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第一框学案 鲁人版

合集下载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鲁教版六三制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设计者:泰安第二十一中学黄延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大话“拾金不昧”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学生1: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学生2: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教师: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多媒体显示:•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1: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值得学习。

学生2: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教师:看来大家是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

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学生1: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不能将我的财产给他人。

鲁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9.0第9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word教案(5)

鲁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9.0第9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word教案(5)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教案鲁教版【课标要求】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5.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6.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7.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8.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重点、难点】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4.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5.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6.做个聪明的消费者7.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8.我们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9.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10.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知识梳理】含义:我国法律的本质: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怎样行使:(1)法律内容关系一致的(2)(3)怎样履行:作用:人身权:怎样保护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怎样维权:怎样保护智力成果的含义:智力成果权 : 法律有关规定怎样保护:财产权消费者的九大权利:(1)怎样维权(2)(3)【典型例题分析】为防范于未然,某校对校内外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现摘录部分排查结果:有的学生经常向学校周边的无证摊点购买油炸和“三无”食品;有的拉帮结派,参与打架斗殴;有的热衷结交社会青年,经常出入网吧和营业性娱乐场所,不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有的偷拿师生财物……(1)上述材料中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维护学生的哪些权利?(2)为排除类似隐患,学校和社会各界统筹协调、群防群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鲁人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

鲁人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

《财产属于谁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本框所学的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利,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懂得作为继承人继承遗产时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情分析:【学情】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

教学目标:【确立依据】“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知识〗: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重点)教学难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难点)提炼的课题:依法保护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教学方法:境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备注: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依法享有财产权导学案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依法享有财产权导学案鲁教版

《依法享有财产权》导学案复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2、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财产权、智力成果权益等法律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想象的能力。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

【教学重点】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

【教学难点】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

•板块一、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2.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一)、辨别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财产。

()•2.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做法。

( ) •(二)请你选择:• 1、据青岛晚报讯,市民贾绍连夫妇向“春蕾计划”捐出了13万元,这笔捐款将帮助全市77名面临失学的女童完成初中学业。

贾绍连夫妇的行为是行使自己对合法财产的 (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以下不属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是()。

•(1).个体户依法纳税后劳动所得财产(2).公民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得的利息•(3).领导王某的属下送其的小轿车 (4).春运期间,王某倒卖车船票的收益• A (1)(2) B (3) (4) C (1)(2) (3)(4) D(1) (3) (4) •以案说法:半岛都市报3月6日报道: 40岁的张某是山东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经理。

张某连本带息拖欠别人40万余元迟迟不还。

2012年2月5日晚上7时许,法院执行法官在燕儿岛路一高档酒店内当场堵住正宴请朋友的张某。

张某表示愿意先付10万元,再抵押一辆轿车。

经法院认定,张某属于恶意逃避履行义务的行为。

可以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责。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第一框练习题 鲁人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第一框练习题 鲁人版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练习题一宗无财产内容的遗嘱公证案由:2001年7月,一姓X男子面带愁容来到公证处,称其母亲徐某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受其母亲委托,请求公证处派公证员到其住处为其母亲办理遗嘱公证书。

徐某见到公证员时,一把鼻涕,一把泪水,道出原委:我与丈夫X某(均系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共生四子二女,子女均已成家。

1985年初,二儿子成家后,大儿子也于年底成家,随后大儿子、二儿子便分家另住。

我们夫妻与三儿子、四儿子一起生活。

二儿子搬出后,曾拿来三个月的生活费,其后一直对我们夫妻不理不睬。

大儿子、四儿子自结婚到现在均没有交过生活费。

大儿子、二儿子在父亲X某患胃出血、冠心病至1995年病逝期间一直没拿来一分钱。

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好在三儿子孝顺,我们夫妻一直由其赡养。

为偿还所欠治疗款,我忍痛于1996年通过居委会将祖遗房屋拆迁所得之回迁面积出卖,所得款项归还债务后所剩部分资金,因本人长期患病治疗,特别是近年来被确诊肝癌晚期,已全部花光,别无其他财产。

现我生命垂危之际,其他子女向三儿子迫要卖房款,兄弟为此起冲突,险些动武。

三儿子饱受冤枉,怕刺激我,不敢将此事告知我,幸亏前日有亲戚来看我,暗地里告诉了我。

我恐自己百年后同室操戈,兄弟相煎,孝顺的三儿子无辜受累,经亲戚指点,请公证处同志为我办理遗嘱公证书以解兄弟之间的误解与怨恨。

我现在立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四儿子、二个女儿虽然没有赡养我,但事已至今,我也无怨无悔,唯希望我百年后子女不致手足相残,兄弟能和睦相处;希望丧事能在善堂办理,希望丧事费用子女能共同承担。

