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综合利用(精品)24页PPT

合集下载

大豆综合加工利用

大豆综合加工利用

2.2 大豆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大豆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大豆油中含有维A、维D、 维E,大多数在加热处理中被破坏,很少转移到产品中去。

无机盐:也称“矿物质” ,种类及含量较多,主要有钾、钠、钙、镁、硫、磷、 氯、铁、铜、锰、锌、铝等,总含量为 4.4%~5% 。大豆中钙含量差异最大, 钙含量与蒸熟后大豆的坚硬度有关,钙含量多,蒸煮时会变得很坚硬。
色精 拉炼 油大 豆 油
人 起 造 酥 奶 油 油
脱 脂 大 豆 粉
浓 缩 大 豆 蛋 白 质
分 离 大 豆 蛋 白 质
组 织 大 豆 蛋 白 质
大 豆 蛋 白 质 发 泡
3.2 发酵型大豆制品
腐乳
臭豆腐
豆瓣酱
3.2 发酵型大豆制品
豆豉
纳豆
酱油
3.2.1 腐乳

豆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是用豆浆的凝乳物发酵 制成的奶酪型产品。
豆制品生产中除杂方法分为:湿选法
干选法
3.3.2 豆腐
浸泡:目的:使豆粒吸水膨胀,利于大豆粉碎后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程度:吸水量约为1:1—1:2,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
温度:15—20℃
磨浆:大豆研磨时,必须随料定量进水。 原因是水带动大豆在磨内起润滑作用,起冷却作用,能防止机身过热和大 豆蛋白质变性;还可以使被磨碎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溶解分离出来,形成良 好的溶胶体。
3.2.1 腐乳

腐乳的工艺流程:
豆渣
凝固剂
大豆
压榨
黄浆水
浸渍
切块
磨浆
豆腐坯
加热
过滤
豆乳
点浆
蹲脑
豆腐坯
接种

大豆制品的加工PPT课件

大豆制品的加工PPT课件

第二节 传统豆制品的生产
传统豆制品生产的基本原理 生豆浆加热之后,蛋白质分子的二、三、四级结构的 次级键断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多肽链舒展, 分子内部的某些疏水基团(如-SH)疏水性氨基酸侧 链趋向分子表面,使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减弱,溶解度 降低,分子之间容易接近而形成聚集体,形成新的相 对稳定的体系—前凝胶体系(熟豆浆)。
第四节 豆乳粉及豆浆晶的生产
基料制备 即豆乳生产去掉杀菌、包装工序的全过程。 浓缩是降低豆乳粉、豆乳晶生产中能耗的关键
工序,实际生产中浓缩工序的工艺参数如下: 一、基料浓度
豆乳生产固形物含量14%-16%,方便喷雾干燥。 豆浆晶浓度为25%-30%,加糖后50%-60%。
二、浓缩时的加热温度、时间 一般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并避免长时间加热。
✓ 3.脂肪 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18%。
4.大豆中的酶及抗营养因子
脂肪氧化酶:对食品影响作用:一是改善面粉色泽, 强化面筋蛋白质的作用,二是产生不良风味。
尿素酶: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受热失去活 性;
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豆粕中; 胰蛋白酶抑制剂:100℃处理20min,活性丧失90%; 细胞凝集素:受热失活。
低。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油脂的混合 体系,经过均质或超声波处理,互相之间发生作 用,形成二元及三元缔合体,这种缔合体具有极 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即 豆乳。
豆乳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
➢ 豆乳品质的改进 豆乳制品的异味物质主要来自原料及加工过程。
主要是大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造成的,而脂肪氧 化酶是促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主要因素。 一、热处理法
二、大豆低聚糖的应用 1、用作双歧杆菌的促生因子 2、一些糖类的替代品

由大豆能制得什么(共47张PPT)

由大豆能制得什么(共47张PPT)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LK ·化学 选修 化学与技术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LK ·化学 选修 化学与技术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豆腐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常吃豆腐对我们的健康很 有好处,制作豆腐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原料处理―→磨豆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35%~ 40%、 脂肪 16%~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20%、碳水化合物约 25%、纤维素约 5%,另外还含有
维生素 、磷脂、 肌醇 、异黄酮和酶等物质。
2.大豆蛋白具有 吸水 、起泡、 凝胶 、黏结、调色、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乳化等功能特性。
课 时 作 业


LK ·化学 选修 化学与技术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滤浆―→煮浆点浆―→制水豆腐―→制豆腐干。根据你所掌 握的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A.原料处理过程中需用清水浸泡,浸泡的时间越长越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好,这样才能有效除去黄豆中的杂质 B.磨豆滤浆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将大豆蛋白分离出来
课 时 作 业


