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中应用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中应用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手术导航系统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多模态融合:将多种模态的医学影像和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手术导航系统的综合性 能。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 术在骨科手术中的 实践案例
手术目的: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功能 手术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进行精确定位和操作 手术效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一例脊柱外科手术中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跨学科交流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知 识共享,提高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 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专 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技术水平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可以提高技术研 发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技术进步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 术在骨科中的前景 展望
应用领域拓展:从骨科拓展到 其他医学领域,如神经外科、 心血管外科等
成本问题:计算 机辅助导航设备 价格昂贵,可能 影响其在骨科领 域的普及
操作难度:计算 机辅助导航技术 操作复杂,需要 专业人员进行操 作
数据安全:计算 机辅助导航技术 涉及患者隐私和 数据安全,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保 障数据安全
加强技术研发,提 高导航精度悉 度
效率。
原理:通过实时 获取患者骨骼数 据,结合手术计 划,生成三维手 术导航图,辅助 医生进行手术操
作。
技术特点:高 精度、实时性、 交互性、可视
化。
应用领域:骨 科、神经外科、 心血管外科等。
1980年代:计算机 辅助导航技术开始 应用于骨科手术
1990年代:三维重 建技术在骨科手术 中广泛应用
2000年代:机器人 辅助手术系统在骨 科手术中逐渐普及
2010年代:人工智 能技术在骨科手术 中开始得到应用

骨科手术的新技术与进展

骨科手术的新技术与进展

骨科手术的新技术与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手术也得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的支持,使得骨科手术的效果越来越优秀,手术过程越来越安全和快捷,患者恢复的时间越来越短。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在骨科手术领域中的新技术和进展。

一、立体定向手术技术立体定向手术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的三维重建,能够提供精确的手术导航的技术。

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导航仪,在手术过程中实时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对手术对象进行精确定位和操作。

这种技术在脊柱手术、脑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立体定向手术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安全性的优点,与传统手术相比,立体定向手术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和出血,可以降低手术失败的风险和复发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二、电子结构技术电子结构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实现骨科手术的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使用一个电子手术刀,通过将电能转换成高频电磁波,对患者的骨骼进行切割。

这种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

电子结构技术可以用于骨髓穿刺手术、关节修补手术、骨折处置、植入人工关节等领域。

三、3D打印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也被引入到了骨科手术领域。

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对患者的骨骼进行高精度的重建和模拟,为手术提供精确的指导。

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领域可以用于制作人工骨头、人工关节、骨修复材料等。

四、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是一种集机械学、控制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和动力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机器人可以被操作来完成医生手术指示下的步骤,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确、迅速和安全。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在脊柱手术、骨折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手术也得到了许多新技术的加持。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和痛苦,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快捷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创伤骨科新技术新项目

创伤骨科新技术新项目

创伤骨科新技术新项目创伤骨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骨折、骨关节损伤等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伤骨科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项目,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1.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是一种新兴的骨科手术技术,通过使用机器人系统进行手术操作,可以更加精确、快速地完成手术。

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复杂的骨科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提高手术精度和成功率。

1.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制造出高度个性化的假肢、矫形器等医疗设备。

在创伤骨科中,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患者特定的植入物和矫形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细胞疗法,通过提取和培养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骨损伤和骨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许多骨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1.超声波治疗超声波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高频超声波能量产生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再生。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骨疾病和运动损伤,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

1.生物活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骨科材料,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与人体组织完美结合,促进骨愈合和组织再生。

这种材料主要适用于人工关节、骨折固定等骨科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1.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手术环境,为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真实的手术训练体验。

在创伤骨科中,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训练医生掌握新的手术技术和提高手术技能,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1.组织工程和生物工程组织工程和生物工程是一种新兴的工程技术,通过使用生物材料、细胞和生长因子等要素,构建出与人体组织相似的生物替代物。

这种工程技术可以用于修复和重建各种骨损伤和骨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骨科手术中的导航技术应用与操作指南

骨科手术中的导航技术应用与操作指南

骨科手术中的导航技术应用与操作指南导航技术的应用在骨科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手术切口、骨折修复、关节置换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导航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操作指南。

导航技术是一种借助计算机辅助设备的技术,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实时的图像导航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位置指引和解剖结构信息。

它可以用于导航手术切口位置、确定骨折修复位置、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等,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在骨科手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切口导航:传统的手术切口定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手动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借助导航技术的帮助,医生可以通过预先标记的参考点或特定软件来确定切口位置,有效降低了手术切口的误差。

