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_胡永近

合集下载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当我们观影时,电影字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向观众传达片中角色的对话和情感表达。

因此,电影字幕翻译的准确性和品质对于观众的观影体验至关重要。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探讨字幕翻译的影响因素和翻译策略,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字幕翻译质量。

多模态话语分析指的是对于文本、图片、声音等多种语言模态的综合分析。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字是主要表达方式,而图片和声音是辅助语言模态。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考虑到这些模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需要考虑到图片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电影中的画面往往是对话的背景或者对话的直接表达。

翻译人员需要注意到画面上的细节和情感,以便准确地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同时,还需要注意角色表情和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情感,这些都需要通过字幕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声音是电影中重要的语言模态之一。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注意到对话的语调、音量和语速等,以便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达给观众。

例如,在电影中,如果角色语气紧张或悲伤,翻译人员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来传达这种情感。

此外,音效也是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翻译人员需要将其与文本相结合,以便传达更准确的意义。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电影的上下文和角色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例如,对于幽默场景,翻译人员可以采用同样幽默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笑点。

对于紧张和悬疑场景,翻译人员可以运用词语的悬疑和紧张效果来传达原文中的情感。

此外,翻译人员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选择与目标语言观众习惯和喜好相符合的表达方式。

总之,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考虑到文字、图片和声音等多种语言模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他们需要根据电影的上下文和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便将原文中的情感和意义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同时,他们还需要根据文化差异,调整翻译方式,以确保翻译质量和观影体验的完美结合。

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 韦琴红

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 韦琴红

万方数据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communication),多模态交流(multimod—aJcom-munication)已经成为主流。

按照社会符号学家(Hodge&Kress,1988:vii)的观点,意义如此强大和广泛地存在于视觉、听觉、行为、表情和动作等其他社会符号的资源系统中,只注重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一个单一的符号能够被孤立地完全理解。

从严格意义上说,现实中“所有的交流都是多模态的”(Baldry&Thibauh,2006;Kress&vanLeeuwen,1996/2006,1998;Lemke,2002;Norris,2004)o我国也开始重视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

胡壮麟(2006,2007a,2007b)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多模态化和意义的多模态构建,朱永生(2007)研究了多模态话语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李战子(2003)、叶起昌(2006)以及成文和田海龙(2006)等也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研究,但是对由图像、文字和颜色组成的具体多模态新闻语篇的研究还不多见。

笔者200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有幸在英国卡迪夫大学聆听了多模态话语的创始人之一TheovanLeeuwen教授讲授的多模态话语这门课。

本文尝试运用这种新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2006年刊登在英国《泰晤士报》(TheT/mes)上的一个多模态语篇,旨在探索现代媒体交流中多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达到多模态地认识和诠释意义的目的。

2多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多模态话语分析包括新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认为所有语篇总是多模态的,单模态只是传统固定思维的结果,分析方法是一套多目的的工具。

Baldry和Thibauh(2006)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多模态话语的工具和概念,主要用于研究一个有技术支撑的平面,如一个印刷页、一个电视屏幕或一个网页中一个物质符号与其他物质符号的结合如何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一种符号资源共同实现功能和表达意义。

多模态翻译理论

多模态翻译理论

多模态翻译理论翻译任务一直是令人振奋的话题,源自古今中外多种文化背景的翻译技术始终是多学科交叉关系中最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算法和翻译系统出现,翻译技术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其中,多模态翻译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多模态翻译理论提出后,一直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它的概念定义是指把不同语言、不同文本类型(如文字、图像、语音等)做一种多模态翻译,实现数据跨域多模态之间的语义联系。

它通过将同一个概念不同语言之间或不同模态之间用有效语言描述,建立起一种新的翻译技术模型,以理解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和语义内涵。

