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1框守护生命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

小林:没有意 义和价值的人 生是对生命的 变相摧残。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 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当 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 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 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材料展示】发生火灾、地震、交
学会自救自护,掌握一些基本的自 方式,养成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通事故、拥挤踩踏等危险时,保护生命
救自护方法。
安全的办法。
养护精神
帮助学生认识到即使在物质贫乏、
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
【探究与分享】集中营遗存的儿童
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下,只要我们
的精神生活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
情境材料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乃至复活 节、万圣节、愚人节。这些“洋节”成为被追捧的对象,我国的一些传统 节日反而被淡忘了,中秋节和端午节都傻傻地分不清。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该怎么办?
发扬民族精神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 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 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 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 精神。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养护精神
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巴金《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外,还要 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养护精神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
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 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9、《守护生命》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师教学设计9、《守护生命》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材分析(一)课标依据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的主题围绕“成长中的我”展开,本框“守护生命”属于“成长中的我”的相关部分,体现着课程标准中“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相关内容。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九课第一框,包含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个层面。
本课意在培养学生提高健康的意识,掌握自救自护基本常识,知道守护生命还要养护精神。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还停留于身体层面的浅认识中,他们对于如何爱护身体、如何养护精神还没有形成意识。
本课引领学生认识到要珍爱生命,就要学会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并且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
提升学生生命意识,知道养护精神,守护精神家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一:小文喜欢打篮球,中午为了多打会篮球,他经常不吃午饭。
小莉特别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她认为那时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问题:对于这两位同学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中常见的坏习惯,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师总结:生活的细节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克服那种认为一些小的坏习惯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的错误思想,改正自己一些不良习惯。
第9课 第1框 守护生命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1.知识目标: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守护生命更需要对精神的关注和养护。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活动:请同学们将下列内容进行排序。
金钱、权力、名誉、地位、智慧、美丽、生命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导入课题——《守护生命》。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__自己的身体__。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__负责任__的态度。
3.我们需要增强__安全__意识、__自我保护__意识,提高__安全防范__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__精神风貌__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__精神__。
5.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__物质生活条件__和__外部环境__的制约。
6.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__优秀的民族文化__,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__民族精神__。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爱护身体(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材P100)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学生:交流、讨论。
提示:看法: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建议:我们的兴趣爱好不能影响身体的健康,应该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二)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101~102)思考:1.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第1课时 增强安全意识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知道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自觉遵 守规则,防范风险。
2.知道增强安全意识既是对自己的生 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生活观察 教材67页材料 我的游泳技术很好,我不会在河里溺水的。
学校实验室的墙上贴着安全须知, 虽然我没有认真读过,但也没有出过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
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
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
能平安生活。
增强风险意识
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 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 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 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 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 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 同学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 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 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 好我们的生命。
探究与分享 教材68页材料
➢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二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
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及时 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并 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
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 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 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 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1 守护生命 教案设计

第九课珍视生命守护生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力目标:1.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3.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3.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二.学生分析: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关键期,心理情绪变化不定。
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社会的束缚,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一些叛逆倾向,并格外倾心于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
这种极端的方式可能是指向身体的行为,如自残或自杀等。
三.教材分析: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确定了“珍视生命”主题内容,旨在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对生命负责,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
这些内容都是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2.本节主要内容:“守护生命”,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守护生命,一方面要爱护身体,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要。
3.教学重难点分析:(一)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意味着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也包括良好的精神状况和积极的心态。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爱护身体的需要,也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拥有健康的身体的根本措施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习惯(二)发扬民族精神,充盈精神生活珍视生命,需要我们爱护身体,更需要我们关注并养护自己的精神。
而守护精神家园,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4.课时要求:一课时四.教学策略:案例探究,小组讨论相结合。
第9课 第1框 守护生命(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一办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D)
②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③保持历史文化遗产永恒不变
④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A.①③④ B.①②③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下列做法有利
材料二 有些中学生以拥有高档电子产品、 名牌产品为荣,但是当遇到为有需要的人捐 款捐物时,却认为与自己无关而漠视。
思考:(1)材料一中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对我们养护精神世界有什么启示? (3)小军和小芳看了莫言的经历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 辨析下列观点。
探究与分享 教材103页材料
参观博物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 雄敬献花篮
经典诵读 茉莉花茶制作
➢ 你参加过上图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 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 参加博物馆经典诵读及茉莉花茶制作。 ✓ 参观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悠 久的历史文化; ✓ 经典诵读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精美的文学艺术; ✓ 茉莉花茶的制作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丰富、精 湛的民俗工艺文化。
于养护精神的是
( B)
①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
化遗产③注重物质生活的高消费,享受生活 ④参加新
团员入团宣誓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布置作业
见学生用书对应练习
探究新知
探究二 养护精神
阅读教材P102~103“探究与分享”。 ➢ 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
物和窗外的风景? 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真诚、善良和美好的世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案

