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期货的价格分析
大豆期货研究报告

大豆期货研究报告大豆期货是一种基于大豆价格波动的金融工具,通过进行大豆期货交易可以实现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增长。
以下是对大豆期货的研究报告。
一、大豆期货市场概况大豆期货市场是我国期货市场中最重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之一,也是全球大豆期货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大豆期货合约的交易场所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并且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期货合约。
二、大豆期货市场的特点1. 供求关系是决定大豆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大豆期货价格受到大豆供需情况的影响很大。
2. 大豆期货属于农产品期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大豆的种植季节以及育苗、播种、生长、收获等环节都会对大豆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3. 大豆期货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国内外经济形势、外汇汇率变动、贸易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大豆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三、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分析大豆期货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价格走势会呈现出相对复杂的形态。
一般来说,大豆期货价格会随着大豆供求情况的变化而波动。
1. 大豆丰收期的到来会增加大豆供应量,导致大豆期货价格下跌;而在大豆收割季节之前,供应量的减少会推升大豆期货价格。
2. 国内外贸易形势的变化也会对大豆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我国对外进口大豆量减少,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可能会上涨。
3. 大豆需求量的变化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大豆需求量可能会增加,导致大豆期货价格上涨。
四、大豆期货交易策略根据对大豆期货价格走势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1. 大豆价格的季节性特征意味着在大豆丰收期之前可以适当增加大豆期货仓位,以期获得价格上涨的机会;而在大豆丰收期后可以适当减少仓位,以防止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
2. 注意国内外贸易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仓位以应对可能的价格变动。
3. 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合理的仓位控制、止损策略等方式控制风险,避免大幅度亏损。
总结:大豆期货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通过对大豆期货价格走势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不同类型主体对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不同类型主体对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基于2003-2011年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月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主体与整个期货市场对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及程度。
结果显示:非商业净头寸为代表的投机力量对大豆期货价格起到了一个正反馈的推动作用,而商业净头寸变动对于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小,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在考察期的前4个月,总持仓量对大豆期货价格起到了一个使其稳定的负反馈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机带来的正反馈较之期货市场不同类型主体的负反馈效应更占据主导地位,总持仓量对大豆期货价格起到正向反馈推动作用,推动大豆价格的大起大落,进一步证实,投机因素是大豆期货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cbot大豆期货;非商业交易商;商业交易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 (2012)06-0030-07。
2022-2022年大豆市场行情预测及回顾分析

大豆市场行情回顾分析
2022年至2022年大豆市场回顾与展望:供需失衡,价格 波动
大豆市场行情回顾与分析
2022年至2022年,大豆市场经历了起伏不定的行情。以下是对这一市场情况的回顾和分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22年的大豆市场情况。这一年,全球大豆需求持续增长,但由于供应过剩,大豆价格下 跌。美国大豆产量增加,加上南美大豆丰收,使得全球大豆供应充足。国内方面,虽然政策鼓励种植大豆,但由于 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价格高企,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
政策因素对大豆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例如,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政策鼓励种植大豆以提高其国内供应,而一些国家则可能会通过政策限制进口大豆以保护本国农业。此外,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政策鼓励使用生物燃料来减少 碳排放。这些政策变化都可能对未来大豆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02
大豆市场行情 回顾分析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oybean market situation
