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举例 暴雨、洪涝、寒潮 地震、火山、泥石流 病虫害、鼠害
3、危害:
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 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影 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多达两万余种。
想一想:
如此众多的自然灾害,为 什么教材以洪灾为例呢?
战国时代《管子〃度地篇》中记载:“水 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疠 (瘟疫)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 害之属水为大。”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 固体物质 ◆数量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聚的水 ◆有坡度较大的沟谷 2、危害
3、措施: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
为什么我国洪水灾害频发?
过关演 练
降水集中于夏季 自然原因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降水)
季风气候不稳定性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河流含沙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 植被破坏严重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植被覆盖率
支流多少
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大
支流越多,汇水速度越快 河道越顺直,河道排水速度越快 河道越畅通,河道排水速度越快 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快
河 道 排 水 速 度
顺直程度 顺畅程度 纵向坡度
17:40:16

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率实验
答:是自然灾害。因为既在自然界发生,又对人类 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 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是自然灾害。因为既在自然界发生,又对人类 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 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问题:造成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地区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5“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什么?(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此外,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④影响排水速度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⑤影响流域排水速度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
问题: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段河道堵塞的原因是什么?(冰凌阻塞河道)
材料3所谓堰塞湖,即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由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和流动沙丘等造成。
问题:四川地震堰塞湖体现了洪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
材料41938年6月,为掩护徐州突围大军转移,阻止日军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以水代兵”,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千里黄河水,滔滔而下,洪水蔓延豫皖苏三省,黄河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河南、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江苏3省44个县因此受灾,391135人外逃,89万人死于滔滔洪水,经济损失约11亿元。1250万人流离失所。
⑥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总结提升】洪灾的成因
1、自然原因:(1)气象因素:、、
(2)地质因素:、阻塞河道
(3)其他因素
2、人为原因:(1)流域内的破坏
(2)
(3)建筑物占据河道
3、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了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其中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呈正相关,与呈负相关;流域的排水速度与、、呈正相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开启智慧之门(情境创设、目标展示、新课导入、预习作业检查等)
【自主预习】
1.自然灾害概况
(1)概念:在__________发生的,对人类________________构成危害的事件。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精品课件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精品课件
温故知新
1.该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洪水发生的 原理。最能说明暴雨引发洪水的实验是 (
A.快速将水倒在水泥地上,水四处漫流 B.快速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水很快被吸收 C.分别将水倒在草地上和水泥地上进行比较,前者水流速度慢于后者 D.慢慢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一段时间后水四处漫流 解析 城市路面、院落等大都采取了硬化措施,导 致降水后极容易形成径流,故A选项正确。
2、人类在面临洪水时应该怎么做呢?
洪水与洪灾 概念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
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自然灾害
思维点击一
♦ 有洪水时就一定会形成洪灾吗?
答案 不一定,洪水只有发生在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给人类带 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
阅读材料:
据初步统计,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 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 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 ,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 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洪灾的危害
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 直接损失: 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 人畜伤亡 , 引起疫病的暴发。 造成水、电、交通、能源等供应中 间接损失: 断, 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 紊乱。
防治措施
1. 2.
增强对自然灾害问题的认识 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 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3.
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将减灾防灾纳入到国家和地方 政府的发展计划
课堂小结
自 然 灾 害 与 人 类
以 洪 灾 为 例
自然灾害
概念(区别)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
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
重要。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2、防洪救灾的工程措施: 措施==>效益
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 水的调蓄能力
• “卡特里娜”飓风8月底袭击美国,1209人 死亡,上万人失踪,损失344亿美元;
• 7月26日,印度暴雨凶猛异常,至少786人 死亡,560万人口受灾。
• 2005年夏天,许多欧洲国家遭遇历史罕见 的特大洪水袭击。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一、感知自然灾害
1.含义(概念)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2005年自然灾害触目惊心
• 2005年全球范围禽流感疫情风声鹤唳,已 导致至少70人死亡;
• 2005年10月8日8时50分,南亚7。6级大地 震伤亡惨重,8。6万多人死亡,伤10万多, 200万人无家可归;
• 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 区域,灾区人口越密集、 经济越发达,灾情和损失 就越严重。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四. 洪灾的防治措施
1、意义: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
害的威胁下生活。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
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
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
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减灾就意味着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三、洪灾形成的原因
1、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

1.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1.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1.4.2⾃然灾害与⼈类——以洪灾为例4.2⾃然灾害与⼈类——以洪灾为例编者:李超 11⽉30⽇学习⽬标:1、通过学习了解⾃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深刻认识⾃然灾害对⼈类活动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通过学习洪⽔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规律,明确⾃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的认识。

4、通过探究洪灾的成灾特点,尤其是⼈为因素对洪灾的影响,帮助学⽣树⽴“防灾、减灾”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了解我国有多种多样的⾃然灾害,并了解⼀些关于洪灾造成损害,但是对它的具体成因、具体造成的损失以及具体防治措施还缺少相应的知识。

