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科版品社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社区对日常生活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良好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社区功能和作用,提高他们爱护公共设施自觉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心社区、爱护公共设施良好品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学习单、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区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社区生活关注,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社区是什?社区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四章“我们社区”第一节“社区生活”和第二节“爱护公共设施”内容,让学生解社区构成、功能以及爱护公共设施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爱护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意识。

(2)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表演关于爱护公共设施情景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重要性。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共建共享美好家园2. 板书内容:(1)社区生活:社区构成、功能(2)爱护公共设施:原因、方法、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熟悉社区设施,并说明它们作用。

(2)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爱护公共设施,与同学分享经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社区和公共设施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引导,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社区活动,亲身体验社区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爱心传递2. 尊重他人3. 美德同行4. 社会和谐5. 诚信守法6. 勇于担当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具:品德与社会教材、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3. 例题讲解:分析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板书2. 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各章节重点知识,突出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等核心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2)举例说明诚信守法的重要性。

(3)谈谈你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勇于担当?2. 答案:(1)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关心他人,不嘲笑他人,学会倾听等。

(2)诚信守法:遵守学校纪律,诚实做人,不作弊,遵守交通规则等。

(3)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敢承担责任,不逃避,寻求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所学品德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

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使之更具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我们的社区》的第一节“社区——我们的家园”。

详细内容将围绕社区的构成、社区的功能、社区文化与环保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的情感。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社区的功能和社区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习笔记、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社区,激发他们对社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

(1)教师讲解社区的构成,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区是由人、环境、设施等组成的。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功能。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社区文化讲解:介绍社区文化,让学生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

5. 环保意识培养: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幅社区地图,标注出社区的设施、环境和文化元素。

六、板书设计1. 社区的构成:人、环境、设施2. 社区的功能:居住、教育、医疗、休闲等3. 社区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社区特色4. 环保意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社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描述自己的社区,包括社区的构成、功能、文化等,表达对社区的热爱和关心。

2. 绘制一幅社区地图,标注出社区的设施、环境和文化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精品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精品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材第四单元《我们家乡》第一个课时,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认识家乡》,围绕家乡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发展变化等方面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家乡基本情况,提高对家乡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情感。

3.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热爱。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变化能力,提高他们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板书材料等。

2. 学具:学生分组讨论时所需纸张、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细节:让学生观察图片,分享他们对家乡印象,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家乡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发展变化等。

过程细节:结合地图、挂图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解家乡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通过讲述家乡名人故事、传统习俗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到家乡信息,进行交流互动。

过程细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家乡,培养他们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4. 例题讲解:以家乡一个景点为例,讲解如何用简洁明语言进行描述。

过程细节: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描述方法,提高他们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家乡景点,进行描述练习。

过程细节:巡回指导,针对学生描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过程细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美好,激发他们为家乡做贡献意愿。

六、板书设计1. 《我们家乡》2. 内容:(1)家乡自然风光(2)家乡人文历史(3)家乡发展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表达对家乡热爱之情。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朋友大自然了解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学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方法。

2. 走进社会大课堂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3. 安全伴我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法,培养应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 使学生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培养社会公德。

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保护环境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学会在社会中与人相处。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教学卡片,用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2. 学具: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安全知识手册,供学生查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社会习俗,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讲述一个与安全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出安全知识的学习。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环保、社会习俗和安全方面的例题,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朋友大自然》《走进社会大课堂》《安全伴我行》2. 板书内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保护环境的方法。

社会的多样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方法。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家乡1.1节:家乡自然环境1.2节:家乡历史文化1.3节:家乡发展变化2. 第2章:我们学校2.1节:学校规章制度2.2节:尊敬老师,团结同学2.3节:爱护校园环境3. 第3章:我们节日3.1节:传统节日3.2节:现代节日3.3节:节日里礼仪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热爱自己家乡,培养他们乡土情怀。

2. 增强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认识,培养他们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良好品质。

3. 使学生解我国传统与现代节日意义,提高他们文明礼仪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乡历史文化、学校规章制度、节日礼仪等方面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仪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知识点。

1) 第1章: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解,引导他们学习家乡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第2章:组织学生讨论学校规章制度,分享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例子,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环境。

3) 第3章:讲解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来历、习俗,引导学生学习节日里礼仪。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加家乡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采访老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历史文化。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2. 板书内容: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家乡,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请谈谈你在学校是如何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家乡》:介绍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身边的人》:了解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我会安全地生活》: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我们的地球》:认识地球资源,倡导环保,培养节约意识。

5. 《我爱我家》:了解家庭结构,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4. 增进学生对地球资源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5. 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们的家乡》一课中,展示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例如:在《我会安全地生活》一课中,讲解安全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1. 我们的家乡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热爱家乡2. 我会安全地生活安全常识自我保护紧急求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家乡,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举例说明你身边的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并说明原因。

