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

合集下载

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它以科学方法探讨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1. 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是一种注重外部行为和环境反应的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对环境的反应,而不是思考或意识的产物。

他们关注的是行为如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被形成和改变的。

2. 心理动力学流派:心理动力学是一种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心理学流派。

它强调人类内在冲突和无意识思想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感受是由内在的动力和冲突所驱动的,这些动力和冲突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意识水平。

3. 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是一种注重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潜力的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潜力和价值,他们强调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

4. 认知流派:认知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流派。

认知心理学家关注人类如何感知、思考、注意、记忆和理解信息。

他们认为人类的心理过程是有组织和目的的,人类的行为和思考是在特定的认知框架下进行的。

5. 生物心理学流派:生物心理学是一种研究生物和神经系统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心理学流派。

生物心理学家研究如何神经系统和脑部结构、化学物质和遗传因素等生物因素影响人类行为和思考。

6. 社会文化流派:社会文化心理学是一种研究文化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心理学流派。

社会文化心理学家关注人类如何与社会和文化环境互动,以及文化和社会因素如何塑造和影响人类行为和思考。

这些心理学流派代表了心理学的不同方向,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心理学流派则是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心理学划分为不同的学派或流派。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1.结构主义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心理学流派是心理学的最早的一个流派,由爱德华·布拉德福德·泰奇纳创立。

结构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内部体验来研究心理活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观察和实验。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意识可以被分解为各种元素,而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2.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由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等人创立,与结构主义心理学不同,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

该流派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并试图理解心理现象如何帮助人们适应和适应环境。

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强调对行为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注意力、学习、意识等。

3.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由约翰·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以及其他行为主义者创立。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行为的外部可见方面,以实验方法研究行为和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行为的观察、描述和预测。

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只应该研究可观察和可量化的行为。

他们认为人类行为是受环境刺激所驱动和塑造的,而不是由内在的心理活动决定。

4.认知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乔治·米勒等人为代表,强调人类的思维过程、记忆、知觉、注意力等内在心理活动。

认知心理学流派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以及人类思维的结构和功能。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概念的,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是有逻辑的。

5.社会心理学流派:社会心理学流派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关注个人与他人的互动、观念、态度、归属感等。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概述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和观点。

因此,心理学有许多不同的流派或方法。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关注可观察行为的心理学流派。

它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环境和外界刺激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内在的心理过程所决定的。

行为主义强调,通过控制环境和刺激,可以控制和改变人类的行为。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 Watson 和 Skinner。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的心理学流派。

它认为,人类思维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考、判断和决策等。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的思维过程是可以研究和测量的,并且人类的认知能力可以随着训练和实践而不断提高。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 Piaget 和 Chomsky。

3.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类内在体验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

它认为,人类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自我实现的倾向,表现为人类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不仅仅是生物有机体,还是具有内在意识和自我实现能力的主体。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 Maslow 和 Rogers。

4. 生物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类生理机制和神经系统的心理学流派。

它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是由神经系统和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生物心理学强调,通过研究人类的神经系统和生理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 James Olds 和Roger Sperry。

以上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十大门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心理学十大门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心理学十大门派: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1、发展背景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过程的主要机制。
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意识,认为心理学应该探索行为规律,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些主张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对行为的研究包括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刺激是指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变化,如光、声音、饥、渴等。反应是指有机体所做的任何外部动作(外部反应)和腺体分泌(内部反应)。反应有先天反应和习得反应两种。复杂反应和动作技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学会的。

行为主义是什么

行为主义是什么

行为主义是什么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观点。

一、发展历史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

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

它一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其强度有大有小。

他们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学派的主体思想是对19世纪末美国的另一个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派--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学派的心理理论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高峰,成为从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位置的美国心理学史甚至世界心理学史上都绝无仅有的一大学派。

二、代表人物1、约翰·华生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及其特点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领域,它对人类内心世界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心理学中,有三个主要流派,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主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这三个主要流派的特点,并逐步解释它们的发展历程和对心理学的贡献。

行为主义:1. 定义: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流派,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关注内心体验和意识。

2. 特点:- 反对主观感受:行为主义注重可观察和可量化的事实,认为个体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来解释。

- 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在环境条件下被学习和形成的,主张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 实验方法:行为主义倡导实验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支持理论。

人本主义:1. 定义:人本主义是关注个体的内心需求和成长的心理学流派,试图理解人类的主观体验和意义。

2. 特点:-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潜力,通过探索和发展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可以达到更高的自我目标。

- 主观感受:人本主义关注人类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认为人类不仅是被动的环境反应者,还是主动的创造者和决策者。

- 统合性:人本主义试图将心理学与哲学、艺术和宗教等领域相结合,从而全面理解人类的存在和意义。

认知主义:1. 定义:认知主义是研究思维、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的流派,它关注个体的信息加工和知觉。

2. 特点:- 内部认知:认知主义强调人类思维和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关注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存储和利用,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 积极意义:认知主义认为个体参与主动的知觉和思考过程,通过加工和选择信息来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

- 实验研究:认知主义强调实验研究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来证实和推进理论。

这三个流派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行为主义的贡献:行为主义研究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提供了一种可观察和可量化的研究方法,对于行为预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多个理论流派,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主要理论流派,它着重研究人类行为和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在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行为的规律和原因。

行为主义强调对行为的可观察性,因此主张要用实验证据来支持理论。

认知主义是心理学的另一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人类思维、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

