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其中,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活性物质众多,包括皮肤护理、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多个应用领域,这些应用价值将活性物质提取和研究的需求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篇文章将探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

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提到活性物质,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多肽、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

除此之外,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也包括糖类、生物碱、酚类等多种物质。

因此,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多样化的化学物质。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很广泛。

在医药领域,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被用于生产药物,例如头孢菌素。

此外,海洋多肽还可以被用于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在饲料领域,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较低,人们可以添加海洋多肽来提高养殖效果。

此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还可以用于开发食品添加剂。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

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中,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支持以下两种提取方式:1.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菌株发酵海洋生物样品,并在后续提取过程中,采用某些方法来分离和纯化目标化学物质。

其中,酵母发酵法、细胞培养法和酶法是最常用的。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使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来提取目标成分,包括超声波法、萃取法、减压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等多种方法。

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认知的提高,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了解。

在提取和研究活性物质领域,人们通过分离和纯化海洋生物样品,以期发现新的活性物质。

在国内外,多位研究者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蛋白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已经建立了高效的蛋白质提取技术。

此外,活性物质的研究也借鉴了药物研发中的计算及模拟技术。

五、结论总的来说,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质。

这些生物在海洋中生长,具备了独特的适应能力,因此产生了许多珍贵的有机分子。

这些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开发、食品工业、化妆品等。

为了利用这些天然产物,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的过程,以获取高纯度和高质量的活性成分。

本文将介绍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的方法和技术。

一、提取方法在提取天然产物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以保留生物活性成分并去除无关物质。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解提取等。

1.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它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质,将目标物质从固体或液体基质中分离出来。

在海洋中的天然产物提取中,醇类、酯类等有机溶剂常被使用。

这些溶剂可以通过不同的萃取工艺,如浸提、渗漏等方式,将有机物质从海洋生物中萃取出来。

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

它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声化学效应,能够加速提取物质的转移和扩散过程。

在海洋天然产物的提取中,超声波能够破坏细胞壁,促进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提高提取效率。

3. 酶解提取法酶解提取法是利用酶的生物催化作用,将生物材料中的有用组分释放出来。

在海洋天然产物的提取中,可以使用特定的酶来降解生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多糖等组分,以提取目标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具有高效率和高选择性,还能够保持天然产物的活性。

二、纯化技术提取出的海洋天然产物中常常包含着多种复杂的化合物,需要进行纯化才能得到纯净的化合物。

纯化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结晶法、膜分离法等。

1.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差异性分离原理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

通过控制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组成和条件,可以实现对海洋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2. 结晶法结晶法是通过溶剂的蒸发或降温,使溶解物质逐渐结晶出来。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产物资源,包括各种有益的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分子。

提取和纯化这些海洋天然产物对于深入研究其性质、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的方法与技术,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提取方法提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是研究其性质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

溶剂提取是一种常用的海洋产物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溶剂的溶解性质,将待提取物质从海洋样品中转移到溶剂中,然后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纯净的提取产物。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促进提取过程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加速活性成分的释放和溶剂的渗透,从而提高提取产物的纯度和得率。

微波辅助提取是应用微波加热原理进行提取的方法。

微波通过分子的振动和摩擦发热,从而使溶剂迅速沸腾并穿透样品,从而实现快速提取的目的。

二、纯化方法提取获得天然产物后,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需要对其进行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色谱技术、结晶技术和萃取技术等。

色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天然产物纯化方法。

其中包括柱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色谱技术通过溶液在不同材料上的吸附与解吸作用来分离和纯化目标化合物,具有高效、灵敏度高的特点。

结晶技术是利用物质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浓度的变化而发生结晶的现象进行纯化的方法。

通过调整溶剂的温度和浓度等条件,使目标化合物结晶出来,得到纯净的产物。

萃取技术是一种通过溶剂选择性地提取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萃取方法有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

这些方法通过溶剂与目标化合物之间的亲和性来实现分离和纯化。

三、应用领域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药物研发:海洋中的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开发新药物的重要来源。

通过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天然产物,研究其抗菌、抗肿瘤、抗炎等活性,为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第四章-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

