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宏电石生产工艺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电石管理制度

电石管理制度

电石管理制度一、引言电石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主要成分是钙石灰和焦炭。

它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尤其在钢铁、化工和建筑行业。

然而,由于电石的特殊性质,其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制定一套科学的电石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石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并详细阐述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目的电石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电石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符合安全规范,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三、内容1. 电石生产设备管理1.1. 设备维护与检修:定期对电石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

1.2.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2. 电石储存和运输管理2.1. 储存条件:按照相关规定,将电石储存在防火、防爆设施完善的区域,避免与可燃和易爆物质接触。

2.2. 安全装卸:使用专业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电石的装卸作业,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靠。

3. 电石使用管理3.1.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电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安全培训:定期开展电石使用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应急预案和演练4.1.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电石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和灭火等应急措施。

4.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电石事故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掌握应急处理能力。

四、实施方法1. 制定制度文件在企业内部制定电石管理制度的文件,明确各项管理内容和要求,并公开对外。

2. 培训和教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电石管理制度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事故应急处理技能。

3. 管理督查制定督查计划,定期对电石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进行检查,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4. 安全宣传制定宣传计划,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安全电石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电石管理制度

电石管理制度

电石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企业电石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电石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包括制定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从而规范电石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所有职能部门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制度。

2. 管理标准2.1 生产管理2.1.1 生产计划与监控 - 制定电石生产计划,确保生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 建立监控体系,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合规性。

2.1.2 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 - 负责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 定期进行设备和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2.1.3 原材料采购和储存 - 和采购部门协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充足。

-制定原材料储存管理规范,保证原材料的安全储存和有效利用。

2.2 储存管理2.2.1 储存环境和设施 - 设立专门的电石储存区域,保证储存区域的通风、防尘、防潮和防火。

- 定期对储存环境进行检查和整改,确保安全性。

2.2.2 储存操作 - 制定储存操作规范,确保储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对待储存的电石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电石的合理储存、调度和使用。

2.2.3 库存管理和清点 - 制定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库存数量的正确和及时满足生产需求。

- 定期进行库存清点,记录库存数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核实和解决。

2.3 运输管理2.3.1 运输计划与安排 - 制定运输计划,确保运输的高效和及时性。

- 确保运输车辆的合法驾驶和车辆状况的良好。

2.3.2 运输安全措施 - 提供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确保运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确保运输车辆的合法载运和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2.3.3 运输记录和信息管理 - 对运输过程进行记录和信息管理,包括运输量、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等。

- 定期对运输记录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电石生产工艺及控制方案

电石生产工艺及控制方案

电石生产工艺及自控实施方案总结电石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

电石的分子式为CaC2,密度2.22g/cm3(18℃),熔点2300℃,在空气中能吸收水份,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越易,在水中分解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

以电石乙炔为原料可制取乙烯、氯丁橡胶、氰氨化钙、乙酸、三氯乙烯、醋酸和醋酐等数以千种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乙炔也被誉为“有机合成工业之母”。

1.电石生产发展的现状电石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尤其随着以乙炔为源头的工业,主要是PVC(聚氯乙烯)行业的迅速发展,电石的产能、产量也发展迅速,目前已跃居世界首位,并仍然呈高速上升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电石产能达到2000万t以上,产量突破1000万t;2007年产能突破2500万t,产量达到1700万t。

并且今后的几年内仍将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在2003年之前国内电石厂的数量和规模都是比较小的。

全国电石生产厂家一共有100余家,其中生产能力在5万t/a以上的只有20余家。

而在2004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在下游产品特别是聚氯乙烯拉动下国内电石产能大幅地增长。

在2004年我国中型规模以上电石生产企业250多家。

其中,产量达5万吨以上的有36家,超过10万吨的有5家。

而到目前,全国已经有中型规模以上电石生产企业300多家,产量超过10万吨的有15家。

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发电能力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四川和云南。

在工艺方面,前几年还有很多对环境污染很大、资源消耗高、操作环境极其恶劣的开放式电石炉。

而随着国家对电石行业进行调控,将准入的门槛提高,以及国内厂家对国外先进电石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和消化,在2005年之后新上的电石生产装置基本上都采用内燃式(或称半密闭式)和密闭式电石炉工艺。

