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其中,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活性物质众多,包括皮肤护理、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多个应用领域,这些应用价值将活性物质提取和研究的需求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篇文章将探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

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提到活性物质,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多肽、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

除此之外,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也包括糖类、生物碱、酚类等多种物质。

因此,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多样化的化学物质。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很广泛。

在医药领域,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被用于生产药物,例如头孢菌素。

此外,海洋多肽还可以被用于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在饲料领域,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较低,人们可以添加海洋多肽来提高养殖效果。

此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还可以用于开发食品添加剂。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

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中,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支持以下两种提取方式:1.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菌株发酵海洋生物样品,并在后续提取过程中,采用某些方法来分离和纯化目标化学物质。

其中,酵母发酵法、细胞培养法和酶法是最常用的。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使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来提取目标成分,包括超声波法、萃取法、减压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等多种方法。

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认知的提高,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了解。

在提取和研究活性物质领域,人们通过分离和纯化海洋生物样品,以期发现新的活性物质。

在国内外,多位研究者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蛋白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已经建立了高效的蛋白质提取技术。

此外,活性物质的研究也借鉴了药物研发中的计算及模拟技术。

五、结论总的来说,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又广阔的世界,其中隐藏着许多珍贵的资源。

作为海洋的一部分,海洋生物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与陆地上的生物相比,海洋生物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海洋生物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还在某些领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简介1. 琥珀酸:琥珀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酸,它在海洋生物中的存在是比较常见的。

它具有抗菌、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琥珀酸可以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2. 多糖类: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类广泛存在于藻类、甲壳动物、贝类等生物中。

这些多糖类具有很多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

此外,海洋生物多糖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保健品等。

3. 碱性多肽类化合物:碱性多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如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等。

碱性多肽在医学、食品、膳食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利用海洋生物生产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1. 医药领域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将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于药物研究和生产上。

例如,琥珀酸是一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保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肝炎、免疫调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和碱性多肽类化合物也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2. 食品领域海洋生物中还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等。

这些物质广泛用于食品领域,例如,某些海藻和贝类中的多糖类化合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增加人体代谢能力、提高免疫能力、防治胃肠道疾病、预防癌症等。

此外,海洋生物中还存在着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平衡营养饮料等。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之一,其内含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种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脂类、次生代谢产物等,对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获得这些海洋生物的有用化合物,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其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以下是相关的介绍。

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1. 有机溶媒分离法有机溶媒分离法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将海洋生物中的有用成分通过溶解到有机反应剂或有机溶剂中,在分离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物理方法来提纯目标化合物。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海洋生物中含有一些具有化学活性的成分,如多糖、多酚类等,并且能够廉价、高效地提取样品中的化合物。

2. 薄层分离法薄层分离法是一种较简单的海洋生物成分分离方法。

分离基质(如硅藻土、纤维素等)在平面基底上均匀涂布一层薄膜。

接下来,样品和渗透剂添加到分离基质表面上。

化合物通过是升华作用,按照趋势沿着薄膜移动,同性质物质在一定位置上聚集即可分离。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并可用于其他物种类型的组化学分析。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方法之一。

它利用化学元素间的吸附作用和化学反应原理在静态列上完成样品的分离、提纯和纯化。

HPLC可以分离样品中大量的复杂化学成分,并能够获得的大量的纯化成分,适合对海洋生物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鉴定1.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NMR)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成分鉴定方法之一。

这项技术是利用核子间的能量交换原理和磁场作用下等光谱学研究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分子组成及其结构中的各个分子组成。

常用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质谱分析和鉴定中,因此在生物和化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质谱法质谱法是海洋生物成分鉴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凝固态样品为起点,利用原子和分子的质量/电荷比在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和判定时,可以帮助确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短桥组成和结构特征。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生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渐认识到海洋生物的巨大潜力。

从大自然中提取到的活性物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而海洋生物源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同时还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是采用机械、超声波、微波等物理因素破坏海洋生物细胞结构,使其成分溶于适宜的溶剂或水溶液中,再通过过滤、离心、蒸馏等分离和提纯方法得到目标物质。

物理法提取的活性物质不会受到化学反应的影响,但存在成分不能完全提取、工艺复杂等缺点。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海洋生物的结构,使其成分活性更加突出,然后再通过溶剂萃取、结晶等提纯方法得到目标物质。

化学法可提取出更纯净的活性物质,但常见的缺点是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技术保障。

生物法是指通过融合生物学和化学原理,采用酶法、发酵法等方法,使酶或微生物促进合成或降解废弃物质,产生与目标物质相似的活性物质,再通过分离和提纯方法得到目标物质。

这种方法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生物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废弃物资源。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诸多领域,如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美容、保健等。

