝根、金银花、白鲜皮、苦参、丹皮、竹叶、通草、黄连、生甘草、灯心草,并随证加减。
在运用本方治疗后,全部治愈。
郭氏等[17]运用加味导赤散治疗疱疹性咽峡炎32例,并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
两组均以美林退热,治疗组方用生地、淡竹叶、金银花、木通、生甘草、黄连、栀子,对照组药用病毒唑、青霉素、维生素C静滴注。
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
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吴氏等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采用导赤散加减并加以西医维生素、激素、心理疗法治疗舌痛症27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9%.五官科沈氏运用中药加味导赤散联合球结膜转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6例38只眼。
方用生地、木通、淡竹叶、黄芩、生甘草梢、归尾、红花、赤勺、蝉蜕,并结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