2. 骨折修复导航:导航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三维解剖定位信息,为医生在复杂的骨折修复手术中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

通过导航系统的实时影像显示,医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骨折的位置、角度和关系,从而更好地规划手术方案,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

3. 关节置换导航: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导航技术可以提供关节的解剖信息以及手术切口和假体定位等指导。

通过导航系统的引导,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调整手术方案,确保假体与周围组织的高度适配和稳定性。

导航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操作指南如下:1. 前期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合的导航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数据,以供导航系统使用。

2. 导航系统设置:在手术现场,医生需要将导航系统与手术器械和影像设备进行连接,并进行系统校准。

校准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标定参考点,以确保导航系统的准确性。

3. 手术过程中的导航操作: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导航系统的实时影像显示和定位指引,可确定手术切口位置、骨折修复位置等关键步骤。

医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功能调整影像的方向、角度和放大倍数,更好地观察和导航手术区域。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手术已逐渐成为医疗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计算机辅助手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手术过程进行智能化辅助和控制。

本文将从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骨科手术,如颈椎、髋关节等手术。

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利用CT或MRI图像,通过三维重建、模拟手术等技术,提供手术导航和操作计划,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医学的深入发展,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计算机辅助手术已逐渐成为各个手术领域的重要工具,如神经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

二、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应用现状1.神经外科在神经外科领域,计算机辅助手术主要应用于脑部手术。

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脑部手术进行三维重建,提供手术引导和操作计划;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进行精细鉴别和定位,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2.心脏外科在心脏外科领域,计算机辅助手术主要应用于心脏瓣膜替换手术。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心脏手术进行精确分析和规划,提供手术导航和操作计划;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手术的安全和精确。

3.泌尿外科在泌尿外科领域,计算机辅助手术主要应用于腹腔镜手术。

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进行虚拟手术模拟,提供手术规划和操作计划;并可以利用手术机器人进行精准操控,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4.耳鼻喉科在耳鼻喉科领域,计算机辅助手术主要应用于鼻腔手术。

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鼻腔手术进行三维重建和模拟,提供手术导航和操作计划;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提供实时监测和反馈,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三、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前景目前,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已逐渐成熟,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计算机辅助手术将会更加强大和智能化。

【课题申报】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1

【课题申报】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1

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1《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1》课题申报一、课题背景及意义(1000字)骨科手术在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种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骨科手术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风险,如手术难度大、操作精细度低、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等。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辅助技术采用了高精度的机器人和先进的手术工具,可以提高骨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机器人辅助技术能够通过手术前的计划和导航系统,实现术中实时定位和准确导引,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已经在人工关节置换、骨折修复和脊柱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目前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应用范围有限、操作难度大、设备高昂等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开展《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1》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000字)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开展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根据骨科手术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新型的机器人辅助系统,包括手术导航系统、机器人手术工具和手术器械等,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技术的研究。

通过优化骨科手术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系统,实现术中实时定位和准确导引,减少手术误差和并发症的发生。

3.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开展机器人辅助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搜集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机器人辅助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4.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分析机器人辅助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数字骨科学: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与长骨骨折

