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艺术

造 更 多 的情 境 , 让 学 生 有 机 会 运 用 已 学 到 的语 言 材料 。 ” 因此, 在课 堂教 学 中 , 努 力 创 造情 境 , 让学 生在具体 、 形 象 的 特 定 环 境
吸 引并积极参 与其中 , 这样 的教 学 才 称 得 话 交 流 的 形 式 开 始 一 节 新 课 , 开 头 设 计 几 同 学 分 别扮 演 买 主 和 卖 主 , 进 行 简 单 的 小 上 成 功——因 为学 生 乐 于 学 习 。 当然 要 使 学 个 问题 , 但 是 这 些 问 题并 非 是 漫 无 边 际 的 , 对话 , 因为 在 以前 学过 一些 简单 的s h o p p i n g
2 0 1 3 N O 03 Ch i n a EO uC St 1 o n 1 n n ov 8t 1 o n He r el d
教 学 案 例
浅 谈 初 中 英语 课 堂 的 导 入 艺术
韩 金 萍 ( 丰润区第 三中学 河 北唐 山
0 6 4 0 0 0)
摘 要: 英语课堂要 富有创造性和 艺术 感染 力, 最大程度激发 学生学 习英语 的激 情 。 要 实现这 一 目标 , 课 堂导入在英语教 学 中就扮 演 了一 个重要 角色 。 引人入胜 的课 堂导 入 , 能充分 激发 学生学 习的兴趣 , 热情和 求知 欲 望 , 从 而 产生学 习动机 , 提 高教 学质量 。 所 以说 , 课 堂导 入是 英语课 堂教 学的一个 重要环 节 , 是上好 一堂 英语课 的关键 。 关键词 : 英语课 堂 课堂 导入 关键 中 图分类 号 : G 6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生 乐于学 习, 并 不 是 单 靠 导 入这 一 教 学 环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提问艺术韩庄中学吴艳芳[摘要]提问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本文主要就课堂提问的目的、方式、原则及提问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摸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提问方式激发兴趣一、课堂提问的目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
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1.引发思考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须教有疑”,提问就是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2.激发兴趣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趣的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当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感兴趣时,就会以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充分想象,探求其奥妙。
例如,在教单词“stamp”时,我问“Do you know what…stamp‟is?”当学生有的说“No”,我则反之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tamp‟?”这时课堂马上活跃起来,有的问“Is it an object?”“What does it use for?”“When did it begin to be used?”“Who invented it?”等,这样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有问则提”活跃起来。
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语言和非语言艺术

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语言和非语言艺术中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而课堂语言和非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语言和非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它们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课堂语言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
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能够传递知识、启发思维、促进交流。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运用规范、准确、地道的语言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此外,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扼要表达教学内容,以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言,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能力。
另外,非语言艺术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非语言艺术包括语音语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的运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的语音语调要富有感染力,通过合理的音调和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
此外,教师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用手势、姿势等方式来支持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和语法等知识。
面部表情则能够传达教师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更好地利用课堂语言和非语言艺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语言的操练和运用,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语言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练习,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电教设备和多媒体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通过展示图像、视频和音频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交流和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
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实施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语言和非语言艺术的有效运用是教师的基本功。
