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计算整理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公式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公式
物理学是许多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一门关于实体的学科,探索实体的运动。
物理机械运动公式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公式,它们是物理运动的重要基础,它们可以被用来预测物体的运动,从而更好地了解物理现象。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公式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a = (v2-v1)/t,其中,v1和v2分别表示物体在时间t前后的速度,t表示时间。
二、动量定律:物体的总动量p = 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三、牛顿第二定律:力F = ma,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四、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F1于受力F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作用力和受力。
五、势能定律:势能 U = 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物理机械运动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物理机械运动公式来分析各种现象,比如我们发射箭矢时,可以用加速度公式来计算它的落点,同时用动量定律来分析运动的过程。
另外,物理机械运动公式也用于工程计算,特别是建筑工程,我们可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设计出更稳定的桥梁或者更坚固的建筑物,以便能够抵御巨大的外力。
此外,人工智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物理机械运动公式也在这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模拟复杂的物理现象,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数据。
总之,物理机械运动公式是物理运动的重要基础,它们在物理学、日常生活、工程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公式都能为我们揭开物理现象的奥秘,获得更多的洞察。
《机械运动速度计算12种题型》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机械运动速度计算12种题型一、基础计算型例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解:下午2:35时=14:35时,t=14:35-11:35=3h,则由=s tυ得:s=υt= 54km/h×3h=162km答:永川到重庆的距离为162km。
例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解:5km= 5000m,设他要提前x秒5x≥5000,x≥1000所以他至少要提前1000秒∵1000秒=1000 / 60分钟≈17分钟答:至少提前17分钟。
例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 (υ声=340米/秒,υ光=3×108米/秒)解:根据=s tυ得,s=υt∴闪电离观察者的距离:s=υt= 340m/s×4s=1360m答:闪电离观察者的距离为1360m。
二、比值型例4.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4/3]∶[2/4] =2∶1∴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2∶1三、交通标志牌型例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km/h ;乙“南京市60km”的含义:从该标志牌到南京还有60km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解:根据=s t υ可得:60km =0.75h 80km/hs t υ== 答: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至少还需要0.75h 。
四、桥(山洞或隧道)问题型例6.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解析: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 1=L 隧道+L 车=1500m+ 300m= 1800m 根据=stυ可得,火车的运行速度:111800m =20m/s=72km/h 1.560s s t υ==⨯ 因甲乙两地的距离:720km 远大于火车的长度300m ,所以计算时可以忽略列车的长度, 故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时, 需要的时间:22720km=10h 72km/hs t υ==答: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时需要10h 。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公式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公式机械运动是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位置的过程。
在初中物理中,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的运动。
本文将讨论初中物理中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距离,可以用Δx表示。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用v表示。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a表示。
1. 位移公式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Δx = x - x₀其中,Δx表示位移,x为最终位置,x₀为初始位置。
通过使用位移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2. 速度公式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间隔。
使用速度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
通过加速度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二、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中,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如下:1.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如果物体的速度为v,运动持续时间为t,那么位移可以表示为:Δx = v × t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
如果物体的速度为v,那么速度可以表示为:v = Δx / Δt = 常数3. 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0,即物体没有加速度。
三、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按照恒定的速率改变的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如下:1.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Δx = v₀t + (1/2)at²其中,v₀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机械运动讲义

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一般假定不动。
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3. 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v=s/t(速度=路程/时间);单位: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4.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v=S总/t总)生活中,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5.根据v=S/t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S/v).6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如果甲物体静止不动,乙物体以速度v向东运动,则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以速度v 向东运动;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以速度v向西运动。
如果甲物体以以速度v1向东运动,乙物体以速度v2向西运动,则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以速度v1+v2向西运动;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以速度v1+v2向东运动。
如果甲物体以以速度v1向东运动,乙物体以速度v2向东运动,且v1> v2,则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以速度v1-v2向西运动;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以速度v1-v2向东运动。
在流水问题中,如果划行小船的速度为v1,水流速度为v2,则小船顺流而下时相对于岸的速度是v顺= v1+v2,小船逆流而上时相对与岸的速度是v逆= v1-v2在自动扶梯问题中,若自动扶梯向上运行的速度为v1,人在静止的扶梯上行走的速度为v2,则人沿扶梯上行时,对地的速度v上= v1+v2,人沿扶梯下行时,对地速度v下= v1-v2结论:两物体相对于地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当两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之和,即v = v1+v2,两物体同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与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与地面的速度之差v1 = v1-v2一、填空题(35分)1.物理学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第1章 机械运动(计算专题)

I 简单计算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3、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多少?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II 交通标志牌问题1、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