数字骨科学: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与长骨骨折
定,结果远端交锁 固定成功率为9 %。结果透视导航在长 7
导针均一次成功置入, 标本截面测量导针 实际位置与规
划位 置相 比误 差范围在1 mm左右:对平行度参数的统 计 学分析结果显示正 、侧位X 片上机器人辅 助操作 的 线 螺钉平行度均优于徒 手操作( < 00 ) 户 .5,稳 定性也优于
导航技术在四肢 长骨骨折的主要应 用包括 : 内钉 髓 远端 交锁 固定 、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固定、 张力钢丝 固定, 部 分关节 内和关 节周 围骨折 的 固定 ,经转 子周 围骨折 D S固定和钢板 固定等 H
1 计 算 机 辅 助髓 内钉 远 端 交 锁 固 定
随着 医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 结合计算机辅助骨科
数字骨科学: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与长骨骨折
《 国组 织工程 研究 与临床 康复 杂志 社学 术部 ,辽宁 省沈 阳市 10 0 中 104
本文导语:
O 计算机导航系统或影像学导航手术 已成 为 了 创 伤 骨 科 治 疗 技 术 的 主 体 ,这 些 辅 助设 备给 外 科医 生提 供准 确 的解 剖部 位、 手术置入物及相关器械 的实时信息 。
0 髓 内钉远端交锁方法有机械瞄准和透视 瞄准 机械瞄准操作繁琐 ,有时会 发生 远端瞄准失败 ,而透视瞄准 需要术 中多
步 完成 ,简化 了手术操作 0 三维 模式 提供 虚拟 的 内植物 和器 械图 像 ,通过建立各种常用内植物( 包括各种
术机器人 :骨折:固定 d i 03 6  ̄i n1 7 -2 52 1 .80 1 o: .9 9 .s .6 38 2 .0 04 .0 1 s
0 导针在股骨颈 内的位置正确与否决定手
术 的 成 败 导 航 技 术 的 出 现 ,减 少 了透 视 频 率 , 使 得 透 视 、打 入 导 针 和 测 探 一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现状 与未来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概述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现状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未来展望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伦理和法规
问题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01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结合 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技 术的医疗手段,用于辅助医生进 行精确、微创的骨科手术。
伦理问题
隐私保护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信息可能被泄露,包括但不限于手术 部位、病情状况等。
安全性
手术机器人技术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操作失误、设备 故障等,这些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自主决策权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是否有权拒绝使用手术机器人技术,以及在何 种情况下可以拒绝,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提高安全性
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 提高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明确自主决策权
在法律层面上,应明确患者在手术过 程中的自主决策权。
制定技术标准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制定骨科手术机器 人技术的统一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明确责任归属
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在使用手 术机器人技术时出现医疗事故或纠纷 时的责任归属问题。
特点
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低风险 等优势,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和治 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和并发症。
技术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01
20世纪80年代,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开始起步,主要应用于军
事和航空领域。
发展阶段
02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骨科手
术机器人技术逐渐应用于医疗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栗威赵劲民【摘要】目的讨论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其意义。

方法分析CAOS在创伤骨科应用的现状,总结其应用的价值及相关问题。

结果目前CAOS在创伤骨科主要应用于脊柱、四肢骨折内固定物的植入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等,而在骨折复位方面的应用很少且技术不成熟,但已显示明显的优越性。

在CAOS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缺点、临床医学评价、手术医生的地位、正确的微创观念等相关问题。

结论CAOS在创伤骨科手术微创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应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创伤骨科导航中图分类号: R687 TP391.7 文献标志码:A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 IN ORTHOPEDIC TRAUMA SURGERY/ LI Wei, ZHAO Jinm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and Hand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530021, P. R.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Jinmin, E-mail: zhaojinm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 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 in orthopedic trauma surgery. Methods In orthopedic trauma surgery,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CAOS was analysed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At present, CAOS is seldom used to reduce fractures but fre-quently used to insert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and reconstruct the cruciate ligament in orthopedic trauma surgery. And the studies have shown its superiority. During CAOS application, surgeo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advantages, clinical evaluation, the roles of the surgeons and correct micro-traumatic concept. Conclusion CAOS is very important and cannot be replaced in orthopedic trauma minimal invasion surgery and surgeo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me important related problems to make it develop successfully in the study of CAOS.【Key words】 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 Orthopedic trauma surgery Navigation20世纪90年代初,医学界意识到可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感知、推理和行动3个基本原则,在内、外科操作中使用数字化医学影像资料[1]。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生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

此系统早期仅用于神经外科等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领域。

近10余年来,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及系统的改进,另一方面由于骨组织具有一种刚性结构,其数字影像较为准确、丰富,易于三维重建,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辅助下手术,故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应运而生 [2]。

1概述1.1CAOS基本工作原理及组成CAOS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患者术前数字影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中,并与患者本体的标志数据资料进行配准,手术过程中,跟踪器实时跟踪,监控手术工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南宁,530021)通讯作者:赵劲民,教授,博士导师,研究方向:骨创伤修复、骨组织工程,E-mail: zhaojinmin@ 具或骨折段达到要求部位从而实施手术。

此外术者也可在影像基础上进行术前计划[3]。

其主要由主处理系统、成像显示系统、立体定位系统、导航工具等部分组成。

1.2CAOS分类CAOS有如下分类方法[1-2,4]:①按照立体定位的方法分为光学定位、电磁定位、超声波定位及机械手定位,光学定位在骨科应用最广。

②按照交互方式的不同,将手术导航系统分为被动式、半主动式及主动式,被动式目前在临床使用最广泛。

③按照影像建立的基础和对图像的依赖程度分为图像依赖导航、X线透视导航及非图像依赖导航,X线透视导航在骨科应用最多。

2CAOS在创伤骨科的应用2.1在脊柱方面的应用CAOS在骨科领域中较早应用于脊柱外科。

上世纪90年代初,Foley等[5-6]首先分别进行了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应用的尝试。

