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人类流感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人类流感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人类流感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对老年人、儿童和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有合并并发症甚至致命的危险。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为了及时、有效的进行疾病治疗,我们需要早期、快速、精准的进行疾病诊断。

目前我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各类检测方法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流感诊疗综合水平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当前临床检验最常见的三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介绍和比较,希望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流感病毒检测的相关医疗健康知识推动提高普通人群的医疗健康知识水平。

一、胶体金法胶体金检测技术是一种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与胶体金标记示踪技术结合用于抗原、抗体定性检测的技术。

市面上的检测试剂主要用于定性检测人鼻咽和口咽拭子样本中的流感病毒抗原。

由于其快速、简便、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胶体金法检测在临床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应用这一方法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时,检验人员应积极做好样本的预处理工作。

主要包括震荡和在管壁反复挤压拭子。

其余两种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方法同上。

总的来看,作为常用的检测方法,胶体金法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检测速度快(20分钟左右即可读取结果),有利于缩短检测的时长。

与此同时,该检测方法对于仪器的需要相对较低,通过简单的手工操作即可完成。

基于此,该方法适用于现场检测。

不过,其不足之处在于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极易发生变异,很容易发生抗体/抗原不匹配而产生假阴性。

不同的流感型别之间还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影响检测的特异性,这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应用该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的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积极做好对于反应条件的控制,以便合理实现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升。

基于此,若不能有效促进其敏感性的提升,则通常不建议单独使用该方法进行病例的筛查与诊断工作。

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抗原与核酸检测对比
鼻咽拭子标本或口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流感时,用核酸方法检测的阳性率高,且敏感度 也高于抗原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不管核酸方法和抗原方法,鼻咽拭子的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可能原因:①在鼻咽部采 集的柱状上皮细胞多而鳞状上皮细胞少;②采集标本时拭子触及舌部被唾液中的溶菌酶 污染所致;③含藻酸钙的拭子或木柄拭子含有可抑制PCR或使病毒失活的物质。
Rebeloh等利用病毒分离、EIA(免疫酶法)、R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CR对流感 的暴发流行进行诊断并比较,RT-PCT法比EIA法灵敏,并和 地区流感暴发流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ebelodeandrade H , Zambon M C .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influenza epidemics.[J]. Epidemiology & Infection, 2000, 124(3):515-522.
田燕, 梁洁, 陆志刚. 流感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探讨[J]. 现代预 防医学, 2013, 40(20):130-130. 张欣, 闫惠平, 马胤雪, et al. 不同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样病例鼻咽和 口咽拭子标本诊断甲型流行性感冒的评价[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 29(3):154-157.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
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0.5-1天显 著增加,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一般持续排毒5天(3-8天),低龄儿童发 病时的排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毒时间更长。婴幼儿长期排毒 很常见(1-3周)。 研究证实,抗病毒药物需在症状出现后的36~48h内使用获取 最大疗效。