(3)列举三种地球资源,谈谈如何保护这些资源。

2. 答案:(1)示例:我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主要围绕“我是社会小主人”主题展开,涉及第三章“我们社区”和第四章“社会生活大家谈”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学习社会生活中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

3.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板书材料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区图片,引导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三章“我们社区”和第四章“社会生活大家谈”相关内容,让学生解社区重要性,认识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实地解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感受社区生活便利。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社区构成与功能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3. 社会生活中基本礼仪与道德规范4.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社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所在社区特点和公共服务设施,分享自己在社区生活中感悟。

答案示例:我社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这里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社区里有医院、学校、超市、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我们提供便利生活环境。

在社区生活中,我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邻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作为一名社区小主人,我会为社区和谐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社区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一)活动目标:1、理解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

2、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慌”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3、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诚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事4、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即使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都要做到诚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活动准备: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考能力和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都比较强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良好的品德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未形成,有时为了逃避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和惩罚;为了获得旁人的表扬讨人欢心;贪小便宜或者为了获取某些利益;不明是非,以错当对;逃避现实不想承担责任;为了取得好成绩,想方设法地作弊等等便会说谎。

因此要对孩子留心观察,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

物质资料准备:教师准备:vcd《狼来了》的故事片、课件录相资料学生准备:学生利用课外搜集到有关诚信的故事,如列宁小时侯的故事、讲砍倒樱桃树小男孩的故事(三)活动时间:两课时(四)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我不能说谎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成语、警句、诗歌,在黑板上的一角留一块空白,让学生每天更新这些成语、警句、诗歌,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动画故事导入,明确活动主题: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片《狼来了》。

老师可以和学生交流:故事中的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然后板书活动主题:我不能说谎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诚实行为我知道①小组讨论交流诚实的行为有哪些,揭示诚实含义②课件出示教材第二页两幅图,学生交流、汇报。

活动二:夸夸我自己的诚实表现。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家里、在学校的诚实表现。

活动三:讲讲身边诚实的人和事。

身边有很多诚实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夸夸这些人,讲讲这些事。

活动四设置生活情境,辨析明理导行情境一:课件展示教材的日记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2、说一说:你有过小男孩这种心情吗?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情境二:课件展示教材中“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文字。

1、讨论:乐乐该怎么做?2、交流:你认为撒一次慌有没有关系?情境三:老师和一个学生表演:忘掉作业撒谎被揭穿的情境。

1、交流: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2、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有同学尝到甜头,你想对尝到甜头的同学说什么?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活动五树立诚实榜样,反思提升自我①讲故事,树榜样学生讲列宁小时侯打破姑妈家花瓶勇于承认的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乔治.华盛顿的故事。

然后汇报交流: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②自我反思:你有勇气把你曾经撒过的慌说出来吗?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曾经说过的慌。

然后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帮你分析撒谎的心理,反思撒谎的原因。

③拓展交流: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身患绝症,家属撒谎安慰病人只是良性肿瘤,住院很快会好。

让学生交流:说谎对不对?为什么?让学生举例说说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在这里老师要做好小结,正确引导学生:善意的谎言是爱的谎言,它常常能让糟糕的事情朝好的方向转折,但我们要把它用好,才能不带来伤害。

我们只有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对待错误有勇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1、学生课后收集关于诚实的格言、谚语,想想它有什么启发?2、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诚实小档案”,记录自己优秀的表现和违纪的行为,经常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第二课时没有人会知道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前搜集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和父母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想一想,如果你做错了事,你会怎么做?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①根据课文插图,播放以下内容:一个小男孩独自在空地上踢足球,不小心踢中了停放在路边的一排自行车,车子倒了一地。

小男孩呆站在原地犯愁了。

(播放停止)②学生交流:他该怎么做?谁能帮帮小男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③根据讨论结果继续播放课件:小男孩扶起自行车,并低头主动认错。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诚实观察室①播放课件《诚实的晏殊》②学生交流:晏殊这样做,对吗?你想对他说什么?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身上有没有发生犯了错误却没有被人发现的事情呢?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呢?(为保护孩子的隐私建议用小纸条写出来。

)④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解决方案。

活动二小小故事会①老师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的列宁》等故事。

②学生讲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诚实的故事。

③教师小结:很多事没有人会知道,除了你自己。

诚实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这样,你心里才会觉得轻松、坦荡。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活动三演一演①小品1:在一次数学考试,小杰得了100分。