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1)15km指________________;40指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
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
七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机械运动是七年级物理知识点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很多的概念和公式。
在学习机械运动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一、位移、位移图和位移公式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离开其初始位置的距离。
位移图是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形表示。
在学习位移时,需要掌握位移公式:S=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二、速度、速度图和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图是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表示。
在学习速度时,需要掌握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
三、加速度、加速度图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
加速度图是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表示。
在学习加速度时,需要掌握加速度公式:a=(Vf-Vi)/t,其中a表示加速度,Vf表示末速度,Vi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四、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以相同的速度前进。
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
在学习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时,需要掌握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五、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一条直线前进。
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曲线前进。
在学习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时,需要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六、力和摩擦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形状。
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
在学习力和摩擦力时,需要掌握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公式。
总之,在学习七年级的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时,需要掌握以上的内容,同时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实验,加深对物理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运动》运动学公式速记

《机械运动》运动学公式速记在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与之相关的运动学公式更是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
这些公式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记忆和运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基础的公式——速度公式:v = s/t 。
其中,v 表示速度,s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想象一下,你在跑步,跑过的距离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你的速度啦。
接下来是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
这里的 v₀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还是时间。
这个公式有点复杂,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位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初速度乘以时间,就好像你一开始就以一定的速度跑,跑了一段时间所经过的距离;另一部分是 1/2at²,这是由于加速度导致的额外位移。
再看看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v₀) / t 。
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比如说,汽车从起步到加速到一定速度,速度的变化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加速度。
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公式是平均速度公式:v_avg =(v₀+ v) / 2 。
它表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那怎么才能快速记住这些公式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记忆。
一种方法是结合实际情境。
比如,想象自己在跑步比赛中,不同的阶段速度、位移等的变化,把公式和实际场景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另一种方法是多做练习题。
通过实际运用公式来解决问题,不仅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还能让我们更熟练地掌握公式的运用。
在记忆公式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适用条件。
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在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果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发生了变化,就不能直接套用这些公式了。
而且,这些公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推导,从一个公式得到另一个公式。
比如,从速度公式和加速度的定义式,就可以推导出位移公式。
机械运动计算整理

机械运动计算整理机械运动计算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的基本计算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以下是对这些基本计算的一些基础整理:1.速度 (Velocity):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数学上表示为位移(Delta x)除以时间(Delta t):v = Δx/Δt如果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其平均速度为:v = x/t平均速度可以理解为物体通过其路径上每一点的速度的平均值。
2.加速度 (Acceleration):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数学上表示为速度改变量(Delta v)除以时间(Delta t):a = Δv/Δt或者,如果已知物体在t时间内的速度从v1变化到v2,则其平均加速度为:a = (v2 - v1)/t平均加速度可以理解为物体通过其路径上每一点的速度改变的平均值。
3.位移 (Displacement):位移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改变。
数学上表示为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之间的差值:x = x2 - x1或者,如果已知物体在t时间内的速度从v1变化到v2,则其通过的位移为:x = v1 * t + 1/2 * a * t^2这是线性加速运动的基本公式。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这个公式可以直接用来计算位移。
4.时间 (Time):时间是从初始时刻到末了时刻之间的间隔。
在上述公式中,时间t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总时间的。
这些是机械运动的基本计算。
然而,实际中的物体运动往往更为复杂,可能涉及到曲率、摩擦力、重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更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在进行机械运动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参考系的选择:在进行机械运动计算时,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择会影响到观察到的运动现象和计算结果。
例如,在地面上观察一辆车以50km/h的速度运动,和在车内观察同一辆车以50km/h的速度运动,感受到的车速是不同的。
因为在车内时,观察者同时感受到了车的移动和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 1m 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 0.5cm/s 的速度燃烧,点火者 点着导火线后以 4m/s 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 600m 的安全地区?(通 过列式计算来说明)(有三种方法,你都想到了么?) 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 10min 内前进 6km,停车 10min 后又以 72km/h 的速度 匀速行驶 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5, 2014 年 12 月 28 日无锡地铁二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它是贯穿无锡城区东西的一条城市快速 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起于滨湖区梅园站,止于锡山区安镇站,全程运行大约 50 分钟,沿线 共设车站 22 个,部分站点数据如下表,
示数为 15N;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 则这个力的方向______.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风速/(m/s)
5
10 15 20 25
30
35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7.0 2.5 O
0
(1)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飞机受到的这个新的力大小随着风速的增大而______.由 此推测,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______(顺风、逆风)起飞. (2)根据以上数据,请你通过推理在表格中空白处填上数据.