Nolte等[7]最早开始在实验室进行计算机辅助下的椎弓根植入术实验。

此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报道逐渐增多。

近年出现大宗病例的应用报道,如Ebmeier等[8]应用导航系统将365个椎弓根螺钉植入112例患者胸椎,仅有23例(6.3%)位置不理想,42例(11.5%)椎弓根侧壁发现有细小穿孔(< 2 mm)。

而传统手术方法植入椎弓根螺钉不理想或不正确的发生率为10%~40%[9]。

CAOS在此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国内该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

CAOS在脊柱领域中的应用虽较多,但多集中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研究,而齿突骨折、椎骨骨折、内植物的微创植入等方面较少。

郑燕平等[10]报道了将计算机导航与内窥镜联合应用于齿突螺钉固定的尝试,结果显示手术安全、简便、省时。

但CAOS应用在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2.2在关节方面的应用目前,CAOS在关节外科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髋、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方面。

髋、膝关节置换的应用多以骨病为研究对象,而针对关节创伤需关节置换的较少。

有研究结果显示[11-13],应用CAOS行关节置换较传统手术有较高的准确性。

早期以美国Taylor为首开发的Robodoc系统最为典型,于 1991年首次成功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此后CAOS在髋、膝关节置换方面的研究应用逐渐增多,近年也有大宗病例应用研究的报道。

Jenny等[12]对两组各100例患者分别行导航下和常规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对照研究,前者的假体优良率为33%,后者为15%。

Bathis等[13]报道对随机的80例患者分组作膝关节置换术,发现导航组中96%的下肢力线偏差在3°以内,而常规组仅78%。

Hsieh等[14]报道对36例患者随机进行在计算机辅助图像导航、传统切开方法或CT导航下行髋臼周截骨,并进行2年随访临床研究,显示计算机辅助图像导航组无副损伤、无骨坏死,而出血量、形态及功能改善等方面各组无明显区别。

国内在这方面研究应用较晚,罕见大宗病例应用报道。

在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方面,Dessenne等[15]最早将该技术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取得满意手术效果。

Klos等[16]介绍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CAOS精确定位移植前交叉韧带,较传统方法更安全准确。

王雪松等[17]报道分别选用40例患者进行导航下和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显示导航组骨隧道位置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位置。

在这方面CAOS的优越性有待更多大宗病例应用的验证。

2.3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由于骨折的复杂性和当前CAOS技术缺陷,近10年才开展CAOS在四肢骨折中的研究应用,且相对较少,大多研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Viant等(1997)首先报道计算机辅助下的髓内钉远端锁钉技术,近年这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已证实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射线的照射,甚至手术过程中完全不用C型臂X线机透视。

国内近年也有这方面的初步实验研究,最具标志性的是俞超等[18-19]通过远程外科机器人辅助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7例的成功应用。

Browbank等(2000)报道采用其设计的髋部骨折机器人进行辅助内固定。

Mayman等[20-21]报道在CAOS下行髋部骨折螺钉植入治疗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CAOS组导针植入有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放射线暴露时间少,钻孔操作更少。

Stockle等[22]成功对30例患者应用CAOS进行骨盆手术,显示其优越性,但也暴露当前CAOS图像小等缺点。

在国内,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设计了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进行了髋部骨折螺钉植入的初步实验研究[23]。

梁国穗等[24]报道3D X线透视影像导航在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显示CAOS 有助于在微创关节内骨折固定中减少X线暴露,准确放置器械和骨折复位。

虽然CAOS在骨折复位的应用研究较晚,技术多不成熟,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Hufner等[25]报道采用CAOS进行简单骨折复位的实验研究,显示在CAOS辅助下不用直视复位而取得与其相同的效果。

Grutzner等[26]应用CAOS对模型长骨骨折复位及微创固定系统固定进行探讨,显示其微创、精确的优越性。

Zheng等[27]进行无透视下计算机辅助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实验研究,平均误差约1 mm。

张英泽等(2005)报道用计算机辅助跟骨骨折复位,取得了初步结果。

他们根据术前的跟骨模型,用计算机控制机器人进行挤压塑形,结果显示恢复粉碎性骨折跟骨的基本正常外形。

2.4在运动系统软组织方面的应用由于目前“漂移”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故未见CAOS在该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有待开发更好的软硬件支持。

3 CAOS在创伤骨科应用的意义自1985年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ne和 Wickham 首次提出“微创外科”的概念以来,微创化已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