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与视觉、听觉及其他身体感觉

合集下载

8个感官感知维度

8个感官感知维度

8个感官感知维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温度觉和痛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8个感官感知维度。

通过这些感觉,人们能够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并获取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

一、视觉感知维度视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我们通过眼睛感知光线的强度和颜色,以及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视觉感知的结果使我们能够识别物体、人和环境,从而为日常生活提供重要的指导。

光线强度的变化可以让我们感知到明亮和暗淡。

当太阳升起时,光线变亮,当太阳落下时,光线变暗。

这种变化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时间的感知,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生物钟。

颜色也是视觉感知的重要维度之一。

不同的颜色传达了不同的信息。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警示和危险,绿色通常代表安全和和谐。

我们通过色彩来识别食物的成熟度和毒性,并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季节的变化。

二、听觉感知维度听觉是我们感知声音的能力。

我们通过耳朵感知声波的振动,并将其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的信息。

听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声音的来源和距离,并了解环境中其他人和事物的动态。

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对我们的感知非常重要。

高频率的声音通常被认为是尖锐的,例如刀叉摩擦的声音;而低频率的声音通常被认为是低沉的,例如雷电的轰鸣声。

音调的变化可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例如高亢的音乐可能让人兴奋,柔和的音乐可能让人放松。

三、嗅觉感知维度嗅觉是我们感知气味的能力。

我们通过鼻子将气味分子吸入体内,并将其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的信息。

嗅觉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食物的新鲜度、人的气味和环境的清新度。

气味的种类繁多,每种气味都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影响。

例如,花香让人放松和愉悦,而刺鼻的气味可能引起不适和呼吸困难。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从而做出适当的反应。

四、味觉感知维度味觉是我们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

我们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食物的甜、酸、咸、苦和鲜味。

味觉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味觉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甜味通常被认为是愉悦和满足的象征,酸味可能引起口水分泌和食欲增加,苦味通常与毒性相关。

心理学 美感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 美感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美感的名词解释美感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

在心理学中,美感是一种主观的、个体的体验,它涉及到对于美的审美能力、审美判断和审美情感的形成与表达。

美感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文化、社会等领域。

美感的形成过程涉及到个体的感知与认知。

感知是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接受与感知,并通过感觉器官将信息传递给大脑。

美感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个感官进行体验,呈现出来的是对于美的视觉与听觉的感知。

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往往与外界的刺激有关,例如,人们对颜色、形状、纹理、音调、音乐等的感知时会产生美感。

同时,认知是人们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理解、解读、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美感的认知包括对于事物的形式、结构、比例、对比、和谐,以及对于情感、思想、语义、意义的理解和赋予。

个体的感知与认知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感的形成与表达。

美感的形成还与个体的文化、经验、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美的理解和体验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东方人对于简约、内敛的美更为推崇,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细节、奢华的美。

此外,个体的经验也会影响美感的形成。

人们通过观察、体验、学习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反馈,这些反馈积累起来,形成了个体对于美感的理解和评价。

美感与情感紧密相关。

美感往往能够引起个体的情感共鸣与情绪体验。

美感可以带给人们喜悦、愉悦、满足、震撼、感动等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欣赏一幅优美的画作、品味一首动人的音乐、阅读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都会引发人们积极向上、愉悦舒心的情感体验。

同时,美感还可以提高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通过表现出对美的感知与理解,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观众,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美感还与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判断相关。

审美一词源自于拉丁语“aesthetics”,意为“知识、智慧、洞察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的感知与认知,形成对美的知觉与体验的能力。

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人类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感觉器官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体验和享受不同的感受和情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的五感,并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通过眼睛感觉光线和颜色,我们能够看到各种事物和景象。

视觉不仅使我们能够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颜色、运动和深度。

此外,视觉还是人类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意图。

二、听觉听觉是通过耳朵感知声音和声波的能力。

听觉不仅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的音调和响度,还可以使我们分辨不同方向和距离的声源。

通过听觉,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语言、音乐和其他各种声音。

听觉对于人类社交和交流至关重要,它让我们能够交流和理解他人的话语和情感。

三、嗅觉嗅觉是通过鼻子感知气味和化学物质的能力。

嗅觉可以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气味和味道,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识别各种食物、花朵和环境中的气味。

嗅觉还与我们的情感和记忆紧密相关,某些气味可以唤起我们过去的经历和情感。

四、味觉味觉是通过舌头感知口腔中的化学物质的能力。

味觉使我们能够尝到不同食物的味道,并区分出甜、咸、酸和苦等味觉感受。

味觉对我们选择食物、享受食物和识别有毒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五、触觉触觉是人体感知物体接触和压力的能力。