认知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内在的思维过程和心理结构所驱动的,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揭示认知过程的机制和规律。

认知主义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重要概念,并且深刻影响了教育和认知科学领域。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三个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具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意识,主张关注人的需求、价值观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个体成长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由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学关注潜意识和无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揭示了人类心理深层结构和冲突的本质。

精神分析学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如潜意识、无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并以治疗方法闻名。

虽然精神分析学的部分理论仍备受争议,但其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每个流派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解释框架,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理论流派可以结合使用,以综合性和多角度的方式来研究和解决心理学问题。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心理现象的学科,它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心理学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和社会文化心理学。

一、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主要流派,它强调将心理现象转化为可观察的行为,并通过刺激和反馈来改变个体的行为。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森和斯金纳。

行为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正向或负向的刺激进行塑造和改变。

行为主义提出了许多实验和行为技术,例如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管理等领域。

然而,行为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由于其过度关注行为的可观察性,忽视了个体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不够全面地解释人类行为。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等心理过程的主要流派。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关注人类如何感知、记忆、理解和解决问题。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巴特利特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经典实验,如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为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加工、组织和解释这些信息,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还涌现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如信息加工理论和计算机模型等。

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个体自我实现和人类潜能发展的心理学流派。

在人本主义的观点中,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追求自身的成长。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 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 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 以控制飞弹与鱼雷。 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 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 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 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 年退休。
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
前不久,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 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 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斯
满足的东西,如食物、金钱、赞誉、爱等,行为者就会
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增加反应概率
第二,负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 概率会增加。即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使行为者感到不快 和厌恶的东西,如消除噪声、严寒、酷热、电击、责骂 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时候,经常是奶奶唱个歌,爷爷跳个舞地哄着吃。已经上四年级,晚
上起来小便,还要爷爷抱着去。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叫,或者拿不
吃饭作威胁,或者将自己关在卫生间不出来,最后只好全家人求他,
只要他安静,只要他吃饭,只要他出来,什么愿望都满足他。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请试用斯金钠的强化理论分析?
一、行为主义流派
斯金纳箱
二种类型的学习
应答性行为:即某种刺激引起的行为,被 动地对环境做出作出反应;
操作性行为:即个体操纵其环境的行为, 是有机体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如步行上学, 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
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种:
应答性行为——刺激型条件反射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
人的行为不仅受环境制约,也受强化作用 的影响。华生等人只研究了S---R之间的联 系,而没有进一步深入考察行为后果反过 来会对行为本身产生什么影响。行为后果 实际上可以反过来成为行为的一个刺激, 即S—R—S 。
多么怪诞、多么不合情理,全家人都会想方设法满足。结果儿子变得
起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任性,越来越不讲道理,越来越霸道,越来越
胡搅蛮缠,任何一件事情,对别的孩子,也许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
的,但一到儿子这里,便都成了问题.放学回家,一直看电视、玩游
戏,不做作业,常常要大人流着泪求他,才勉强去做;不爱吃饭,小
原因都是在学校学习失败或惩罚不当引 起恐惧后,进而对整个学校情境也产生 恐惧所致。
彼得病症的治疗
玛丽·琼斯,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行为疗法的先驱。
症状:被试是一个名叫彼得的小男孩,他特别害怕兔子、 白鼠等,甚至皮毛和棉绒也非常害怕。
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案:首先创造一个能使小彼得与其他 三个小孩儿一起玩的环境,并给他食物。当他玩得高兴 时,琼斯就给他们看一只兔子,她天天坚持这样做。
开始时,彼得对兔子仍然害怕,但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 他的恐惧开始减弱。慢慢地,他能够容忍兔子跟自己越 来越靠近,到了第 45 次时,他可以将兔子抱在怀里抚 摸,并让它轻轻地咬自己的手指头。
这就是传统的行为疗法。彼得病症的治疗以其 1924 年 的论文《恐惧的实验室研究》而告结束。
2.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B.F.Skinner)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
主张用实验方法。S-R(Stimulus-Response)
1.踌躇满志的树旗人:华生
♫ 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 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
♫ 1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行为后果对行为本身具有重要影响,它将 这种影响称为强化。
强化理论
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强化的过程,行为 之所以发生改变,就是因为强化作用, 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而 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
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控制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第一,正强化,即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
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1、 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 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Skinner box)等;2、 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 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华生的四句话
♣ 心理学的唯一主题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 识。
♣ 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S——R)
♣ 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 的。
♣ 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 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础理解。
华生:教育万能论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 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意挑选其中 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个专 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 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 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 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
分析: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 弊则灵,斯是教室克,可以打瞌睡、写情书,无书声 之乱耳,无复习之苦心,心中曰:“ 混 张文凭 ”。
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小艾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
应用
经典条件作用所建立的刺激—反应联结, 可以用以解释教育上很多现象。如学校恐 惧症和教室恐惧症。
第二章 心理学流派
案例:孩子是如何被宠坏的?
一位母亲沮丧地在咨询室里,诉说着心中的苦恼与不解;儿子怎
么会变成了这样!他不听话起来,可以把全家人都气得泪流满面,不
知拿他怎么办。儿子是整个家庭唯一的第三代,他一出生,就被当作
小皇帝、命根子,所有人的爱心全部集于一身,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上学进的是收费最高的贵族学校。他头脑里只要有任何要求,不管它
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
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
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1、在
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
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