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语文七上】7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7《散文诗二首》一、学习目标:目标 A:积累并掌握本课的字词,解释各别词语的意思。
目标 B:了解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
目标C: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问题引领:问题 A:给下列粗体字注拼音,并解释相关词语的意思。
匿笑()花瑞()菡萏()敧斜()并蒂()花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匿笑:。
花瑞:。
菡萏:敧斜:。
荫蔽:。
徘徊:。
问题B:作家作品介绍。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家)作家、诗人(姓名),他曾在 1913 年获奖。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1、②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散文集《》《》等。
问题C:(一)感悟《金色花》这首诗歌,品味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2、《金色花》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
⑴⑵⑶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她)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的心愿。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二)感悟《荷叶.母亲》这首诗歌,品味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1.按原文填空(1)那一朵红莲,,今晨却开满了,。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2.找出文章的主旨句:3.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环境红莲我的心情一写红莲二写红莲三写红莲三、专题训练1、品读赏析——语言品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并品析。
小组内交流(可以批注在书本上)2、完成练习册重难合作探究部分的相关习题。
3、搜集并诵读歌颂母爱的诗文、名言,写在下。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测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测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
【课前预习】一、文学常识泰戈尔是_____________(国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_____、《沉船》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____________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冰心,原名___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_______,儿童文学集_____________。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_____________,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散文诗: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二、字词积累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识记字音和字形。
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nì笑()沐.浴()dǎo告()嗅.到()蒂.()hàn萏.()荫.bì()徘徊..()覆.盖()()应该()闷热()绿荫应闷荫()答应()烦闷)荫庇2.解释词语的意思。
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菡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亭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沐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祷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荫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敧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三、课文见疑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习题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习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诗。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品味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诗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作者的情感,提高散文诗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同时,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七上语文7 散文诗二首(名师教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7 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金色花【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有感情地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师: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2.了解作者课件出示:泰戈尔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创作以爱的颂歌为主,简洁、清新、细腻。
三、自读课文,学以致用1.自主阅读《金色花》,初步感知课文(1)一读:不看旁批,“裸读”。
(2)二读:带着旁批的问题阅读。
(3)三读: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问题等进行旁批。
2.师生交流,点拨指导提示:师指导时重在了解学生的“知”与“不知”,梳理问题,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和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揣摩感情,深情诵读师: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感情。
(生自由诵读,师点评并明确)课件出示:(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文诗二首一、学习目标1.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三、学法指导朗读、自读,合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四、导学过程(一)导学预习1.散文诗导读散文诗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诗歌语言的凝练和散文的自由灵活,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作家作品(1)《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姓名)。
本文选自《》。
(2)冰心原名,中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冰心以宣扬“”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出发点,在她的许多作品里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3.给划线的字注音并蒂()花蕊()菡萏()攲斜()荫庇()徘徊()匿()笑沐浴()祈()祷罗摩衍那()4.解释词语。
菡萏:攲斜:徘徊:匿笑:祷告:(二)互动学习1.《金色花》互动学习(1)“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的花?金色花象征着什么?(2)“你这坏孩子”表现母亲怎样的心情?(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4)文章以“金色花”为题,有什么好处?2.《荷叶·母亲》互助学习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2、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天气、红莲的情形以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完成下面表格。
34、如何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三)因材达标1.用一句话概括散文诗内容。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课文中作者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四)菜单作业再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从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进行比较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设计7 散文诗二首

导学案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2.过程和方法:(朗读、品味、欣赏、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知识链接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吉檀迦利》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了解散文诗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学法指导:自读批注方法:1、初读,边读边用符号批注..段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生字难字“●”、生词用“〓”、有疑问处“﹖”、容易写错、读错的字“△”、承上启下的句子“_”、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用“()”圈出..2、默读,用文字批注:在文中标出生字的拼音、生词的语境意义;在文后批注这首诗写了什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姓名)..本文选自《》..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祈()祷罗摩衍那()3.文中体现作者想象句子是..4.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 第一段要读出孩子怎样的口吻?2.“孩子,你在哪里?”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应读出母亲和我怎样的感情呢?(老师提示,学生分析,学生展示朗读)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怎样的感情呢?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5、“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呢?(3、4、5学生分析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思考作批注:1、文章写了几个优美的画面?用简洁语言概括..2、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旨及感情..三、语言品析(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批注在句子旁边..)1、我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四、小结这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调皮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达标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⑴.