预习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洪⽔溢出或者冲跨河岸、湖岸形成洪灾B、洪⽔造成的⽔、电⼒、交通、能源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和⽣活秩序的紊乱不属于洪灾范围C、洪⽔发⽣在⽆⼈区,不会给⼈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D、洪灾属于⾃然灾害与⼈类活动⽆关2、以下各类事件中属于⾃然灾害就的是:(c )A、南极⽆⼈区雪崩B、交通事故C、春夏之交连续的⼲热风D、夏季华北的暴⾬3、下列那些⾏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发⽣的特⼤洪灾:( c )A、加强流域内⽤⽔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保持D、围湖造⽥,发展农业4、我国是世界上多暴⾬的国家之⼀,但⼤暴⾬和特⼤暴⾬主要发⽣在:( d )A、南部和北⽅地区B、北部和西部地区C、南部和西部地区D、南部和东部地区5、下列⾃然灾害中我国⼤陆内部多发的是:(c )A、台风、洪⽔B、地震、海啸C、冰雹、寒潮D、飓风、热带⽓旋1、关于降⽔、洪⽔、洪灾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形成,⼀定有强降⽔B、有洪⽔形成,⼀定会产⽣洪灾C、有洪灾发⽣,⼀定有洪⽔D、有强降⽔,⼀定产⽣洪灾2、长江洪灾属于()A、地质灾害B、⽓象灾害C、⽣物灾害D、⼈为诱发灾害3、影响流域的汇⽔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流域⾯积坡度B、河⾕纵向坡度C、流域的⼟壤含⽔率D、流域植被覆盖率4、长江流域发⽣洪⽔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流域⾯积⼴②流域所处的⽓候特征③⽀流多④流域内的⼈类活动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与洪灾相关联的⾃然灾害有:()A、⼲旱B、泥⽯流C、⽕⼭6、我国⽔旱灾害频繁发⽣的⾸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C、南北温差⼤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7、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然灾害有:()A、凌汛B、地上河决⼝C、⽔⼟流失D、伏旱8、不属于洪灾防治措施的是()A、提⾼⼈们防灾减灾意识B、设置防洪保险基⾦C、加强洪泛区⼟地管理D、洪⽔的监测9、预防洪灾的⼯程措施有()①修筑堤坝和疏浚河道②修筑梯⽥、植树造林③兴建⽔库和分洪区④跨流域调⽔和修整⼟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下列属于洪灾的是:()A、撒哈拉⼤沙漠上的风暴B、1991年我国华东⼤洪⽔C、亚马孙⾬林的持续降⾬D、喜马拉雅⼭上的冰雹11、正常年份下列河流上的⽔⽂站进⼊汛期的顺序是()①湘江②沅江③汉⽔④西江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12、全球发⽣洪⽔最多的⼤洲是:()B、北美洲C、南美洲D、⼤洋洲。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因 流 域 状 况 水 系 状 况 主 要 人 为 原 因 素 影 响
降水强度 地面坡度 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支流多少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 水位高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大 植被覆盖率低 支流多,特别是扇形 汇水速度加快, 有利于洪水形 成
河道曲直
河谷坡度 入海口
河道弯曲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狭窄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 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 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 排水速度减慢, 容易形成洪水
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考点探究
探究:我国气象灾害
下图中,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
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题的相应空格 内: A.洪水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A、C。在图 四中,地区Ⅰ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选);在地区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 艰巨
组织抗旱,若 有台风雨形成, 可缓解旱情
监测和预报是 防灾减灾的重 要措施
台 风 春 旱 夏 涝
东南沿 海
夏秋
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华北
3~ 5月
夏季风未到 夏季风来得早,影 响时间长,降水强 度大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 强盛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
引水灌溉 低洼地排水, 河道疏浚,增 加入海口
Ⅱ内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 ABCF
E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C D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 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圈中的是 AB 。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图)
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 序,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认识洪水和洪灾
• 1、洪水: 指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 流现象的统称。
• • 洪灾:
指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 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冲毁房屋,掩没农田、 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 业的财产损失,人畜伤亡 水、电力、交通和能 以及引起瘟疫和传染病 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 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 生活秩序的紊乱
2、洪灾的危害 问题探究:洪灾
又有哪些危害 (1)直接损害 呢?
(2)间接损害
洪灾的形成原因
1、洪水的形成
(1)自然原因
?
(2)人为原因
2、对人类造成损害
①气候、气象 洪水只有发生在有 ①人类大规模的工 ②地质灾害堵塞河 人类活动的区域并 程活动 道可以形成洪水 且带来灾害时,才能 ②植被的破坏 ③流域的汇水速度 称为洪灾.洪水发生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 大于排水速度, 的区域,人口越密集, 田 易形成洪水。 致灾的可能性就越 ④堤坝溃决 大:经济越发达,损 失就可能越严重.
7、依据要求,在下面的结构图上完成下列问题:
监测 运用先进的 手段 气象卫星 防御措施
非 工 程 措 施
A 台风
特大 B 暴雨
C洪涝
工 程 措 施
重要减 提高预报 灾措施 的准确率
1、将洪涝、特大暴雨、台风分别填入A、 B、C三个方框内 2、在其他方框内填上适当内容
课 后 作 业

大家可以回家去问一些老人,我 们句容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 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 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洪灾的防治措施 ?