浅析如何增加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位学生, 然后最后一位学生把听到的信息
迅速地写到黑板 上 , 每组持纸条的学生上
百 闻不 如一 见 , 听 不 如一 看 。一 个 台校对 。 百 最后教师根据各组的传递速度和
极性 , 让学生大 胆开 口, 各抒 己见 , 轻 字卡 、 让 一张图片、 —件实物等能吸引住学生 准 确度 评 定 游戏 结 果 。
剪裁画 、 模型创造出的“ 现场” 让学生在动 体学生学 习英语 的积极性 、 创造性 , 使他
初 中生共 同的心理特点是喜 欢 自我 脑、 E又动手 的操练中把语言习惯 , 动 l 语法 们在学习过程 ,发展综合运 用语 言的能 在 力 , 培养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 表现 ,尤其是 由于这种表现 的成 功而受 结构及 语言功能 自然结合起来 ,让f ]
现代英语强调课堂教学要 以学生为 主体 , 教师的教学 要为学生服务 。 在英语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养学 习习惯 教材 给以我们 所提供了 的大量情景 。例 . 培
在教学 中我们发现 ,随着学习 内容 如在学 到电话 用语 时 ,我就带来 了电话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真诚地把学生 当作学 的增加 , 学习要求 的提高 , 学习困难和挫 模 型 , 在课堂上练 习打电话 , 既能 吸引学 习的主人 , 努力创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 折不断 出现 , 不少学生的学 习兴趣锐 减 。 生 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领会到英语 巾的
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成学生孜孜以求 , 不 的注意力, 学生的观察力. 检验 如果教师根 断进取的学习精神。 2 因材施教 , . 激醒求知欲
总之 , 在整个 英语课堂教学过 程中 ,
据 讲课 需要再 配 以更贴 切 、 当 的 图片 、 教师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全 更适
论中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艺术:巧妙延伸与多渠道拓展

学 过 程 的 仔 细 钻 研 , 心 设 计 有 效 的 方 法 精 进 行 文 化 渗 透 。 有 这 样 , 生 才 能 够 深 层 只 学 地 理 解 和 掌 握 语 言 , 进 行 有 效 、 体 的 语 并 得
言交际。
2延伸阅读 策略 , 培养 学生阅读能力
乎 全 部 的 目标 语 言 和 功 能 项 目 , 以 大 多 所 数 教 师 都 把 教 学 重 点 放 在 语 言 知 识 的 掌 握 上 。 如 果 教 师在 讲 授 语 言知 识 的 同时 , 但 能 够 巧 妙 地 对 文 章 内容 进 行 延 伸 , 渠 道 地 多 拓 展 该 单 元 的 教 学 内 容 , 将 起 到 事 半 功 好 的 基 础 。 则
以 下以 S c in 3 这 篇阅 读 文章 为 e to B a 例 , 析 重 点 如 何 通 过 课 堂 教 学 艺 术 的 发 分
排 , 师 要 把 不 同 的 策 略 和 技 巧 融 人 到 阅 教 读 材料 中 。 到 既 向学 生 解释 策 略 , 明运 做 说 又 挥 , 其 成 为 一 篇 熏 陶 学 生 情 感 、 绍 阅 读 用 策 略 进 行 阅 读 的 益 处 , 演 示 策 略 让 学 使 介 同时 , 师还 应 该 在 平 时 教 方法 、 了解 西 方 文 化 和 指 导 写 作 的 语 言 教 生 模 仿 策略 阅读 。 学素材的 。 的教学 中不断提 醒学生使 用阅读 策略 ,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对 阅 读 策 略的 认 知 。 Uni 4 如 t 1挖掘语言文 化内涵 , 扩大学生国 际视野 S cin B 3 带有一 个标题 “ W o su et a o HO d t -
语 言 是 人 类 最 重 要 的 思 维 和 交 际 工 具 , 渠 道 地 运 用 语 言 工 具 能 够 使 思 维 空 多 间更 加 开 阔 , 加 有 效 地 进 行 人 际 交 往 。 更 初 中英 语 教 学 正 是 这 样 一 个 加 强 学 生 思 维 逻 辑 、 展 学 生思 维 空 间 的 师生 互 动 过程 。 拓 笔 者 在 进 行 初 中英 语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 感 教 深 师 在 上 述 过 程 中 的 关 键 作 用 。 如 : 中英 例 初 语Go o I教 材中 的S c in 3 是一 篇 F r t e to B a 短 小 的 阅 读 文 章 , 文 章 整 合 了本 单 元 几 该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探究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对知识的合作探究能力,就中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一定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为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要让学生对英语有学习的兴趣。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中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打造对话、合作学习和充满激情的英语课堂有人说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反映了当前一些中学英语课堂仍旧有满堂灌的弊病。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提倡一种流行于国外的新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
牛津中学英语正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的,它强调课堂学习中任务的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
实施“任务型教学”,需要设置一个基于对话的相互合作的英语学习课堂,这是一种富于创意的有效英语教学方略。
由于强调了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它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关注很多,唯独忽略了教师授课的激情。
往往新教师在这方面做得比老教师更好。
他们因为初出茅庐而激情四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历的增多,激情就会慢慢地减退。
但是,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就必须重视自己感情的投入,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教学魅力。
