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三章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学案
精选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5其他简单机械

精选资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5其他简单机械----e12d7028-6eb9-11ec-a3b8-7cb59b590d7d精选资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5其他简单机械最新数据!仅供参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5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可以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索了解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滑轮组教学法的应用: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讲述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引入新课程从教材中的科学漫画说起,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让学生观察二者胖瘦的对比,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
-1-/3thesmileonherfacewasquitesweet.i_47_upthehilltoseewhereshewasgoing.最新整理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三、新课程教学1。
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升旗时,在旗杆顶上的滑轮就立了大功,可以想像如果旗杆顶没有安装滑轮,升旗将是多么困难。
在窗帘盒两端的滑轮,同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使用这些滑轮时,轴是固定的。
这种滑轮称为固定滑轮。
在起重机下端突出滑轮。
与投影解释进行比较。
起重机工作时,下端滑轮及其轴随货物移动。
这样的滑轮叫做滑轮。
2、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学生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探究活动,发现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必须移动多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二者结合就是一种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方向的机械。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第五教案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教案临江市桦树中学于喜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生分组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教学重点与难点】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察课本漫画。
小组间相互展示你所看出的“门道”。
漫画中的滑轮,也像杠杆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本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杠杆之外的简单机械----滑轮、轮轴、斜面。
二、新课导学:自学指导一:定滑轮和动滑轮自学课本P69页定滑轮和动滑轮,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定滑轮?生活中你发现哪里有定滑轮?/show/3zfBiLQHk5GWDixv.html2.什么叫动滑轮?生活中你发现哪里有动滑轮?/html/photo111/1/255/254629_3.jpg3. 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说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操作。
在每个方案中滑轮属于哪一种?4.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生活中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呢?请把你的猜测写下来。
/20108/6/g3_4806100.jpg自学指导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提出问题:上面的两种方案中,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了相同重力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省距离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到底有什么好处?上面你的猜想对吗?2.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要记录哪些数据?请大家讨论,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3.5 其他简单机械

§13—5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具准备: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分析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
再同时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即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滑轮组。
了解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常用的简单机械。
看课本图13.5---1中的科学漫画。
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说明: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楼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了楼。
这个故事是讽刺两个不懂得定滑轮作用的人在使用定滑轮时闹出的笑话。
那么,到底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教学:⒈定滑轮和动滑轮: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一定注意过红旗在徐徐上升的过程中,旗手是如何拉绳子的?是向下拉绳子的,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会使旗子升上旗杆呢?是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九年级物理《13.5 其他简单机械》教案(1) 新人教版

《13.5 其他简单机械》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架台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若干细绳,一些钩码。
学生准备:两人一组一个滑轮,一根细绳,两三个钩码,一个弹簧秤。
一、引入新课让学生观看这幅笑话图,引起学生对滑轮的兴趣。
这个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它。
二、新课学习(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出示三张图片,让学生找出滑轮。
然后,让学生拿起手边的滑轮进行仔细观察,说出滑轮的共同特征。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轮子”。
你能不能用滑轮来组装设备?大家试一试,利用滑轮、绳子、钩码组装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观察,看学生是否能够利用这些器材组转出定滑轮或动滑轮。
当看到学生的组装后,对于装成定滑轮的同学提出:你能提升货物吗?找学生到讲台上去组装。
对于动滑轮的组装我要进行提示:“还是这些器材,我们组装出与刚才效果不一样装备来,你会不会,再试一试。
发现有这个组装,立刻让他向大家演示一下,让学生们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他到讲台上将他的成果展示。
2、定滑轮和动滑轮在讲台上有两种组装都可以提升货物。
学生会看到:一个滑轮只转,位置不移动。
一个滑轮的位置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教师这时给出: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滑轮也是简单机械,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3、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教师提出简单机械讨论力、移动的距离,所以我们实验中需要那些器材,测力需要什么工具?测物体或绳子移动的距离需要什么工具?在这样的提问下,学生就能独立进行探究了。
2021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第五节 其他简单机械导学案

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典型例题的内容,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并回答问题.一、仔细阅读课本P801.你能从图9.2-1中悟出什么道理?2.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它们有什么区别?3.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一下,在你周围哪些地方能见到定滑轮或动滑轮?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下面画出图9.2-3中乙和丙图的示意图.2.按照图9.2-3的图示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9.2-1的漫画中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然后解决下列问题:三、阅读课本P821.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仔细看图9.2-4,了解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你还能有其它绕法吗?试着在下图中画出两种绕法.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四、阅读课本P82的科学世界中的文章“其他简单机械”,完成下列任务.1.指出图9.2-5中各个轮轴的“轮”和“轴”2.使用轮轴和斜面时,是省了力还是费了力?省了距离还是费了距离?它们属于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课后巩固1.如果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下列各图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已知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为1000N)F1=_________N; F2=________N; F3=________N; F4=________N.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陷入泥坑,现用一滑轮组把它拉出来,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3.(选作)如图所示,物体重20N,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是( )A 10NB 20NC 30ND 40N 33065 8129 脩30301 765D 癝25028 61C4 懄V38954 982A 頪21902 558E 喎a35298 89E2 觢h 21456 53D0 叐 ]_。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5节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第5节其他简单机械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的特点。
2、了解轮轴和斜面。
个人感悟教学重点滑轮的特点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自主学习】1、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轮子叫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例如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例如________。
4、发明制作的一种方法就是组合法,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_________。
5、轮轴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书上P71页的轮轴中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斜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1、我存在的问题:1、2、3、4、5、62、合作存在的问题:1、2、3、4、5、63、展示成果。
【实验探究】1、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物重拉力物距拉力距定滑轮动滑轮2、结论:定滑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__动滑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__3、滑轮组:分析书上P70页图,甲图由______段绳子吊着动滑轮,F=_____G,s=_____h;乙图由______段绳子吊着动滑轮,F=_____G,s=_____h。
第十三章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学案)1