三,追击问题
1,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经过 10s,甲、乙相距多远?
(2)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3)丙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此时丙运动的速度多大?(提示:丙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 80m 处有一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 的反应时间为 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 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 30m 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 4 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3, 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
A.t>
B.t=
C.t<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某人上午 8:00 从起点出发,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较平直的路, 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路段的长度均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 1:2:3, 此人中午 12:00 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 10:00 时他行进在( ) A.上坡路段 B.平直路段 C.下坡路段 D.无法判断, 5,一辆客运汽车 A 从甲站开往乙站,以速度 vA 匀速行驶,恰能正点到达乙站,若客运汽 车 A 在途中由于机械故障停止,停止后立即打电话给乙站派另一辆汽车 B,汽车 B 的行驶 速度为 vB,汽车 B 到达汽车 A 停止处,旅客立即换乘汽车 B 开往乙站,要使汽车 B 也正 点到达乙站,则汽车 B 与汽车 A 的行驶速度之比 vB:vA 为______., 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从水速恒定的河岸 a、b 处同时下水游泳,a 处在 b 处的下游位置, 甲游得比乙快,要在河中尽快相遇,甲、乙两人游泳方向应为( ) A.都沿 ab 方向 B.都沿 ab 偏向下游方向 C.都沿 ab 偏向上游方向,甲的偏角更大 D.都沿 ab 偏向上游方向,乙的偏角更大 7,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 16 级,当 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 48 级,则该 自动扶梯级数为( ) A.22 级 B.32 级 C.24 级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该同学能听到几次敲击声?(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 1.2s, 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多少米。(要求写 出计算过程)
六,其他机械运动计算问题
1,如图所示,长 4m,宽 2m 的汽车在宽 10m 的公路中央以 20m/s 的速度行驶,汽车前端到 达 A 点时,行人此时恰从路边 B 处出发横过公路,已知 AC=40m,求:行人的速度多大时 才能安全的通过公路?(不计其它车辆)
(1)此次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的距离. (2)为了达到理想成绩,需要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甲应在接力区前 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 (3)在(2)中,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是多少? 5,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每小时通过 72km, 乙每 2s 通过 20m,丙 4s 内通过 4800cm.若甲车通过某一路标后,丙车再经 2s、乙车再经 1s 方能通过这一路标,那么在继续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与丙相遇,不能与乙相遇 B.乙能与丙相遇 C.甲能与乙相遇,不能与丙相遇 D.甲能在不同位置与乙、丙相遇 6,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 4 千米的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走 2 千米,乙每小时走 3 千米,小 狗随甲一起同向出发,每小时跑 5 千米. (1)若甲、乙两人相向而行(如图①),经过多少时间后小狗先与乙相遇?
