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教案标题:《大闹天宫》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大闹天宫》这一经典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大闹天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大闹天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

主体: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大闹天宫》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并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发现。

4.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小组内排练并表演相关场景。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表演,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

6. 阅读理解:分发《大闹天宫》的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7. 创作续篇: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大闹天宫》的续篇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8.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大闹天宫》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物形象,让他们思考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总结:9.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10. 提问反思: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回答《大闹天宫》对他们的启发和影响。

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阅读或写作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检查学生对《大闹天宫》的阅读理解能力。

- 评估学生在创作续篇和课堂讨论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大闹天宫》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大闹天宫》的阅读材料-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指导材料- 创作续篇和课堂讨论的问题指导材料教案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都有机会参与,避免某些学生被边缘化。

-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创意。

幼儿园大班教案《孙悟空大闹天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孙悟空大闹天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孙悟空大闹天宫》含反思课程背景《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一部中国文化经典,也是幼儿园大班文化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孙悟空这个有趣的角色,激发幼儿兴趣和想象力,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以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活动设计活动一:图书分享活动目标:了解孙悟空的故事,理解他的特点和行为。

活动步骤:1.教师选择一本适合大班幼儿听的图书,如《大闹天宫》或《西游记》中的相关内容。

2.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3.通过朗读、讲故事和问答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孙悟空的兴趣,并理解他的独特性格和行为。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孙悟空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

活动二:角色扮演活动目标:学会如何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步骤:1.教师根据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安排幼儿分成不同角色,如孙悟空、玉帝、牛魔王等。

2.教师简单讲解每个角色的特点和行为,并给每个角色分配相应的道具,如孙悟空的金箍棒、玉帝的宝座等。

3.按照故事情节,幼儿扮演各自的角色并完成表演。

4.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表演中的困难和成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活动三:手工制作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步骤:1.教师提供一些仿制的模板,如孙悟空的头饰或金箍棒等。

2.教师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或道具,并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3.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以及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困难。

活动四:绘画创作活动目标:发展幼儿的美术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步骤:1.教师提供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相关绘画素材,如孙悟空的图案、天宫的构造等。

2.教师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或场景,自由创作绘画作品。

3.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以及分享绘画过程中的乐趣和困难。

反思与评价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之作《孙悟空大闹天宫》。

在活动过程中,他们通过图书分享、角色扮演、手工制作和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对故事中主要角色的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闹天宫》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习相关成语和典故,如“闹天宫”、“神通广大”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大闹天宫》的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运用成语和典故,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聪明、正义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追求自由和公平。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1)介绍《大闹天宫》的作者吴承恩及其作品《西游记》。

(2)概述《大闹天宫》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3)分析主要人物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2. 词语解析:(1)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

(2)举例说明成语和典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相关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及用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成语和典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大闹天宫》动画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大闹天宫》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总结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孙悟空形象的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词语解析:(1)讲解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

(2)举例说明成语和典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总结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成语和典故,写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人物。

《孙悟空大闹天宫》教案(精选5篇)

《孙悟空大闹天宫》教案(精选5篇)

《孙悟空大闹天宫》教案(精选5篇)《孙悟空大闹天宫》篇1教学目标1.把握本章节中孙悟空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2.了解本章节在孙悟空经历中的作用。

3.了解诗文的含义及作用。

4.整体把握《西游记》的写作风格及小说的现实意义。

5.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孙悟空形象性格及本章节在其经历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诗文的含义。

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采用情境式的导入方式,教师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导入《西游记》。

提问:同学们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情节?最喜欢哪个人物?(教学设想: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西游记》的故事是很熟悉的。

绝大多数同学会喜欢孙悟空这一形象,而且在所有关于他的情节中,学生最喜欢的可能就是大闹天宫了。

这样导入不仅能很自然地引出本文,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

)二、阅读课文建议:可采取自读、分角色读等方式。

在阅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解决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并在文中描写孙悟空的关键语句处作标记。

三、整体感知,讨论问题多媒体出示讨论题。

(一)畅所欲言1.为什么最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情节?2.结合文章分析孙悟空在这一情节中的形象特征。

3.本文在孙悟空经历中有何重要意义?4.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经历是否改变了大圣的性格?(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最后总结。

)(二)合作探究先播放中央台电视剧《西游记》中本文内容的相应片段。

问题:电视剧中的孙悟空形象与小说节选中是否相同?(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结合诗文的解析。

)四、布置作业课下查找资料,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和孙悟空在整部小说中的形象。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多媒体展示问题。

1.作者简介。

2.《西游记》的成书背景。

3.《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成就)。

4.孙悟空形象分析。

大闹天宫课程设计

大闹天宫课程设计

大闹天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章节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环境和关键事件。

2.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本章节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成语,提高文学素养。

