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科2020年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中医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中医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在中医科从事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临床工作
1. 护理病人555例,其中外来病人450例,住院病人105例。

2. 主要参与处理发热、咽喉炎、肠胃不适等常见症状病人的诊疗。

3.辅助进行针灸、推拿、中成药等中医治疗,配合医嘱正确使用。

二、教学工作
1. 对中医学生进行临床护理基础课程和技能培训15次。

2. 参与中医学校临床基地建设工作,做好学生临床实习指导工作。

三、科研工作
1.参与“中草药对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课题工作。

2.撰写《中医草药发热降温药物应用研究》论文1篇。

四、医护团建工作
1.参与组织科室年会和医护联欢活动。

2.组织开展护士技能竞赛和培训交流会等活动。

总体来看,本年度中医科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学术水平和技能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获得了保障。

新的一年,还需继续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以上就是本人2018年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中医院护士年终总结范文(3篇)

中医院护士年终总结范文(3篇)

第1篇随着岁月的流转,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尾声。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在医院护理岗位上辛勤耕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在2021年的工作情况及2022年的展望总结如下:一、思想政治方面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工作态度方面作为一名医院护士,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在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谨细致,不怕苦累,全天候待命,以应对突发事件。

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团结同事,共同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专业技能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我熟练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

同时,我还参与了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为提高护理质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护理质量方面1. 药品管理:我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

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过期、失效等问题。

2. 护理文书管理:我认真书写护理文书,确保文书的完整、准确、规范。

3. 患者护理:我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护理。

五、团队协作方面我积极参与科室的团队协作,与同事共同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在团队中,我注重沟通交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六、展望2022年1. 加强学习: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提高服务质量:关注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加强团队协作:与同事共同进步,共同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在医院护理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医院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医院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医院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性发展,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总结2019年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及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护理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要求,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不仅仅要拓面,更要及标,深化内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

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用优质护理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以到达“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一)全院各护理单位继续巩固所取得的成绩,持续深入开展优良护理效劳。

(二)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功能、义务及范围一致,满足护理工作需求。

(三)继续全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切实履行护理职责。

(四)在全院范围内深化优良护理效劳内涵,门急诊、手术室等特殊科室开展符合专科特性的个性化优良护理效劳。

(五)加强护理质量督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六)全面提升护士职业素质,加强护士人才梯队建设。

(七)有效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护士满意度,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八)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护理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

(九)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护理,深化优良护理效劳内涵。

(十)完善评优评先嘉奖机制,树立榜样,弘扬先进。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强化“一把手”工程。

1.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院领导班子把深化优良护理效劳工作列入方针责任制管理,确保优良护理效劳工作取得实效。

《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在统计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在统计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在统计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0-14T08:29:46.57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作者:王燕[导读] 探讨《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在科室统计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中的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中医医院 6384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在科室统计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中的应用。

方法我院护理部设计出《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并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填写要求,对第一诊断符合中医护理方案的病人,床旁悬挂登记表,医嘱下达了中医护理技术,遵医嘱实施或者未实施均作好相关记录,出院后再把登记表收回,由相关人员作好统计。

结果科室统计了2018年1月1月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719个病例,实施了9项中医护理操作,分别统计出各项操作的平均依从性,对依从性较差的穴位贴敷(肺病贴)作了分析改进。

同时在科内护理人员中发放调查问卷,79%的护理人员认为实用性强,92%的护理人员认为可操作性强,100%的护理人员认为有效性强,92%的护理人员使用意愿强烈。

结论使用《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能更客观且量化地统计病人对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依从性,从而收集到更准确的数据,利于中医护理工作的改进。

关键词:中医护理操作;护理方案管理;依从性国家中管局自2013年首次发布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以来,至今已发布有5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方案”的实施,对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培养护士的中医护理临床思维,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中医护理效果具有重大意义[1]。

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表作为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文书体现,规范正确填写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表的填写上评价指标的不明确、不客观让护理人员困惑不已。

为此,针对评价指标中通用的“依从性”一项,我院护理部设计出《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登记表》,以量化、统一评价指标,我科自2018年1月使用以来,效果满意,现把应用经验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第一诊断符合52个中医护理方案的病人共计719人次,涵盖了肺胀、外感发热、胃脘痛、肺癌等13个中医护理方案病种。

腰痛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

腰痛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

2018年上半年推拿科病区“腰痛”中医护理方案工作总结我科于2020年上半年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现就该方案的实施、依从性及特色进行总结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52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其中一个病种,2018年1月至6月,共收治113例,辨证分型统计:血瘀气滞证76例、寒湿痹阻证29例、湿热痹阻证5例、肝肾亏虚证13例、其他证1例。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见表1:(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见表2:表2(三)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热奄包治疗、穴位贴敷、刺络放血+药罐、中红外线治疗等。

分析其原因见表3:表3(四)腰痛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见表4:表4药熏洗等治疗,原因分析见表5:表5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落实情况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1、满意:100人(88.49%);2、一般:10人(8.840%);3、不满意:3人(2.65%)。