多模态翻译可以实现的语言的跨文化无障碍的翻译,它支持从文字、图像、语音等多种模态之间的实现翻译。

与传统的单语言翻译方法相比,多模态翻译更加复杂,更加灵活。

它不仅支持单一语言和文本之间的翻译,而且能够实现跨文化和跨模态之间的翻译。

多模态翻译技术有很多种,根据模态的不同,它们可以分为文本翻译、图像翻译、语音翻译等几种。

文本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本。

目前,机器翻译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本翻译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结合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实现源语言文本和目标语言文本之间的转化。

另外,还有基于规则的翻译技术,其原理是根据语言上的规则,对源文进行分析,抽取出重要结构信息,并根据规则,将其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文字表达形式。

图像翻译是指把一幅图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翻译,把一种图像模式转换成另一种图像模式,如把图像从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或者把一个图像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描述的图像,如把一个猫的图像转换成“猫”的描述信息。

语音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语音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语音,如把英文语音转换成中文语音。

语音翻译通常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利用语言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将输入的语音信号转换成文字表示,然后再由文字表示的源语言翻译成文字表示的目标语言,最后再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表示的目标语言转换成语音信号。

从关联理论探究多模态语篇的翻译策略

从关联理论探究多模态语篇的翻译策略

从关联理论探究多模态语篇的翻译策略引言多模态语篇是指在语言文字之外还包括图片、图表、声音、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语言表达形式。

在当今信息时代,多模态语篇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多模态语篇的翻译工作却面临着挑战。

因为多模态语篇不仅包括了语言文字,还包括了其他形式的符号表达,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成为了翻译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究多模态语篇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为多模态语篇的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一、关联理论简介关联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乔治·葛雷斯、丹尼尔·盖曼等人提出的,是由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交际学相结合的语篇分析理论。

它认为语篇中的各个元素之间都是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相互联系的,而这种关联关系是由语篇中的上下文和语境共同决定的。

关联理论认为,语篇的构建和理解不仅仅依赖于语言文字本身,还受到了上下文和语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多模态语篇中,除了语言文字以外,还包括了图片、图表、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符号表达,而这些符号之间既有直接的联系,又受到了语境的影响。

关联理论为翻译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多模态语篇的特点多模态语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丰富的表达形式:多模态语篇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还包括图片、图表、声音、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2. 多种符号的互动:多模态语篇中不同形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彼此之间相互补充、搭配,共同传达信息。

3. 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多模态语篇的信息传达方式不仅局限于语言文字,还包括了图片、图表等形式,能够有效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表现力。

4. 需要综合考量:翻译多模态语篇需要考虑各种符号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并综合考量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这些特点使得多模态语篇的翻译工作相对复杂,翻译策略也需要针对不同的表达形式和语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从文本类型理论角度浅析字幕翻译

从文本类型理论角度浅析字幕翻译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026-4032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23.119541从文本类型理论角度浅析字幕翻译——以电影《绿皮书》为例仰林凤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收稿日期:2023年7月31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2日摘要 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赖斯以对等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并列举了一些操作准则,用于评估译文的充分性。

在文本类型理论下,电影属于视听类文本,但是又具有其它类型文本的特色。

本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为基本框架,借助赖斯的操作准则,对电影《绿皮书》中的字幕翻译实例进行简要评析,主要阐述文本类型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字幕翻译,《绿皮书》Subtitle Translation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 Typology—A Case Study of Green BookLinfeng Yang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Received: Jul. 31st , 2023; accepted: Sep. 8th , 2023; published: Sep. 22nd , 2023AbstractIn the 1970s, Katharina Reiss put forward the text typ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ce and listed a series of instruction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adequacy of translation. Under the theory of text typology, film belongs to audio-visual text, bu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types of text. With the text typology theory as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with the help of Reiss’s in-struction criteria, this paper conducts a brief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仰林凤examples in the film Green Book, aiming to expound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text typology theory in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provide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wordsText Typology, Subtitle Translation, Green Book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全球影视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国际影视作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并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外宣纪录片翻译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外宣纪录片翻译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外宣纪录片翻译研究作者:辛红娟陈可欣来源:《对外传播》2020年第02期“文化走出去”是近年来中国外宣工作的重要战略,旨在让世界认识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构建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中国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央,国际社会了解中华文化精粹的热情明显高涨,国内外受众对诸如“二十四节气”等录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国文化产品的期待也呈现明显变化。

