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培养方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培养方案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中医学专业为实证,探讨了中医学科的发展裔,以及中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设置。
首先,介绍了面向未来的中医药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其主要学科特征、本专业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随后,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课程设置、实践教育等多个角度,捋清了本专业的培养内容。
最后,根据具体实践情况,从学生身份、教学管理、信息技术支持、学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设置。
关键词:中医学科;培养目标;培养方案1. 介绍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福祉。
对于中医学院来说,不仅需要学习和弘扬中医学,而且还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和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继承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重视中医学科的发展,坚持按照现代化建设路线,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成一所有特色的现代中医院校。
在本科中医学专业,要求学生要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具备认识和分析病理病因的能力,掌握中医药治疗方法和技术,具备诊治疾病的能力。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中医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物治疗技术,从而开创中国中医药科学新时代。
2.科特征中医药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生命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医学其他科学研究,以解剖生理、药理学、抗病毒学、免疫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门整体医学,既有传统的学科内涵,又有现代医学理论的复合特征。
3. 优势和发展方向(1)中医药学中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它包含了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因此,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2)中医药学有着简单、实用的理论,可以很好地适应国内外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要求。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
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
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
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6.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
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学大纲药学类学时

教学大纲(药学类90学时)《中药学》教学大纲( 针对中药学类专业、90 学时)《中药学》是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于中药学专业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通本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奠定基础,并为其他中药学科以性效为核心进行现代研究提供依据。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是:掌握中药的性能理论、应用知识,各类药物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以及130 多味常用( 或有代表性) 中药的分类归属、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
熟悉中药的用法、用量,各类药物有关功效的含义以及90 多味药物的分类归属、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了解中药的形成与发展、产地、采收与炮制,各类药物的含义以及90 多味药物的分类归属、功效与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容。
绪言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言部分的学习,应熟悉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含义,了解中药与中药学的区别、中药学与本草的联系。
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中药、中药学、本草的含义。
总论部分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药知识的起源与积累过程,秦汉以来各历史时期本草学发展的主要成就;熟悉历代重要本草。
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自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成就主要考核:1.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炮炙论》、《新修本草》、《本草拾遗》、《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时代、作者( 《神农本草经》除外) 、主要特点。
2. 《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滇南本草》、《中国药学大辞典》的主要特点。
3.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主要价值。
4. 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本草发展的重要特点。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和贮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药的质量、临床疗效与产地、采集、贮存的关系;重要药物的道地产区;各类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中药与临床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Q\9;\0(3/4).57••综龙連表•穿心莲内酯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刘江碧,金典,陈思敏[摘要]穿心莲内酯是中药穿心莲重要的化学成分,临床发现其在抗感染作用上疗效显著。
但是穿心莲内酯的功效存在很大争议,作用机制有待明确。
本文就穿心莲内酯的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穿心莲;穿心莲内醋;综述[中图分类号]R 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26X(2019)03/04-016-07Current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andrographolide/L/t/ Jiang-bi, JIN Dian, CHEN Si-min//(School of P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Sichuan)(Abstract) Andrographolid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uanxinlian, and it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 remarkable anti-infective effects in clnic. However, the efficacy of andrographolide is highly controversial,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needs to be clarifi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andrographolide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related research.[Key words] Chuanxinlian; andrographolide; review爵床科植物穿心莲Nees是传统中药中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之一,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味苦,且性寒11]。
成都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13年秋季学期硕士生课程表
公共课部分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十二校/温江校区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十二桥校区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十二校校区
2013年秋季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针灸推拿学院承担的课程部分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十二校校区
药学院承担的课程部分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温江校区
民族医药学院承担的课程部分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温江校区
人文社科学院承担的课程部分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温江校区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十二校校区
开课时间:2013年9月9日至2014年元月10日执行18周开课地点:十二校校区。
药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药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①:100706药理学
山东大学(济南)、福建医科大学(福州)、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南京大学(南京)、苏州大学(苏州)、暨南大学(广州)、武汉大学(武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清华大学(北京)、兰州大学(兰州)、郑州大学(郑州)、温州医学院(温州)、汕头大学(汕头)、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南华大学(湖南衡阳)、烟台大学(山东烟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昆明医学院?(云南昆明)
?②:100704药物分析?