LK ·化学 选修 化学与技术

大豆加工新技术PPT课件

大豆加工新技术PPT课件
此外,辅照技术、高压处理技术、无菌包装、气调保鲜、微波技术
18
2.7 超临界萃取技术
原理:< 温度、压力>
➢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物质接触 ➢依次萃取成分 ➢减压、升温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 ➢被萃取物质析出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应用较大 VE回收率≥80%(现行方法60%)
19
3 大豆加工利用研究新动向
23
(二)强化营销、搞活流通,建立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
建立氛围 扩大知名度 实施名牌战略
24
(三)加强集成、协力攻关,构建科研开发新体系
产品开发方面:
传统豆制品的工业化及产品的多功能化 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25
工艺研究方面:
油脂加工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大豆蛋白加工关键技术的创新 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工艺创新
中国大豆食品加工新技术
•前言——中国大豆食品的发展简历 •大豆食品加工技术现状 •大豆食品加工中高新技术的应用 •大豆加工利用研究新动向 •找出差距,定位研究方向推动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1
1 大豆食品加工技术现状
1.1 全脂大豆食品加工技术
➢ 粉状制品的加工改变了传统工艺 ➢ 豆奶加工从包装、风味及脂肪氧化酶的脱腥
➢ 纺丝法大豆组织蛋白的应用正在国外流行。
10
辅料
原料 粉碎 调和 挤压膨化 干燥 成品
挤压膨化法生产组织化大豆蛋白的工艺
11
2.4 生物工程技术
酶工程的应用
➢大豆肽
原料蛋白 调浆
升温至反应温度并调pH值 酶反应器 灭酶 中和脱苦
喷雾干燥 成品
大豆复合多肽生产工艺 12
豆渣
调浆 酶反应器

大豆育种PPT课件

大豆育种PPT课件
2.半蔓生型
主茎较粗,茎的上部细而有时缠绕,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缠绕性较强,在土壤 瘠薄,水、肥不足时,就直立不倒矮,节间短,茎秆粗壮直立不倒,分枝短且少,荚密耐水、肥,多为有限结 荚习性,一般产量高。 大豆茎上长叶的地方为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主茎上 的节间多少、长短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有所不同,通常节数多的高产。过于密植 或迟播种,会使节数减少而减产。 大豆幼茎分绿色的紫色两种,绿色茎开白花, 紫茎开紫 花。茎的颜色可以作为苗期鉴定品种的标志。
•东北起源学说、南方起源学说、多起源中心学说、黄河流域起源学说
二、大豆的传播
大豆引进日本的时间约在公元100年,随后大豆传遍亚洲其他 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 泊尔、印度等国,最终发展成当地地方品种。而这些地区构成了 大豆的第二个基因中心。尽管中国是最早用大豆的国家,但作为 食物原料,日本人却尽可能地挖掘了它的所有潜能。
“耕家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从 这个时期的书文中常见菽粟连称,也说明当时菽粟种植 的面积在增加,菽粟也成为百姓的主要粮食。
大豆的起源
公元前5至3世纪,已有对大豆的分布、形状、种类等较 细致的描述。如《周书》中《职方解篇》记有“菽属北方”; 《管子》中记有“有种大菽、细菽,多白食”;《吕氏春秋》 中记有“得实菽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为簇,多枝数 节。”秦汉以后,“大豆”一词代替了“菽”字并广泛应用 了。“大豆”一词最先见于《神农书》的《八谷生长篇》, 其中载:“大豆生于槐。出于泪石云山谷中,九十日华,六 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汜胜之书》载:“大豆保证 有收获,容易种植。”汜氏主张农民每人应种5亩大豆备荒。 在汉代的其它文献中主张麦子和谷子或大豆轮种,可见当时 大豆的播种面积已相当可观了。自汉代以后,我国大豆的种 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

大豆的综合利用

大豆的综合利用
详细描述
大豆低聚糖能够被肠道有益菌发酵,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有助于改善便 秘和肠道健康。此外,它还具有低热 量、低血糖反应等特点,适合糖尿病 患者食用。
大豆磷脂
总结词
大豆磷脂是大豆中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功效。
详细描述
大豆磷脂能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它还能够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功 能恢复,对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详细描述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如水苏糖、棉籽糖等,这些低聚糖不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但可被肠道有益菌利用,促进肠道健康。同时,大豆中的膳食纤维有助 于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大豆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总结词
大豆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铁、维生素E等,具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
详细描述
大豆的综合利用
• 大豆的营养价值 • 大豆的直接利用 • 大豆的深加工利用 • 大豆的副产品利用 • 大豆利用的前景展望
01
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中的蛋白质
总结词
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是素食 者获取蛋白质的主要途径。
详细描述
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 好,与动物蛋白相近,含有8种必 需氨基酸,尤其富含赖氨酸,是 谷类食物的理想搭配。
大豆分离蛋白
总结词
大豆分离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一 种高纯度蛋白质,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功 能性。
VS
详细描述
大豆分离蛋白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 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 等领域。它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 善口感和质地,同时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 降低胆固醇。
大豆低聚糖