再次,天气风险对大豆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任何旱灾、洪涝、霜冻、虫害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 价格。例如,2021年巴西的大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就是因为当年遭遇了严重的干旱。
最后,投机因素也是影响大豆市场的重要因素。在金融市场,大豆经常被用作投机工具。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对大豆价格产 生重大影响。
03
大豆市场行情 展望
Prospects for the Soybean Market
大豆市场行情预测
1.2022-2023年全球大豆市场复杂多变
2022年至2023年,全球大豆市场经历了复杂多变的行情。首先,我们从全球供需角度来看。由于全球 气候变化导致的天气条件多样化,种植季节的降雨量和温度,以及病虫害的影响,都将对大豆的产量产 生重要影响。而种植季节的气候条件可能对全球大豆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干旱可能导致某些地区 的产量下降,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产量增加。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政策因素。例如,政府对农业的政策调整,包括补贴、税收等,可能会对大豆 市场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大豆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例如,贸易 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可能会使全球大豆市场变得更加紧张。
浅析我国大豆期货市场

浅析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姓名:高焕敏学号:121701014摘要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市场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而这十几年也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十几年,大豆期货市场和大豆产业一起经受着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从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出发,结合大豆期货市场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目前大豆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同时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豆期货市场未来展望一、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不过,让人吃惊的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竟然没有大豆的定价权,在价格方面完全受控于别国。
我国的大豆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国产大豆生产能力只有1500万吨左右,自给率不足30%,进口依存度高达80%。
大豆已成为我国供应缺口最大的农产品品种。
而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集团、嘉吉集团和路易达孚控制着中国大豆进口80%的货源。
这四家公司先后在我国各地布局,抢占市场。
在大豆市场产业链上,跨国粮商不仅从加工环节加以控制,而且已经深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领域。
由于国际农业资本对国内大豆市场的争夺,导致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大批倒闭停产和半停产。
在我国,大豆目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小农户生产,与国外大豆种植户相差甚远。
由于不能形成规模经营,因此农民种植大豆的净产值通常低于其他竞争作物,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国企加工能力的萎缩”与“外企的不断扩张”双重因素使得我国大豆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我国发展大豆期货的意义(一)发展大豆期货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作为世界贸易最活跃的农产品,大豆价格是世界粮食价格走势的领头羊,因此大豆期货成为投资粮食产品的指标性价格。
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目前对大豆进口的依存度已经接近了80%,作为一个如此巨大的进口国,中国目前却没有能力对大豆进口价格享有定价权,当面临价格博弈时,国外投资商可以乘机对大豆类产品漫天要价,严重威胁我国利益。
期货豆二的趋势分析

期货豆二的趋势分析豆二是大豆的加工产品之一,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
期货豆二是指在期货交易所上交易的豆二合约,通过研究豆二的趋势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走势和趋势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豆二的趋势分析主要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两个方面。
基本面分析是通过研究与豆二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供需关系、政策影响等因素,判断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
豆二作为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价格受到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库存、销售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减对豆二价格有直接影响。
当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供应量减少,就会推高豆二的价格;反之,则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结合季节性变化和气候因素,判断豆二的供应状况。
其次,库存和销售情况也是判断豆二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