第四章-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

双水相萃取 一般萃取技术 萃取 先进萃取技术 多级萃取
超临界萃取
微波萃取 快速溶剂萃取法 反胶束萃取
Your company slogan
1. 双水相萃取
聚丙二醇
高聚物之间的不相溶性
甲基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 烷酮,羟丙基葡聚糖,葡聚糖
双水相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高分 聚乙二醇 聚乙烯醇,葡聚糖,聚蔗糖
Your company slogan
Ⅱ 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
坏的成分的提取。适用于 活性物质沸点高( 多在 100℃以上),与水不相溶或微溶。 这类活性成分一般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气压 。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 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 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 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 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类 物质-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 。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二)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全提取:即设法把生物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尽可能多地提 取出来,包括脂溶性、醇溶性和水溶性。需要多种溶剂依 次提取,例如先用非极性溶剂石油醚、苯等提取,干渣再 用乙醇提取;提取后的干渣再用水提取。 特别适合于研究一些未 被研究过及对其药物用 途还不清楚的生物品种 有目的地提取:目标化合物的信息充分,根据其性质设计 具体的提取方法。例如河豚毒素的提取、生物碱的提取。
Your company slogan
4、浸提方法
(1)浸渍法: 将原料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 泡,使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方法。按《中国药典法》规定: 取适当粉碎的原料,臵于有盖的容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溶 剂密盖,搅拌或振摇浸渍至规定时间后,倾出上清液、压 榨残渣、合并上清液和压榨液,静臵过滤即可。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之一,其内含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种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脂类、次生代谢产物等,对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获得这些海洋生物的有用化合物,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其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以下是相关的介绍。

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1. 有机溶媒分离法有机溶媒分离法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将海洋生物中的有用成分通过溶解到有机反应剂或有机溶剂中,在分离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物理方法来提纯目标化合物。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海洋生物中含有一些具有化学活性的成分,如多糖、多酚类等,并且能够廉价、高效地提取样品中的化合物。

2. 薄层分离法薄层分离法是一种较简单的海洋生物成分分离方法。

分离基质(如硅藻土、纤维素等)在平面基底上均匀涂布一层薄膜。

接下来,样品和渗透剂添加到分离基质表面上。

化合物通过是升华作用,按照趋势沿着薄膜移动,同性质物质在一定位置上聚集即可分离。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并可用于其他物种类型的组化学分析。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方法之一。

它利用化学元素间的吸附作用和化学反应原理在静态列上完成样品的分离、提纯和纯化。

HPLC可以分离样品中大量的复杂化学成分,并能够获得的大量的纯化成分,适合对海洋生物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鉴定1.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NMR)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成分鉴定方法之一。

这项技术是利用核子间的能量交换原理和磁场作用下等光谱学研究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分子组成及其结构中的各个分子组成。

常用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质谱分析和鉴定中,因此在生物和化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质谱法质谱法是海洋生物成分鉴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凝固态样品为起点,利用原子和分子的质量/电荷比在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和判定时,可以帮助确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短桥组成和结构特征。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生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渐认识到海洋生物的巨大潜力。

从大自然中提取到的活性物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而海洋生物源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同时还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是采用机械、超声波、微波等物理因素破坏海洋生物细胞结构,使其成分溶于适宜的溶剂或水溶液中,再通过过滤、离心、蒸馏等分离和提纯方法得到目标物质。

物理法提取的活性物质不会受到化学反应的影响,但存在成分不能完全提取、工艺复杂等缺点。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海洋生物的结构,使其成分活性更加突出,然后再通过溶剂萃取、结晶等提纯方法得到目标物质。

化学法可提取出更纯净的活性物质,但常见的缺点是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技术保障。

生物法是指通过融合生物学和化学原理,采用酶法、发酵法等方法,使酶或微生物促进合成或降解废弃物质,产生与目标物质相似的活性物质,再通过分离和提纯方法得到目标物质。

这种方法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生物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废弃物资源。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诸多领域,如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美容、保健等。

海藻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等多种功效。

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对肝及肝癌细胞的保护作用较强,其抗氧化能力比比较强的化学合成物还要大。

因此,海藻多糖作为一种天然抗癌物质,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此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美容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应用能够达到抗氧化、美白、滋润、去皱、防晒等功效。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美容保健应用被认为是一种趋势,而在开发过程中,科学家要求这些保健作用必须与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等作用相结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7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7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一)海洋生物毒素 1、毒素种类
河豚毒素(TTX) 存在于河豚科鱼类的卵巢和肝脏中。 河豚毒素(TTX):存在于河豚科鱼类的卵巢和肝脏中。
其他动物中也可分离到。64年确定结构,72年人工合成。 其他动物中也可分离到。64年确定结构,72年人工合成。发 年确定结构 年人工合成 酵工程生产TTX TTX。 酵工程生产TTX。 产生菌:单细胞海洋细菌产生, 假单胞菌、 产生菌:单细胞海洋细菌产生,如假单胞菌、弧菌和别单胞 这可能是与在海洋环境中发生质粒转移。 菌,这可能是与在海洋环境中发生质粒转移。 毒理;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 毒理;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 应用:治疗气喘病、神经紊乱、可放松肌肉, 应用:治疗气喘病、神经紊乱、可放松肌肉,缓或减轻各种 疼痛。 疼痛。
(二)抗肿瘤活性物质
50年代初,Bergmann等人从海绵中分离到抗癌先导化合 50年代初,Bergmann等人从海绵中分离到抗癌先导化合 年代初 ——尿嘧啶阿拉伯糖苷 其人工合成类似物——胞嘧 尿嘧啶阿拉伯糖苷, 物——尿嘧啶阿拉伯糖苷,其人工合成类似物——胞嘧 啶阿拉伯糖苷成功被运用到抗白血病等肿瘤药物。 啶阿拉伯糖苷成功被运用到抗白血病等肿瘤药物。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报告,海洋动物提取物中,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报告,海洋动物提取物中, 10%有抗 338淋巴细胞 白血病或KB细胞的活性, 有抗P 淋巴细胞, KB细胞的活性 有10%有抗P-338淋巴细胞,白血病或KB细胞的活性, 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 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 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有活性 且毒性不大,临床应用是少数。不仅要直接提取药物, 且毒性不大,临床应用是少数。不仅要直接提取药物, 而且要利用其先导化合物,以便人工合成新的抗肿瘤药 而且要利用其先导化合物, 物。