PDF-不同方法检测流感病毒的敏感性

PDF-不同方法检测流感病毒的敏感性
关 于 质 量 规 范 的 产 生 和 应 用 已 做 了 大 量 的 工 作 #它 们 的 传 播主要是通过发表的论文(读者来信(综述(书籍中章节和会 议 论文集'然而#应该鼓 励 正 确 地 应 用 规 范' 与 新 的 方 法(试 剂 盒或分析系统评价有关的文章作者并没有使用客观的质量规 范 作 为 可 接 受 性 的 准 则 #杂 志 编 辑 和 审 稿 人 应 该 鼓 励 作 者 使 用 这些客观的规范&另外#杂 志 在 给 作 者 的 须 知 中 就 应 包 括 这 些 内容'工业上不仅要使用客观的规范来识别急需在方法上和 系 统 的 发 展 上 需 要 改 进 的 那 些 项 目 #而 且 它 们 能 帮 助 传 播 质 量 规范的有关资料#即在 它 们 的 标 识 上 文 件 记 录 这 些 资 料#就 像 当前介绍的性能特征和参考值一样'能力 验 证 $[<%计 划 和 室 间质量评价计 划 $Wd;,%的 组 织 者 在 鼓 励 使 用 客 观 质 量 规 范 上 扮 演 着 重 要 的 角 色 #即 通 过 使 用 这 些 质 量 规 范 作 为 固 定 限 来 评估实验室的性能和通过使用这些准则强调可接受的和不可 接受的方法'希望通过这些努力鼓励对于实验室程序的性能 特征更多的使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
公司&甲型 \0O0 流感病毒 ]O; 检测试剂盒 购 自 北 京 金 豪 制
药有限公司'
>2A! 方 法 >2A2>!]<+[(] 方法 ! 甲 型 \0O0 阳 性 标 本 按 照 0# 倍 系 列 稀释#共 稀 释 $ 个 梯 度#分 别 以 不 同 稀 释 度 的 标 本 为 模 板 进 行

流感病毒检测中细胞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效果比较-

流感病毒检测中细胞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效果比较-

流感病毒检测中细胞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研讨流感病毒检测中细胞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2018-1至2020-1某医院518份流感季节符合流感病例定义的流感标本,采用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2个小组。

对照组:应用细胞培养法:实验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结果:实验组A/B型阳性率50.97%,B型阳性率3.86%,A型H3亚型阳性率17.76%,A型H1亚型阳性率34.75%高于对照组A/B型阳性率23.94%,B型阳性率1.16%,A型H3亚型阳性率6.18%,A型H1亚型阳性率12.74%,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细胞培养流感病毒检测有一定价值,前者检测方法优势性更强,若有需要,还可将以上方法联合应用,更可提高检测价值。

【关键词】细胞培养法;流感病毒;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效果比较;流感病毒易诱发机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流感病毒不断演变,易增加流行性感冒,这对人们群众的机体健康非常不利。

近年来,医学研究者加强对流感病毒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与观察流感病毒流行株构成、抗原性以及基因特异性等,从而做好相关预防流感措施,确保我国人们群众身心健康[1]。

因此,本文针对流感病毒应用细胞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实施检测,观察检测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1至2020-1我某医院518份流感季节符合流感病例定义的流感标本,采用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2个小组。

对照组259例:女性119份,男140份,平均年龄(29.83±1.48)岁;实验组259例:女性122份,男137份,平均年龄(29.90±1.49)岁;两组在资料方面互比,差距小,(P>0.05)。

将所有标本放置在-70°C环境中存放,在24h检测完毕。

1.2方法核酸提取:根据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相关说明书与配套试剂进行相关操作。

不同流感病毒检验方法比较研究

不同流感病毒检验方法比较研究

不同流感病毒检验方法比较研究发布时间:2021-04-02T11:21:36.2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作者:赵夕萌[导读] 流感病毒是由流感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可能会引起一种地方性或者是世界性的大规模流行。

赵夕萌(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流感病毒是由流感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可能会引起一种地方性或者是世界性的大规模流行。

为快速有效控制各类流感病毒暴发后的疫情,需要实验室尽快提供流感病原学上的检测试验结果。

因此,需要对目前在不同临床试验样本的流感检测中常用的几种不同检测手段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掌握不同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程度的差异,为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流感防控工作形式下如何选择流感检测手段方法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主要就不同类型流感病毒检测方法检验比较的一些重要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流感病毒方法检验比较方法的一些优缺点,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研究借鉴促进作用。

关键词:不同流感病毒,检验方法,比较研究引言:流感病毒是由于人体感染各种流感传播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感染,具有不同季节性、传播性和速度快、传染性强的主要特点,可通过吸入空气喷出飞沫、接触空气污染物等多种方式直接进行流感传播,多发于人体免疫力低下、老年、小儿等发病人群,感染后通常都会伴随着局部全身疼痛、高热、鼻塞、流鼻涕、咳嗽、呼吸急促等流感临床常见症状,流感严重时极易间接引发急性肺炎等严重流感并发症,进而极有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需要医生采用一套科学的流感检验检测方法,及时准确检出各种流感传播病毒,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流感治疗措施方案。