在能耗、安全、环保和自控水平等方面都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2.电石生产的工艺电石生产将分为原料贮运、炭素干燥及输送、电石生产、固态电石冷却、破碎、储存和除尘几个工序。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电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厂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安全生产部:负责全厂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检查、督促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5)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落实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4. 员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3. 安全生产检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3)对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报告上级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4.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2)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3)对事故责任者,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5. 安全防护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安全作业;(3)加强电气、化学、机械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
应急处置措施:制定 针对不同事故的应急 处置措施,提高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应急管理
为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急预案制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 任人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 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 互救意识
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应急救援队 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
NEXT
应急管理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数据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提高安全管 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系统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企业的 整体运营效率
十一、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安全管理方面,国际上有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企业应积极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 平
安全技术措施
机械防护:对机械设 备进行防护处理,防 止人员接触危险部位
警示标识:在存在危 险因素的区域设置明 显的警示标识,提醒 员工注意安全
电气安全:定期检查 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安全巡检:定期进行 安全巡检,及时发现 和处理安全隐患
个人防护用品:为员 工配备符合要求的个 人防护用品,如防护 服、手套、口罩等
1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 料准备、配料、电炉熔炼、出 炉、破碎、包装等环节。具体
流程如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01
原料准备:原料包括石 灰、焦炭等,需进行筛 选、破碎等处理,确保
符合生产要求
04
出炉:熔炼后的电石通 过出炉口进入冷却装置,
进行冷却处理
02
配料:按照一定比例将 原料进行混合,配制成

电石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石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石厂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石厂所有员工、承包商及临时用工人员。

第三条电石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原则。

第四条电石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五条电石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厂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决策。

第六条厂长对本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各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八条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第九条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安全目标、安全考核等内容。

第十条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其适应实际情况。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一条电石厂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应急培训。

第十二条岗前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电石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等内容。

第十三条在职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知识更新、技能提升、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

第十四条应急培训应包括应急预案、应急程序、应急演练等内容。

第十五条培训考核应严格执行,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管理第十六条电石厂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不得带病运行。

第十九条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第五章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第二十条电石厂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现场安全有序。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一、电石生产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电石生产是一项高温高压反应过程,涉及到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多种物质,操作环境较为复杂,存在爆炸、火灾、中毒等安全风险。

以下是为何需要建立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几个原因:1. 保障员工安全:电石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品和高温设备易造成人员伤害,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员工安全。

2. 防止环境污染:电石生产中可能产生有害废气和废水,如果不加以处理就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影响。

3. 保护财产安全:电石生产设备价值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减少损失。

二、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点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2. 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制定电石生产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确保操作过程符合标准化要求。

3.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和安全防护常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购置合格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保障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5. 安全检查和监督: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强化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6. 事故处理和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级应急责任人和救援流程,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7. 安全信息通报和记录: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和记录制度,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8. 安全意识宣传: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

三、电石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措施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杜绝违规操作行为,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电石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电石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电石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员工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车间管理遵循“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效率优先、环保先行”的原则。

第三条车间主要负责人是车间主任,具体管理事务由其负责。

第四条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违规行为。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车间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安全出口通道清晰标记,灭火器材齐全。

第六条车间员工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耳塞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七条车间不得吸烟、饮酒,严禁赌博,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第八条车间禁止私拉电线,私自改动设备,如有违规行为,将追究责任。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九条车间员工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守岗位纪律,保证生产安全。

第十条车间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修,确保生产设备运转正常。

第十一条车间负责人必须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

第十二条车间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流程,不得擅自调整。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三条车间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保证产品合格。

第十四条车间负责人对产品质量负总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车间设备要定期保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六条车间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档案。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七条车间必须遵守环保法规,严格控制废气、废水排放。

第十八条车间设备必须安装除尘设备、废水处理设备。

第十九条车间员工要养成环保意识,减少浪费,保存能源。

第二十条车间定期组织环保培训,加强员工环保意识。

第六章人员管理第二十一条车间员工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

第二十二条车间员工要遵守工作制度,服从管理,勤勉工作。

第二十三条车间要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评估,优秀员工有奖励。

第二十四条车间员工有疾病需请假,需提前请假,出具病假证明。

第七章纪律管理第二十五条车间员工在工作中不得违反纪律,如有违规行为将受纪律处分。

第二十六条车间员工不得私吞公物,私放生产设备等行为。

第二十七条车间负责人对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维护车间纪律。

第八章处罚制度第二十八条车间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将从轻处罚,直至开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津云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石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编制:审核:审批:年月日目录1、……………………………………………………总则1.1.……………………………………………………目的1.2.……………………………………………………制定依据1.3.……………………………………………………修订1.4.……………………………………………………编制、审核、审批1.5.……………………………………………………实施2、……………………………………………………工艺流程图3、……………………………………………………工艺流程及控制指标3.1. ……………………………………………………原料入厂3.2. ……………………………………………………原料加工及一次储存3.3. ……………………………………………………原料输送及二次储存3.4. ……………………………………………………自动配料3.5. ……………………………………………………自动加料3.6. ……………………………………………………出炉操作3.7. ……………………………………………………产品入库冷却3.8. ……………………………………………………破碎包装3.9. ……………………………………………………炉气处理3.10. …………………………………………………给排水3.11. …………………………………………………产品质量3.12. …………………………………………………电极糊4、……………………………………………………相关文件1.总则1.1.目的为规范工艺流程管理,稳定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并使产品各项消耗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实践经验,制定本管理办法。