海藻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等多种功效。

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对肝及肝癌细胞的保护作用较强,其抗氧化能力比比较强的化学合成物还要大。

因此,海藻多糖作为一种天然抗癌物质,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此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美容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应用能够达到抗氧化、美白、滋润、去皱、防晒等功效。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美容保健应用被认为是一种趋势,而在开发过程中,科学家要求这些保健作用必须与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等作用相结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活性蛋白、肽、氨基酸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活性蛋白、肽、氨基酸



MFP-5蛋白
Mfp-5分子量9kDa左右,含74个残基 序列中DOPA的摩尔分数达到30%。Mfp-5中超过1/3的 残基是翻译后被羟基化或磷酸化修饰,其中酪氨酸 羟基化作用转变为DOPA,或丝氨酸磷酸化作用转变 为O-磷酸丝氨酸。研究发现,因含磷酸丝氨酸的蛋 白质对钙的亲和力很强,被修饰后的磷酸丝氨酸有 助于贻贝附着在毗邻的贻贝外壳上,解释了为何 Mfp-5中含有如此高的O-磷酸丝氨酸。 研究发现足丝蛋白的粘合性能与 DOPA含量呈正相关。 mfp- 3 和 mfp- 5 因低分子量和高DOPA含量以及由 此表现的强的粘合能力而成为贻贝粘合蛋白研究中 最受关注的两个蛋白分子

MFP-2蛋白
Mfp-2最早从地中海贻贝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的足丝中分离到, 其分子 量为 45 kDa; 序列中同样含有 DOPA, 但含量较低 ( 5 mol%) , 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序列中含有大量 半胱氨酸 因mfp- 2主要定位在足丝盘, 因此推测该蛋白 可能与足丝盘黏附蛋白之间形成交联有关。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耐热芽孢菌、乳酸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菌作用,
PH值7~9时最强,对热稳定(120℃,30min)。
鱼精蛋白的抗菌机理
研究表明,鱼精蛋白主要是以分子中多 聚精氨酸或多聚精氨酸与其他少数几个氨基酸 以某种结构或形式与细菌细胞壁结合,破坏细 胞壁中的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 鱼精蛋白的抗菌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食品的pH值、金属离子、有机成分、温度 和时间等


以上足丝蛋白分子量从 5 kDa ( mfp- 3) ~ 240 kDa ( preCol- D) 不等, 但仍具有一些相似的理化性质, 例如, 它 们的等电点相似, 均为碱性蛋白 ( pI>9) , 并且成熟足丝蛋白 大都含有大量的翻译后修饰的3, 4-二羟基苯丙氨酸 ( 3, 4dihydroxyphenyl- L- alanine, DOPA)。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及其医药价值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及其医药价值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及其医药价值海洋生物一直是生命科学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被发现,并被广泛应用到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特点以及它们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包括蛋白质、多糖、天然产物和酶类等。

其中,多糖和天然产物是海洋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多糖主要包含海藻酸、胶原蛋白、海胆壳聚糖等,而天然产物则包括类固醇、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种多样性海洋生物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其中大部分物种还未被人类完全发现和研究,因此海洋中可能存在着大量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

2. 化学多样性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非常多样,包括蛋白质、多糖、天然产物等各种类型,每种生物活性物质都有着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

3. 生物活性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常强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降血糖等,可发挥很大的医学作用。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抗癌药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含有多种抑制肿瘤生长的化合物,已经被应用到多种抗癌药物中。

2. 抗炎药物许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如海洋多糖、天然多肽等,已经被用于治疗关节炎、哮喘等炎性疾病。

3. 血液循环调节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含有多种调节血液循环的化合物,如海藻酸、海蛇多肽、鱼精蛋白等,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血糖。

4. 抗菌药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如海绵质、海藻酸等,可以用于制造抗菌药物、保健品等。

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正在被发现,它们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对海洋生物的深入了解,未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多样、生物活性强,具有广泛的医药、化妆品等应用前景。