海参多肽的提取方案

海参多肽的提取方案

海参多肽的提取方案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洋动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领域。

海参多肽是海参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

因此,提取海参多肽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海参多肽提取方案。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海参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海参根据形态和分布可分为“参”和“海参”两大类,其中“海参”又可分为多个品种。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如野生海参或养殖海参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海参的预处理。

将海参充分清洗,去除表面的沙粒和污物,然后进行杀菌处理,以保证提取出的多肽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活性。

提取海参多肽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水提法、酶解法和酸碱法等。

水提法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将清洗干净的海参加入水中,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收集水浸泡液即可得到海参多肽。

酶解法是将海参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酶制剂,进行酶解反应,然后过滤得到海参多肽。

酸碱法是利用酸或碱的作用将海参多肽从海参中提取出来,然后进行中和处理,得到提取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海参多肽。

将海参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溶剂,然后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加速海参多肽的溶解和扩散,使得提取效果更好。

提取得到的海参多肽需要进行纯化和浓缩。

纯化通常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等方法,可以去除杂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得到纯净的海参多肽。

浓缩则是通过膜过滤、冷冻干燥和加热浓缩等方法,将海参多肽溶液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加,方便以后的保存和使用。

最后,通过理化方法对提取的海参多肽进行分析和检测。

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等方法,对海参多肽的组成、结构和活性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提取海参多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适的海参品种选择、预处理、提取、纯化、浓缩和分析手段,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海参多肽,为海参多肽的应用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藻多糖研究综述
螺旋藻多糖研究综述
摘要:螺旋藻多糖是从螺旋藻体、螺旋藻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有增强作用等功能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也是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

本文对螺旋藻多糖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相关综述。

关键词:螺旋藻多糖;生物活性;抗癌
Abstract: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from Spirulina body, spirulina culture liquid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ut of a class of functions to promote cell growth, enhance immunity, anti-tumor, anti-oxidation, enhance the role of the endonuclease enzyme activity and DNA repair synthesisan important natural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ne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ot spots. In this paper,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relevant reviews.
Key words: Spirulina Platensis Polysaccharide;biological activity;Anti-tumor
1.前言
螺旋藻是一种生长于30亿年前的多细胞丝状蓝藻,地球上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之一,还保持许多古代原始藻类的一些特点。

其结构简单,没有原核,个体成丝状,因缠绕成螺旋状而得名。

螺旋藻属蓝藻颤藻科中的一个“属”,约38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海洋、湖泊、温泉,特别是盐碱湖泊,生长繁殖更为旺盛。

螺旋藻属中的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最重要,目前已得到国内外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开发。

螺旋藻中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如r-胡萝卜素、叶绿素、r-亚麻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藻蓝蛋白,尤其是螺旋藻多糖都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

因此, 螺旋藻及其多糖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并开发出各种产品和技术。

目前认为螺旋藻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有抗癌防癌作用;
(2)抗疲劳, 抗衰老作用;
(3)抗辐射作用;
(4)助长体内乳酸杆菌生长;
(5)改善过量金属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6)降血脂和胆固醇
(7)促进皮肤和外伤的愈合及抗菌作用。

另外还有报导,它们在防治青光眼、白内障,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缺铁性贫血、减肥等方面有较显著的功效。

2.螺旋藻多糖的药理作用
2.1增强人体免疫力
由于螺旋藻中的藻多糖和藻蓝蛋白均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和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因此螺旋藻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可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显著对抗小鼠胸腺与脾脏萎缩。

螺旋藻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机理是,它能增大小鼠骨髓中多染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的比值,即增强了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动,有利于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的形成,从而增强免疫功能。