库存水平较低和销售情况良好,则说明市场需求旺盛,豆二价格有可能上涨;反之,供应过剩和销售疲软则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豆二的库存数据和市场需求情况,以把握市场趋势变化。
政策因素也会对豆二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豆进口关税的调整、政府补贴政策的变化等都会对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以及利用相关政策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除基本面分析外,技术面分析也是评判豆二趋势的重要手段。
技术面分析主要通过研究价格走势图表、指标等,识别市场趋势并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豆二的价格走势图表,寻找价格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线。
同时,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布林带等,辅助判断价格的涨跌。
在技术面分析中,交易量和持仓量也是考察市场趋势的重要指标。
交易量的增加和持仓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市场态势的变化,为投资者提供研判市场趋势的依据。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关注与豆二相关的其他品种和市场的走势,如大豆、豆油等。
通过对相关品种和市场的走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豆二的市场走势和趋势。
期货合同案例数据分析

期货合同案例数据分析那咱得先有个具体的期货合同案例才能做数据分析呀。
比如说,咱就以一个大豆期货合同为例吧。
一、案例背景。
有个老张,他在期货市场上和别人签了一份大豆期货合同。
合同规定,3个月后以每吨3000元的价格买入10吨大豆。
老张为啥这么干呢?他觉得呀,根据他的经验和对市场的一些研究,未来大豆的价格肯定会涨,所以他想通过期货合同来锁定这个较低的买入价格,到时候转手一卖就能赚一笔。
二、数据分析开始啦。
1. 价格走势分析。
在签合同的时候,大豆的现货价格是2900元每吨。
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半年大豆价格波动还挺大的。
有时候一个月能涨个200元,有时候又会跌个150元。
老张签合同的时候,市场上有一些消息说今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因为天气原因可能会减少。
这可是个让价格上涨的信号啊。
签合同后的第一个月,大豆价格真的开始慢慢往上涨了。
涨到了2950元每吨。
这时候老张心里可美了,他觉得自己的判断很正确。
按照这个趋势,等3个月后他以3000元每吨买入,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稳赚不赔啊。
到了第二个月,出了个意外情况。
有个大豆的主要出口国突然增加了出口量,市场上大豆的供应一下子多了起来,价格不但没涨,还跌回了2900元每吨。
老张这下有点慌了,他开始担心3个月后价格要是一直这么低或者更低,他可就亏了。
老张也没太绝望,因为他知道期货市场就是这样,价格波动很正常。
他又去研究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发现虽然短期供应增加了,但是长期来看,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对大豆的需求还是会增加的,而且那个出口国增加出口可能只是短期的应对国内库存压力。
2. 风险分析。
老张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价格风险。
如果3个月后大豆的价格低于3000元每吨,他就亏了。
比如说,如果价格跌到了2800元每吨,他按照合同3000元每吨买入,每吨就亏200元,10吨就是2000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呢。
还有信用风险。
虽然期货市场相对比较规范,但是也不能排除对手方违约的可能。
如果到时候对手方没有办法按照合同供应大豆,老张就会面临找不到合适替代品或者价格更高的替代品的风险。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类期货涨跌不一

周一,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类期货涨跌不一。
4点至2837点,豆油主力合约外盘方面,经历双边震荡后,生长条件近乎理想且作物长势情况良好,市场上涨动能受到抑制。
周四上海基本金属高开后,振荡下行。
沪铜主力合约元,上涨140元。
沪锌主力合约早盘与国内同步下挫,进入场内交易上涨,场外交易终盘报收于幅并未全部抵消早盘跌幅,场外交易报收于沪铝昨日表现继续一般,整数关口只差一点,盘中最高冲至主力持仓方面,昨晚美国3M和电话电报公司的业绩公布好于市场预期使道琼斯指数强劲上升,市场对美国公司的利润增长再次乐观。
昨晚道琼斯上涨数)收于70.09,上涨昨晚伦金盘中震荡,盘中最高上摸隔夜原油深幅下探,受出了长下影线,周四亚洲电子盘继续企稳在是很明显可以看到涨幅减小,高位盘整。
而美元指数在前日短暂的调整之后继续沿前低点但由此引发了黄金的反弹行情。
周四国内商品中农产品波动幅度较小,工业品中胶和金属高位震荡,继续等待原油的突破。
周四TA909全天震荡走高,最高价周四LLDPE期货主力合约后震荡走高,最高价10565月23日LLDPE从盘后持仓情况来看,周四永安期货多单增仓周四PVC主力合约走低,最低探至6845跌幅为0.14% ,持仓量减少周四燃料油主力合约最低价3759,收盘价从盘后持仓情况来看,周四浙江永安多单减仓名持仓量中空单量超过多单量由于市场并不看好来年印度食糖生产前景继续对期糖市场形成支撑,加上投机商在周边市场上涨的背景下进行买进,本周三今日郑糖主力合约持仓略减。
从盘面看走势仍较弱,短期内有继续走低的可能。
客服中心。
2023-大豆市场行情预测及回顾分析

食用需求下降
1.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豆制品的需求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豆腐、豆浆等传统豆制品的销量减少了10%,而替代品如杏仁奶、椰子奶等植物性奶品的销量则呈现稳步增长。
1. 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饮食多样化,包括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谷物等食物,而不再将大豆及其制品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这导致食用大豆的需求下降,并且有一部分人转向其他来源的蛋白质,如肉类、乳制品、鱼类等。
3.政策调整影响大豆市场供需平衡
4.健康食品需求增加,大豆市场行情受影响
影响因素分析
04
2023年大豆需求预测
Soybean demand forecast for 2023