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⑵.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 )儿,看着你工作..⑶.走到做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⑷.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有成了你的孩子..2.《金色花》作者(国名),193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3.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A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 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朗诵时应读出“妈妈”的语气..“我不告诉你,妈妈..”朗诵时应读出“孩子”的语气..5.《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品味这一句的妙处..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印度泰戈尔泰戈尔诗选2 nì mù qǐ yǎn3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4 母亲读书时,给母亲投影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调皮、得意、骄傲..2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和我的调皮可爱..3 嗔怪、担忧、焦虑、欣喜,4 爱怜,责怪5 调皮,撒娇默读课文..思考作批注:1 与妈妈捉迷藏、给妈妈送去芳香、为妈妈投下影子、给妈妈带去惊喜..2全文借助金色花口吻,通过描绘精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及孩子对母亲的爱,展现了浓浓的亲情..三、语言品析(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批注在句子旁边..)1 “笑嘻嘻”“跳舞”等词,生动传达出“我”当时活泼、快乐、调皮的特点,抒发了我对母亲的喜爱之情..2这句话可看出母亲找“我”时的着急担心心情,“暗暗地”“匿笑”可看出我的调皮可爱.. 3不仅抒发了母亲的着急心情,又从“坏”子看出了母亲找到我后既心疼怜爱又欣喜、嗔怪的心情..4这句话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天真的心理,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喜爱之情..达标检测1(1)匿(2)瓣(3)祷xiù(4)luò2 印度《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3 D4爱怜,责怪调皮,撒娇5 妈妈称他为“坏孩子”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义褒用..那孩子故意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母子和谐生活的情趣,令人陶醉;孩子的娇憨之态可掬,令人爱不自禁..荷叶·母亲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2.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3.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学习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情..学习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繁星》《春水》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冰心原名,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冰心以宣扬“”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出发点,在她的许多作品里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2.(1)给下列字注音并蒂()花蕊()菡萏()徘徊()攲斜()荫蔽()荫庇()梗()粳()姊妹()(2)解释下列词语菡萏:攲斜:徘徊:亭亭: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2.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3.品读课文,理清层次送莲(1)——忆莲()——看莲()——悟莲(),4.研读赏析层次之美(完成表格)5全文的文眼是什么?6.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7.作者由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触景生情,联想到母亲呵护子女..这是8.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9.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仿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四、练习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你是喜欢红的?还是喜欢白的?B、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C、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吉利英伦……等应有尽有..D、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默写本文的主旨句..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 谢婉莹寄小读者繁星春水往事爱的哲学2 (1)dì ruì hàn dàn pái huái qī bì yìn bì gèng j īngZǐ(2)菡萏:荷花攲斜:倾斜,歪斜..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亭亭:高洁美好的样子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抒情议论2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3 送莲(1)——忆莲(2、3)——看莲(4—7)——悟莲(8、9),4.研读赏析层次之美(完成表格)5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6 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和坎坷磨难 7 寄情于物、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写法..8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是快乐,在失望时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9 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曲终见主旨,总结留一笔想象无穷,把母爱推向高潮..三、拓展延伸母亲啊,你是流水,我是鱼儿,当干旱来临时,除了你,谁还能为我提供一个安定的家..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船,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母亲啊,你是鸟巢,我是小鸟,心中的寒冷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冷风中的温暖..母亲啊,你是土壤,我是芽儿,天上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能让我健康地成长..母亲啊,你是锋刺,我是玫瑰,身边的危险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软弱无助时的坚强四、练习1 B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7.散文诗二首学习重点:1.整体把握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短散文诗的特点。
课前预学初步感知【查一查】1.查找相关资料,并填空。
泰戈尔——_________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等。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____________,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散文集《》《》等。
【读一读】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嗅.闻()衍.那()花瓣.()膝.上()姊.妹()匿.笑()祷.告()沐.浴 ( )并蒂.()菡萏..()..()攲.斜()荫蔽3.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花带来的好兆头)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倾斜,歪斜)D.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4.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理一理】5.把握课文内容,填空(1)按例子概括《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另外两次嬉(1)母亲做祷告时,我散发香味。
(2)(3)(2)《荷叶·母亲》中描绘了有关红莲的几幅画面,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一问】6.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一定产生了一些疑问,挑你认为有价值的写下来。
部编版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师活动1.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2.指导学生阅读知识卡片,补充介绍背景资料。
查阅字典,标注生字。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金色花》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1.文体简介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3.搜集资料整合,介绍泰戈尔和散文诗等知识。
4.学生结合教师提示,体悟本诗的朗读技巧。
5.朗读感悟。
方法指导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与情感。
(1)循序渐进。
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把握基调。
指导学生朗读,把握诗歌大意及朗读基调,为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3)体验情感。
在理解诗歌时,要注意讲解和朗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入地理解。
(4)教学中可以采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声轮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气韵。
6.指导小组交流,适时点拨,解决疑难。
组织全班交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
2.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也是广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7 散文诗二首
教
学
板
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1.强调熟读诗歌,理解诗意诗情,在读中感悟。
首先让学生通读,整体感知;再精读诗歌,品味诗情;接着研读诗歌,探究难点;最后比较阅读,探究主题与写法。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提倡同桌间、小组间交流,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提高能力。
3.重视鼓励点评,让学生有成就感,有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中补充。
方法指导:
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应根据上下文,结合语句原意,从词语的使用、色彩的变化、句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意义,并从鉴赏的角度进行评价。
这里适合从词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角度切入,着重从该词表达的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