皮肤是我们最大的触觉器官,能够感知温度、质地、形状和压力的变化。

触觉不仅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物质和环境,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亲密和安慰。

总结起来,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们不仅让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还让我们能够体验和享受各种感受和情感。

了解和重视我们的五感,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感知能力,还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

感受身体的能力

感受身体的能力

感受身体的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过于关注外界的事物,而忽略了身体传递给我们的各种信号和能力。

身体就像是一座蕴含着无尽奥秘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感受。

我们的身体拥有着强大的感知能力。

从最基本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到更为微妙的平衡感、温度感知和空间定位,每一种感知都是身体与外界交流的独特方式。

视觉让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类文明的辉煌。

我们能够欣赏到日出的绚烂、花朵的娇艳、建筑的宏伟。

听觉则让我们听到美妙的声音,无论是鸟儿的歌唱、流水的潺潺,还是人们的欢声笑语。

嗅觉能让我们分辨出各种气味,美食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春天花朵的芬芳让人陶醉。

味觉使我们品尝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感受不同食材和烹饪方式带来的独特滋味。

触觉让我们感知物体的质地、温度和形状,通过触摸,我们能感受到丝绸的柔软、金属的冰冷和石头的坚硬。

然而,身体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身体还具有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能力。

当我们受伤或者生病时,身体会启动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来进行治疗和恢复。

例如,伤口会逐渐愈合,免疫系统会对抗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这种自我修复能力是身体为了保持健康和正常运转所具备的神奇本领。

我们的身体还能够通过运动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和灵活性。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就是身体能力的最好证明。

他们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奔跑、高高地跳跃、有力地投掷,展现出人类身体的极限。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适当的锻炼,我们也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身体的能力还体现在它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反映上。

当我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能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出汗。

相反,当我们心情愉悦时,身体会感到轻松和舒适,步伐也会更加轻盈。

身体就像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直观地反映出我们的情绪变化。

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体的这些能力。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导致颈椎和腰椎问题;过度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使得身体变得肥胖和虚弱;长期的压力和焦虑,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美感的概念名词解释

美感的概念名词解释

美感的概念名词解释人类一直以来都对美感具有强烈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美感呢?美感是指人们对于审美事物的感受和感知能力,它是一种主观的、情感性的体验,与个体的文化、背景、经验以及审美价值观息息相关。

美感在个体间产生共鸣,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来解析美感的概念。

一、美感的感知维度美感的感知来源于我们对于外界的感知与体验。

感知维度中的五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美感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视觉是人们感知美感最为重要的工具。

当我们目睹美丽的自然风光、绘画艺术或者时尚设计时,眼睛接收到的信息会通过感知系统传达到我们的大脑,激起一系列的情感和思考。

其次,听觉也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声音的和谐与节奏,都能够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音乐的旋律优美、动听的声音,都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与享受。

触觉、嗅觉和味觉则与我们身体的亲密接触息息相关。

触摸一件光滑细腻的材料、嗅到花草的清香、品味精美的食物,都将激发我们对美的感知和享受。

二、美感的文化维度美感是受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影响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

一方面,文化背景对于美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

日本的传统美学强调简约、静谧和沉稳,而西方文化倾向于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创新。

这些独特的文化审美观念以及对美的表达方式,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美的体验和评判产生了区别。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于美的感知也有着直接影响。

人们身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接受不同的审美教育和刺激,从而形成对美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例如,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常接触到繁忙的现代都市风光和多元的文化艺术,对于美的要求更加动态和多元化;而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则更多地关注于自然的原始、朴实之美。

三、美感的情感维度美感不仅仅是一种感知和认知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给予人们愉悦和满足。

美感的情感体验可以是喜悦与快乐,也可以是思考与忧虑。

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影响了解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影响人类作为高级生物,拥有复杂而强大的感知系统,其中包括五种基本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五种感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五种感觉的影响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视觉: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

视觉感知不仅仅是对外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感知,更是人类对于环境、人际关系和情感等层面的理解。

视觉能力对于人类的认知、学习和沟通起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发现,对于视觉刺激的反应速度相比其他感觉更快。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往往首先依赖视觉感知来判断和决策。

视觉的影响力体现在许多领域,如广告、电影、设计和艺术等。

良好的视觉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传达信息。

听觉:音乐的力量和语言的表达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耳朵接收声音和声波振动,并将其转化为听觉信息。

听觉不仅让我们能够感知自然和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还使我们能够听到语言、音乐和其他声音的细微变化。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利用听觉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和沟通观点。