外宣纪录片作为文化折扣率最低的媒介,对外传播价值日益凸显。

外宣纪录片融解说词、纪实影像、图像动画、配乐配音为一体,呈现典型的多模态特征。

翻译作为语言沟通、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外宣纪录片的对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本文立足多模态话语分析,提出“语境化-同步化-系统化-一体化”的多模态语篇翻译分析模式,聚焦新华社纪录片《四季中国》的典范翻译方法,为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提供思考。

一、讲述中国故事语境下国产纪录片的翻译现状2009年至2019年是中国纪录片突飞猛进的十年。

如今,纪录片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16倍,打造出以自然与人文相融为特征,以官方出品、对外传播为着重点,极具“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品牌。

一方水土涵养一方文化,一方人也得讲述好一方故事。

“要使世界共享中华文明成果,对外传播能力是决定因素之一,而翻译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必经之道,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

”①国产外宣纪录片要用创新的对外媒体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概念”,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外宣的核心命题,如何翻译好外宣纪录片也因此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议题。

但就目前大部分国产纪录片翻译来看,对外译介与传播情况并不乐观。

据笔者统计,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展播的200部国产纪录片中,完成双语字幕制作的仅19部;央视网评选的“2018年十大国产纪录片”均未制作双语字幕,其中不乏《如果国宝会说话》《人生一串》等“爆款”。

双语制作是文化“走出去”的实质性第一步,纪录片要完成跨文化传播,必须同时配备高质量的译文,因此文化产业界必须加大对外宣纪录片翻译的关注度。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精选全文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人类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语言作为一种单模态的表达手段已经不能理想的表达出交际的意义,因此人们需要利用另外一些模态,例如声音、图像、色彩等来强化、补充,从而尽量充分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的目的。

所以多模态这一概念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兴趣与关注,大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

通过探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字幕翻译中多模态的运用,可以为话语分析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标签:多模态话语分析;哈利波特;字幕翻译2014 — 01 — 22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一、多模态话语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单一的语言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语言也不是唯一的表达意义的方式,图像符号、声音、色彩、构图与布局等都能够成为表达的手段,共同构建意义。

20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慢慢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国外的Kress& van Leeuwen(2001)的多模态交际理论主要集中在交际的符号资源及其使用上,他们认为多模态性(Multimodality)是现代社会各式各样语篇的一大特色,在数字化时代,这些不同的模态在意义再现层面上起着同样的作用(Kress &Van Leeuwen,2001:2)。