海洋活性物质

海洋活性物质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5软体动物
(2)珍珠
活性物质:氨基酸、牛磺酸、活性 肽等 活性物质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 力,调节内分泌,并具有抑制脂 褐素、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保健 功效。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1海绵动物 (3)蒂壳海绵属(Theonella)
活性物质:杂环多肽(Theopederins A-E) 活性物质作用:Theopederins对p338鼠白血病细胞 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活性,并且对多种白血病和实 体瘤模型系统有抗肿瘤活性。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1海绵动物 (4)紫沙肉海绵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2腔肠动物 (4)海蜇(别名:水母、白皮子)
活性物质:乙酰胆碱 活性物质作用:可从海蜇头 口腕部分离提取得到,能减 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 扩张血管等作用,与荸荠合 剂治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2腔肠动物 (5)软珊瑚(Alcyonacea)
活性物质:萜类物质 活性物质作用:具有抗菌能力, 同时该帖类物质能增强巨嗜 细胞吞噬能力,因此具有抗 肿瘤活性。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4节肢动物
(3)鲎
活性物质:蛋白质类物质 活性物质作用:在鲎体内现已发 现4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质类物质。包括一系列凝固因 子、蛋白酶抑制剂、抗菌多肽、 抗菌蛋白等。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5软体动物
(1)石决明(即鲍科贝壳)
活性物质:甲壳质、胆素及多种氨 基酸 活性物质作用:石决明提取液具有 较强的抑菌效力,而及酸性提取 液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活性物质:阿糖胞苷(ara-C) 活性物质作用:具有抗白血病的活性,阿糖胞苷通 过转化成阿糖胞嘧啶三磷酸,渗入到细胞中的DNA, 抑制DNA聚合酶的作用来行使其活性。