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详细教案知识目标: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重点:爱护身体难点:养护精神导入:出示地震疏散演练图片、火灾疏散演练图片、防踩踏疏散演练图片: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这些演练呢?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要学会守护生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
因为生命包括身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所以守护生命,既包括守护身体生命,又包括守护精神生命。
正课讲授:环节一:1、如何守护生命?出示学习目标:1、如何守护生命?2、精神发育与物质有什么关系?过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1、守护生命首先要爱护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大家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吗?请做以下小调查:1、你每天早晨都吃早餐吗?2、你是否有过熬夜打游戏或者追剧的经历?3、你是否食用过“三无”食品或者碳酸饮料呢?4、你的体重是否过轻或过重呢?过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命负责。
怎么做,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出示图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定期做身体检查,远离有害物质,不滥用药物等等。
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渡:刚才大家说到:过重的学习压力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甚至让人产生轻生的念头。
我们来看这位学生的求救信:一封求救信: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
我已经很拼命地在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
在家里,父母整日追问成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在学校,有同学嘲笑我说:“再用功,也是瞎子点灯——白费。
2023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一课时 守护生命 教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课时守护生命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道德修养: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法治观念: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健全人格: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责任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难点: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够感受四季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韧,更有力量。
(二)、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几位同学在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他们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1)、上面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涉及爱护生命、生命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等(2)、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经历哪些方面。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内心的想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等一、爱护身体:探究与分享:小伟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足球比赛。
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他常常半夜悄悄起来看比赛,然后在网上跟球友一起聊天,早上再急急忙忙赶到学校。
一天,在体育课跑步时,小伟突然栽倒在地,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针对小伟的情况,一些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AMI""4∙VttIfH.tuτ.U V””一”・--------- U-XX Fn”—一“a,看法:小伟夜晚不睡觉,看足球比赛,聊天导致第二天跑步时栽倒在地,这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建议: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自己的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材料:体育课后,同学们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守护生命需要做到哪些?
(1)首先要关注自己的。
(2)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
2.爱护身体应注意什么?
(1)关心,养成,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
(3)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
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能力,掌握一些基本
的方法。
3.守护生命为什么还需要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4.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2)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5.我们为什么要守护精神冢园,弘扬民族糈神?
(I)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3)守护,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爱护身体
【关键词】六楼跃下双手接人
2016年3月30日,杭州55岁的废品收购员蒋承仁在一个小区里的小卖部打公用电话,正准备离开时,他突然看到对面一栋楼上一名年轻女子从六楼纵身跃下。
蒋承仁见状,立刻跑去张开双手走人,结果女子砸在自己身上,人被救下,自己则被撞成脑震荡,多处受伤,他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很多网友。
据悉,女子跳楼系与男友感情不和。
(1)面对跳楼人,请你说几句劝慰的话。
(2)面对蒋承仁,请说出你的感动。
2.养护精神
【关键词】把古代经典留住
新华社北京2016年5月23日电:语文出版社社长在23日举办的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教材使用暨培训工作会上表示,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
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超30%。
有识之士强烈赞同此种做法,他们认为青年学子的课本里,应该把古代经典留住。
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
从养护精神的角度说说“把古代经典留住”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第一框守护生命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1)身体(2)精神
2.(1)身体的状况健康的生活方式
(2)肉体生命
(3)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自救自护
4.(1)物质 (2)心灵
(3)物质攀比真、善、美
5.(2)民族文化(3)精神家园民族精神
【微思考】提示:应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随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减少毒素的吸收等。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点拨:(1)生命是可贵的,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2)救死扶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您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您的壮举令我们钦佩,值得我们学习。
2.点拨:(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4)学生的课本里保留古代经典,有利于青少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青少年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感悟提升
(1)遭遇险情时,首先要有紧急避险的意识。
(2)当险情来临时,要冷静判断、镇静应对;
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学会运用
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救。