彩田学校物理导学案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班级: 姓名:1探索奥秘 源于主动五、其他简单机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本质。
【课前检测】1、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表达式是 。
2、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出:当L 1>L 2时,平衡时动力_____阻力,是 杠杆; 当L 1<L 2时,平衡时动力_____阻力,是 杠杆;当L 1=L 2时,平衡时动力_____阻力,是 杠杆。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N ,动力臂是40cm ,阻力臂是10cm ,杠杆平衡时,阻力是 N 。
【课堂导学】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以外, 、 、 等也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简单机械。
【学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阅读课本69页,完成下列内容)活动1: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试着设计两种方案。
右图1中, 是定滑轮,是动滑轮。
你们在哪里见 过这两种滑轮?1.定滑轮: 的滑轮;2.动滑轮: 的滑轮。
【学点二】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活动2:用定滑轮 匀 速 提升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cm 拉力移动的距离/cm 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之比1 10 220活动3:如图2,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的方向用力,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根据活动2、活动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结论:使用定滑轮 。
2. 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活动4:用动滑轮 匀 速 提升钩码,拉力F 的方向 竖 直 向 上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力G 动= ,比较拉力F 与G 物、G 动 的关系: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 。
活动5:如图3,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的方向用力,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九年级物理 13.5其他简单机械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 题其他简单机械课 型 新 授教 学 目 标知识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过程 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初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滑轮、斜面和轮轴特点的探究。
教学用具 滑轮组一套、滑轮、钩码、测力计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1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漫画中的情景。
问题:小轮子在图中起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下面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想办法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器材:一个滑轮、细线、一个钩码、铁架台用图形画出你所采取的方法(找两名学生画到黑板上)。
你能找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观察图思考图中发生的事情。
学生分组实验探讨提起钩码的方法并用图形表示。
学生观察图形找不同,在提起钩码时,(1)滑轮的运动状态不同.(2)同学用力的方向不同。
通过故事讽刺不懂科学而闹出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兴趣开始学习滑轮。
让学生从事实及平常观察到的定滑轮、动滑轮,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 1、定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再给同学一个测力计,能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定滑轮的特性: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特性: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举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
学生继续实验,观察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测力计的示数与所提钩码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举出生产、生活中见到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地方。
会描述、总结事物特征。
能分辨出定滑轮与动滑轮。
通过进一步实验,得到其各自用力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教学案
主备人:张国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生分组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察课本漫画。
小组间相互展示你所看出的“门道”。
漫画中的滑轮,也像杠杆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本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杠杆之外的简单机械----滑轮、轮轴、斜面。
二、新课导学:
自学指导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自学课本P69页定滑轮和动滑轮,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定滑轮?生活中你发现哪里有定滑轮?
2.什么叫动滑轮?生活中你发现哪里有动滑轮?
3. 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说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操作。
在每个方案中滑轮属于哪一种?
4.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生活中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呢?请把你的猜测写下来。
自学指导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提出问题:上面的两种方案中,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了相同重力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省距离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到底有什么好处?上面你
的猜想对吗?
2.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要记录哪些数据?请大家讨论,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3.参考表格:
定(动)滑轮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5.各组交流结论,教师引导,得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
6.学生讨论:大家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自学指导三:滑轮组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拿出最佳方案。
2.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用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做实验来验证是不是又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
3.利用桌面上的器材,你还有上面样的组合方式?试在同学间交流你的成果。
自学指导四:轮轴和斜面
自学课本P71页轮轴好斜面,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轮轴由和组成,生活中你所知道的轮轴的实例有哪些?试写下来。
2.轮轴是(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
3.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斜面是(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但要。
5.实践探索:骑自行车爬同一个陡坡,第一次按直线上爬,第二次按“S”型上爬,比较哪一次更省力?试说明原因。
【小结】
大家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
【达标检测】
1、升旗的时候,我们看到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旗子就升上去了,这是因为旗杆顶端有一个。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
2、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a、用扳手拧上螺钉:;
b、用改锥拧下螺钉:;
c、汽车走的盘山公路:;
d、挑东西的扁担:。
3、下面能够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D、斜面
4、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
A、省力
B、省距离
C、改变力的方向
D、工作的方便
5、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合理的辘轳,直到现在,也还有些地方在使用它,去查找资料,看它是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用?是属于哪一种简单机械?
12、在研究斜面特点的探究活动中,小红找来一块木板做了一个斜面,测得斜面高为10cm,长为30cm.此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木块重2N,小红想,要把木块直接提到10cm高的斜面上,需要用力为2N,如果沿斜面拉上去,根据前面议论过的“力”与“距离”的关系,这个拉力大约是直接提上去所用力的1/3。
通过实验:小红发现这两个力相差不大,根本不是1/3的关系。
请帮小红评估一下,实验结果与分析不一致,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错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最好能提出改进实验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