大豆市场行情预测
2022-2022年大豆市场回顾:显著波动与趋势分析
2022
2022
大豆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全球供需缺口688万吨
3. 农业改革:政府还实施了农业改革政策,包括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市场供应。
4. 出口限制:在某些时期,政府实施了出口限制以平衡国内市场供需。这些限制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波动,但同时也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控制销售。
06
国际贸易形势展望
Prospe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2. 大豆进口量增加的原因分析:大豆是中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工业价值。近年来,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及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豆油、豆蛋白等健康食品的消费逐渐增多。其次,中国农田休耕政策的实施,导致国内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依赖进口来满足内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大豆主力合约期价对比图
美豆供需平衡表
从美豆的月度供需报告中可知,今年来美豆的出口 数据不断上调,从历史情况来看,美豆的出口量总体 呈现增长的趋势,而拉动美豆出口不断增长的动力主 要来自于“中国因素”。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开 始转为净进口,而后进口量节节攀升。2008年,我国 开始对大豆进行收储,这更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对进口 大豆的需求。当前,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已经高达 80%以上,而其中有40%左右皆分来自于世界第一产 豆大国美国,这也使得中国大豆期价走势与美豆期价 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展望
• 近期国内商品在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愈加凸显,同时,伴随着今年气候的异常以 及经济复苏导致的需求的增加,多数商品的供需格局已经发生了 结构性的变化,在这样的一种大势中,大豆走势也不例外,当前 大豆期价并没有出现季节性的回落,反而出现反季节性的上涨, 这一方面源自于美豆产量的减少以及需求的增加对价格的提振, 但另一方面,也归因于整体宏观经济局势对商品期价的提振。 • 综合来看,未来美豆仍就将通货膨胀以及出口需求强劲和资金的 看多氛围中走高,而国内连豆则有望在美豆进口成本提升、国储 收购政策以及商品的比价效应等因素支撑下上涨,但鉴于源源不 断的进口美豆、居高不下的港口库存、集中上市的新豆等供应压 力下,以及政府宏观政策以及大豆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控风险中, 预计期价上涨的空间有限,同时不排除短期内市场有获利回吐的 要求,总而言之,中线多单继续持有,短线谨防回调风险。
•
我国大豆港口库存情况图
我国大豆港口库存情况图
经济因素-以美国为例
近期美豆的CFTC基金净多持仓急速放大,截止10月5日,美豆的基金净多 持仓已经达到历史峰值,从历史规律来说,当基金净多持仓达到历史相 对高位时,美豆期价往往会随后达到阶段高点,而在基金净多持仓处于 历史低谷时,美豆期价则同步落至历史低谷。当前基金净多持仓不仅处 于历史高位,而且早已突破历史记录,这意味着基金对后市较为乐观, 同时也意味着美豆期价在资金的推动下有望继续上行。 另外,从美豆基金净多持仓占总持仓的比重来看也处于历史高点。就历史 规律来看,一般基金净多头占总持仓的比重在-20%-25%之间波动,当 二者的比重低于-20%或高于25%时为极端状态,预示着可能将发生期 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且当二者的比重低于-20%是,基金倾向于减持空 单,价格倾向于上涨,而当该比例高于25%时,基金倾向于减持多单, 价格则往往下跌。从目前基金净多头占总持仓比例的情况来看,该值已 经超过25%,后市该比重是继续向上突破改变历史规律呢,还是遵循历 史规律向下回落呢?这还需要后市进一步验证,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 印证了市场资金对后市价格看多的强烈程度。
美豆期价与CFTC基金净多持仓
•
图9、基金总持仓与基金净多持仓占比情况
自然因素-以南美为例
•
•
南美拉尼娜气候令产量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或将继续构筑天气升 水。 在新季美豆产量下调的情况下,南美大豆的产量对供需格局的影响力凸 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太乐观。今年因为南美主产区干旱使 得大豆播种推迟了种植期,而后期天气因素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 知道,去年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历史 情况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过后一般会紧跟着拉尼娜现象。据NOAA报 告显示,拉尼娜已于2010 年7月左右开始形成,另据多个气象模型预测 的结果表明,后市拉尼娜现象将不断加强,而这个时间窗口刚好是南美 大豆进口关键生长期阶段。由于拉尼娜天气将可能导致巴西和阿根廷的 天气出现干旱,这将不利于南美大豆的种植与生长,进而导致南美大豆 产量削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排除市场将为此构筑部分天气升 水。另外,密切关注南美大豆的播种进度以及生长期的降水量情况,在 北美大豆产量下调之际,南美大豆产量不容有失,否则供需格局将完全 逆转。
1990-2011年间美豆出口情况走势图
中国进口量情况走势图
中国进口美豆情况图
近年来中国需求因素也逐渐成为推动美豆期价上行的一个有力题材, 本年度该题材仍将再度为美豆贡献上涨动力。从图7可知,自新一季度 美豆开始集中上市后,中国对美豆的进口量就逐步进入年度旺盛期,该 旺盛期从当年的9月延续到次年的3月份左右,而在这一时期,美豆期价 也在经过前期新豆供应压力预期的消化后,期价开始在中国进口旺盛需 求因素的提振下探底回升。自08/09年度开始,中国对大豆开始推行收 储政策后,中国对美豆的进口量开始远超5年平均水平,09/10年度也 出现了超历史平均水平的盛况,而从10/11年度美豆的周度出口数据以 及中国周度进口美豆数量走势图上仍可清晰地看到,本年度出口需求强 劲仍将是市场上涨的一个主要动力。尽管在最近的几个月度报告中, USDA已经多次上调了美豆的出口数据,但近期需求因素仍为美豆期价 的上行推波助澜。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美豆出口再添动力,同时,人 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也为中国采购商进口美豆获得更多成本优势,另 外,有传言称中国新豆收储政策即将推行,这或将会为中国进口美豆 “煽风点火”。因此,预计后市美出口需求仍将会为美豆上行贡献力量。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历史跟踪图