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
③:100702药剂学?
B+
州)、?中南大学(湖南长沙)、西安交通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广东药学院(广东湛江)、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④:100701药物化学?
青岛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烟台大学、贵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⑤:100703生药学
学(杭州)、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辽宁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⑥:10080中药学?
B+?
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武汉)、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长春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南昌)、广西中医学院(南宁)、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陕西中医学院?(咸阳)??。
中药学表格(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考研)

鱼腥草
辛,微寒,肺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肺痈,肺热咳嗽2、热毒疮痈3、热淋
*金荞麦
苦微寒,肺脾胃
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祛风湿。
1.肺痈吐脓,痈肿疮疔,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3.风湿痹痛。
穿心莲
苦,寒
1.用于外感表证,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3.护胃和中。
*浮萍
辛寒,肺膀胱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1.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证,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3.水肿,小便不利。
*木贼
甘苦平,肺肝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风热目赤,翳障多泪。2.便血,痔血。
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肺胃大肠,小肠
清热解毒,燥湿
1、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肺痈,咽喉肿痛2、痈肿疮毒,毒蛇咬伤3、湿热泻痢,湿疹瘙痒,热淋
*半边莲
甘淡寒,心小肠肺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2,大腹水肿。
*半枝莲
辛苦寒,肺肝肾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1,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2.用于跌打损伤,吐衄,血淋。3.用于大腹水肿。
*地锦草
苦辛平,肝胃大肠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1.用于热毒泻痢,2.用于热毒疮痈,毒蛇咬伤。3.用于多种出血证,4.用于湿热黄疸。
*熊胆
苦寒,肝胆心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1.用于惊痫抽搐,2.用于肝热目赤,3.疮痈,痔疮肿痛。
射干
苦,寒肺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基于ESI_和InCites_的学科建设分析———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第19期2023年7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9July,2023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 杏林学者 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数字人文视域下的中医古籍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RWQN2020003㊂作者简介:骆菲(1995 ),女,四川成都人,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阅读推广,学科分析㊂∗通信作者:向丽(1990 ),女,四川资中人,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分析,古籍阅读推广,中医古籍整理与研究㊂基于ESI 和InCites 的学科建设分析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骆㊀菲,向㊀丽∗(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1137)摘要:文章基于ESI 数据库㊁InCites 数据库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近10年来的Web of Science 论文数㊁被引频次㊁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㊁高被引论文数㊁期刊等数据,分析各学科建设整体情况和论文整体产出情况㊂根据学科建设和论文产出分析结果,提出提高论文质量㊁促进学科发展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㊁加强国际合作4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提高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水平㊂关键词:ESI ;InCites ;学科分析;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G203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中医院校之一,现有1个 双一流 建设学科㊁4个国家重点学科㊁2个四川省 双一流 建设学科,4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㊂目前,学校正在推进新一轮 双一流 建设,努力建成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㊂学术成果是衡量机构或学科是否入选世界一流的重要指标,因此,用来衡量科研成果和追踪学科发展趋势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㊁InCites 数据库对 双一流 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本文基于对成都中医药大学近10年(2012 2022年)的Web of Science(WoS)论文数㊁被引频次㊁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㊁高被引论文数㊁期刊等数据的分析,总结学科发展现状和竞争优势,为学校 