一、不同流感病毒检验检测方法比较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流感感冒是流行性细菌感冒的一种简称,其中主要有急性胃肠型细菌流感、中毒型细菌流感、肺炎型病毒流感、单纯型病毒流感等多种类型,主要病因是由于患者感染甲型流感流行病毒感染所致, 这种流行病毒传播感染速度快、传染性强、流行危害范围大,在各种低温、干燥、真空等污染环境中仍可以正常存活,患者表现为全身局部肌肉酸痛、头痛、急促引起高热、乏力等严重临床早期症状以及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甲型流感病毒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评价

甲型流感病毒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评价
分别采用化 学显色法和荧光法检测 流感
化学显 色法与荧
【 摘 要】 目的 评价 甲型流感病毒两种快速检测 方法 的临床诊 断效能 。方法
样病例咽拭子标本 3 7 7例 , 同时采 用实时荧光定量 P C R进行验证 , 以评价两种方法 的临床诊断效能 。结果
光法检测 的灵敏度分别为 7 9 . 0 8 %和 9 0 . 2 %, 特异性分别 为 9 1 . 9 6 %和9 5 . 0 9 %, 两种方法 对 甲型流 感病毒 的检 出率相仿 , 其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1 . 2 5 , P> 0 . 0 5 ) , 总符合率为 7 8 . 7 8 % 。结论
2 86
武警医学
2 0 1 3年 4月
第2 4卷
第 4期
Me d J C h i n P A P F ,V o 1 . 2 4 , N o . 4 , Ap i r l , 2 0 1 3
甲型 流 感病 毒 两 种 快 速检 测 方 法 的 诊 断 效 能评 价
余 虹 宇 , 王顺 涛 , 刘 彬 , 李筱 芳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e i f c i e n c y o f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a n d c h r o m o g e n i c s u b s t r a t e s r a p i d t e s t s i n c l i n i c a l

2 .B i o t h e r a p e u t i c C e n t e r , 2 n d H o s p i t a l o f B e i j i n g A r m e d P o l i c e F o r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7 ; 3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h e m i s t y r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190·星堕墅墅盘查!!!!生篁!!鲞釜i塑!里!』曼!!丛!!至!坠:!!塑!!!!:!!:堕!:!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李月越陈杭薇李兵【摘要】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在人群中蔓延快,且具有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特点。

流感的诊断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确诊还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大致分为4个方面,即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现代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现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Lab帅torialmethods狮dp哪哪艄0fd咖tiIlgiIIflu眦avin麟Uy访y獬,CHEN协咒g-讹i,UBi恕g.&加仃批,zfo,尺Ps加m£o删M毒d觑九8,&巧i挖gCDm凇挖d&咒8m£Hospi£nZo,PLA,&巧锄g100700,吼i御(乃rr已s户D行矗i729口“腩or:(HE小,H口ng一议,Pi【AbstI’act】Influenzavirusescauseanacuterespiratorydiseasethatspreadsepidemicallyinthehumanpopulation.CharacterofInfluenzaishighmorbidityandmortality.DiagnosisofinfluenzadependsonnotonlyclinicialsymptomsandsingsbutalsolaboratoriaIdetections.Viralcultureandisolation,serodiagnosis,immumolo—gicalassayandmolecularbioIogicaldiagnosisarefourmethodsthatcommonlyusededforinfluenzavirusdetection.Laboratorialmethodsandprogressesofdetectinginfluenzavirusesaresummarizedinthef01lowingtext.【Keywords】Influenzaviruses;Detectionmethod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蔓延快,其抗原易变异,对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危害很大。