政治因素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农产品受到国家干预的程度较高,这为其增加了较大的政策风险。近两年来,随着金融 危机的爆发以及国际经济局势的动荡,国家对农产品的调控力度也在增强。 近期随着新豆的上市以及豆类价格的上涨,市场有传言称,新年度临储收购政策已初步落实, 将于11月1日正式开收,价格为三等3800,相邻等级相差40元;另有消息称,国家有望在20 号抛售30万吨菜油,价格在8500元/吨,且国家有可能将同时抛售60万吨豆油,价格未定。 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近期大豆市场的政策干预预期正在加强,但从中我们更倾向于看到 做多的机会,这是因为,首先国家收购新豆将提振豆农的惜售心理,同时收购价也给予现货 价格以支撑,而传闻称国家对食用油市场的干预更印证了当前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从 而给予市场以信心提振。今年来,白糖和棉花价格的上涨引发政府多次抛储进行调控,而二 者的价格却在不断的抛储中与日俱升。当前相较其他农产品而言,豆类价格涨幅相对有限, 如果政府在这时候对价格进行大力调控的话,这将使得国内大豆榨油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 压,这势必是不利于已经在夹缝中生存的国产榨油企业的发展,这显然也不符合扶植国产榨 油企业的政策初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国储对食用油进行抛储,也会将价格保持 在较为合理的区间,同时对量上也会适当地加以控制,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0月13日国 家在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拍卖1718万吨豆油,全部销售,最高成交价8860元/吨,最低 8690元/吨。从拍卖价格、数量、效果上可以看出,此次拍卖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同时 拍卖量的全部成交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市场的需求较为旺盛,从而对价格形成支撑。 后市继续关注国储相关信息的发展动态。
国外需求因素-以美国为例
前期回顾
10月8日,USDA公布了新一月度的大豆月度供需报告,由于公布 的产量和结转库存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导致美豆期价直冲涨停,在 外盘的带动下,国内连豆类开盘直接涨停,而后,美豆期价仍然继续消 化月度报告的利多提振,同时,中国需求的强劲以及周边美元指数的疲 弱与大宗商品的上涨也对期价构成支撑,在诸多因素的配合下,美豆期 价重心稳步上移,周四进一步逼近1200的整数关口。相较美豆而言,周 一后国内连豆走势显弱,期价在周二回吐了部分涨幅,而后连续两日高 位震荡,周五盘中快速跳水,但随后买盘的介入令期价快速回升,最终 以带长下影线的小阳线报收。比较国内外大豆走势可以看出,近期美豆 显强于连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格局主要是因为,美豆受到供需结构偏 紧、出口需求强劲、南美播种不确定等诸多因素的提振,而国内连豆类 却随着美豆源源不断的流入以及政府干预市场的传闻等因素的拖累而难 以强劲上涨,预计后市内强外弱的格局仍将延续
•
美豆出口销售周报数据走势图
中国进口美豆周报数据走势图
国内需求
• 国内方面,当前国内大豆已经大部收割,据各地农情上报统计,截至10 月7 日,黑龙江地区大豆已收获5925 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8%。与去 年相比,今年大豆收获进度约快一周时间。据市场人士反映,今年大豆 水分较低,质量较好。那我国新豆的收割上市是否会对市场形成供应压 力呢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近期国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国 储提价至3800元/吨收购的消息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等多种因素的提 振,大豆现货价格不仅没有受到新粮集中上市的冲击,反而在需方“买 涨不买跌”的市场氛围中走高。同时,由于近期外盘价格重心不断上移, 使得进口大豆的成本上升,这也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另外,近 期油粕价格涨幅高于大豆也使得油厂的收益增加,这刺激了油厂的收购 热情,从而加大了市场需求。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港口库存居高不下,后期随着新豆上市量的 增加、进口大豆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大豆面临“三重门”的供应压力,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
制作人:刘文斯、占元媛
目录
大豆期货价格分析 简介 因素分析 展望
市场因素
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政治因素
国际因素
国内因素
简介
•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 食物。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含油率一般为17%~25%。 国际上大豆主要被用作油料榨油。大豆油富含维生素A和D,是 优质的食用油。大豆经过提油后所形成的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 多年来,世界大豆的产量一直居各类油料作物之首,对其需求也 一直呈增长势头。大豆的种植以亚洲、北美和南美面积为最大, 美国、阿根廷、巴西、中国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国。 • 大豆是一种价格剧烈波动的国际性商品。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其中在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的气候条件是重要因素, 供求状况、库存、进出口和政府农业政策也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