双一流 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㊂1㊀数据来源与分析指标1.1㊀数据来源㊀㊀本文数据来源于ESI 数据库和InCites 数据库㊂ESI 数据库最新更新时间为2022年11月10日,数据覆盖时间段为2012年1月1日 2022年8月31日,检索时间为2022年12月5 9日㊂InCites 数据库最新更新时间为2022年11月25日,检索时间为2022年12月5 9日㊂1.2㊀分析指标㊀㊀高被引论文:基于最近10年的引文数据,同学科同年度中被引次数排在前1%的论文[1]㊂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指期刊实际被引频次与该期刊同出版年㊁同文献类型论文平均被引频次的比值㊂如果比值超过1,说明该研究主体的水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比值小于1,则说明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㊂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指某篇论文的实际被引次数与同文献类型㊁同出版年㊁同学科领域文献期望被引次数的比值㊂如果比值超过1,则表明该论文被引表现高于全球水平,如果比值小于1,则说明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㊂2㊀学科整体情况2.1㊀ESI 学科概况㊀㊀ESI 共分22个学科,从它的学科排名可以分析出某机构的学科水平位于全球该领域的位置,是评价机构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㊂从2022年11月10日公布的ESI 数据来看,全球共有8191个机构进入前1%,成都中医药大学综合排名为3055位,WoS 论文总量为5082篇,被引频次为46316,高水平论文数为58篇㊂成都中医药大学共有 药理学与毒理学 临床医学 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㊂2.2㊀学科生产力分析㊀㊀某学科发文总量越高,说明学科生产力越高㊂通过InCites 数据库检索得出成都中医药大学22个ESI 学科发文情况,如表1所示㊂临床医学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较低, 药理学与毒理学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化学 物理 学科虽然发文量不多,但是论文被引百分比较高,说明这两个学科文献受到了其他机构同行人员的认同; 商学 数学 发文量少,但是它们的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㊂表1㊀成都中医药大学22个ESI 学科发文情况3㊀论文整体产出情况3.1㊀论文产出情况分析㊀㊀通过InCites 数据库检索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2022年的WoS 论文总量㊁被引频次㊁高水平论文情况,检索结果为论文总量5559篇㊁被引频次52538㊁高被引论文58篇㊂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2022年发文量及论文被引频次如图1所示,2012 2017年发文量增长缓慢,从2017年开始,发文量增长趋势明显,因数据没有全部更新,2022年发文量数据不完整;随着发文量的不断增加,被引频次也随之增加㊂3.2㊀论文来源期刊分析㊀㊀论文来源期刊的质量对论文发布之后的被引频次有重要影响,通过InCites 数据库得出成都中医药大学㊀㊀㊀㊀图1㊀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2022年WoS 发文量及论文被引频次2012 2022年以来发文总量排名前5的期刊,如表2所示㊂表2㊀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2022年以来发文总量排名前5的期刊排名名称WoS 论文数/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期刊影响因子(JIF)分区期刊影响因子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1Medicine493101365.11Q3 1.8170.632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78199468.35Q1 5.988 1.013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64172075.76Q3 2.650 1.104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52223083.55Q1 5.195 1.375Biomedicine &Pharmacotherapy92158186.96Q17.4191.27㊀㊀发文量排名第1的期刊MEDICINE 为ESI 学科中的 临床医学 学科类期刊,它的被引频次㊁论文被引百分比㊁期刊分区㊁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都较低,特别是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㊂发文量排名第2的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为ESI 学科中的 药理学与毒理学 学科类期刊,它的论文被引百分比㊁期刊分区㊁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都较优,特别是它的期刊影响因子,在发文量100篇以上的期刊中位居第1㊂发文量排名第3的期刊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为ESI 学科中的 临床医学 学科类期刊,它的被引频次㊁论文被引百分比㊁期刊分区㊁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表现居中㊂发文量排名第4的期刊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 为ESI 学科中的 药理学与毒理学 学科类期刊,它的被引频次㊁论文被引百分比㊁期刊分区㊁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表现优异,特别是它的论文被引百分比远远高于前3名,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大于全球平均水平㊂3.3㊀论文合作情况分析㊀㊀2012 2022年,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发文的机构总数达896个,其中,国内机构412个㊁国外机构484个㊂合作发文量前5的中国内地机构和中国内地之外的机构如表3所示㊂排名前5的中国内地机构中有4所为四川省内高校,地缘性较为突出㊂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四川大学合作发文量为779篇,远远大于其他高校,与成都大学合作论文数虽然不多,但是论文被引百分比和引文影响力都超过四川大学㊂排名前5的中国内地之外机构中,与澳门大学和香㊀㊀表3㊀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2022年中国内地㊁中国内地之外合作机构排名内地/内地之外机构WoS论文数/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数引文影响力1234512345内地内地之外四川大学779991079.08 1.121312.72电子科技大学274356971.90 