1.2.制定依据《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版》《GB10665-2004碳化钙(电石)》《HGA034-83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定》《电石生产工艺学(熊漠远编著)》《国家水质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设备供应商签订的《技术协议》等相关文件1.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与电石生产有关的所有部门,对各岗位操作具有指导、总领作用。

1.4.修订在本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若不符合现场要求、或工艺(工艺创新或引进新技术等)、行业政策等发生改变,均应由技术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落实本制度的修订工作,以切合公司实际状态,指导生产的正常开展。

1.5.编制、审核、审批本制度由各部门技术人员结合相关岗位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等共同进行编制,必须满足实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等几个特点,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总工审批实施。

1.6.实施管理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正式施行,并逐步改进。

若有新的工艺管理制度制定实施,则适用新标准,原标准一律废止。

2.工艺流程图______3.工艺流程及控制指标3.1.原料入厂指标3.1.1.石灰须满足全CaO≥90%;生过烧≤10%;粒度5-40mm>90%,5mm以下粉末≤3%; 活性>300;MgO≤1.5%;Al2O3+Fe2O3<1.8%;SiO2<1.8%;酸不溶物≤0.7%。

3.1.2.洗精煤须满足固定碳>85%;灰分<6%;挥发分≤6.5%(挥发分每增加1%,电耗上升约50-60度);水分≤5%;粒度5-25mm≥90%,5mm 以下粉末≤7%。

3.1.3.焦炭须满足固定碳>81%;灰分<12%;挥发分≤1.5%;水分≤7%;粒度5-35mm≥90%,5mm以下粉末≤7%。

3.1.4.兰炭须满足固定碳>82%;灰分<10%;挥发分≤7.5%;水分≤12%;粒度5-35mm≥90%,5mm以下粉末≤3%。

3.1.5.电极糊须满足灰分<4% ;9.5%<挥发分<11% ;粒度3-100mm。

3.1.6不同原料对生产的影响。

3.1.6.1.石灰。

①石灰杂质总含量指标5.1%,总含量每提高1%,电耗上升约25度;②石灰中MgO含量每提高1%,功率发气量降低10%-15%;③冶炼1吨矽(硅)铁约耗电9500度,SiO2含量越高,功率发气量也越低。

④R2O3在电石炉内不能全部还原,一部分混在电石里,降低了电石质量,而大部分成为黏性很大的炉渣,沉积于炉底,使炉底升高,严重时使炉眼位置上移,造成电炉操作条件恶化。

⑤生烧石灰增加电耗;过烧石灰坚硬、致密、活性差,降低反应速度;粉化石灰导致喷塌料,料面结块等。

3.1.6.2.碳素①灰分增加1%,单耗增加50 kW·h~60 kW·h;②碳素材料中的水分使电石炉透气性变坏,炉况恶化,中小型半密闭炉炉料水分一般控制在5%左右;③挥发分增加1%,单耗增加3 kW·h~5kW·h;④选择合适的粒度和其他指标。

3.2.原料加工及一次储存3.2.1.石灰手选手选后的生过烧必须<7%(含灰粉中物质);有效CaO提升幅度>2%;手选前必须观察外来石灰质量(含有生过烧的杂质类型),并根据分析数据控制手选石灰料层。

3.2.2.石灰筛选采用5×5mm方孔筛进行筛选,进一步减少原料粉末。

3.2.3.洗精煤,焦、兰炭筛选焦炭采用3×3mm的方孔筛或梳齿筛。

洗精煤水分较高时采用5×5mm方孔筛;初步降水分处理后采用3×3mm方孔筛。

3.2.4,焦、兰炭烘干烘干窑技术指标实际运行过程中物料终水分(含煤粉)≤3%;处理量5-7 t/h;物料粒度不均匀;破损率视物料情况在5%-11%间浮动。

3.2.5.一次储存注意事项3.2.5.1.石灰。

为防止设备故障断料对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应保持料仓满仓;但同时应做好防止石灰粉化的措施,确保石灰及时使用,料仓中石灰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0日。

安全库存定量为电炉满负荷生产3日用量,约为1350吨。

3.2.5.2.碳材。

防止设备故障断料对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应保持料仓满仓。

安全库存定量为电炉满负荷生产7日用量,约为2100吨,白煤和焦(兰)炭各占50%。

3.2.5.3.原料进厂后应遵循先进先出、分级堆放的原则,并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防止破坏原料结构。