3. 学生能够分析并阐述“大闹天宫”这一故事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知识,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表演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大闹天宫”,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理解孙悟空勇敢、机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章节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沟通和创意写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神话故事充满兴趣,喜欢表现自己,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课程目标的分解和落实,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导入:《西游记》简介,介绍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b. 课文阅读:“大闹天宫”章节,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背景环境等。

c. 词汇学习:学习并运用本章节的重要词汇和成语。

d. 能力提升:创意写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

e.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生思维。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导入《西游记》,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阅读“大闹天宫”章节第一部分。

b. 第二课时:分析“大闹天宫”章节第二部分,学习重要词汇和成语。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第一篇:大闹天宫教案《大闹天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知道什么是动画,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

2、通过对学习,了解我国的优秀动画作品和卓越的动画艺术家。

教学重点:分析《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民族特色,创编一幅以孙悟空为主角的动漫画。

教学难点:孙悟空形象的创编和动态设计。

教学准备:大闹天宫片断收集整理,配音片断整理。

学生彩色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1、上课前老师要播放一段动画给同学们看,看完后我要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个动画片主要讲了什么?片中的主角是谁?(师播放动画片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有谁来说一说这个动画片主要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再简介《大闹天宫》的剧情:因孙悟空放走了天马,玉皇大帝大怒,命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下来捉拿猴王,美猴王率训练有素的众猴奋力抵抗,花果山上“齐天大圣”尽显神威,天兵天将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回了天宫。

2、同学们,你知道片中的主角是谁吗?(孙悟空)你们喜欢吗?请你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孙悟空的哪一点?(神通广大,有72变等)同学们,你们这么喜欢孙悟空,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最早的《大闹天宫》动画片是谁设计的吗?老师简介,出示万氏兄弟图片。

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

万氏兄弟有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4人。

万氏兄弟从小就喜欢绘画。

万氏兄弟的成就是空前的,他们不但是中国动画事业的奠基人,同时还无意中带动了日本动漫的发起与发展,可以说万氏兄弟是中国动漫的鼻祖!亚洲动漫的先驱!3、我们知道,动画片是由画家先设计出图案,那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手画的图片能动起来,卡通动画是怎么制作的吗?有疑问没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个视频片断,就明白了。

教师播放视频《卡通动画片是如何制作的》。

对,动画就是这样动起来的。

4、我来做一做:制作完了动的动画,没有声音行吗?对,还要配上真人的声音,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2013版的《大闹天宫》是如何配音的,请同学们认真听,呆会老师要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模仿影片中的配音,表演好的老师有奖品哦!(可先出示奖品)5、同学们对孙悟空这么崇拜,那想不想来设计一幅有关孙悟空的动画啊?在设计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孙悟空人物脸部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师:孙悟空的头部最有特点,脸是桃心形的,头上带着一个金箍圈;他身上穿着一身金黄色的衣服,腰上围着一块虎皮;手里拿着一根金箍棒。

《孙悟空大闹天宫》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孙悟空大闹天宫》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孙悟空大闹天宫》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孙悟空大闹天宫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章节概括本文以《孙悟空大闹天宫》为教学案例,设计了一份优质教学方案,共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节为认知导入,主要介绍了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故事情节。

第二章节为阅读理解,通过改写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节为造句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第四章节为课堂表演,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改写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较流畅地表达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讨论互动、小组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故事情节,让学生快速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把故事情节进行改写。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对学生完成的造句练进行评分。

3. 对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进行评分。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学习。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所学语言知识。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大闹天宫》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理解并分析《大闹天宫》中的主题和寓意。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和主旨。

2. 分析《大闹天宫》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探究法:通过解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读课文。

4. 归纳总结法:学生完成相关的题目和活动后,进行归纳总结和展示。

四、教学准备1. 课本《大闹天宫》的故事。

2. 多媒体设备,可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片段。

3. 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简化描述,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1. 导入通过展示与《大闹天宫》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如《西游记》故事的作者、主要人物等,激发学生对该故事的兴趣。

2. 故事导读给予学生基本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3. 故事解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大闹天宫》的相关章节,分组讨论并回答一系列问题,例如:(1)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2)孙悟空的力量和智慧对于大闹天宫的结果有何影响?(3)大闹天宫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4)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对大闹天宫有何作用?4. 文学鉴赏通过学生对《大闹天宫》中的语言和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5. 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从大闹天宫的故事中提炼出主题和寓意,思考该故事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启示。

6. 拓展活动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对《大闹天宫》的理解和解读,可以通过图片、小品、演讲等形式呈现。

七、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大闹天宫》故事的重要性和影响,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相关的文学作品。