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类情绪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听觉也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听觉,我们能够理解并使用语言,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嗅觉:记忆与情感的触发器嗅觉是一种利用鼻子感知气味和化学物质的感觉,它能够触发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

嗅觉系统与大脑中的情绪中枢相连,因此嗅觉对于触发和唤起情感体验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某些气味可以诱发具体的情感反应,例如草莓的香甜可以唤起幸福和满足感,而红酒的气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浪漫的氛围。

此外,嗅觉还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身体的天然气味可以传递个人信息,吸引异性并影响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美的创作五感联想写作的美学探索

美的创作五感联想写作的美学探索

美的创作五感联想写作的美学探索创作是一项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动,通过文字、图片、音乐等形式,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达展现给读者。

而美的创作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五感联想的方式,以独特的美学触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全面感受到美的魅力。

本文将从感官的角度出发,探索美的创作五感联想写作的美学。

一、视觉感知视觉是人们最主要的感官方式之一,也是人们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渠道之一。

在美的创作中,通过用美丽的词语描绘画面,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隐喻,激发读者的视觉感知,使其脑海中浮现出美轮美奂的景象。

例如,在描写自然风光时,可以运用绚丽多彩的形容词,如“繁花似锦”的春天,或是用“碧波荡漾”的湖泊,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暖和湖水的清凉。

二、听觉感知听觉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声音的表达,迅速传递信息和情感。

在美的创作中,通过动听的语言、韵律优美的句子结构,以及描述具有音乐感的场景,可以激发读者的听觉感知,使其在阅读中获得美妙的听觉体验。

例如,在描写音乐的场景时,可以运用含有音乐元素的词语,如“轻柔的乐曲”、“悠扬的琴音”,这样读者不仅能看到文字的美感,更能感受到音乐在文字中流动的美妙。

三、嗅觉感知嗅觉是人们较为敏感的感官之一,通过嗅觉,可以感知到周围环境所散发出的气味,进而激发情感和回忆。

在美的创作中,可以选择与情感相符的气味来形容情境,通过嗅觉的联想让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在描写大自然的场景时,可以运用清新的气味来形容,如“沁人心脾的花香”、“清晨的草地气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和宁静。

四、味觉感知味觉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味觉,人们能够体验到美味和不同风味的食物。

在美的创作中,可以通过形容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激发读者的味觉感知,使其能够在文中品味美食的魅力。

例如,在描写美食的时候,可以用生动的形容词和形容短语,如“香气扑鼻”、“酥脆可口”,从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咀嚼到美味食物的滋味。

感觉的八大种类

感觉的八大种类

感觉的八大种类1、视觉。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有人认为,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有百分之80是来自视觉。

视觉是可见光波作用于视觉分析器而产生的。

2、听觉。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

从神经解剖学来看,耳蜗到大脑听皮层的神经通路是所有感觉通路中最复杂的。

实验表明,对于声音频率的识别不一定必须在大脑皮层进行。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高音的辨别似乎也可以在听觉中枢的低级水平上进行,而大脑皮层的功能很可能是存储和分析那些比高音更为复杂的刺激因素,如言语、音乐旋律的时间序列等。

3、嗅觉。

嗅觉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嗅觉的绝对阈限随刺激时间的不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嗅觉的个别差异甚大,有嗅觉敏锐者和嗅觉迟钝者,甚至有些人缺乏嗅觉。

人的身体状况也对嗅觉器官会有直接的影响。

人类的嗅觉远不如动物发达,人脑中的嗅觉皮膜只占脑半球的十二分之一。

4、味觉。

人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味觉。

5、皮肤觉。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感觉器官。

皮肤分触觉、痛觉、温度觉。

触觉也称压觉,皮肤上产生触觉的感受器并非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而是呈很多小点的方式散布,只有在这些点上才有触觉。

痛觉是对机体具有伤害性的刺激反应,背部和颊感受性最高,而指尖端和手掌的痛觉感受性较低。

和其他感觉相比,痛觉有其特殊的属性。

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其他一种或多种感觉,如刺痛、灼痛、胀痛、撕裂痛、绞痛等。