3.3.原料输送及二次储存3.3.1.输料拣选每班对原料输送提升机下料溜槽的筛网(溜筛)进行检查,减少3-5mm的粉末入炉量。

每班对98m输料皮带上的石灰、碳素进行再次拣选,确保无杂物、无大块原料入炉,且尽量减少生过烧。

3.3.2.二次储存注意事项为防止设备故障断料对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输料工应随时保持料仓满仓;但同时应做好防止石灰粉化的措施,确保石灰及时使用。

3.4.自动配料3.4.1.配比确定3.4.1.1 干基配比X=(56.25/C×B+F) /(87.5/A×B+D+E)其中A——石灰中所含的氧化钙(全CaO)B——电石成分C——碳素原料中所含的固定碳D——电石中游离氧化钙的含量E——投炉石灰损失量7 %(可重新测定)F——投炉碳素原料的损失量4 %(可重新测定)游离氧化钙与电石成分和发气量的关系3.4.1.2 炉料配比= 干基配比/(1-水分)。

3.4.1.3 哪个炉眼出炉相应电极料管配比应高比1-2%,可帮助提高产品质量。

3.4.2.系统维护配料工必须维护保养好所辖设备,确保配料系统准确、灵敏。

3.5.加料3.5.1.加料方式间歇性、多次、少量投料。

3.5.2.料面高度控制在和加料平台楼板平行的高度。

3.5.3.电极工作长度电极工作长度1200-1300mm,电极深入炉内长度1100-1200mm。

电极压放间隔时间不得低于30分钟,每次压放50mm,单班电极压放总长度约为350mm。

3.5.4.电气参数控制电炉负荷<22000KVA;功率因素>0.9;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温宜保持在58℃左右,炎热天气适当上浮,最高不得超过70℃;单台电炉变压器循环水压范围0.12Mpa-0.18Mpa。

3.5.4.要求闭弧操作。

3.6.出炉操作3.5.1.出炉频次负荷10000KVA-15000KVA,出3-4炉;15000-18000KVA,出4-5炉;18000-22000KVA,出5-6炉。

3.5.2.出炉时间20-25分钟。

3.5.3.炉眼维护在用炉眼深度600mm,外径250-300mm,内径100-150mm,呈喇叭形,与炉嘴表面呈5°左右的斜度。

备用炉眼在封堵眼后48小时内,必须按在用炉眼要求准备好,以便随时启用。

3.7.产品入库冷却储存3.7.1.冷却时间夏季1.5小时以上,冬季1小时以上。

3.7.2.储存时间产品在成品库房储存时极易吸湿粉化,功率发气量会降低,且库房容量有限。

为此,若无特殊情况,产品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3.8.破碎包装破碎粒度≤400mm,分级堆放,搭配发运。

3.9.炉气处理3.9.1.进气指标。

温度500-600℃,堆积密度0.23g/cm3,烟气含湿量4.76%。

3.9.2.排空要求。

排口粉尘浓度≤50mg/m33.10.生产区给排水3.10.1.水质及流量要求。

江水指标。

PH值7.7;浊度467NTU;悬浮物438mg/l。

生产水池指标。

进水量250m3/h,PH值6.5-8.5,浊度≤20NTU,悬浮物≤20mg/l,总硬度(以CaCO3计)<450,总碱度(以CaCO3计)<350。

生活水池水质按GB5749-2006执行,进水量25m3/h。

3.10.2.电炉循环水。

压力> 0.45 Mpa, 进水水温< 32℃,出水水温< 60℃,3.10.3.变压器循环水。

压力>0.55Mpa, 水温<32℃。

3.11.产品质量3.11.1.整体控制指标。

产品优一级品率(发气量≥285)> 90%, 等外品(发气量<270)为零,热样优一率和冷样优一率相差不得超过7%。

3.11.2.发气量。

热样发气量计算时一律降低10个单位。

发气量计算公式为:G=[a×h×(P-Pˊ)×293]/[101.3×(273+t)]其中:a.气体计量器校正值(L/(Kg*mm))(a1=0.6334,a2=0.6329,a3=0.6340)P,大气压力(Kpa,由气压计读出)Pˊ,t℃时饱和食盐水蒸汽压力(Kpa)h,气体计量器标尺数值(mm)t,测定时钟罩内温度数值(℃)不同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蒸汽压力3.12.电极糊每日两次,第一次加糊6:00-10:00,第二次加糊19:00-22:00,单台电炉每次加糊约2000Kg。

3.13.出炉烟气处理进气量≤60000m3/h,入口温度常温至200℃,烟尘捕集率≥95%,排放口烟尘浓度≤50m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