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合集下载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蓄谋已久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
3、重要人物:
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我立的地方极高,望那池塘约离我一丈五尺, 只见那池塘岸边,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难人逼 向池塘里去,弄得逃难人挤满了一池。只见在水里 攒头搅动,忽沉忽没,那日本人远的放洋枪打,近 的拿洋枪上的刀来刺。那水里断头的,腰斩的,穿 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池塘里的水搅得通红一 片……那池塘里活的人,还在死尸上扒来扒去。满 身的血污……..我不忍再看,回头逃走.……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 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5)影响: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日本的哪些举 动可以看得出来日本 侵华是蓄谋已久?
我们应该 学习邓世 昌的哪些 精神?
海 军 提 督 丁 汝 昌
如违令出战, 虽胜亦罪
----英国海员阿伦《旅顺落难记》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结果: 中国战败 2、《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4月
(2)地点: 日本马关
(3)中日代表: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4)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 要在1994年,痛心疾首地写下“不 要忘了甲午海战“这句话,1894年 的甲午中日海战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 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现了哪些英雄人 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 些问题,阅读课文。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执教者新浦中学万红教材内容: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

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且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

一、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并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2.通过录像再现历史,从中获得有用的历史信息,感受爱国官兵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列表比较,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投影)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合影(播放)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师:刚才教室里一直回荡着的悲壮的乐曲,是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张老照片是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中这些年轻的面庞、鲜活的生命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视死如归、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拂去尘封,翻开历史,重返甲午战场,去探寻那些消逝在历史烟云中的人和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5页,进入(板书)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同学们齐读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师:从课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课主要学习的有三个一:一场战争、一个人物、一个条约,一场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一个人物是邓世昌,以及从他身上涌现出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一个条约是《马关条约》,和从中折射出的中国落后的社会状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六)民族工业衰败--- 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七)民族工业灭亡--- 1945---1956年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山穷水尽,陷入 绝境,三大改造之后消亡
金圆券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 的一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 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 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 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国 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 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从当年的画面可 以看得出,民众买东 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 钞票才够,由于钞票 太多,出门购物必须 带麻袋逛街,为此当 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 越来越大,原来的壹 佰元纸钞,最后居然 变成五十万才够。
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二)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领导阶级: (四)经过 “公车上书” 1、揭开序幕---__________ 1895.5 (1)时间: 康、梁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公车上书” (2)经过: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影响: 提出...进呈...实行变法 2、发展: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北京强学会遗址
时务学堂
报刊
百日维新 3、高潮---_______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直接原因: 1898.6.11---1898.9.21 (2)起止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3)代表人物: 1898.6.11---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4)开始标志: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事 (5)内容: ①政治上...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如此腐败,此战岂能不败?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 1、三国干涉还辽 • 2、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2、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国别 俄国 德国 法国 割占或强租地区 势力范围
英国
日本
原因:日本对外扩张政策 (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
黄海海战
经过:
邓世昌
战争的性质: 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1894-1895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 族情感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记实性的长篇 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 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 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 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 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冰心的遗憾》
1.原因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以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
直接原因(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 开始的标志:1894年丰岛海战 3. 经过:(列表格)
4 .结果:
日军进军路线
黄海战役 旅顺 平壤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清军进军路线
威海卫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求和 签订《马关条约》
• 时间: 1895年4月
• 签字代表:
中国:李鸿章
日本:伊藤博文
• 内容: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内容:★★★
• • • • •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
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 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
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强可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
同点是( D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国内地
开设工厂(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的族发展危机
甲午战争中国 为什么战败?
吴玉章说: “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
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 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 辱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甲午战争的过程课件

甲午战争的过程课件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待战争结束的方针。他没有料到,就是这个方针导致了 他的舰队悲惨地覆灭。”
2.客观原因:---日-胡本绳早《有从预鸦片谋战,争准到备五充四分运动》
材料二: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895年的对联
3材陆.根料政本三策:”原,日因日本:本明清不治政断维府派新的遣以间后腐谍,朽到就,朝确落鲜定后和了的中对封国外收扩建集张制情的度报“无,大 无秘法密测抵绘抗朝先鲜进半的岛资和本我国主东义北国、家渤的海进湾攻的详。细地形……
3.失败原因:
丰岛海战 甲午战争示意图
黄海大战
丰岛海战 甲午战争示意图
冲向吉野号的致远舰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 番禹(今广州)人,北洋 舰队致远舰管带。黄海激 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 官兵浴血奋战。邓世昌与 全舰官兵250多人殉难。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邓世昌
精神: 国家民族利益至上,不怕牺牲、不畏强 暴、勇于抗战、英勇无畏
黄海大战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甲午战争示意图
北岸炮台
威海卫
刘公岛 南岸炮台

甲午战争中

清政府为什

么会战败?
1.主观原因:避战自保,妥协退让,消极迎敌, 不材作料一认:真“准这备一;战慈使禧李太鸿后章吓忙破于了万胆寿,庆他典命,令他挪的用舰队 军从船费此制全敌。部为躲 要进 ”威 的海 方卫针港。口这内实,际实上行是他保既存定 自的 己所 的谓 实“ 力以 ,保 等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邮箱:244989968@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国名 德国 势力范围 山东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东北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 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处 于 被 列 强 宰 割 和 瓜 分 的 危 机 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准备和精 心策划,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一场 以“国运相赌”的侵略战争。通 过战争日本夺占了台湾,控制了 朝鲜,勒索了巨款。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 陆海军军费 269亿日元 1892.23万
基础练习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 ) (
A 1894年 B 1840年 C 1856年 D 1851年
在黄海战役中与日本舰队激战的部队是 (C )
A 福建水师
B 东海舰队
C 北洋舰队
D 南洋舰队
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于下列哪一地点 (D)
A 朝鲜平壤
B 鸭绿江畔 C 威海卫 D 黄海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B )
A 丰岛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战役
D 台湾战役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 2100万两 B 2亿两
C 2100万元
D 2亿元 (B)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黄海海战
1
1894.7.25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 升号运送中国士兵去朝鲜,日本舰队在朝鲜 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战争.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

10、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被任命 为议和全权大臣的是 (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纪泽 D.琦善 11、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清诗 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 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后
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 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13、关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 成的危害的叙述中,最准确的表 述是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填空题
1、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 后签订《 》条约。 2、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 3、 _______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 _______对中 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5、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三国是 _____ _____ _____。 6、1895年率台湾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义军 首领是________,黑旗军首领是 。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 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 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 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 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德国, 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 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 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 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 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 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 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 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 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 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 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 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 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8.《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1895年4月 1、时间: 2、重要战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战争结果:北洋 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 伊腾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自己补充)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 危机;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 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 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A李鸿章“避战自保” 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
A
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 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指挥 5.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的 条约是:D
第3课
学习目标: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 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 剧的关系。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1895年4月 1、时间: 2、重要战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重要人物: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 设工厂的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7《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 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D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 、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 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B A.丁汝昌 B.邓世昌 C.丁日昌 D.林永升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 A 双方互有损失 B 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点Hale Waihona Puke 协定关税《 南 京 条 约 》 中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厦门 广州
上海 宁波 福州
《 马 关 条 约 》 中 增 开 的 通 商 口 岸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 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 就要 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提 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4、战争结果:北洋 水师全军覆没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
1894.7.25
【 丁汝昌】
有一副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 泪,有公足壮海 军威。”你知道 这是歌颂哪次海 战中的哪位为国 捐躯的民族英雄 的吗?
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 神?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异同 比较项目 割地 相 同 赔款 通商 不同点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 上海 二亿两白银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岸开设工厂。
《南京条约》 香港岛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