国内张德禄教授发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张德禄教授指出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但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只是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当中,有些语言学家才注意到多模态,并且开始从非语言特征和伴随语言特征的角度去研究它,但是也只是作为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来研究,还没有作为意义表达模态。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
进行 分类, 结 合 语 篇 功 能 和 类 型 的相 互 关 系 , 提 出 多模 态语 篇 翻 译 的 两 条 原 则 : 最 高原 则 为 实现 语 言 功 能 和 文 本 功
能 的“ 功能对等” ; 最低 原 则 为 实现 占主 导 地 位 的文 本 “ 功能对等” 。 结合 实例 , 提 出几 种 具 体 的 翻 译 策 略 : 保 留 原 文 多模 态手 段 , 实现 双 重 “ 功能对等” ; 保 留 原 文 多模 态 手 段 , 利 用 辅 助 手 段 实现 双 重 “ 功 能对 等 ” ; 保 留原 文 多模 态 手 段, 传递语篇主导功能 ; 变换 模 态 , 传递 语 篇 主 导 功 能 ; 发挥译语优势 , 挑战“ 不 可译 ” , 传 递 语 篇 主 导 功 能 。根 据 文 本
译 指某种语 言 内部为某 种 目的进行 的词 句之 间意义
觉, 通过语 言 、 图像 、 声音、 动作等 多种手段 和符 号资
源进行 交 际的现 象[ 1 ] 。该理 论认 为意 义是 由多种 模
态 来实 现 的 , 所 有 的模 态都 通 过社 会 使用 变 成符 号 资源 , 所有 的语篇 都 是多模 态 的乜 ≈ ] 。多模 态语 篇 的 出现 与盛行 给 翻译 研 究带来 挑战 。 理论上 , 在传统 的
策略。
译 及其 质量评 估 , 对第 四类语 篇并 未展 开论 述[ 6 ] 。
3 文 本 类型 学 视 角 下 的 翻 译 原 则
3 . 1 文本 功能 、 类型和翻 译策 略
2 多模 态 语 篇 翻 译
自从 人 类 开始 研 究 翻译 以来 , 重点几 乎 全 部集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2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 各 种 不 同 文 化 存 在 差 异 性,一 种 文 化 中 的 非语言模态在另一 种 文 化 中 会 引 起 误 解 或 不 解,原 封不动地在译文中 出 现 会 给 译 文 读 者 带 来 不 便,而 各种模态在译文 中 又 必 须 保 留。 这 时,采 用 其 他 手 段 辅 助 ,可 以 保 留 原 文 中 各 种 模 态 ,成 功 传 递 原 文 语 篇功能。
收 稿 日 期 :2013-12-2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2010SQRW146);安 徽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一 般 项 目 “基 于 语 料 库 的 英 美 主 流 媒 体 对 华 新 闻 报 道 的 多 模 态 隐 喻 研 究 ”(SK2013B519)。 作 者 简 介 :胡 永 近 (1979-),安 徽 萧 县 人 ,在 读 博 士 ,讲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翻 译 、外 语 教 学 。
4 多 模 态 语 篇 翻 译 策 略
4.1 保 留 原 文 多 模 态 手 段 ,实 现 双 重 “功 能 对 等 ” 全球 化 浪 潮 的 迅 速 蔓 延,驱 使 跨 文 化 交 际 成 为
全世界人们必须 掌 握 的 交 流 手 段。 在 此 背 景 下,各 国文化也越来越得到其他国家人们的了解与尊重。 另 外 ,人 类 文 化 具 有 相 通 的 一 面 ,某 种 非 语 言 模 态 在 多 种 文 化 中 得 到 共 识 ,例 如 ,全 球 各 地 大 部 分 文 化 中 都 利 用 点 头 表 示 同 意 ,摇 头 表 示 相 反 意 思 。 这 时 ,原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4.04.015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
