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七课 散文诗两首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7 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巧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巧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表达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答复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与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与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淘气、热爱母亲,母亲慈祥善良、喜爱孩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嗅xiù匿nì祷dǎo 衍yǎn
(2)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3)学生介绍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2.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领悟散文诗对母爱的歌颂,进而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一首现代诗或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及作品情况.散文诗小常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三、学习《金色花》1.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2. 听读课文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做到情感融合;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

做到语速适宜;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3. 初读感知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_荷叶_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_荷叶_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二、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磁带),学生仿读。

(范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范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师:)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朗读一下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 (例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散文诗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观察和表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们是否曾经被某个自然景象所打动,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的奥秘。
3.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体会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5.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6.学会如何将散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7.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散文诗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5.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如《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散文诗的发展历程》等。
6.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作品,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提高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7.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散文诗的创作技巧》、《散文诗的创作实践》等。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1.词语:匿名(nìmíng) 林阴(lín yīn) 敷衍(fūyǎn)膝盖(xīgài) 并蒂(bìng dì) 浓阴(nóng yīn)莲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īxié)慈怜(cílián) 荫蔽(yīn bì) 荫庇(yìn bì)覆盖(fùgài)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mèi)木梗(mùgěng) 沐浴(mùyù) 遮蔽(zhēbì)徘徊(pái huái) 嗅觉(xiùjué) 揣摩(chuāi mó)2.多音字荷:荷叶(hé) 负荷(hè)闷:闷热(mēn rè)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úlè) 烦闷(fán mèn)会:会计(kuài jì) 会议(huìyì)卷: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 大腹便便(dàfùpián pián)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5.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荷叶》: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如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然美。
-对散文诗的理解与欣赏: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散文诗的抒情性、含蓄性等特点,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诗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突破方法:结合具体例句,讲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组织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中的自然美与亲情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散文诗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并体会作品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魅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美和亲情价值,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4.研究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6.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7.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感悟《金色花》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对散文诗的欣赏水平;
2.设计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意语言的感悟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母爱的表达方式”或“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意语言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创意写作练习,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意语言的感悟:课文中泰戈尔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绘母爱的美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掌握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提升写作技巧。
-文章结构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脉络,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举例:
- “我”变成金色花,默默开放,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爱(诗意语言感悟)。
- “我”又变成孩子,缠着母亲讲故事,运用了拟人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修辞手法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戈拉》《沉船》等,剧本《摩克多塔拉》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冰心(1900—1999),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作品有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等,小说集《超人》。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这部诗集是诗人对母爱与童真两大主题的热情赞颂的结晶。

诗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诗人才25岁,风华正茂。

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第一个女儿又刚诞生,诗人初为人父,身心愉悦,且精力充沛,文思泉涌,事业也如沐春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诗集出版后,立即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诗人也因之获得了“儿童诗人”的美誉。

《荷叶母亲》:原题是《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

作者用了一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

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

”在《往事》的总标题下,作者接连写了二十则,内容丰富多彩。

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1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解析】1. 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沐浴在母爱之中。

【段析】开篇假设自己变成了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解析】2. 说明孩子不想让妈妈知道。

他不图妈妈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快乐、温馨,所以瞒着妈妈。

【段析】写“我”变成金色花后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3【解析】3. 这是“我”失踪后第一次与母亲嬉戏,是第一次回报,对母爱无私的回报。

母亲是虔诚的宗教徒,慈爱、善良,孩子想为母亲做点什么,于是悄悄散发香气让母亲闻到。

这也是上文写“我”变成金色花的重要原因。

【段析】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散发香气。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4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解析】4. 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暗示了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段析】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段析】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着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5“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解析】5. 这句话与第二自然段中的:“孩子,你在哪里呀?”构成呼应,可以想到,不见了孩子,母亲会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说“坏孩子”其实是疼孩子的表现。

【段析】母子对话,充满娇嗔、爱意,表现了母子情深。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段析】交代莲花的来历、颜色及摆放的位置,引起下文。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1;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解析】1. 八年之久”表明时间久远,“故乡”“园院”等景物表现出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段析】从眼前的莲花转入插叙九年前的事情。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段析】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2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解析】2.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瓣比喻成小船,形象地表现出花瓣的柔弱和纤细。

而“白莲”的凋谢,恰是作者对自己心境的刻画。

【段析】一夜雨声,白莲凋零,红莲绽放。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3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解析】3. “繁密”突出雨势之猛,为下文写荷叶护红莲作了有力的衬托。

“左右攲斜”形象地写出红莲在大雨中左右摇摆的情态。

【段析】大雨中“我”担心起红莲的命运。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4……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解析】4. “覆盖”一词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遮风挡雨的作用,就像人间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无惧无畏的守护。

【段析】母亲的呼唤,荷叶的倾侧,看似巧合,实则是作者匠心所在。

由荷叶到母亲的过渡非常自然。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解析】5.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段析】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孝心无价毕淑敏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

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债。

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