6.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6.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动物的甾醇醇类化合物
• 甾醇是甾体(也叫甾族)化合物的一种, 是一类饱和或不饱和的二级醇,是生物膜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 • 在所有海洋动物中,海绵所含甾醇的数量 最多,其次是珊瑚类和棘皮动物。 • 海洋生物中的甾醇更富有多样的骨架和支 链,有些具有明显的抗肿瘤、降血脂、抗 菌和抗病毒作用 。
DHA
• 二十二碳六烯 酸,俗称脑黄 金,是一种对 人体非常重要 的多不饱和脂 肪酸
EPA
• EPA 即二十碳 五烯酸的英文缩 写,是鱼油的主 要成分,是人体 自身不能合成但 又不可缺少的重 要营养素 。
二、海洋生物的有效化学成分
海洋生物有效化学成分,是指从海洋生物 中分离纯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 合物
大环内酯聚醚类
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一些含有醚环 结构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它们多数来 自扇贝、海绵和苔藓虫等。 扇贝毒素对人肺、直肠和乳腺癌细胞有 较强的细胞毒选择性作用。
梯形稠环聚酯 1、分子骨架具有相同的立体化学特征,稠 环间均以反式/同式(trans/syn)构型连接, 相邻醚环上的氧原子交替位于环的上端或 下端。 2、各个醚环上的氧原子与邻接环上的氧原 子构成单原子桥键。
(5)独特的双向调节:具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激活作用 和免疫抑制作用。
(6)易吸收利用:具生物适应性,易与机体亲和,被人体利用。
(7)高纯度、高品质:现代高科技的奉献,指标国际领先,脱 乙酰度高达90%以上。
效能: (1)免疫机能活性化作用
(2)防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3)抑制癌症的作用 (4)改善酸性体质效果 (5)除菌作用 (6)改善糖尿病作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自然界中的36个动物门中,海洋 生物就有35个门,其中13个是海 洋所特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海洋生物毒素 1、毒素种类
河豚毒素(TTX) 存在于河豚科鱼类的卵巢和肝脏中。 河豚毒素(TTX):存在于河豚科鱼类的卵巢和肝脏中。
其他动物中也可分离到。64年确定结构,72年人工合成。 其他动物中也可分离到。64年确定结构,72年人工合成。发 年确定结构 年人工合成 酵工程生产TTX TTX。 酵工程生产TTX。 产生菌:单细胞海洋细菌产生, 假单胞菌、 产生菌:单细胞海洋细菌产生,如假单胞菌、弧菌和别单胞 这可能是与在海洋环境中发生质粒转移。 菌,这可能是与在海洋环境中发生质粒转移。 毒理;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 毒理;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 应用:治疗气喘病、神经紊乱、可放松肌肉, 应用:治疗气喘病、神经紊乱、可放松肌肉,缓或减轻各种 疼痛。 疼痛。
(二)抗肿瘤活性物质
50年代初,Bergmann等人从海绵中分离到抗癌先导化合 50年代初,Bergmann等人从海绵中分离到抗癌先导化合 年代初 ——尿嘧啶阿拉伯糖苷 其人工合成类似物——胞嘧 尿嘧啶阿拉伯糖苷, 物——尿嘧啶阿拉伯糖苷,其人工合成类似物——胞嘧 啶阿拉伯糖苷成功被运用到抗白血病等肿瘤药物。 啶阿拉伯糖苷成功被运用到抗白血病等肿瘤药物。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报告,海洋动物提取物中,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报告,海洋动物提取物中, 10%有抗 338淋巴细胞 白血病或KB细胞的活性, 有抗P 淋巴细胞, KB细胞的活性 有10%有抗P-338淋巴细胞,白血病或KB细胞的活性, 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 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 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有活性 且毒性不大,临床应用是少数。不仅要直接提取药物, 且毒性不大,临床应用是少数。不仅要直接提取药物, 而且要利用其先导化合物,以便人工合成新的抗肿瘤药 而且要利用其先导化合物, 物。
体外肿瘤细胞毒活性: 体外肿瘤细胞毒活性: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具有 杀伤、抑制等能力。 杀伤、抑制等能力。 P388和L1210白血病肿瘤细胞对95%以上的化合物 P388和L1210白血病肿瘤细胞对95%以上的化合物 白血病肿瘤细胞对95% 敏感,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特点。 敏感,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特点。在抗肿瘤 活性化合物的跟踪分离中, 活性化合物的跟踪分离中,以上两种肿瘤细胞应 用比较普遍。 用比较普遍。
1、海洋活性物质的种类
海藻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绵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洋微生物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兔中抗肿瘤活性物质 珊瑚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参中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 鲨鱼中抗肿瘤活性物质
小单孢菌属的海洋放射菌株L 13-ACM2-092的菌丝体块中分离 小单孢菌属的海洋放射菌株L-13-ACM2-092的菌丝体块中分离 出多肽thiocoraline. thiocoraline.对 388, 549和MEL—28有很强的细胞 出多肽thiocoraline.对P-388,A-549和MEL—28有很强的细胞 毒活性。可与卷曲的DNA结合,并能抑制RNA的合成, DNA结合 RNA的合成 毒活性。可与卷曲的DNA结合,并能抑制RNA的合成,同时对革 兰氏阳性菌也有很强的毒性。 兰氏阳性菌也有很强的毒性。 新细菌Pelagiobacter variabilis中的吩嗪抗生素 新细菌Pelagiobacter variabilis中的吩嗪抗生素 A,B,C,虽然在水和乙醇中易分解 虽然在水和乙醇中易分解, pelagiomicins A,B,C,虽然在水和乙醇中易分解,但在体内外 有较强的抗肿瘤和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生素活性。 有较强的抗肿瘤和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生素活性。 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 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的菌丝体中分离的毛壳菌素的同系 Leptosphaeria的菌丝体中分离的毛壳菌素的同系 A, 在体外对P388有抗肿瘤活性, P388有抗肿瘤活性 物Leptosins A,B,C,D,E和F,在体外对P388有抗肿瘤活性, 结构已经被分析,其中A 偶显著的抗S180活性。 S180活性 结构已经被分析,其中A和C偶显著的抗S180活性。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
1、种类繁多,结构特异; 种类繁多,结构特异;