第十章--大豆加工PPT优秀课件

第十章--大豆加工PPT优秀课件

添2加021量/6/3一般为2~5 kg /100 kg大豆。
14
(3)-葡萄糖酸内酯 制成的豆腐弹性大,质地滑润爽口,添加量一般为
0.25%~0.35%(以豆浆计)。
1.3.3.2 凝固剂的作用机理
石膏和卤水在豆浆中解离出Ca2+、Mg 2+, Ca2+、Mg 2+ 不但可以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和双电层,而且有“搭桥”作用, 蛋白质分子之间通过-Mg-或-Ca-桥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立体 网状结构,并将水分子包容在网络中,形成豆腐脑。
第8章 大豆的加工利用
1 传统豆制品的生产 2 豆奶的加工 3 大豆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2021/6/3
1
1 传统豆制品的生产
1.1 概述(传统豆制品加工的意义) 1.2 大豆蛋白质的性质 1.3 豆腐的生产 1.4 腐乳的生产
2021/6/3
2
1.1 概述(传统豆制品加工的意义)
1.1.1 传统豆制食品是中国大豆产业之本
50℃~60℃的温水10kg,用工具搅拌均匀。然后倒入豆
浆中,即可消除泡沫。
2021/6/3
22
消泡后,紧接着过滤。过滤好的豆浆煮沸2~3min即
可。要一边加热一边用勺子扬浆,防止糊锅。煮好后,把
豆浆冷却。当豆浆冷却到30℃左右时,取葡萄糖酸内酯
200g,溶于适量水中后,迅速将其加入豆浆中,并用勺
37
3.1.3 大豆低聚糖的应用
大豆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种类
应用品种
乳制品
发酵乳、乳酸菌饮料、乳粉、麦乳精等
饮料
冰激淋、麦芽饮料、果汁饮料、
乳饮料及豆乳饮料等
保健饮料 营养饮料、中草药饮料、保健茶、活性牛奶等
糖果糕点 糖果、口香糖、胶质软糖、巧克力、饼干、蛋糕

农作物与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ppt课件

农作物与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ppt课件
1.果蔬的综合利用,以果品的综合利用为主。 残次果品为原料可酿造果醋;
2.利用果蔬渣发酵生产乙醇,每千克鲜果渣 可以生产29~40g乙醇;
3.橘皮中可提取香精油、果胶、橘皮苷、胡 萝卜素等;
4.从苹果、山楂、香蕉、枇杷中也可提取果 胶等物质;
29
ppt课件
三 农作物及农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4
ppt课件
三 农作物及农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米糠中含粗灰分11.9%,粗纤维13.7%,是 能量饲料中含灰分和粗纤维较高的一种,无 氮浸出物小于50%,米糠中蛋白质和脂肪的 含量高于稻谷,粗蛋白含量为13.8%,脂肪 为14.4%。
米糠中的油脂精制加工可得的米糠油含有 38%左右的亚油酸和42%左右的油酸,米糠 油中含有丰富的谷维素和大量的脂溶性维生 素、谷甾醇及其他植物甾醇等成分,是一种 保健性食用油。
15
ppt课件
三 农作物及农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鸡:次粉热能较高,可取代谷物原料。但用 于粉状料中时,因其太细,易造成黏嘴现象, 降低饲料适口性。用于粒状料时,用量可达 10--20%。
猪:可取代谷物使用。用于哺乳期仔猪料, 外观好、细度佳,能提高饲料商品价值。
反刍动物:次粉比麸皮热能高、比重大,适 口性差,宜与松积性原料并用。马饲料中使 用25%以下为宜。
19
ppt课件
三 农作物及农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4.小麦叶片的利用 小麦嫩叶富含麦绿素、天然维生素、无机盐及
多种氨基酸和酶,能够消除长期累积在人血液 中的毒素,对哮喘、便秘、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食品。 国外麦叶系列食品:小麦叶纤维食品、大麦叶 健康食品、麦草汁饮料、麦绿素可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大豆的综合利用(精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