调查:公证人员相继调查了其近亲属,亲属道出老人的其他子女不但不赡养老人,而且蛮横无理,以为三儿子独吞了卖房款,多次威迫其交出,亲朋也无人敢管。

公证人员随后走访了老人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及拆迁部门,取得了相同的证实。

处理:公证人员经探讨后,认为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符合出证要求,在两名居委会干部的见证下,为老人出具了没有任何遗产内容,只有卖房款的使用情况说明、劝说兄弟和睦的遗嘱公证书。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鲁教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自学引导、合作探究、教师重点讲授等方法来实现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
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2、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五、教法学法
自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师:阅读法律。谈谈这条法律提及公民的哪两项权利?
生;
1、学生朗读法律。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积极回答。
4、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述。
二、学习新课
(一)知道公民对合法的私有财产有哪些权利?
师:
1、出示案例。
2、巡视自学情况。
3、个别辅导。尤其是对差生的辅导。
4、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给予回答同学积极的评价。
5、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充。
生:
1、认真自学。
2、用笔勾画重点,划出答案后,将问题注释在旁边。
附板书:9-1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一、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1、私有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2、保护手段
二、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1、财产继承权、继承人与被继承人、遗产的概念
2、遗产的继承方式
五、作业:P53——54,第6提为选做。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学案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学案 鲁教版

第九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课时本学期第___课时日期本单元第 _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知识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

重点难点重点:公民依法维护合法私有财产权和合法继承权。

难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学习流程一、周周清检测:二、时政新闻:学生播报,教师提供典型新闻。

中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前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

为此,国务院法制办在今天(29日)召集相关部委征求意见。

三、导入:第八课是伴我们一生的人身权利,第九课要学习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权利。

第一节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课题: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四、学习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结果,看学生是否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3、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4、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二)教师结合课件讲解:第一目: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1、师生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明确答案。

2、认识财产权:某农民买了一辆拖拉机,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

思考问题:(1)某农民将拖拉机买回家,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他对他的这一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2)他为什么能够用他的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教师总结: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学生站立记忆,记熟的坐下,小组评价,然后教师抽查小组轮流播报时政新闻完成的小组加1分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学生自由回答5215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3、学法知法:分析以下案例,归纳总结结论案例分析1: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九课 第一框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学案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九课  第一框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学案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学案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学案【教师寄语】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合法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学习难点: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学习过程】环节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于XX年3月制定出台的《物权法》,自XX年10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材料,谈认识。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在现代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板书: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我们在生活中都拥有一定的财产。

那么,财产属于谁?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获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财产继承权呢?引入本目教学。

板书:财产属于谁、留给谁环节二: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一)走近财产权——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财产权的关注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这需要我们去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合法财产所有权。
(二)认识财产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页的相关链接,联系图片回答问题。
1、拖拉机就是该农民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维护了王某的权利?
(2)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归纳提升: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民法通则》,采取民事法律手段维护了王某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学案鲁人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寄语】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合法权利的自觉性。
探究讨论——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财产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哪些呢?
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下列选项中的财产哪些属于合法的,哪些属于非法的,并简单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
A、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 D、公民通过存钱获得的银行利息
B、毒品 E、捡到遗失物据为己有
C、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钱 F、公民在书店里买的书
板书: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我们在生活中都拥有一定的财产。那么,财产属于谁?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获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财产继承权呢?引入本目教学。
板书: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环节二: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一)走近财产权——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财产权的关注
案例二:外地来京的无业人员张某、李某等组成盗车团伙,疯狂作案三十多起,盗得摩托车、电动车数十辆,还有两辆小汽车,价值50多万元。20xx年1月该团伙被公安机关破获,张某、李某等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6年等。
案例一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材料,谈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在现代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学习难点: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学习过程】
环节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于20xx年3月制定出台的《物权法》,自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2、该农民拥有这台拖拉机后对该拖拉机分别行使了哪些权利?。
3、他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些权利?
课堂活动(一):现场采访——你如何安排自己的压岁钱?
案例回放——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捡到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才拥有合法财产所有权。当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时,才能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因此,李某没有权利支配拾来的钱款,也没有权利擅自捐赠出去。李某以自己的名义将钱捐出,属于越权支配,在失主追讨这笔钱时,理应承担返还义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三)感受财产权——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案例追踪
王某要求李某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xx元。
共同探讨
案例一:宁某在某市有一套住房,产权归其所有。20xx年初,宁某去省城儿子家暂住,将自己的房子租给王某,租期3年。20xx年3月房屋租期届满,宁某返回故里,要求王某腾房。王某以找不到其他住房为由,拒绝腾房。宁某只得同意王某再租1年,他们夫妇到女儿家暂住,1年后王某还不肯腾房。宁某无奈,只好一纸诉状将王某告到法院,要求王某返还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是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被告王某返还侵占的原告之房屋,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0元。
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归纳提升: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