教师要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充满信任、充满关爱;在教学行为上,用自己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和规范的教学行为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用高超的教学技术感染学生,用幽默艺术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从而营造生动、活泼、有序、高效和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要使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把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自觉学习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美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美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美育可以反映并渗透到教学的诸多方面。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而不是靠智育来完成的。
因为智育一般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发展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培养美感。
反过来,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而这些能力对感悟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英语的表现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逻辑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处理的是纯粹抽象的东西。
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
因为它处理的是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熟悉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最简单、最为人熟知的。
语言的逻辑美,是指在一个句子里或者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美,简而言之就是语法美。
如同汉语的字、词、句一样,英语的单词、句子的组成也有章可循的,For example,In English "The table he a green." Will not be an acceptable sentence.将26个字母胡乱排列,或是将几个单词随意堆放,并非就是英语中的单词和句子。
一个主语、一个谓语,是简单句,有一种简洁清爽的美,如:I work. She sleeps.一个主句、一个从句,构成复合句,蕴涵着层次美,如:The boy who is standing there is my little brother. 广州版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 》1A---6A 的句子和课文是逐步加长和加深的,所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把握住英语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并在表达时符合一定逻辑才是美。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激情”艺术

按 时 间 可分 为 : 课前激情, 课 中激 情 两类 。 课 前 激 情 是 指在 正 式上 课 之 前调 动 学生 积极 性 , 活跃 课 堂 。课 中激 情: 是 指 在 课 堂教 学 中 , 根 据 学 生 学 习情 绪 , 采 取 各种 手
段。 活跃 课 堂 气 氛 。 课前“ 激情” 的方法:
②唱歌 。 课前引导 学生唱一首热情奔放 的歌 曲。歌曲
可 以是 英 语 名 曲 .也 可 以是 上 几 节课 刚学 的 重 点 句 型 配 上 学 生最 熟 悉 的 曲子 而 成 的 自编 歌 曲 。这 样 既 可起 到 激 情作 用 . 又 可 复 习前 面 内容 。 ③ 做 英语 游戏 。 ④ 运 用 多媒 体 手段 , 出示 一 些令 人 兴 奋 的 画 面 或 者
语教 学 的“ 上 层 境界 ” 。 课外“ 激 情” 主 要 是 指 在 课 外教 师 与 学 生 多接 触 、 多
经 过 笔 者 多次 听 课 、 实践 、 总结。 教 师们 常 常 采 用 以
下一 些课 前激 情 方 法 :
( 打 招 呼 , 教 师以非常热情的、 有 非常夸张的手段 , 大 声地 向 学生 问好 , 这 一招 在 优 质 课 竞 赛 中用得 多 , 在 平 时 的课 堂教 学 , 我 们 也 可采 用。
视 频 文 件 。 比如 . 美丽 的花 朵 能 够让人 兴奋 。 ⑤ 用英语 讲 笑话 等 。 课 中“ 激情” 的方法:
①运 用语 言艺术“ 激情 ” 。充分提 高 自己的语言修养 ,
要 使 自 己的语 言 , 无 论 是 英语 还 是 汉 语 , 很有 魅力 , 让 学 生感 受 到语 言 的 美 。我 觉得 作 为教 师 , 多 向著 名 的节 目主 持 人 学一 学他 们 的语 言 艺术 .学一 学他 们 主 持 节 日的 艺 术 . 学一 学他 们 幽默 风趣 的 主持 风 格 从 而提 高 自己 的语 言 水平 。 我 们 还 可 以向 相 声 大 师们 学一 学 ( 看看 录像) , 对 提 高我 们 的 口语 水平 都 大 有好 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1-01-27T15:22:43.14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少玲
[导读]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广西横县横州镇二中张少玲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从国家教委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的课程和要求来看,英语从中学开始就成了各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必考科目。
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实施良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所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科学化,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在飞速发展。
今天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社会更加精彩,更加现代化,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了许多最新的前沿领域的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推陈出新,更新思想、观念,用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愿学、好学、会学、能学。