1.20613.03中国科学院238399782.35 1.37216.79成都大学190258282.11 1.70613.59四川省人民医院180157768.330.6928.76澳门大学95137287.37 1.57214.44香港大学76134580.26 1.39117.70莱比锡大学3884886.84 1.66322.32哈佛大学3397778.79 1.71029.61加利福尼亚大学28302100.001.3910.79港大学合作较为密切,两个机构的发文总量超过5个机构总发文量的60%㊂总的来看,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机构地缘性突出,和距离较近的机构合作更为紧密㊂4㊀结语㊀㊀通过对WoS 数据库和InCites 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在ESI 学科排名中, 药理学与毒理学 临床医学 两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他20个学科虽然发文量较少,但是论文被引百分比高,论文受到同行认可度高㊂成都中医药大学总的发文量和论文质量呈上升增长趋势,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增长趋势明显;论文来源期刊中不乏高质量㊁高水平的Q1类期刊;论文合作紧密联系的机构都是 双一流 或高水平机构㊂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就如何保持学科发展势头㊁提升ESI 学科竞争力,笔者总结出以下建议:(1)提高论文质量㊂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全校教师和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例如对ESI 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的作者进行奖励㊂鼓励全校教师和学生多投Q1类㊁期刊影响因子高的期刊㊂(2)促进学科发展㊂对已经进入全球前1%的 药理学与毒理学 临床医学 保持好学科发展势头,鼓励教师关注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努力搞科研,做出该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㊂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例如 化学 ,要加大科研经费支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科发展夯实基础㊂(3)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㊂加强对学校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㊂此外,制定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入㊂(4)加强国际合作㊂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机构具有明显地缘性特征,学校应该在保持与周边机构合作的同时扩宽视野,通过建立跨学校的研究团队等方式与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哈佛大学㊁牛津大学㊁剑桥大学,扩大学术影响力㊂参考文献[1]张彪,吴红,高道斌,等.基于潜在高被引论文与高价值专利的创新前沿识别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22(18):72-83.[2]陈卫静.基于ESI 和InCites 的学科发展评价研究[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3):57-60.[3]周环,苏莉娜.基于ESI 和InCites 的河北大学多维度学科分析及潜力学科预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148-153.(编辑㊀何㊀琳)Analysi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ESI and InCites taking Chengdu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Luo Fei Xiang Li ∗Librar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ESI database InCites database and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 data on the number of Web of Science papers citation frequency disciplinary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fluence number of highly cited articles journals and other data in the past 10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ach discipline and the overall output of paper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paper output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aper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cultivating and introducing high -level talents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与选择性低有关.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激动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
拮抗药:指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而是拮抗该受体激动药兴奋该受体的作用。
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
肾脏,胃肠道,肠粘膜,肺,皮肤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
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或生物活性的改变,又称为药物代谢抗生素某些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
最低抑菌浓度是指在体外培养18-24h后能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用浓度。
M受体兴奋,抑制ACh释放(负反馈) N受体兴奋,促进ACh释放(正反馈) ①M受体兴奋的效应1、心脏抑制:四负2、腺体:分泌增加。
汗腺、唾液腺、胃腺、呼吸道腺。
3、眼:瞳孔缩小、眼内压下降,调节痉挛。
4、内脏平滑肌收缩,括约肌松弛。
②N1受体兴奋(分布于神经节的受体):植物神经节兴奋③N2受体兴奋(分布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收缩④a1受体激动:1、皮肤、粘膜血管,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2、胃肠平滑肌松弛,括约肌收缩3、瞳孔开大肌收缩,扩瞳4、肝糖原分解增加⑤p1受体激动时1、心脏兴奋: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自律性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2、肾素分泌增加3、脂肪分解增加4、胃肠平滑肌松弛⑥a2受体激动时:1、支气管平滑肌松弛2、骨骼肌、冠状血管扩张。