众多的海洋生物,特殊的海洋环境, 众多的海洋生物,特殊的海洋环境,使海洋生物 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陆地的化合物, 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陆地的化合物,许多具有 很有意义的化学性质和显著的生理活性。 很有意义的化学性质和显著的生理活性。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一、概述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微量存在形式,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微量存在形式,限制了实际的 应用开发。 应用开发。 低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可能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低 等海洋生物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实现 了可行性。 了可行性。 微藻中提取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 微藻中提取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维生素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水华束丝藻制取石房蛤毒素。 C,水华束丝藻制取石房蛤毒素。海洋细菌生产河豚 毒素。 毒素。
(3)海洋生物提取物抗肿瘤活性初步筛选
要求:灵敏、快速和可靠的活性测试筛选方法。 要求:灵敏、快速和可靠的活性测试筛选方法。 肿瘤细胞毒水平的筛选: A 肿瘤细胞毒水平的筛选:利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来观察待测 物质对培养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或生长抑制等现象的筛选方法。 物质对培养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或生长抑制等现象的筛选方法。 简单、经济,技术要求低,但肿瘤细胞培养困难。 简单、经济,技术要求低,但肿瘤细胞培养困难。 B 机理水平的筛选:利用已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生 机理水平的筛选:利用已发现的与肿瘤发生、 物酶、受体和基因为靶点,观察待测物质对它们的抑制、激活、 物酶、受体和基因为靶点,观察待测物质对它们的抑制、激活、 分解等现象。灵敏度高,但酶、受体或基因等生物材料难获得, 分解等现象。灵敏度高,但酶、受体或基因等生物材料难获得, 细胞外有作用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不一定有作用。 细胞外有作用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不一定有作用。 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操作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操作高通量筛选( HTS) screening, HTS).
2、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过程
(1)生物样品材料采集: 生物样品材料采集: 冷冻保存法和有机溶媒低温保存法。 冷冻保存法和有机溶媒-低温保存法。 (2)生物样品中活性成分提取 用适宜的溶剂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提取,往往根据目 用适宜的溶剂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提取, 的物的极性进行分离 极性低的用氯仿、丙酮、 极性进行分离, 的物的极性进行分离,极性低的用氯仿、丙酮、异 丙醇、乙醇、 丙醇、乙醇、甲醇苯酚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有机溶剂 进行提取;极性大的用水、甲醇、 进行提取;极性大的用水、甲醇、乙醇或不同浓度 的水性醇进行提取。 的水性醇进行提取。 一般不宜使用加热的方法
2、活性强
产生:海洋生物物种间的生态作用复杂而广泛, 产生:海洋生物物种间的生态作用复杂而广泛,且多 通过物种间化学物质起作用,如信息素、种间激素、 通过物种间化学物质起作用,如信息素、种间激素、 拒食剂等来实现。 拒食剂等来实现。 半致死量都在每公斤几十微克,甚至1微克以下。 半致死量都在每公斤几十微克,甚至1微克以下。氰 化钾LD50 LD50为 毫克/公斤, 化钾LD50为5毫克/公斤,
沙蚕毒素:34年分离 66年制成农药 年分离, 年制成农药, 沙蚕毒素:34年分离,66年制成农药,
可消灭稻茎蛀虫和其他昆虫, 可消灭稻茎蛀虫和其他昆虫,而对温血动物无 害。
西加毒素(西加鱼毒):化学成
分为耐热的脂溶性化合物。底栖的双鞭甲藻产 分为耐热的脂溶性化合物。 可增加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可使人头晕、 生,可增加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可使人头晕、 恶心、痉挛、麻痹,甚至死亡。 恶心、痉挛、麻痹,甚至死亡。
海洋生物毒素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 海洋生物毒素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它的 强毒性取决于它的高选择性的特殊作用机 制,海洋毒素常作用于控制生物生命过程的 关键靶位,如神经受体、离子通道、 关键靶位,如神经受体、离子通道、生物膜 等。
2、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划分 分类:
弧胺类毒素:代表是TTX,每千克近2 亿美元, 弧胺类毒素:代表是TTX,每千克近2 亿美元,服用微量 TTX 可使精神病患者在一瞬间恢复“正常意识” 对脑伤、 可使精神病患者在一瞬间恢复“正常意识”,对脑伤、 脑神经疾病、 脑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治愈率也很高 聚醚类毒素:脂链聚醚毒素、 聚醚类毒素:脂链聚醚毒素、大环内脂聚醚毒素和梯形 聚醚毒素。岩沙海葵毒素(PTX) 西加毒素(CTX) 聚醚毒素。岩沙海葵毒素(PTX) 、西加毒素(CTX) 、刺 尾鱼毒素(MTX) 尾鱼毒素(MTX) 等,其中刺尾鱼毒素的毒性比河豚毒素 与已知毒性最大的天然毒素——— ———肉毒毒素 高200 倍,与已知毒性最大的天然毒素———肉毒毒素 比,仅低25 倍。肉毒毒素的分子量为150 000 ,而刺尾 仅低25 肉毒毒素的分子量为150 ,而刺尾 鱼毒素分子量仅3 424。 鱼毒素分子量仅3 424。 肽类毒素:海葵肽类激素、芋螺肽类激素、海蛇肽类毒 肽类毒素:海葵肽类激素、芋螺肽类激素、 素和细胞毒素等。 素和细胞毒素等。
3、含量少
一般含量都比较少,西加毒素在鱼体内的含量只到1 ppb。 一般含量都比较少,西加毒素在鱼体内的含量只到1-10 ppb。 有一些物质可能含量也很高,如海洋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 有一些物质可能含量也很高,如海洋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 肪酸,牡蛎中的牛磺酸,海藻中的多糖和碘等。 肪酸,牡蛎中的牛磺酸,海藻中的多糖和碘等。 生活在大洋深处,活性物质易变质,海洋生物成分复杂,含 生活在大洋深处,活性物质易变质,海洋生物成分复杂, 量少, 量少,都使直接提取海洋生物成为难点
三、研究开发的意义
1、主要集中在开发药物上 当癌症、AIDS、 当癌症、AIDS、各种免疫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威 胁加重,陆生天然产物及化学合成效果不理想或 胁加重, 副作用过多时。 副作用过多时。 2、作为保健品、化妆品和功能食品 作为保健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