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英语教育第一线的课堂教育工作者懂得英语教学艺术。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只知道成绩的取得需要经过努力的学习、艰苦的付出,却没有意识到: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在教学中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英语课就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英语教学就会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而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艺术,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抢摘知识的果实,而不只是被动的知识吸收器。
运用英语教学艺术,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调动大脑右半球学习潜力,加强刺激。
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简笔画、组织教学能力等基本功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即采用艺术手段,通过艺术形式,加强艺术气氛,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右大脑半球的潜力,即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直觉学习、整体学习、全自感知、情感记忆等重要功能。
而广义的艺术性教学几乎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备课和上课、讲和练、语言和书法、姿势和动作、风度和神情、组织形式和活动节奏,以及绘画、音乐、造型、表演等等。
不难想象,如果英语教师相当充分地注意这些方面,并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从如此众多的方面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那么英语课就既是综合性的工具课,又是综合性的艺术课。
这样,中学英语教学就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言语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中学英语教学就同教育、教养统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艺术性的教学形式表现为多变化、有高潮、过渡和交替自然、多种感官活动等,教师不仅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好学生的听课,还要使英语课交际化,不拘一格,使学生学英语时非常放松,没有压力感,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
而且要尽量营造出有利于交际的课堂气氛,对课堂教学法加以研究,力争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增加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中学英语教学艺术化的一些具体表现为:
1. 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各个环节,凡是能使用英语的地方,如开始上课打招呼用语,课堂用语如打开书、跟老师读课文、布置作业、考试结果的总结等都要尽量用英语。
这样不知不觉就会使学生吸收许多英语用法,经常输入有利于将来学生的输出,即英语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输入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其输入的准确性,否则会对学生产生负影响。
2. 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研、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给每位学生提供运用、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在英语情境活动过程中,可适当运用简笔画和图片进行演示和表演。
教师的板书板画设计要美观合理,条理清楚,令人赏心悦目,并且板书要把知识点系统化,以便于学生做笔记和今后的复习有更高的效率。
3. 打破某些课堂常规。
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习惯,打铃上下课,学生起立坐下,教师讲解提问……步骤习以为常。
常规是要的,没常规就没有次序,但什么事都不能一成不变,师生腻烦了,课堂就失去了活力。
英语课堂应朝着协商式交际方向改革,某些常规应当打破。
198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导师J?F范斯娄(Fanselow, 1987)发表了《打破常规》(Break Rules)一书。
这部巨著侧重理论阐述,打破的常规实例不多,但他针对外语课堂发出的“打破常规”的呼吁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
打破常规,建立新规并非易举,我们也不主张一下子打破过多常规。
从当前英语课堂实际出发,指出下列初步建议。
(1)教师先问好。
在传统的课堂上,通常上课之始学生起立,齐声说“老师好”,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好”。
现在许多课堂已改为教师先说“Good moming”。
上课时,教师先问好,启动一堂课的交际活动,似乎顺理成章,但目前有一些教师习以为常,学生先起立问好;有的是学生起立后,教师要整顿纪律,要求全体站立,有时还要严肃批评几句,再说“Good moring, class”这种问好,徒具仪式,丝毫无互相问候的意思。
(2)站立交谈。
英语课堂经常进行“对子活动”或“小组活动”,一般都是坐在位置上进行的。
学生上课老是坐着,现在站起来了,互相协商,心旷神怡,兴趣很高。
协商时面对面,有各种姿势,心情放松了,形式随便了,交谈自然,效果当然不一样。
(3)面向全体。
J?F范斯娄认为,师生之间提问时,教师不宜站在讲台上,应退到教室后部,使学生回答不只是面向教师而是面向全体。
我国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师指名提问不宜靠近被提问的学生,而应当远离这一学生。
教师逼迫学生会使该生紧张,使其他同学置之度外,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总之,英语教学法是无定式的,正如艺术是无边缘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完善、去创新,只要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可以试着去尝试。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我们广大师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英语教学法艺术化的努力和研究方向也应以此为中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更新知识,调整结构,树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