3、糖原分解增加。
4、胃、肠平滑肌松弛⑦p3受体激动时:脂肪分解增加毛果芸香碱(m激动)1.对眼睛的作用: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远视) ③调节痉挛2、对腺体作用:增加汗腺、唾液腺的分泌。
应用:1、青光眼首选2、虹膜睫状体炎3、口腔干燥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 作用①兴奋骨骼肌②收缩平滑肌临床应用①重症肌无力②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④对抗过量时的毒性反应(筒箭毒碱和阿托品)阿托品(阻断,口服) 药理作用:①松弛内脏平滑肌②抑制腺体分泌③眼:(1)扩瞳(2)眼内压升高(3)调节麻痹(近视)④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2)房室传导加快(3)血管与血压⑤兴奋中枢临床应用:1.解除内脏绞痛2. 抑制腺体分泌3.眼科应用(虹膜睫状体炎,验光配镜)4.缓慢性心律失常5.抗休克6,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毒蘑菇解救氯解磷定中重度去甲肾上腺素只宜静脉滴注给药肾上腺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舌下或喷雾);麻黄碱(口服)a 1,a 2去甲肾上腺素作用:①收缩血管②兴奋心脏③升高血压,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④其他:对机体代谢影响较弱,大剂量时血糖升高临床应用:1.休克2.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1. 局部组织缺血2. 急性肾功能衰退a,p肾上腺素1.兴奋心脏2.血管3.血压4.舒张平滑肌5.促进代谢6.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2.过敏反应3.支气管哮喘4.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心悸,烦躁,头痛和血压升高等p1,p2异丙肾上腺素1.兴奋心脏2.血管和血压3.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4.增加组织耗氧量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2,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骤停不良反应:常见心悸,头晕。
用药过程控制心率酚妥拉明 1.扩张血管2.心脏兴奋3.其它:拟胆碱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组胺样作用③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高血压危象、术前准备4.抗休克5.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6.其它: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症;阳痿不良反应:IV时,心率加快,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反跳现象苯二氮卓类1.抗焦虑2.镇静催眠3.抗惊厥和抗癫痫4.中枢性肌肉松弛5,其他临床应用:1.焦虑症2.失眠症3.惊厥和癫痫4.麻醉前给药5.缓解肌紧张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弗马西尼解救苯妥英钠(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首选)临床应用1,癫痫2.中枢疼痛综合征3.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2.齿龈增生3.神经系统反应4.造血系统5.过敏反应6骨骼系统7致畸反应8.其他;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乙琥胺小发作地西泮持续状态氯丙嗪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作用:①镇静和抗精神病②镇吐③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正常人体温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1)阻断a肾上腺素受体(2)阻断M胆碱受体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人工冬眠与低温麻醉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2.锥体外系反应:机制:阻断黑质—纹状体D2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3. 内分泌系统紊乱:乳房肿大、泌乳、闭经、生长减慢4. 过敏反应5. 心血管和内分泌障碍: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6. 惊厥与癫痫7.急性中毒吗啡(注射)药理作用:1. 中枢神经系统:⑴镇痛镇静⑵抑制呼吸⑶镇咳⑷催吐(5)缩瞳(6)其它:恶心、呕吐。
抑制下丘脑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2、兴奋平滑肌:⑴胃肠道⑵胆道(3)大剂量时收缩支气管平滑3、心血管系统:⑴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有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这与吗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促组胺释放有关。
(2)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抑制,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的结果。
颅脑损伤,颅内压升高者禁用。
4. 其它: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诱导的免疫反应。
临床应用:1. 疼痛2.心源性哮喘3.腹泻4.咳嗽不良反应:1 .治疗量:产生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排尿困难、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等2.耐受性和依赖性。
3.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瞳孔缩小、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少尿,死于呼吸麻痹。