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效果分析

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效果分析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均较高,而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在3 h内提供检测结果。另外,5~岁组的样本阳性率最高,因此应作为流感防控的重点对象。
综上所述,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高,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疫情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
1.2.2检查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本组所有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型,每次试验均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保证Ct值符合试剂说明书的要求[3]。
2.结果
本组1355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73份,总阳性率为42.29%;其中甲型H1N1流感352份,占流感阳性标本总数的61.43%;B型76份,占流感阳性标本总数的13.26%;季节性流感H1亚型21份,占流感阳性标本总数的3.66%;季节性流感H3亚型124份,占流感阳性标本总数的21.64%。
表1本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情况分析
组别检测样本数阳性率(n/%)病毒型别
甲型H1N1 B型季节性流感H1季节性流感H3
0~岁组41 9/21.95 5 2 0 2
5~岁组135 108/80 73 15 11 9
15~岁组237 153/64.59 62 46 33 12
25~岁组118 63/53.39 42 31 24 21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思路。方法:以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集的1355份流感样病例(ILI)及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分型。结果:本组1355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73份,总阳性率为42.29%;其中甲型H1N1流感352份,B型76份,季节性流感H1亚型21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124份。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高,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疫情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oritsas K , Mack K , Bonsu B K ,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Quidel QuickVue Test for Detection of Influenza A and B Viruses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Setting by Use of Three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6, 44(7):2638-2641. Vasoo S , Stevens J , Singh K . Rapid Antigen Tests for Diagnosis of Pandemic (Swine) Influenza A/H1N1[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9(7):1090-1093.
薛文仲, 张斌, 王中强, et al. 流感病毒的检测和分型技术研究进展[J]. 生 物技术通讯, 2011, 22(4):559-563.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 田燕, 梁洁, 陆志刚. 流感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20):130-130.
检测结果判读
核酸检测阳性:结合症状确诊流感病毒感染。 抗原检测阳性结果:结合症状临床诊断病毒感染。 抗原检测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流感病毒感染。 假阴性:①病毒含量低;②靶表位区氨基酸的微小改变都可能造成单克 隆抗体不能检测或检测敏感性下降;③受稀释比例、结果判读时间长短 以及主观判断结果等不确定的因素影响。 建议核酸检测:抗原阳性但无症状,有症状但抗原阴性。 用药后症状消失抗原阳性。
流感病毒实验室检 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研究生:樊衡
流感病毒概述
• 正粘病毒科,RNA病毒。 • 感染对象:人、猪、马以及禽类。 • 核蛋白抗原性:甲型(A型)、乙
型(B型)、丙型(C型)。 • 甲流病毒根据H抗原(血凝素)和
N抗原(神经氨酸酶)分亚型,H 有17个亚型,N有10个亚型,乙型 流感病毒分Victoria和Yamagata系。 • 感染人的流感病毒:H1N1、H3N2, Victoria和Yamagata 系。 • 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 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PCR检测敏感性高于抗原检测的原因
以病毒 培养或RT—PCR法作为金标准检测甲、乙型流感 时,快速抗原方法 (美国Quidel公司生产)检测鼻咽拭子的敏感度最高(85%)、其次是鼻拭子 (78%)、鼻洗液(69%),特异度均达97%。
3种不同的试剂在检测甲型H1N1(2009)流感患者鼻咽拭子时的敏感度也各 不相同,以Quidel公司 检测的敏感度最高,达53%。
秦强, 徐保平.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解读[J]. 中国 临床医生杂志, 2018.
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的方法