藻蓝蛋白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和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显著对抗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

通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小鼠血清溶血素试验及小鼠碳廓清试验,证实了螺旋藻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都有明显的增强效果。

2.2降血糖
在螺旋藻多糖降血糖的活性试验中表明,螺旋藻多糖能显著降低STZ所导致的小鼠高血糖,而对小鼠空腹血塘无明显影响,表明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不是通过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引起的。

STZ可对实验动物的胰岛B细胞有高度选择性的毒性损害作用。

从而使动物产生糖尿病。

螺旋藻多糖对STZ所致的小鼠高血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弱STZ对胰岛B细胞的进一步损害或改善受损伤的胰岛B细胞的功能而实现的,其机制尚特研究。

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引起血糖升高,螺旋藻多糖能显著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有关。

另外,螺旋藻多糖还能明显拮抗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升高。

表明螺旋藻多糖可能抑制葡萄糖在小鼠肠道的吸收。

目前有关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尚未见报道。

而螺旋藻多糖的原料来源丰富,因此,螺旋藻多糖可能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3抗病毒
螺旋藻多糖的抗病毒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糖与不同于病毒受体的位点相结合,从而改变膜的通透性。

朱萧等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多糖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发现螺旋藻多糖可抑制病毒吸附和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且呈良好的剂量和时效关系,表明螺旋藻多糖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SV-2病毒的作用,这可能对研发抗HSV病毒制剂有帮助。

另外于红等通过在体外进行钝顶螺
旋藻多糖抗科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CVB3)活性的研究,观察到螺旋藻多糖可干扰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认为螺旋藻多糖抗病毒的作用在于抑制病毒吸附及感染细胞内病毒的生物合成。

2.4抗肿瘤
抗突变和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修复有关,螺旋藻中藻多糖、β-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均有此作用,因此螺旋藻在抗肿瘤、防癌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患有肺癌的老鼠咽食藻蓝蛋白6周后处理组的存活率90%,对照组仅存活25%。

螺旋藻多糖200mg/kg可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腹水型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癌细胞DNA合成。

江苏省肿瘤研究所王佾先和中国药科大学孟正木等人根据全国抗癌药物筛选规程,在健康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肉瘤S180、宫颈癌U14癌细胞悬液,结果表明螺旋藻对小鼠S180和宫颈癌U1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剂量为25mg/kg时抑瘤率分别为51.82%和37.93%。

螺旋藻与60Co-γ放疗、化疗合并使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望开发成为癌症辅助治疗剂。

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机理是该蛋白或多糖具有分裂原的作用,进入体内后可刺激T细胞和B淋巴细胞,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并由此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全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5抗氧化、抗衰老
随着氧自由基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日趋深入,自由基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的事实正在不断增加,自由基引发的氧化损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螺旋藻多糖能有效清除·OH、·O2-,对脂质过氧化及DNA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减少组织脂褐质的形成而达到减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实验表明,螺旋藻多糖对大鼠化学性肝线粒体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能极显著地提高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活力,促进人体外周血中NR细胞的活性。

3.问题与展望
3.1加强螺旋藻多糖研究开发的管理
由于不同种类的螺旋藻制备的多糖不同,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的不同,同一螺旋藻制备的多糖也不同,因此,理论上讲螺旋藻多糖的种类繁杂,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多糖种类名称,妨碍多糖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今后应从螺旋藻多糖的组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应标准,规范螺旋藻多糖的研究开发。

3.2未来展望
螺旋藻多糖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已逐渐为人类所认识,正应用于药理与临床实验。

随着对螺旋
藻多糖的深入研究,螺旋藻多糖的研究将会成为国内外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

4.参考文献
[1]左绍远.螺旋藻多糖降血糖活性试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08):677-678
[2]左绍远,束正宇,马润泉.螺旋蓁多糖对免痤功能的影响[J].药
物与生物技术,1996,3(3):158
[3]刘茜,焦建才,刘志札.螺旋藻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
国海洋药物,1991,(4):48
[4]崔叶洁,湖滨.螺旋藻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修饰改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04):405-407
[5]盛玉青,尹鸿萍.螺旋藻多糖硫酸酯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24-726
[6]孙鹏,胡君艳,李瑞强.螺旋藻多糖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26(3): 185-187
[7]庞辉,汤桂芳,玉艳红.螺旋藻多糖的抗溃疡作用及机制[J].广西医学,2006,28(11):1772-1773
[8]方一苇.具有药理特性多糖的研究现状.分析化学,1994,9:
955-960.
[9]陈新霞,石根勇.螺旋藻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江苏预防医学,2000,11(1):70-71.
[10]周剑影,螺旋藻片对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