八、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阅读《大闹天宫》全文,并写一篇关于《大闹天宫》的读后感或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闹天宫》取材于哪部文学作品?取材对作品的成功有什么样的影响?
(2)片中的孙悟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大闹天宫》反映了什么主题思想?
小组讨论之后,代表回答,教师归纳:
(1)取材
《大闹天宫》,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前一至七回,原著《西游记》通过小说、说书、皮影、戏剧、连环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久远,家喻户晓,深受大众喜爱,拥有大批读者,《西游记》具备着我国古典神话题材最为瑰丽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将已建立起一定读者群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是现代影视动画常见的选题方式,因此《大闹天宫》一开始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大闹天宫》赏析课教案
授课课题: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赏析
教学时数:2课时
授课班级:11动漫专业(43人)
授课类型:欣赏课
授课媒体放映设备
2、教学课件制作
3、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大闹天宫》、《美女与野兽》、《花木兰》等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动漫艺术审美观。
(2)影片评价:
《大闹天宫》公映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为中国动画赢得世界性荣誉。
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大闹天宫》说:“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先说说主角齐天大圣孙悟空。
教师展示三张孙悟空的造型,要求学生分析其特点,
这三张是当年张光宇先生画的个孙悟空造型,都相当不错,但导演万籁鸣还是觉得不太满意,因为张笔下的孙悟空装饰性比较强,不太适合动画来表现。
教师展示《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
面部设计借鉴京剧的脸谱,呈桃心形,线条流畅简洁,细长的胳膊和腿,显得人物灵活挺拔,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色彩鲜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举手投足间闪现出敦煌石窟壁画中飞天婀娜多姿的神韵。
(5)主题内涵
影片主题鲜明,深刻,以神话的形式反映了“打翻腐朽势力”的立意,通过孙悟空闹龙宫、大胆反抗天威神权,充分表现了其无畏精神和勇于斗争的性格。
(三)、美术设计(25分钟)
(1)人物造型
造型艺术在动画片中占有重要位置,优秀的造型艺术可以独立于动画片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大闹天宫》的造型艺术可以用导演万籁鸣先生的话来概括:拙朴、古趣、厚重、有美感、有性格、有股活的力量。
(2)主创人员
原作者: 吴承恩
导演: 万籁鸣 唐澄
编剧: 李克弱 万籁鸣
美术设计:张光宇 张正宇
主要配音: 邱岳峰 毕克 富润生 尚华
出品公司: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教师重点介绍:
万籁鸣:出生于江苏南京。擅长电影动画、中国画。早年从事美术编辑、中西画研究和卡通画设计绘制工作,探索以中国画形式制作动画片,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离开人世。在老人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人见人爱的孙大圣。
张光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江苏无锡人。在《大闹天宫》中负责设计人物造型,当时张光宇先生已经年过六旬。
张正宇:从事漫画、装璜工艺美术方面的创作、出版、经营活动。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美术设计总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张正宇参加了60余出古今中外剧目的设计工作。作品勇于创新,以充满民族气派、民间艺术趣味和装饰美著称。在《大闹天宫》中负责背景设计。
在结构形式上,保留了原著的章回小说形式,采用主动式单线性叙事方式,通过孙悟空两上两下天宫,设置层层冲突,逐步推进主体,把故事发展推向高潮。
(4)人物性格塑造
《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是经典的动画形象,可爱、机灵、勇敢。孙悟空爽朗坦率,光明磊落,甚至有一种天真活泼的稚气。对同伴小猴子们和蔼可亲,对统治者的神威英勇不惧。孙悟空带着花果山水帘洞自由快乐的气息闯进了貌似庄严实则昏暗腐朽的天宫,他与天帝尊神之间的那种引人发笑的冲突,绝不给人以无理取闹的观感,而是较深刻地展示了性格与环境的矛盾。孙悟空是猴,具有猴的机灵活泼的特征;他又是神,具有人所不能有的变身通行的本领。他的思想感情却又具有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们的高贵品质。
(2)剧情
龙宫借宝——龙王告状——设计诱猴——反出天宫——自封大圣——屡败天兵——玉帝招安——王母设宴——打闹瑶池——偷吃金丹——再战天兵——失手被擒——丹炉炼身——奋起反抗
(3)叙事结构
影片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戏剧矛盾集中表现在孙悟空与以玉帝为首的统治者之间,孙悟空与玉帝的矛盾冲突由玉帝无理安排挑起,随着剧情推移,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深入展开,依照影片结构因果链排列。
本片上集于1962年获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上下集于1978年获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5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1983年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二)、文学剧本(10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分小组讨论:
影片讲述了美猴王蔑视天庭,与玉帝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欣赏一部作品,仅仅了解故事梗概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动漫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和分析作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吧。
【讲解新课】:(64分钟)
(一)作品背景资料(5分钟)
(1)《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以幽默而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造型,生动的情节,几年内创下了上亿票房,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此后的50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2、引导学生掌握动画片的赏析方法。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赏析
教学难点:体会《大闹天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
教学方法:展示法、情景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大闹天宫》片段,提问:《大闹天宫》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