(1)血清学检测:血清IgM和IgG抗体。 (2)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检测核蛋白。免疫酶法、免疫胶体金和 免疫荧光法。 (3)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病毒的RNA。RT-PCR法(常规、荧光、套式、多重PCR、 PCR-RFLP、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法(NASBA)、介导 等温扩增法(LAMP)、焦磷酸测序法、基因芯片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区 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4)病毒分离培养:使用鸡胚或传代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是流感病毒鉴定的金标准, 但灵敏度低、培养时间长、对实验室条件和实验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清学检测
•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 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补体
结合实验、微量中和实验检测抗体滴度,若恢复期抗体滴 度比急性期上升4倍或4倍以上,便可诊断为流感。急性期 血清需在症状出现后尽快收集,恢复期血清则在2~4周后 采集。 • 用于回顾性诊断研究,监测流感病毒流行趋势的作用。
陈浩峰, 钟礼立, 方亦兵, et al. 流感病毒抗原消失时间探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5).
• 谢谢您的关注!
抗原与核酸检测对比
Plakokefalose等用ELISA和RT-PCR对甲型、乙型流感 病毒进行诊断,ELISA和RT-PCR的敏感性分别是64%和 100%,特异性分别是98%和97%。
Plakokefalos E , Markoulatos P ,Ktenas E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unocapture ELISA and RTPCR for screening clinical samples from Southern Greece for human influenza virus types A and B[J].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00, 49(11):1037.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
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0.5-1天显 著增加,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一般持续排毒5天(3-8天),低龄儿童发 病时的排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毒时间更长。婴幼儿长期排毒 很常见(1-3周)。 研究证实,抗病毒药物需在症状出现后的36~48h内使用获取 最大疗效。
流感病毒结构模式图 流感病毒电镜图
全国流感流行分析
2014-2018年4个监测年度流感病例时间分布
2017-2018全国各地区发病数地区分布
杨静, 陈涛, 祝菲, et al. 2017~2018年度中国大陆流行 性感冒病例报告情况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8(2).
致病机制
1、血凝素结合呼吸道上皮含有唾 液酸受体的细胞 2、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3、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 录复制(8h) 4、呼吸道黏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 胞 5、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全身炎症 反应、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能 衰竭。
田燕, 梁洁, 陆志刚. 流感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探讨[J]. 现代预 防医学, 2013, 40(20):130-130. 张欣, 闫惠平, 马胤雪, et al. 不同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样病例鼻咽和 口咽拭子标本诊断甲型流行性感冒的评价[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 29(3):154-157.
抗原与核酸检测对比
鼻咽拭子标本或口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流感时,用核酸方法检测的阳性率高,且敏感度 也高于抗原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不管核酸方法和抗原方法,鼻咽拭子的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可能原因:①在鼻咽部采 集的柱状上皮细胞多而鳞状上皮细胞少;②采集标本时拭子触及舌部被唾液中的溶菌酶 污染所致;③含藻酸钙的拭子或木柄拭子含有可抑制PCR或使病毒失活的物质。
标本
鼻咽抽吸物(洗液)、支气管肺泡 灌洗液、咳出的痰、后鼻(喉)拭 子、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等。
抽吸物或洗液、灌洗液优于拭子 标本,因为拭子、痰标本中含有 较少的柱状上皮细胞(流感病毒 感染柱状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 而含有更多的鳞状上皮细胞。
拭子标本易于采集,往往在临床 上是首选。
抗原与核酸检测对比
Rebeloh等利用病毒分离、EIA(免疫酶法)、RT-PCR对流感 的暴发流行进行诊断并比较,RT-PCT法比EIA法灵敏,并和 地区流感暴发流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ebelodeandrade H , Zambon M C .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influenza epidemics.[J]. Epidemiology & Infection, 2000, 124(3):515-522.
张欣, 闫惠平, 马胤雪, et al. 不同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样病例鼻咽和口咽拭 子标本诊断甲型流行性感冒的评价[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 29(3):154-157.
PCR检测敏感性高于抗原检测的原因
主要原因: PCR法在病毒含量低时经扩增仍能检出 其RNA,抗原检测在病毒含量较低(抗原载量低)时 达不到阳性检出限。 其他原因:与检测技术、标本类型不同或检测方法 及试剂不同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