2.某人在高楼的阳台上用望远镜观察远处建筑工地上打桩机的打桩情况,发现打桩机的汽锤 以每秒 1 次的频率撞击水泥桩,他听到的打击声刚好与看到的击桩动作一致.当他看到汽锤 留在桩上后,又听到了 2 次撞击声.由此可知,观察者离打桩机的距离约为______米.(设 当时的声速为 344 米/秒.) 3,甲和乙是一条直线河流上的两个码头,甲在上游,乙在下游.今有一只在静水中航速为 V 的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到达乙码头后,立即返回甲码头,一个来回经过时间为 t, 若甲、乙间距离为 S,则有( )
(2)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如图②),小狗在 C 地碰到乙时,甲是否到达了 B 地? 请说明理由. (3)若甲、乙两人相向而行,小狗碰到乙的时候它就往甲这边跑,碰到甲时又往乙这边跑, 碰到乙的时候再往甲这边跑…就这样一直跑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为止,问这只狗一共跑
了多少路程?
四,相对运动问题
1,商场里的自动扶梯运行速度为 0.5m/s,小明行走的速度是 1.5m/s,小明有急事需立即上 二楼,他在运动的扶梯上向上走,已知扶梯的长度为 20m,那么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二楼? 2,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在 30s 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某顾客送到楼上.如扶梯不动, 该顾客以 1.5m/s 的速度沿扶梯走到楼上需要 lmin.(1)求自动扶梯斜面的长度; (2)求自 动扶梯的速度大小; (3)求当顾客以原来的速度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到楼上需要的时间. 3,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船顺水航行的速度为 15 米/秒,逆水航行速度为 28.8 千米/ 小时,则顺水航行速度与逆水航行的速度之比为 . 4,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间,顺水需 2h,逆水需 3h,已知两地相距 48km,试求船速 v1 和水速 v2. 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 5m 的路程时用了 2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此物体在 1s 末速度的大小 ;它通过 75m 路程所需的时间为 .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 丙三人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有此判断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大的 是 .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来表示,某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使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则汽车的速度大小是 米/秒
五,通过声音计算距离问题
1,元旦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 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为 340m/s) 2,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 3s 后听到了雷声. (1)请你帮她估算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 340m/s 计算.【要 求:①写出公式;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③代数据要代单位.】 (2)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请你 利用速度公式分析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在一根长为 884m 的铁管一端重重敲击一下,在铁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两次声音,声音 的时间间隔 2.43 秒。声音在铁管里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速取 340m/s) 4,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 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 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 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
等于初速度与追上乙时速度和的一半)
2,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 x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甲车的速度为
m/s,乙车的速度为
m/s,当 t1=50s 时,甲、
乙两车相距
m.
3,甲、乙两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t=0 时甲在乙前面,此时二者相距 100m,它们的 v-t 图 象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车站名称 距前站距离(米) 总里程(米)
三阳广场 955
9110
无锡东站 743
25464
安镇西 1017
26481
求:(1)无锡地铁二号线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结果取整数) (2)若要从无锡东站乘地铁到三阳广场站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结果取整数)
二,隧道问题
1,一列长 300m 的火车,用 5min 时间通过了一条长 3.3km 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火 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2,甲、丙两地车站的距离是 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车站早上 7:30 出发开往丙地,途中在 乙地车站卸货停靠了 1h,在当日 16:30 到达丙地车站.列车行驶途中通过一座长 400m 的桥 梁时以 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 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m? 3,一辆长 30m 的大型平板车匀速行驶,在全部通过一座长 80m 的大桥时,用了 11s 的时 间.(1)求大型平板车通过此桥时的速度是多少?(2)如果大型平板车以不变的速度经过 另一座大桥时,用时是 20s,求另一座大桥有多长? 4,一列长 150 米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 火车通过他共用时 7.5 秒求:(1)这列火车的速度为多少?(2)如果这列火车从威海到济 南的平均速度正好等于这个速度,威海到济南的距离约为 550 千米,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需 用多少小时?(3)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穿越一条长为 1000 米的隧道,则完全通过隧道需要 多少时间? 5,一列长为 140m 的火车以 72km/h 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火车整个车身在隧道内 的时间为 42s.求: (1)隧道的长为多少? (2)从火车的车头进隧道,一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需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