抢救:人工呼吸、给氧、给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治疗阿片类药物中毒阿司匹林作用及应用1.解热2.镇痛发热者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3. 抗炎4.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的生成-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2.凝血障碍: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3.阿司匹林哮喘 4. 瑞夷综合征5. 水杨酸反应6.对肾脏的影响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脏,促进体内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使尿量增加的药物。
根据效能分为三类:高效能(袢利尿药):髓袢升支粗段髓质皮质部,呋塞米;中效能:远曲小管近端(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噻嗪类;低效能(保钾利尿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螺内酯,氨苯蝶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抑制药1、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furosemide),依他尼酸布美他尼药理作用和机制:1.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皮质部NaCl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2.直接扩张血管临床应用: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2.严重水肿3.急慢性肾衰4.高钙血症不良反应:1水与电解质紊乱2.耳毒性3. 高尿酸血症4.胃肠道影响2、中效能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药理作用和机制:1.利尿作用: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的重吸收2.抗利尿作用:尿崩症3.降血压作用:早期:利尿,致血容量降低,降低血压,长期: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达到降压效果。
临床应用:1.轻、中度水肿2. 高血压3. 尿崩症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2代谢异常3高尿酸血症4高钙血症3、低效能利尿药:螺内酯(安体舒通)其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不良反应:1高血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 性激素样副作用螺内酯(spironolactone)氨苯蝶啶阿米洛利药理作用及机制:1. 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阻滞Na+ 通道)2. 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对K+ 的分泌,降低Na+ 的重吸收,使管腔负电荷下降,外电位差下降,K离子分泌减少。
临床应用: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不良反应:较少1. 高钾血症2. 嗜睡,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应用:1.治疗青光眼2.急性高山病3.碱化尿液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二、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药理作用:1. 脱水作用2. 利尿临床应用:1.脑水肿、青光眼:2.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糖皮质激素:1. 对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2)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3)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重新向心分(4)水盐代谢:保钠排钾2、抗炎作用。
3、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4、抗休克5、抗内毒素,退热6.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临床应用:1、替代治疗;2、自身免疫性疾病3、过敏性疾病4、严重感染5.抗休克6、血液病不良反应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2)诱发或加重感染(3消化系统并发症(4) 运动统并发症(5)其他:精神失常2.停药反应(1)药源性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2)反跳现象胰岛素药理作用:1代谢作用(1)糖代谢(2)脂肪代谢(3)蛋白质代谢2.钾离子转运3.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量临床应用:1糖尿病2细胞内缺钾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2 低血糖3 胰岛素抵抗4 脂肪萎缩。
青霉素类抗生素(一)青霉素临床应用:首选用药:溶血性链球菌: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败血症;草绿色链球菌:治疗和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中耳炎;放线菌病,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与抗毒素合用治疗:破伤风,白喉敏感但耐药:流行性脑膜炎,淋病不良反应:1、变态反应2、赫氏反应3.局部反应4.其他:高钾血症,高钠血症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多肽类抗生素1、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2、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长期大量应用出现二重感染偶见过敏反应和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万古霉素类万古霉素毒性大: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以及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多粘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耳毒性2、肾毒性3、神经肌肉阻滞作用4、变态反应:偶可见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
1、链霉素①合用四环素。
鼠疫(首选),布氏杆菌病②兔热病③合用青霉素,感染性心内膜炎④合用氨苄西林。
预防呼吸、胃肠及泌尿系统、术后敏感菌感染⑤合用异烟肼、利福平,结核病的初治阶段不良反应:前庭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皮试肾毒性2、庆大霉素氨基苷类中治疗G-杆菌感染首选药四环素类和氯酶素类四环素类氯酶素类不良反应:1、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功能2、灰婴综合征:定义:新生儿或早产儿用量过大,于用药后4天发生循环衰竭,出现腹胀、呕吐、呼吸急促及进行性皮肤苍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