胡永近
宿 州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 ,安 徽 宿 州 ,234000
摘要:从文本类型学的角度探索多模态语篇的可译 性,为 该 类 语 篇 的 翻 译 提 供 理 论 框 架 和 实 践 范 例。 对 该 类 型 语 篇进行分类,结合语篇功能和类型的相互关系,提出多模态语篇翻译的两条原则:最 高 原 则 为 实 现 语 言 功 能 和 文 本 功能的“功能对等”;最低原则为实现占主导地位的文本“功能对等”。结合实 例,提 出 几 种 具 体 的 翻 译 策 略:保 留 原 文多模态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 态 手 段,利 用 辅 助 手 段 实 现 双 重 “功 能 对 等”;保 留 原 文 多 模 态 手段,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变换模态,传递语篇主 导 功 能;发 挥 译 语 优 势,挑 战 “不 可 译”,传 递 语 篇 主 导 功 能。 根 据 文 本 不 同 类 型 ,选 择 不 同 的 翻 译 原 则 和 策 略 ,可 以 在 译 文 中 成 功 传 递 原 文 的 真 实 意 图 。 关 键 词 :文 本 类 型 学 ;多 模 态 语 篇 ;翻 译 原 则 ;翻 译 策 略 中 图 分 类 号 :H31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2006(2014)04-0052-04
本文 以 文 本 类 型 学 为 视 角,提 出 多 模 态 语 篇 翻 译的最高原则和最 低 原 则 (以 下 简 称 为 两 项 原 则), 在 两 项 原 则 指 导 下 ,结 合 实 例 ,提 出 几 种 具 体 的 翻 译 策略。
2 多 模 态 语 篇 翻 译
自从 人 类 开 始 研 究 翻 译 以 来,重 点 几 乎 全 部 集
52
达”和“感染”[7]。在此基础上,赖斯将语篇文本 也 分 为三种类 型:“信 息 文 本 ”、“表 情 文 本 ”和 “感 染 文 本”[8]。文本类型的划分,并不意味着某种类型 的 文 本只能体现一种 功 能。 相 反,在 任 何 文 本 里 总 有 某 一种功能占主导地位。学界把文本的这种主导功能 称作文本类型学意义上的文本功能 。 [9]
根据 文 本 类 型 学 翻 译 策 略,本 文 提 出 多 模 态 语 篇翻译需要的最高原则为实现包括语言功能和文本 功能在内的“功能 对 等”;最 低 原 则 为 根 据 多 模 态 语 篇 的 文 本 类 型 及 其 功 能 ,实 现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文 本 “功 能 对 等 ”。
在上 述 两 项 原 则 指 导 下,多 模 态 语 篇 翻 译 策 略 的 制 定 ,首 先 ,要 分 析 该 语 篇 的 功 能 由 何 种 模 态 体 现 以及如何体现,追求 实 现 语 篇 中 语 言 功 能 和 文 本 功 能的“功 能 对 等 ”;其 次,在 无 法 实 现 双 重 对 等 条 件 下,要追求在译文中 利 用 何 种 模 态 以 及 何 种 方 式 来 实现文本主导功能对等。
图1中的图像模态在汉语语境中可以体现相同 的 意 义 ,所 以 在 译 文 中 可 以 全 部 保 留 ,只 需 要 译 出 文 字部分“北极熊促 使 美 国 承 认 全 球 暖 化”,语 言 功 能 和文本功能得到全部传递。 4.2 保 留 原 文 多 模 态 手 段 ,利 用 辅 助 手 段 实 现 双 重 “功 能 对 等 ”
语篇 中 存 在 的 各 种 模 态,都 是 原 文 作 者 表 达 语 篇 意 义 的 需 要 ,其 体 现 的 语 篇 意 义 不 同 ,在 语 篇 中 的 作用与地位也各不相同。各种模态都有自身独特的 语 法 结 构 ,例 如 视 觉 性 的 表 意 形 体 和 视 觉 语 法 系 统 、 听觉性的表意形体 和 听 觉 语 法 系 统、触 觉 性 的 表 意 形体和触觉语法系统等。各个模态的语法之间的关 系,分为互补性 的 和 非 互 补 性 的 两 大 类。 互 补 包 括 强 化 和 非 强 化 两 类 ;非 互 补 包 括 内 包 、交 叠 、增 减 、情 景交互 。 [1] 多模态 语 篇 中,各 种 模 态 由 自 身 语 法 结 构 体 现 各 种 语 篇 功 能 ,这 些 功 能 又 相 互 作 用 ,共 同 构 建语篇的整体功能。多模态语篇类型仍符合赖斯对 文 本 三 种 类 型 的 划 分 ,多 模 态 语 篇 功 能 中 ,根 据 文 本 类 型 不 同 ,同 样 有 某 种 功 能 占 主 导 地 位 。