分析其原因:1、护理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参照方案,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到位。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四、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一)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1.实用性强:98人(86.73%);2.实用性较强:9人(7.64%);3.实用性一般:4人(3.53%);4.不适用:2人(1.76%)。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2020年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

2020年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科护理常规的制定,应在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组织指导下,由科护士长或护士长组织护理骨干具体负责。

一、制定的过程(一)明确问题1.应针对本科(病区)常见的疾并症状(体征)。

2.应明确这些疾并症状(体征)在护理中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针对这些疾并症状(体征)所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二)拟定草案1.回顾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并进行疏理。

2.将汇总的资料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明显中医特色并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措施。

3.按照常规的框架,与本专科及相关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形成草案。

(三)征求意见1.由护理部(总护士长)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对草案的意见。

2.根据常规草案的内容,全面征求所涉及部门、专业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

3.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对草案进行修改后定稿。

4.由护理部(总护士长)将定稿报送医院审定。

(四)公布实施1.专科护理常规经医院审定后发布实施。

2.护理部负责实施的具体组织工作,加强对护士长、护理技术骨干的培训是做好实施的基矗(五)评价改进1.护理部负责组织定期对专科护理常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2.在实施时应同时制定实施评价方案。

3.根据实施评价情况,应对常规及时进行修订。

二、常规框架(一)疾病护理常规框架1.疾病名称疾病名称应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

2.临床表现3.临证护理4.饮食护理5.用药护理6.并发症护理7.健康指导(二)症状(体征)护理常规框架1.症状(体征)名称2.临床表现3.症状(体征)护理通过中医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或缓解的专科疾病症状(体征)。

4.专科用药护理5.特殊饮食护理6.情志护理7.并发症护理8.健康指导第四章质量评价一、评价依据(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二)其他中医护理工作的相关规定。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制定的中医护理质量标准。

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研究

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研究

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急性期优化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验证,确定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对预防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

对照组运用我院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方法预防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观察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

结果:两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观察组的抑郁自我评分、焦虑状态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中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实施“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优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粘度、预防肿胀、减少DVT的发生。

关键词: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脑梗死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

目前,医学基本公认Vir-chow1856年提出的3个相关因素即: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髙凝状态,若未及时予有效诊断和治疗,会诱发患者肺血栓栓塞、甚至死亡。

我院通过观察并将优化的“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用于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脑卒中单元所收治的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7.48±7.93)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8.56±9.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肺炎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方案

肺炎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方案

肺炎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方案引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给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肺炎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需要科学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还需要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系统,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独特的草药治疗方案,对肺炎的护理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方案。

1. 中医诊断标准的制定1.1 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中医的治疗理念强调整体观察,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在制定肺炎护理方案时,应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借助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2 制定中医诊断标准根据现有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结合中医的理论体系,应制定与肺炎相关的中医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应涵盖中医辨证的四个要素:望、闻、问、切,以及中医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才能为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中医草药治疗方案的优化2.1 中药汤剂的研发和应用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在疫情期间,应加强与药学和中药方剂学的合作,研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汤剂。

这些中药汤剂应经过科学严密的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2.2 中草药的个体化配方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中草药的组合和剂量进行个体化调整。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3. 中医护理的整体性思维3.1 “治未病”的理念中医强调预防和治疗的统一,提倡“治未病”的理念。

在肺炎护理中,中医应加强预防工作,包括增强身体抵抗力、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加强锻炼等。

通过综合施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减少肺炎的发病率。

3.2 改善气候和环境中医护理方案应考虑气候和环境对肺炎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内一科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肺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21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内一科应用“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33例,患者平均住院日9天。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33例:痰浊阻肺证23例,痰热郁肺证10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舒适体位、有效咳嗽、胸部叩击、振动排痰、体位引流、氧疗、雾化吸入、呼吸功能锻炼、皮肤护理、口腔清洁、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变化。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热奄包、艾灸及其他中医理疗等。

消渴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内一科应用“消渴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11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8天。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117例:气阴两虚证81例,肝胃郁热证36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观察尿量、频次、观察饮水量、记录身高、体重、腰/臀围、饮水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排便指导、皮肤护理、眼部护理、安全防护、情志护理、辩证施膳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药、耳穴压豆、中药贴敷、中药热奄包、艾灸及其他中医理疗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3、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健康指导,综合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4、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从统计表上分析,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较2017年度有较大提高。

5、科室护士对方案实用性评价统计
二、各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①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填写表格过多。

②方案中的证型与医生诊疗方案所辨证型部分不符。

③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方面的宣教不到位,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

整改措施:
①科室要加强中医护理方案知识及培训,提高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与掌握,优化操作流程,简化记录表格,完善记录内容。

②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

③加强医护沟通,统一把握辩证标准,提高中医护理方案的可操作性。

通过对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情况的分析总结,增加了中医护
理项目,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创新中医护理技术,为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