换句话说,痛觉是一种复合感觉。

痛觉往往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恐怖、紧张不安等。

此外,痛觉还具有“经验”属性。

同样一个伤害性刺激,对不同的人可以产生程度上甚至性质上差别很大的痛觉。

这是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所造成的。

例如,有人观察到,前线的伤员对于伤口并不感到十分痛,而当注射针刺入他们的皮肤时,却大声呼痛;而另一些久病的人,则对针刺注射并不在意。

温度觉是由冷觉与热觉两种感受不同温度范围的感受器组成。

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部、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比较密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美学的不足
• 从宏观上说就在于两大方面: • 第一,无法解释而且必然摒弃由“造物性”的审美对象所 触发的美感体验,也就是对一个具有多种属性的事物所引 发的多重的、混合的体验,因为康德过于偏向“精神性” 的——也就是由符号构成的纯粹艺术品,造成美学研究对 象的重大遗漏; • 第二,康德美学过于追求以具有单一属性的“精神性”即 纯粹艺术品为对象的美感体验,而对具有包含审美感觉在 内的多种感觉特性的心理体验无从进行合法的、结构清晰 的描述,对感觉与体验的构造分析往往失效,比如,这一 体验是多种感觉的随意混合,还是孰先孰后,还是同时并 存等等关键的“时间性”问题。这正是现代美学之后继续 弥补的两大领域。
试想: 试想:
• 在一个凉爽的春季早晨,在安静的树林中, 微风习习,躺在两树之间的吊床上,聆听 苹果NANO的MP3音乐的感觉,与一个在嘈 杂炎热的街道、公共汽车上听音乐的感受, 能一样吗?如果我们把一个音乐厅的温度 从23度调到33度,听音乐的感受会怎么样? 诚然,温度的升高只是影响了皮肤对于温 度的感觉,而丝毫没有影响到听觉,但是 对于听觉显而易见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
• 我们只能说,在相对纯粹的、往往主要使 用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活动中,身体是作为 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只不过由于视觉与 听觉所起作用过大的缘故,其它的身体感 觉被掩盖在后台了。
三、必须引入“身体快感”解释美 必须引入“身体快感” 感
1、受功能性审美对象之性质决定
1. 功能性的审美对象与我的身体的融合以及空间环境之中的 人与物的陈设就成为“我”感受的源泉。 2. 而审美体验就主要来源于对这一功能性审美对象的使用、 接触以及对空间环境陈设结构的注视与游历,同时,这两 者所具有的一切物理因素,都会对“我”的感觉与经验产 生必然的作用,比如材质、质地、结构、气候、温度、植 被、建筑、石头、土壤、“他人”的数量、色彩、空气运 动、气味、水等等。不是“我”的听觉与视觉仅仅存在于 此,而是“我的身体”存在于此。 3. 与纯粹的以艺术为对象的各审美感官相比,视觉听觉尤其 是视觉之外的其它器官更强烈地参与其中。
• 当代环境美学也开始对空间环境中“身体 感受”的问题有了集中的关注,如阿诺 德·伯林特就提出美学应关注“身体是环境 的”,而且“抓住此种观念就会把我们引 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3、西方美学史关于美感的身体说
• 从近现代美学来看,达尔文的进化论美学 观可以说是对于“身体感受美学”的草创。
• 现代西方美学中早期的一些美学流派,比 如移情派美学的谷鲁斯的“内模仿说”、 伏龙·李的“线性运动说”等都已经涉及到 在视听感受所引起的身体感受经验的描述 问题,而居约则把一些低级的感官活动乃 至生殖功能满足所获得的快感都包含在美 感经验之中。
3、审美行动中的视觉、听觉和其 审美行动中的视觉、 他感觉
• 即使是对纯粹艺术品的审美,我们似乎仅 仅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话,那么这样一个 审美行为同样是在一个现象界发生的、在 一个实在的自然时空环境中进行的,其它 感官同样是参与的,只不过参与的性质不 同而已。
• 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人是处在一定的物理环境中 的,他的身体的感觉器官是受其限制的,嗅觉、触觉、味 觉、皮肤的感觉尽管不直接参与,但是却是作为视觉与听 觉的功利性的前提来存在的。人在这样一个物理环境中, 在这些感觉上必须满足其基本需要,或者对于他们的干预 不能超过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生理阈限,也就是说,在一 个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事件中,也就意味着周围环境 的因素,比如温度、湿度、安静的程度、温饱的程度已经 满足了审美主体的基本需要,因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就 成为审美即使是最为纯粹的审美的最直接也是最为隐晦的 支持因素。
• 当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当中也注意 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当审美主体面对一 个具有包含审美特性在内多种性质的事物 时,主体的感受应该是怎样的?按照康德 的看法,他认为:“对于一物的多样性所 感到的愉快,和规定它的可能性的内在目 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一个概念 上的愉快。”
• 所以,康德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就是:只 能针对一个而且只有一种感觉特性,再加 上这一感觉是由一个纯粹由纯粹的物体所 带来的。这一物体就是纯粹的艺术作品, 而“多样性”的对象则是康德加以过滤的 对于自然界的审美对象和以功能性为目的 的审美对象。
• 美国现代哲学家乔治-桑塔耶纳提出了“美是快感的对象 化”,主张:“人的一切机能都对美感有贡献。”他关注 了存在于纯粹艺术品所引发的视觉听觉快感之外的,即审 美主体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统觉体验,他说:“让花香从园 里飘来,它就会给同时认识到的事物添上另一种感性的魅 力,帮助它们显得美。因此,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 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其它 美学家的赞同,但是,由于他没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充分 有力的证据,所以一直没能得到更为普遍的公认,而且, 更为遗憾的是他没有在这个身体的纬度继续深入地走下去, 也没有始终坚持这一身体统觉快感的立场。
1. 2. 3.
二、以往美学的大多是视觉听觉美 学
1、整体概括: 整体概括:
• 现代美学的知识体系一直是以艺术作品作 为自己的合法界限的,因而,审美快感就 只能以视觉与听觉为限。
2、具体的体现