他非常高兴,心想又可以获得爸爸的表扬了,但当老师发下试卷后,他发现自己错了一道题,老师竟然没有看出来。

接下来,小杰会怎么做呢?②小品2:小丽一个人在公园玩的时候发现草地上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布娃娃,她非常喜欢这个娃娃,她该怎么办呢?③小品3:小军周末独自去郊外钓鱼,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鱼儿比较多的池塘时,却发现在池塘边上有一块“此处禁止垂钓”的警告牌,他该在这里钓鱼吗?④小品4 小红要参加学校的手工制作比赛,妈妈看到她折得非常费力,打算来帮小红的忙,如果有妈妈的帮助,小红一定可以折出最棒的,小红该要妈妈帮忙吗?以上小品先指定学生排演前半部分,后面由学生思考讨论提出建议后接着演完,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活动四模拟法庭①录相出示资料某地一位司机晚上驾车在一偏僻处撞伤一位老人后害怕承担责任,趁着天黑无人知晓逃逸。

致使老人因抢救不及时而身亡,老人的家属万分悲痛,后来这位司机也终被捉拿归案。

②由学生分别扮演法官、书记员、公安机关指定律师、死者家属和司机。

法官宣布开庭后,由死者家属和公安机关指定律师对这名司机提出控诉,双方辩论。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把《诚实的晏殊》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向身边的人宣传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做到诚实。

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活动目的: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都是守信的表现;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之处。

活动准备:1.学情分析:讲信用是当前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由于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只关注孩子学业成绩。

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导致学生很容易受到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出现失信行为。

所以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2.物质资料的准备:①.教师准备:故事《城门立木》、《曾子杀猪》、快乐密码“闯关王”活动树。

②.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关于讲信用的故事、名人名言。

发现身边一些讲信用的人和事。

活动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说到就要做到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组织学生搜集,阅读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

发现身边讲信用的人和事。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⑴.教师创设生活情境,与一名平时最喜欢迟到的同学拉钩。

让他给老师一个承诺,随即揭开话题。

全班交流:a.你说过这样的话吗?b.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童谣。

c.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d.你做到了吗?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含义,遵守承诺。

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和表现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欣赏诚信经典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顾历史上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

⑴.播放课件故事《城门立木》交流:是什么让商鞅的变法政策顺利施行,让秦国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国?过渡:诚信是一个国家保持强盛不衰的基石,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受人尊敬的道德根本。

⑵.欣赏故事《曾子杀猪》交流: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活动二续编诚信故事以小组为单位,续编故事。

⑴. 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___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___。

⑵.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

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___。

⑶.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

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___。

⑷.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___。

小结过渡:只有自己做到了诚信,才能要求别人也这么做.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

3.感悟深化,引导生活活动三说事拉理话诚信在我们身边也有向曾子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让我们感动。

也有一些欺骗、不诚实的人和事,让我们厌恶。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说说你身边的事例。

小结过渡:生活是万花筒,处处有学问。

一个人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活动四快乐密码“闯关王”⑴. 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跟大家打招呼。

教师介绍:这是明明,他是一位“诚信小明星”。

今天,他想邀请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到“诚信小明星”的队伍中去,谁愿意呀?可是他也设计了一些关卡,要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来获得六个快乐密码。

如果大家闯关成功,就能成为“诚信小明星”。

你们有信心吗?⑵.课件出现一棵苹果树,上面挂着六个大苹果。

每个苹果后面有一个题目,指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苹果解决问题。

每解决一个就随机出现“快乐密码”上的一个字——“我诚信,我成长”六个问题解决完即闯关成功。

a.小美刚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电影,却忽然想起前几天和张斌约好了今天上午去书店。

张斌快来了,她该怎么办?(我)b.同学们约好五点半集合去公园,而小强却足足迟到了四十分钟。

同学们和老师正在门口焦急地等他。

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诚)c.你的好朋友约你星期天到他家做手工,可是那一天他却游泳去了,你会怎么想呢?(信)d.你向一位同学借《十万个为什么》,那位同学很乐意借给你,并对你说:“你还想借什么书。

只要是你想看的,不管什么书我明天都给你带来!”你认为同学这样说,他能做到吗?应该怎么说才合适?(我)e.乐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当爸爸妈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说:“爸爸,您别生气,我以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

”为什么有人会常常实现不了自己的诺言?(成)f.你答应同桌给他带《鲁滨孙漂流记》,可是回家却找不到。

你该怎么办呢?(长)活动小结:祝贺大家闯关成功!欢迎大家加入到“诚信小明星”的队伍中,很高兴和大家成为朋友。

希望你们成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活动五:“诚信闹钟”随身带1.为了增强大家的自制力,下面我们带一个“诚信小闹钟”,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谚语制作成小卡片、小书签等。

随身携带,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一个能说到做到的人。

2.学生自主制作。

3.在“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童谣中结束活动。

第二课时值得信赖的朋友活动目标:1.明白想做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就应该诚实守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