1、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 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地减轻洪灾 2、工程措施 3、非工程措施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1953~1975 省级行政
年 区
暴雨次数
黑、吉、 25~27次


27次

24次
湘、鄂 27~28次
跟踪训 练 2.由图表知
A.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水灾害分布在鄂、粤、晋等省一致 B.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粤、桂,是台风造成的 C.洪水灾害的发生与地形和暴雨关系都很密切 D.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加大是洪灾发生

探究点 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 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 因。
答案 B地形区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 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 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 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落 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1.影响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
降水强度
位高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

土壤含水率高 汇水速度加快,



有利于洪水形成

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率低


因 水 系
支流
支流多,特别是扇形
水系
排水速度减慢,
1.影响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 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具体分析如下:
互动探
探究点 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 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我国雨涝区分布大体是从东南 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减少,降水多的地区容易雨涝。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地 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雨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在美洲和南亚又称为飓风。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呢?
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华北
江淮 江南
东北
东南沿海 夏秋季节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
大面积降温现象
寒潮灾害造成 的牲畜大量死
寒潮灾害造成的 香蕉大面积死亡
今天我学会了吗?
1、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D灾 C.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 D.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 溢流现象的统称 2、下列不属于洪水带来的灾害的( D ) A.冲毁桥梁 B.传染病爆发 C.交通中断 D.太阳紫外线增强
3、下列因素与流域排水速度不相关
的是( A ) A、河流流域面积 B.河谷的顺 直程度 C.河谷纵向坡度 D.河谷通畅程度 4、下列不是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B A.冰雪融化 B.臭氧层空洞 C.人为因素导致垮坝 D.冰凌堵塞河道
人类 人类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砍乱伐、毁 活动 林开荒,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的发生. 的影响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 滑坡、泥石流等。
抗击雪灾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 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 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这种气旋在太平洋西岸称之为
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人为原因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减弱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诱发或者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2、洪水对人类造成损害
(1)洪水发生在人类活动区域就会引发 洪灾 (2)灾区人口越密集,致灾可能性越 大 (3)经济越发达,损失可能越严重
四、洪灾的防治措施
一 主 要 的 工 程 措 施 兴建水库 退耕还湖
1、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分布 规律的是( B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D.草场资源 2.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是建立在何种 因素的基础上的( D ) A.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B.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 C.物质的循环运动 D.科学技术的进步
洪灾视频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洪灾
洪水的形成
对人类造成损害
1、洪水的形成原因
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因素导 致堤坝溃决 自然原因 地面坡度 流域的汇水 土壤含水率 速度 植被覆盖率 河谷顺直程度 河道 的排 河谷通畅程度 水速 纵向坡度 度
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
排水
1、洪水的形成原因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 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
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 1、含义: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2、分类:
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干旱、寒潮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
二、认识洪水和洪灾
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
现象的统称
2、洪灾:
(1)概念: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 直接损失: 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 人畜伤亡 , 引起疫病的暴发。 (2)危害 造成水、电、交通、能源等供应 间接损失: 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 活秩序的紊乱。
二、洪灾的形成原因
洪水的形成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 对人类造成损害
意识、林、体制、系统、投入
四、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两者兼顾、标本兼治 2、非工程措施
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可从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原因
降水集中于夏季
自然原因
(降水) 季风气候不稳定性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植被破坏严重
河流含沙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 河道淤塞,排洪能力差
蓄洪
提高洪水调蓄能力 蓄
修建堤坝 疏浚河道
开辟分洪区 开挖分洪道
防止洪水漫溢
加快泄洪速度
锁 疏

泄洪
降低洪水水位
分洪
(二)主要的非工程措施 1、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 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2、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 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3、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4、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5、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和科研投入, 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定义 特点 危害 形成 条件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是山区常见 的地质灾害 暴发突然、历时短、来势凶猛 运动速度快、能量巨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 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和生活以及环境造成 很大的危害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数量大并能 早较短时间内汇集的水;有坡度较大的沟谷。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蓄洪、滞洪能力下降
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
学习指导(二) •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88知识窗,
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且标注在课本上。 • 1、什么是泥石流?其特点是什么? • 2、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 3、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泥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