1. 2. 3. 4. 视觉与听觉器官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作更加“人性”、 “理性”、“神性”的最为文明的感官。 视听语言或者说视听符号所呈现出的世界是一种使得本 真世界的材料与质感消失的世界,即“形式”的世界。 而其它感官就被当作服从理性支配的器官,而是被当作 不容易受理性支配的。 即便是对于“感性”的强调,以纯粹艺术作品为阐释对 象的美学,也只能把“感性”阐释为失去最直接材质、 质感的“感性”,即被符号所描述的“感性”,当然, 这是对“此”感性而不是对空间环境美学以及日常用品 审美设计学视野中“彼”感性的阐释。
美感的感官:视觉 视觉\听 第二章 美感的感官 视觉 听 身体诸觉? 觉\身体诸觉 身体诸觉
刘彦顺
一、心理学上的“感觉” 心理学上的“感觉”
• 1、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 • 2、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 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 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 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 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 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 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2、美学中的“身体”复苏 美学中的“身体”
事关美学知识的完善
• 美学如果不能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或者 研究对象范围过大或者过于狭窄,那么, 它就必然走向谬误;而且,对象的更新或 者说新对象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新美学的 产生,或者说会导致美学中新知识的产 生——这种“新”往往并不是局部的,而 是涉及美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知识形态在整 体与全局上的变化。
总的来看: 总的来看:
• 康德在对审美对象的界定上采用了“本质先行” 的做法,在“本质先行”中过滤掉了审美生活中 只能由“身体”才能得以完满描述与阐释的两大 重要现象,所以,康德美学既是以视觉听觉为核 心的现代美学的奠基,同时又是以“身体”为核 心现代美学之后的继续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必然 是——继续从经验出发,从现象出发,扩展现象, 在扩展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描述与解释,“审美 超功利”这一适合于以纯粹艺术品为对象的审美 活动的“本质”就必须 “先行悬置”,新的美学 知识体系因而得以诞生。
• 3、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 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 缩等等。
• 4、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 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 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 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 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 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 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 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 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 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1、康德美学中的身体缺失
• 没有香味的玫瑰花可能吗?
• 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由于追求最为纯粹、 最为典型的审美主体性,在他的理性形而 上学的建构中出现矛盾与分裂是必然的, 一方面他主张一切从经验出发,另一方面, 又从先验的形而上原则与概念出发,这导 致经验与概念之间无法完全吻合,关于审 美判断力四大契机之首——“审美超功利” 的命题,正如本文在前文所述,仅仅是适 合于以纯粹艺术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的, 仅仅是对这一审美体验的描述。
感觉分类
• • 第一类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这 第一类 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第二类感觉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 第二类 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 (如胃壁、呼吸道)。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运动觉反映我们四肢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收缩的程度,运动觉 的感受器是肌肉、筋腱和关节表面上的感觉神经末梢。 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 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机体觉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它的感受器多半位 于内部器官,分布在食道、胃肠、肺、血管以及其它器官。
2、现象学对康德所开创的现代美 学进行了最为有效的补充
•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在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上, 现象学所张扬的“悬置本质”命题有助于还原审 美生活的全部领域,通过将一切实体(包括客体 对象与主体观念)加以“悬搁”的途径,回到认 识活动中最原初的意向性,使得现象在意向性过 程中显现其本质,从而达到“本质直观”。而在 这个“走向事情本身”或是“现象学的还原”的 过程中,主观的意向性具有巨大的构成作用。正 是由于现象学反对采用主客二分,转而倡导将被 误认为独立于意识的世界存在还原到世界的合乎 意识之显现上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