3 文 本 类 型 学 视 角 下 的 翻 译 原 则
3.1 文 本 功 能 言 符 号 组 成,用 来 完 成 交 际
功能,语篇 具 有 多 种 功 能 已 成 为 语 言 学 界 的 共 识。 布勒认为,语 言 功 能 可 分 为 三 种 类 型:“再 现 ”、“表
图 2 上 海 世 博 会 会 徽
图2 由 语 言、图 像、颜 色、印 刷 体 等 多 种 模 态 共 同构建。绿色为图 像 主 色 调,黑 色 为 英 语 文 字 主 色 调 ,红 色 为 点 缀 。 在 中 国 的 传 统 文 化 中 ,红 色 代 表 热
53
烈 、庄 严 、喜 庆 等 情 感 ,可 以 象 征 吉 祥 、成 功 、喜 庆 、相 思、爱情 等 人 际 意 义[11]。 而 英 语 中 的 “red”一 词 却 蕴涵 着 暴 力、血 腥、危 险,体 现 着 不 同 的 人 际 意 义。 译文保留了图像模 态,只 翻 译 了 文 字 模 态 的 语 篇 意 义,使原文由图像表 达 的 人 际 意 义 在 译 文 中 无 法 体 现 ,甚 至 被 曲 解 (篇 幅 所 限 ,译 文 省 略 ,详 见 世 博 会 官 方网站)。在此,如 果 译 者 用 注 释 的 方 法,在 译 文 中 用 文 字 予 以 解 释 ,可 以 在 保 持 原 文 模 态 的 同 时 ,传 递 与原文相同的语篇意义。 4.3 保 留 原 文 多 模 态 手 段 ,传 递 语 篇 主 导 功 能
文中的各种模态在译文语境中发挥相同或相似的功 能 ,语 篇 中 语 言 功 能 和 文 本 功 能 都 可 以 得 到 传 递 ,译 文可以保留原文中的各种模态。
图 1 全 球 暖 化 下 的 北 极 熊
图1 刊 登 在 英 国 《泰 晤 士 报 》2006 年 12 月 28 日的头版,图像 和 文 字 两 种 模 态 共 同 构 成 语 篇。 通 过 多 模 态 理 论 可 以 看 出 ,图 像 体 现 的 概 念 意 义 为 :北 极 熊 希 望 能 向 人 类 表 达 某 种 愿 望 ;人 际 意 义 为 :描 述 北极熊孤独无助、处 境 艰 难;谋 篇 意 义:图 像 和 文 字 通过信息和颜色两 种 手 段 实 现 了 语 篇 的 衔 接,从 而 使整个语篇连贯 。 [10]
文本 类 型 的 不 同 分 类,为 翻 译 策 略 的 研 究 提 供 了新的视野。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能否实现原文 的主要功能,而对译 文 的 评 估 也 应 以 译 文 是 否 实 现 了对原文主要功能的准确传达为准则。翻译的目的 根本上还是为了在 译 文 中 传 递 原 文 的 主 要 功 能,因 此语篇类型是制约翻译策略的最重要因素。 3.2 多 模 态 语 篇 功 能 及 其 翻 译 原 则
1 问 题 的 提 出
多模态语 篇 指 运 用 听 觉、视 觉、触 觉 等 多 种 感 觉 ,通 过 语 言 、图 像 、声 音 、动 作 等 多 种 手 段 和 符 号 资 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 [1] 该理论认为意义是由多 种 模 态来实现的,所有的 模 态 都 通 过 社 会 使 用 变 成 符 号 资源,所有的语篇都是多模态的 。 [2-3] 多模态 语 篇 的 出现与盛行给翻 译 研 究 带 来 挑 战。 理 论 上,在 传 统 的观念中,翻译只是 两 种 语 言 文 化 之 间 的 一 种 转 换 活动。翻译首先要 传 达 的 是 原 作 的 意 义、形 式 及 风 格。而涉及到多种模态的语篇翻译是否是真正意义 上 的 翻 译 ,在 翻 译 领 域 尚 无 定 论 。 实 践 上 ,多 模 态 不 仅在科技语篇,而且 在 文 学 语 篇 尤 其 是 文 学 经 典 作 品 中 的 出 现 ,是 翻 译 研 究 不 可 回 避 的 难 点 。 翻 译 ,尤 其 是 文 学 翻 译 ,要 求 译 者 不 仅 要 准 确 传 达 原 文 内 容 , 更要忠实 地 再 现 原 文 风 格。 由 于 中 西 方 文 化 的 差 异 ,对 于 很 多 译 者 来 说 ,理 解 原 文 中 的 多 模 态 意 义 本 身 就 很 困 难 ,在 译 文 中 准 确 传 达 其 语 篇 功 能 则 更 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